封建制的匈奴帝國稱霸中央歐亞東部草原(從大興安嶺西北麓到青藏高原北緣)大約三百多年(前3世紀-87年)。
在此期間的前期,匈奴南邊的中原,封建制的七大諸侯國正在混戰的末期。最終是秦國征服各國,建立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的帝國(前221年),結束了中原可能長達一千三百多年的封建制時代。秦帝國旋即被多處興起的叛亂武裝力量推翻(前207年)。新霸主楚國復辟封建制,分封諸侯國。此後打了四年楚漢戰爭,勝利者建立了繼承秦制(中央集權制、郡縣制)的漢帝國(前202年)。 匈奴百姓主要是草原游牧民,還有山區森林的定居採集獵漁-牧民和甘青西域的定居農牧民。 游牧民的家常飯,常被誤以為主要吃家畜的肉。晚近學者指出,家畜是游牧民的資本,依賴它們獲利維持生計,因此日常捨不得宰殺食用,而是食用家畜的奶和乳製品。此外,游牧民的女性和孩子要採挖野菜和某些野生植物根莖供食用,男性要狩獵獲取肉食。 戰國秦漢百姓主要是定居農民,基本上是吃穀物和蔬菜。 北方穀物主要是粟(也叫作稷、粱、粟米、小米、黃小米、小黃米)和黍(也叫作粳性的糜(𪎭)、穄、硬黃米和糯性的黃粱、大黃米、軟黃米)。南方穀物主要是大米。這些都在洛陽燒溝漢墓和長沙馬王堆漢墓中被發現。前一處中還發現大麻籽、大豆和薏苡,容器上的名稱還有小麥、大麥、豆和小豆。後一處中還發現小麥、大麥、大豆和赤豆。 後代大受賞識的豆類和小麥,當時並不受歡迎,是窮人的主糧,因為不會磨成粉,而是煮成干稀飯,適口性和可消化性不如粟和黍。大豆受歡迎更有待於榨油和豆腐製作的發明傳播。 下飯菜基本上是煮的蔬菜羹,加入增稠的穀物。因為不會榨油,沒有植物油,百姓基本上吃不起肉,更不可能用動物油煎蔬菜,那是富貴的肉食者的享受。 煮飯和蔬菜羹用陶製的釜。後來為了在一個灶上同時烹製這兩樣,發展出上下兩件套:下面煮菜羹的還是叫釜,上面蒸飯的叫甑。 就營養來說,游牧民基本上吃乳製品、野生植物根莖和野菜及有時能吃上野味肉,而定居農民基本上吃穀物和蔬菜,前者遠優於後者。對於常見的以為游牧民生活不如定居農民的說法,是一個否定的方面。 另一個方面是,游牧民的多餘家畜必須賣出或以物易物,否則無用而且無力牧養,而定居農民基本上自給自足,多餘穀物則是積穀防災。這使得游牧民在商品交換方面優於定居農民。 游牧民不如定居農民之處,一是風險高,遭受自然災害導致大多數家畜死亡,可能淪為赤貧,甚至餓死;二是沒有農閒,整年忙碌;三是大多時間移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