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第二个节气了,北美高纬度地区的类风湿老病人感受到宿疾就要回来了。 临症所见,病人对自己疾病的认知常常超过专业医生,甚至比长期为自己诊治的医生还准。 类风湿患者常常可以自己的痛楚预报天气要变化了,过敏性鼻炎患者也可以在发作前几小时乃至于一两天预先感知要发作了,敝人还经历过数例末期患者预知自己要死了……,他/她们的预知能力甚至超过医生的临症经验和现代检验能力。 本文谈的是类风湿病,天气转凉时病人感受到了痛楚,显然是阳气收引的结果。 从今天中医理论看,是阳气虚的缘故,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主煦之,温补阳气应该是对的。 不过,治疗过这类病人的中医都有温凉两难的经历,也有愈补愈闭的经历,为什麽?该如何调治呢? 心肺肝脾肾加上阴阳气血,这些后世中医理论显然太笼统了,好比一张天网,似乎囊括万有,实则空洞无物。 今天,敝人要说两句真话,这是太阳阳明并病,以此认知为指导的中药方剂,近几年得到了临症印证。 这病名太怪了?自己杜撰出来忽悠人的? 什麽是太阳, 阳明也相当陌生,或许多数人会这麽认为。 不过,读过伤寒论的或许有印象。 伤寒论,与论文杂辑的黄帝内经不同,自成系统,中医学术真实的中流砥柱。 此书,史称临症第一书,基本上不谈五脏六腑,气血经络也很少谈及,以六节藏象为基础,这是后世中医人毕一生精力也难以入门的学问。 六节,将天之圜道分为叁阴叁阳:少阳/一阳,阳明/二阳,太阳/叁阳,太阴/叁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复又少阳/一阳。 类风湿病,主要就是在太阳阳明节段产生的生理舛错。 阳明在哪裡呢? 系统学过中医的人知道,手阳明之脉属大肠,足阳明之脉属胃,阳明之气与胃肠产生的阳明之气相当近似。 太阳又在哪裡呢?就不是足太阳和手太阳二脉的叠加了,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为阳中之太阳。 上焦开发宣五穀味,熏肤、充身、泽毛……太阳普照四方,没有境界。 当太阳收缩致阳明滞留时,二节并病就开始了。什麽风寒湿叁气杂至?黄帝内经只不过早期读伤寒者的读书笔记加上自我思考而已。 然,治之奈何? 治太阳桂麻而已,医圣着述清清楚楚。 那麽治阳明用承气?不!后世吴有性着瘟疫论,虽然煳涂到“从口鼻而入”,其达原一说也算歪打正着。 执此两端,什麽类风湿病? 跑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