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同步连载: 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action=getalbum&__biz=MzIyNjc3NjMyMA==&scene=24&album_id=2823761453479641092&count=3#wechat_redirect
第1章 江潭清梦(2)
母子两个不再作声,由着老龙兴冥思苦想。
一会儿,老龙兴睁开两眼,侧过头望着屋子另一头的母子俩。 老婆衣着干净,发髻梳得交关整洁,她其实比自己还大几岁,但看上去却更年轻精神点。自从挑方巾那天的惊艳时刻起,十几年来老龙兴一直暗暗觉得老婆嫁给自己是嫁亏了。 再看看儿子孝成,老龙兴心里更难受了。孝成虽然只有十三岁,已经长得人高马大,赶上自己了,而且他腰板挺直,不似自己的驼背。 好儿子啊,老龙兴想,可不能让你还像罗家祖辈那样靠着这几亩地吃劳累饭了。
“哎,别这么苦恼啦,”龙兴嫂劝丈夫,“旧年收成还不算太差,儿子也渐渐长大,可以帮手了,今年呢,庙里的和尚都说年景会好,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真想要搬到浦西去啊?我们浦东的种田人,有几个能够哦!” 孝成跟他妈耳语:“别说话,阿爸还在想计划呢。” 儿子的耳语,老龙兴听的字字真切,他坐起身对龙兴嫂说:“我的大娘子啊,你听听,儿子这么懂事。” “儿子懂事,你懂事吗?”龙兴嫂冷笑着顶了回去,“田里干活已经累了,回家就歇歇么,整天想计划想计划,不伤脑筋吗?” “我们不使劲想点计划出来,过两年我们就老了,你舍得儿子跟我们同样一辈子种田吗?”老龙兴说着,心情激昂而沉重。 “你呀,别整天不满足,日子现在挺好过的了,江北的灾年,也没影响到我们。”龙兴嫂说。 “唉,我姆妈给我梳辫子的辰光我都记得,我爸当年也想着让我走出种田的行当,我妈还试着过江去卖素菜鸡蛋,可就是没法搬过江去。一眨眼,阿爸就没了,再一眨眼,姆妈也走了,我还是像我爸一样在浦东种田,看天吃饭。”老龙兴喷吐完了,又躺下。 “种田有什么不好?”龙兴嫂不以为然,“望江村家家都靠种田活,世世代代都是种田人,不也是人丁兴旺?” “世世代代种田人,就不能变一变?姓关的我看如今没人还在耍大刀吧?就说这辫子,两百多年就变了不少,满人入关时留的叫金钱鼠尾,跟现在的辫子完全不一样了。”老龙兴说话时脸上带着冷笑。 “啥叫金钱鼠尾?”龙兴嫂和孝成几乎同时开问。 “啊呀我现在脑子里满满的像浆糊,没时间跟你们讲这些。”老龙兴很不耐烦。 “不就是眼红浦西吗?别老眼红人家浦西。你没听说过,只有浦东人才是正宗的上海人吗?浦西人,那都是些学洋人又学不像的半吊子上海人。”龙兴嫂不依不饶。 “你管他正宗还是半吊子,连算不算上海人我都无所谓,做人一辈子,只要有出息,哪里人都一样。”老龙兴依旧躺在条凳上,闭着眼睛说。 孝成又插进来问:“阿爸,松江和外滩,哪个更好玩?” “外滩当然是最热闹的好地方,”老龙兴说,“我上次去看时你还小,那时长毛正在作乱,江南到处打仗,可外滩的热闹生意竟然也没有歇下。但那是外国人的地方,我们乡下人要去也难。可是松江呢,虽然在浦西,但松江离开外滩很远,应该也像这里一样是乡下,他们怎么会都穿长衫呢?” “阿爸什么叫长衫?”孝成好奇地追问。 “那是城里有身份有学问的人穿的衣服,是从长袍马褂改良来的,都说大清朝要亡了,穿长袍马褂就是旗人的走狗,以后有钱人都要穿长衫了。”老龙兴搜肠刮肚地寻找他所知道的时髦消息,末了还加一句:“可我这身短衫,连长袍马褂都还不如呢。” “你哪里去听来的松江人穿长衫?”龙兴嫂问。 “前几天我跟一个卖陶器的聊天,他告诉我在松江镇上,如今穿短衫的人少了,很多人都穿长衫了。” “穿长衫就算有钱了?”孝成又问。 “儿子啊,穿短衫才能干活,脏了也容易洗。穿长袍也罢,长衫也罢,就是不用下地干活了,那是身份的标志啊。”
龙兴嫂给孝成梳完了辫子,见老龙兴还躺在长凳上,就说:“孝贵他爸送来的螃蟹不能等了,我去准备午饭了啊。今天蒸螃蟹,还有昨天隔壁老张去豆腐坊带来的臭豆腐,我来煎一煎,让你喝点黄酒,怎么样?保你吃得不肯放手。好了你继续想你的计划吧。” 老龙兴一翻身坐起来:“我想了几个月了,现在想好了!” “想好了?真的想好了?说来听听?” “我这辈子就不信罗家过不了黄浦江!”老龙兴充满信心。
冬天农闲到了,老龙兴找了个暖天,起个早,背上干粮,要赶到松江去看看风水。 来到熟悉的江东岸,老龙兴看着浩浩汤汤的江水,心想比起九林塘,这黄浦江可真是大场面了。九林塘每年冬天都要结冰,可是黄浦江从来不冻。 浦西难得去一次,毕竟要花渡江和车马的费用,但这一次去,是为了找到前途,决不会白去浦西一次。
黄浦江上一年四季都有舢板摆渡。舢板小的只能坐二人,一条大的舢板能坐六个人,小舢板虽然便宜点,但老龙兴心里想着长远的计划,不愿省这几个小钱冒翻船的风险,就挑了大舢板,一来更安全,二来同船人多,路上可以聊聊问问,打听打听浦西的情况。
舢板随浪起伏,颠簸着到了岸边。老龙兴坐在船上不断跟同船人闲聊打听,到岸已经决定了如何行动。 五六辆黄包车停在浦江西岸边,等候着下船的客人。老龙兴眼一溜,立刻看出这些黄包车夫的年龄身板各不相同。 要是平时,老龙兴也许会随便挑一个,倘若路短,他还会特意给年老者一点生意。 可今天不一样,今天他要个能跑长路的。 一路坐车到松江,他是决不舍得的,但是城里的车多,车在城区跑也比较便宜,如果要拉到郊区甚至乡下,那车夫就会索要来回路费,因为出了市区找到回城的坐客不容易,这些都是同船人告诉他的。
本书由南方出版社2022年出版,已收入 Columbia University Libraries 供免费查阅,也可在 Amazon 和 Barns & Nobel 网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