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孔孟之道。克己复礼; 朱熹:理学。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心学。吾性自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列子、孙子、申子、韩非子、鬼谷子、告子,管仲、子产、韩非、商鞅、鬼谷子,扁鹊,孙武,吕不韦、屈原,司马迁,朱熹。。。都是站在管理角度,目的: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系。达到“和”。 唯有王阳明先生,从外转向内,从管理转向人本性。相信人性本善。 中国近代受王阳明心学影响人物: 毛泽东:心之力;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蒋介石:中正;大中至正。 习近平:不忘初心。 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 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 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 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 的。 胡子说: 人没有心,只有思绪。思绪之外,对个人来说,无物。思绪之外,对个人来说,无理。对群体思绪来说,有物有理。 事物的道理或规律,是通过人感知而获得,离不开思绪的局限。只能瞎子摸象。 离开人天赋的wareness, 就无所谓万物,人的wareness是人感受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 人活着,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人思绪在人脑的构图。 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 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 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 真理的认识。 他还宣扬“知行合一”说,但这种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而是把知与行合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 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 胡子说: 人的认识就是人神经网络放电构图,对世界和自我在脑海的构图,人都有这个天赋机制,这个天赋机制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底层密码之中。 人要认识到,群体中,知与行不能合而为一。因为人在个体与群体中,按两个不同形象体现,个体按真,群体按虚。 《传习录》(上)中记载,他和弟子们 到南镇地方游山,一个弟子指着山中的花树问:“天外无心外之物,如 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当未看花时, 心不起作用,也就没有花,当看花时,花才显现出来,以此论证事物的 存在依赖于人的意识。 胡子说: 当未看花时,思绪不在脑海里构花图,对没看花的人也就没有花。当看花时,花才显现出来。以此论证人对事物的认识依赖于人的思绪,并有极大的片面性。世界本不是我们感知的样子,要丰富极多,只是超出我们感知。 王阳明的心学特点表现在他的良知说,他认为人心的灵明就是良知, 良知就是天理,天地万物就是从灵明中产生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这 种所谓良知,是一种主观意识,是善恶、是非的标准,良知是超善恶的, 是绝对至善的。 胡子说: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六,性始恶。无我的灵明是绝对至善的;有我思绪是恶的根源。 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把知与行合 二为一,以知为行,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 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含行,行中含知,他这种“知行合一”说其实质 是消行归知,以知为行,把知与行在主观内心里合一。换句话说,他的 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良知是知,致的工夫是行,知是道德意识,行 是内心世界的道德修养。 胡子说: 人一生是“知”的觉醒到幻灭,眼耳鼻舌身意出现和消失的过程。身体的“行”微不足道。“行“是“知”的体验和创造。 孔子的仁学与孟子的仁致,其核心都是“爱人”、“亲民”。对他 人之爱即为仁,包涵了义、智、礼、信;对民众之亲即为仁政,包涵了 教化养育之意。阳明先生的见解显然更合于孔、孟首倡“仁”爱之心曲, 辨朱熹之“新”,正先圣之“亲”,功益于后生。 胡子说: 孔子的仁学与孟子的仁致都是站在统治皇帝角度思考。义、智、礼、信 是人与人的关系。与人自由,体验,创造 相冲突。一个是有序,和,便于管理;一个是个性发挥,体验人生,创造新世界。 明德:明心见性;亲民:必须先站在上方,从上向下;至善:回归人底层code。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胡子说: 王阳明可能是说,人之初,性本善。回到初心,即为至善。人的天赋底层code 是善,是理。 人自“我“分别后,便有了恶。不可以“我”心为理。因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