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阿波的博客  
想問題的時間多,解決問題的手段少,亡論勇氣  
我的名片
阿波
註冊日期: 2009-11-04
訪問總量: 67,399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連載16: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5: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4: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3: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2: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1: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0: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6: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5: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4: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3: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2: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1: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10: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9: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8: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 連載7: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存檔目錄
06/01/2010 - 06/30/2010
04/01/2010 - 04/30/2010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連載6:照相機 我的夢想及回憶
   ....續前         既然提到了新技術的發展,就再費些時間說說自動對焦,這個革新對照相的普及化至關重要,估計有了這個技術後,再也不會發生像我這樣第一次用照相機時所有照片都對焦不準的慘劇了。我當時沒有錢,但有時間,經常去搞些宣傳冊頁和過期海外攝影雜誌,還有常去光顧上海冠龍、星光、淮海路美能達專賣店等地,看看,研究研究,說好聽的是準備購買一個像樣的相機,說難聽的也就過過乾癮 ──── 就像看看雜誌上漂亮封面女郎一般,品頭論足一番後也就咽咽口水罷了。從美能達7000打響了第一槍開始,時間上是80年代中期,日本相機進入了一個單反機自動對焦時代。其實,說美能達是AF的第一槍,尼康可能要跳起來,他們可是在1983年就推出了一種F3的全新派生機型——尼康 F3AF,之所以是“派生”而非“新生”,是因為它在F3的基礎上換裝了一個DX-1自動調焦取景器,加兩款配套的自動調焦鏡頭AF 80mm F2.8和AF 200mm F3.5 IF-ED。 嘿嘿,這只是改良,不是革命,打了第一槍也許是沒錯,但是沒打響嘛!那只有兩個80和200配套鏡頭,不正是說明把把馬達 弄到鏡頭裡,短不下去了── 沒法廣角了。當時,可以想象尼康和佳能被美能達7000搞的鬧心的很。於是佳能急出了個T80,很不成熟,但是不甘心就這麼認輸了,於是搞出了個T90, 仍然沿用老的FD卡口,但是機身的曝光、卷片等都是全電子控制的了。在設計上,借取了Luigi Colani(路易鬼)圓頭圓腦設計(見圖), 發展成為一直沿用到現在的圓角溜肩的機身造型(見圖)      看看這T90吧,我看可以稱它為沒有自動聚焦的EOS。我到想那個路易鬼(Luigi)東西要是真上市了有多好?太有創意 了,只可惜看樣子也是不能更換鏡頭的設計,所以佳能當然不能採用,也許因為路易鬼在設計界名氣太大,就只好說現在的設計是採用了其思路和靈感的。我要是路易鬼一定說:“鬼才相信!”         尼康也許真腦筋彎不過來,1985年出了個F301, 是尼康第一部內置卷片馬達的自動曝光單反機。但是,沒有人看好它,尼康自己也知道就是先招架一下,到了 1986年,終於推出了自動對焦的F501,從外觀上看不出與F301有什麼大不同, 到了1987年3月,佳能終於推出了 EOS650, 它徹底拋棄了FD手動鏡頭系列,改用內置的環形馬達或超音波馬達的EF系列鏡頭,特別是超音波鏡頭的出現,使得佳能在對焦的速度上一直處於領跑級別。我到現在還很佩服佳能甩掉FD卡口的舉措,那可不是甩包袱,意味着近三十年的傳統的優良FD系列鏡頭群及F/A/T等系列機身和附件等統統成為過時產品。佳能也夠損的,明明是開發了EOS系列就鐵了心要另起爐灶,但是為了暫時安慰一下當時怨聲載道的老用戶,還在1990年推出了 T-60,但卻是借腹生子的──確善能OEM,不是親生。那介紹我去小狐狸她家看美能達的室友,自己就有一台Canon AE-1progarm ,他當時有實力,打算去再添點鏡頭什麼的,結果,我勸他甭費心了。EF卡口鏡頭的對焦快捷和寧靜是周知的,但是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鏡頭的卡口直徑大了── 達到了55mm(尼康是46mm),是135相機中最大的,這使得佳能可以開發出口徑更大的鏡頭,如常用人像鏡頭的85mm/1.2就是比其他品牌的85mm/1.4大了近一級,以及不常用但是可以拿來顯擺的EF 200/1.8L和EF 50/1.0等等都證明了佳能的高明;卡口直徑大也方便了接駁其他品牌的許多鏡頭 ── 只要加個山寨版接圈,就可以套在EOS機身上使用了,我就享受着套上菜絲頭或尼康頭在佳能數碼單反機身上使用的別樣樂趣。         當然凡是變化或改革,就會有爭論,當時開發AF系統分成了鏡身驅動和機身驅動兩派,前者的代表是佳能,後者的代表是尼康。如果從技術先進性的角度出發,當然是鏡頭驅動的要先進,但是尼康那個辯解呀,說機身驅動如何如何好,鏡頭驅動什麼成本高,構造複雜,沒有它精確等等。這些辯解就連當時我這個初哥都不相信。缺點是明擺着的,一則馬達功率對對焦速度影響甚大。佳能各種 AF單反相機在使用同種鏡頭時聚焦速度相差不大,而尼康高端和低端機身之間聚焦速度天差地別。知道齒輪傳動原理吧,尼康機身用一個細細小小的馬達轉軸伸出機身和鏡頭內的傳動結構相連,來帶動直徑比之大千百倍的鏡頭,那麼鏡頭內部就一定需要有制動裝置來確保對焦馬達驅動力的合理運用,這使鏡頭結構比有馬達的 佳能簡單不了,更會占用鏡頭卡口處的寶貴空間。對焦時的那種類似於機器人關節的齒輪聲音和緩慢的合焦過程會讓你試用過佳能超音波鏡頭後感覺難以忍受。我在拍攝運動或舞台題材時,對鏡頭在自動對焦時可全時手動調焦的功能十分讚賞,但是在只有在超聲波馬達的鏡頭上才能實現,我以前用尼康小鋼炮(Nikkor AF80-200)拍攝舞台時,常常轉動MF/AF環來調整對焦,結果,竟把它搞壞了!         隨着運動場上的白炮越來越多,甚至最後差不多看不到黑炮後,尼康是死扛不下去了,才設計改由鏡身驅動,不過在90年代初,尼康只是在300毫米以上的鏡頭裝上了直線馬達,叫什麼AF-I鏡頭,當然還是沒有超音 波鏡頭好。直到1996年,尼康不得不採用超音波馬達技術,推出了AF-S 系列,但叫什麼靜音馬達(Silent Wave Motor)其實就和佳能的超音波馬達(Ultrasonic Motor)一樣,後來美能達也推出了SSM鏡頭(Supersonic-wave Motor),我奇怪了,是佳能將Ulrasonic給註冊了不成?還是尼康沒有臉面再用一樣的名字?由此看來,革命是要徹底才會成功。另外,有許多東西過去甚至是現在看來是財富,可能將來就是包袱。 ....待續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