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philosophy ,虽一一对应,但内涵有别。
西方哲学包括对自然的探索,存在的因果规律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对善恶好坏的分析,是非对错的理由,道德标准和公正概念; 以及探讨存在的意义,逻辑与宗教的关联。
西方哲学是一套思维体系和分析方法,被普通人用于实际生活;
东方哲学是一高大上的概念词,供哲人专用,少用于实际生活,专制制度允许哲人存在吗? 所以,西方人的口语是 my philosophy
is… philosophically,人人都在用,大众化了,实用化了,
也就是说与人分享自己从具体事件抽象出来的原则和道理,即适用于一定范围的判断标准和理由,而不是随时因人而异,随时因事而变,随时因你我而变的判断方法。
中学生就基本形成了这样的哲学思维方式,为什么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是 yes 那是 no, 根据什么来判断,从主观向客观迈进了一步。
因此,人们会更好的从理由层面来交流而达到共识, 从 civilized (言行道德) 到 educated 交流方式。
国人不同,多半只是分享我喜欢这样那样,这是我讲话的权力。
不管讲什么话题,
我对你错,不需要理由,对错是爸妈教的,老师灌的,领导逼的,书上看的,圣人说的,人云亦云的,今天我这样理解这样用,为自己方便,明天换个解释,还是为自己方便。
你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走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若敢多问一句或者反驳一句,小样儿,还敢和我叫板,“弄死”你。
即使敢争辩两句也马上跳起来了,比起来了,吵起来了, 你读的书有我多,你的学位有我高,你算老几,你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啊哈, 早已离题千里,
所以文人相轻成为普遍现象,学术和知识的探讨成为法庭,各自 play 我对你错的 judge,
或者不择手段攻击对方的政治斗争之地,谈不上争权夺利嘛,也至少要争输赢,争面子,争名气, 在人文领域少见为寻找知识,为分析因果而平等讲道理的场合。
主观政治挂帅,专制教育的产物就是这样。
一边批判专制制度,一边展示专制培养效果。行为道德稍微文明一点的叫做政治手段,粗鲁一点的叫做下三滥,思维方式无大异。
所以,也难怪刘晓波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 所以我说大学毕业生有95%的废物,硕士毕业生有97%。博士毕业生有98%、99%的废物。”
博士,如果表示 PhD, The Doctor of Philosophy, 受过的训练是寻找知识的方法,能
reason,能将思维方法用于实践。因此,本人对他的理解已在上述表达出来,但估计他主要指的是人文领域,根据他的观察和接触有感而发,只见到 1%,
但是他没有见到的呢,不是没有,而是害怕对社会问题深入,怕较真起来惹麻烦,怕得罪领导也怕得罪民众,
怕危险,不参与,参与的下场看见了吧。也可以说,专制制度失去了部分宝贵的资源,或者说没用上这个资源,可能是真博士?但真博士不等于真英雄,
又是真博士又是真英雄的人凤毛棱角,有, 也难以存活。
如果读者要否定刘晓波老师的观点呢,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也讲出理由来,若理由是不懂什么是哲学,那如何去否定他人的哲学观点呢?所以还是回到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否定他人而缺乏理由的思维方式,继而缺少寻找共识的态度,
更糟糕的是,有了不求共识的哲学观和态度,加上手中有了特权之后就会压制不同观点,剥夺自由甚至置不同观点的人于死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