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浮平的博客  
情理之间  
网络日志正文
为师 2017-07-26 08:55:12


孔子有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

什么意思?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 从哲学层面如何理解呢?那就看这个结论性的言论是否带有普遍意义。

于丹老师,于丹教授如何理解呢?那你可以去问她。

如果她来到我面前呢,我会尊敬的称呼她为老师,教授,但不会将她和你,一个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和身份,没有头衔的陌生人区别对待, 换句话说,她和你在我眼里是平等的,没有哲学知识层面的等级之分,首先给予同等的尊重,但我可能同意或者不同意她和你的理解,同理,我也会倾听你不同意的理由。

这说明我事先将她当成狭义的“师”,不是代表正确解答以及从哲学层面理解程度上的老师,需要通过我自己对这句话的思考和分析,再来分析她的言论之后作出判断。

因此,要理解孔子这句话,先要对师下一番功夫,剖析一遍。

举个例子,三人之行,一个言行粗鲁,一个言行斯文,但不讲道理。就感性而言,看着就烦,巴不得远离,那么,是否必有我师呢?

按照狭义理解的老师,即,一是道德水准要求,二是传授知识和寻找知识方法的基本要求; 知识揭示的是客观规律,方法代表找到知识的智慧,前者是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方法是相对的,不是唯一的。 这两人都不够条件啊,怎能必为我师呢?孔子这句话带有普遍性吗,是否说错了?

所以哲学层面的理解靠自己分析,自己定义清楚,自己推敲之后再下结论。

那么,根据这个原则,我必须要先定义我理解的“师”是什么涵义, 并不是上述满足老师条件的狭义定义,而是我所不了解的,从未见过的现象和人。 他们传递给我了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和事件中的特殊信息,different perspective,为我在寻找规律,分析因果,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供了一手资料。 可以去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因果中的因是什么,是从小家庭的影响,心理伤害,社会环境不公的影响,教育的影响,还是自己言行的反馈,或是其它。 继而就有了 Behavioral Science 的诞生,Psychology 学科的分支; 如果这样的现象带有普遍性,就会有更多的社会科学学科诞生,从客观现象中找到共性,找到因果规律, it could be a lesson.

因此,从广义来理解师,就是让我看见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言行,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原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视角,为什么又不能视为师呢?

经过一番思考,我的结论是, 孔子这句话说对了,基于平等价值观的解读是通的,可以带有普遍性的哲理。

西方哲学家相信,知识即美德,教育改变人。

浏览(374)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浮平
注册日期: 2017-01-04
访问总量: 96,51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动机
· 逃犯
· 引导
· 活法
· 博讯
· 气候 2
· 气候
分类目录
【观点】
· 动机
· 逃犯
· 引导
· 活法
· 博讯
· 气候 2
· 气候
· 好人
· 女性
· 歧视
存档目录
2017-09-01 - 2017-09-05
2017-08-01 - 2017-08-31
2017-07-02 - 2017-07-28
2017-06-01 - 2017-06-26
2017-05-03 - 2017-05-29
2017-04-04 - 2017-04-26
2017-03-01 - 2017-03-31
2017-02-01 - 2017-02-28
2017-01-04 - 2017-01-3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