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函抄譯,敬送雙方內參後,再用馬甲節選張貼於海外網絡,然後內傳內陸。 原版公開的文字和時間,以此處為準。 田泥鰍馬甲主人稻田辦公室印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憑心而論,這次奧巴馬總統訪問中國,中美雙方均進行了長時間的精心準備。訪問期間,雙邊相關人員都努力工作,對話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羅列成詳細的條款,並總結成一個聲明,公布於世。 "中美聯合聲明"於11月17號首先在北京發表,因為當時找不到英文的版本,愚鰍甚是驚奇,卻又不敢輕信此一舉動和文件的真實性。到美國時間11月17號見到白宮的英文文本,才仔細對照研讀,愚鰍的發現和感悟是欣喜和擔心並存,總體謹慎樂觀。 形式也是一種內容。中美之間達成的共識以及用"中美聯合聲明"的形式公開發布,其內容和不同尋常的"表面文章"都極其具有進一步解讀的價值。中央電視一台的時事評論主持人水均益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們,有意無意地反覆將"中美聯合聲明"(Statement )說成"中美聯合公報"(Communiqué ),很容易讓世界把這份聲明聯想成第四個"中美聯合公報"。那已有的三個"中美聯合公報"在世人的心目中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每位總統上台,或訪問中國,或者做了什麼讓中國人民不高興的事,我們的行政當局都會拿出這本經(三個聯合公報)來,讓他們讀一讀,念一念,公開表態遵循三個的"中美聯合公報"。不管你信與不信,每次念完以後,美國的牛仔行為都還是有所收斂的。 這次的中美首腦會談,原則性地強調建立和深化雙邊戰略互信。具體達成的共識遠遠超過歷屆的中美聯合公報,就憑這一點,可以說是成果喜人,不為過分。 韓戰越戰之後,冷戰結束之前,中美分別於72, 79 和82年發表了三個聯合公報, 第一個公報強調兩國關係走正常化,從台灣撤軍,中國只有一個; 第二個公報公告了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第三個公報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美方應該減少(到停止)對台灣出售武器。三個公報都強調一個中國,堅持主權領土完整。三十年來,兩國間風雨不斷,但就是這三個公報維繫了兩國之間的和平,這幾乎是二十世紀外交歷史上的一個奇蹟。37年後,再回顧第一個聯合公報的誕生和它的功能,毛澤東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政治魄力,由此可窺一斑。憑几張連外交照會的公文都不如的新聞公告,能跟蔣先生運作的"台灣關係法",在法治的美國隔空鬥法,打個平手(謙虛地說)。 要知道Communiqué is just an official statement or announcement, 不管是雙方那兩位首腦達成的意向,根本沒有簽訂這一說法(雖然中方一直用簽訂這一詞彙),它只是一種新聞方式,公開雙方同意或不同意的觀點。這種公告(Announcement), 不管是對於國內政治,還是國際關係,原則上都沒有法理依據或法律責任。從技術層面上講,最多只有道義和信譽的約束力,後任總統是否履行若干年前的政府領導人對外作出的承諾,幾張新聞公告也只有紙那麼厚的影響力。情況果然在1996年出現了危機,當時的台海局勢讓克林頓在三個公告和"台灣關係法"之間,作出了派兩個航母戰斗群前往台灣協助台灣應對中國大陸的可能軍事打擊。 兩國間的關係首要考量的是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和潛在性。中美之間不是軍事盟友(比喻,北約組織);是否是夥伴關係僅僅是言語措辭的問題; 是否是朋友,是什麼樣的朋友也需要一番判斷。下一個遠期目標之一,中方應該努力把最有引爆中美之戰的"台灣關係法"給解決掉。就這一點而言,這次這份聲明不能提升到第四個"中美聯合公報"的地位。不過,愚鰍認為,長遠看來,在21世紀的世界歷史上,這份公告極具成為第一份G2聯合公報的可能和模樣。(先伏筆在此,該觀點需要另行文探討)。 11月17日的中美聲明, 成績斐然,總體務實冷靜,不張揚,雙方為各自的利益,談判達到了斤斤計較的分寸。好話不多說了,逆耳之言,俺也來個斤斤計較,言無不盡。 先說句輕鬆的,(但不一定是幽默),這份聲明的文風和內容,處處烙上了鮮明的清華風格。那裡能培養出中國一流的人才,尤其是工程師之類的技術精英,但國家政治操作中,點點滴滴工程師般的謹慎,加上綱目零亂,格局拘束,是缺點之一。未來的領導人培養不應該只讓清華大學和中央黨校辛辛苦苦,大家都應該分擔責任。實在不行,恢復嶽麓書院營業,製造產品。: ) 中美的關係是複雜。 看完中美聯合聲明,讓俺想起一句話,"中美的關係是複雜"(布什語錄 : ),她複雜到聯合聲明中用了1594個字的篇幅,還是沒有說清是個什麼關係。 "對話,交流,溝通",讓人想起是敵對雙方,或者不對話的雙邊,才需要所謂的對話。這不僅僅是語言問題,它表明雙方關係的思考還遺留着絲許二戰和冷戰年代的思維習慣。聲明中的"中美關係"首先用了整整三個段落來敘述中美關係是一種交流對話溝通的關係。 為什麼不能簡單地概括成一句話,中美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合作關係。我們爭取建立出一種積極的,正面的合作關係。然後再來清華的風格:說,這種合作全方位鋪開,小至防雞流感,豬感冒,派留華學生,打擊貪污,修鐵路,航空航天;大到軍事交流與反恐,按照國際人權定義保護人權,於明年二月底之前,在華盛頓舉行下一輪中美人權對話。工農兵學商,天上地下,無所不包。但是聲明中第一個章節論述的"中美關係",就是不肯簡單定義一下這種關係就是合作。而是不厭其煩地羅列零碎,誰什麼時間訪問了誰,會見了誰,什麼時候要回訪,交流的方式包括互訪,會晤,通話,書信等等,呵呵,恨不得詳細到是用gmail,Yahoo,還是某大學的E址寫E妹都來個交代 : ) 典型搞笑的一個例子是其中一個段落只有一句話: "美方重申支持中國上海舉辦2010年世博會"。 難道這很重要嗎?現在讓美國申明支持一下早在2002年就決定好了明年的博覽會在上海舉行,這就能說明中美之間的關係很密切?還是讓人看出我們時不時地在哪兒要露出點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