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宋代:陆游
死去方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日,为纪念家中的长辈而发! 英烈高志航,家中的祖辈长辈,祖父与他一样同为留法,应抗日战争爆发回国,他们都是不惜为抗日献出一切!
淞沪战争---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官方在纪念抗日70周年,祖父在淞沪战场的特写影像赫然在列
原文全文请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5GNsibg3oc9zYtx_ozUAfg
01 山雨欲来
淞沪会战的爆发,紧随于七七事变之后,被认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次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 亦是中国军队首次正面向日军发起大规模反击,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冲突(七七事变)转为全面战争的标志。 1933年,蒋百里以私人身份访问日本,当时他就断言:未来几年内,中日间必有大战。 回国后,蒋百里立即向蒋介石提出,应当立即开始备战。 蒋介石予以采纳,并给了蒋百里一个军事委员会顾问头衔,参与制定国防计划。 蒋百里在中国首先提出了对日“惟有长期抗战,才能把日军拖垮”的“持久抵抗”战略。 他在所着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的结尾处这样总结与日本作战:“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要同它讲和。
1933年的蒋百里虽然准确地预言了中日战争必然爆发,但他无法预知全面爆发的地点。 不过蒋介石早在1932年《中日淞沪停战协议》签署后就已开始设计上海、杭州、南京国防区。 防谁? 当然不是防中国人。 到1936年,国民政府在苏州到福山、无锡到江阴、杭州湾的乍浦到苏州、海盐到吴江,共四道防线,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永久性工事。 于此同时,开始向大西北转移上海的重工业。 七七事变爆发时,蒋介石正在庐山开全国各界人士谈话会,核心就是抗日问题。 与会人士无论政商军教,除个别人基本都表示一致抗日。 个别? 想不到,个别的人是胡大才子,胡适。 胡适先是表示对大家能凝聚力量“深感欣慰”,但却反对全面开战,理由是一旦开战,中国将不堪设想,现在来之不易的“国体”也将毁去。 那么如何应对日本? 胡适竟提出,政府应拿出最大的努力与耐心,与日本达成一个可以接受的停战协定。 笑话!中国可以接受的,日本必不接受!反之亦然。 此时的胡适,想必甚得汪精卫的欣赏。 不过会议后,胡适没去求见汪精卫,而是专程拜访了蒋介石,面陈自己的想法。 然而蒋也不是熊包软蛋。
7月17日,卢沟桥事变整10天后,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日一贯的方针和立场》。 这份声明中讲说: “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就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 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则因为我们是弱国,更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不论这声眀出自谁的手笔,诚可视为当世之《出师表》。 声明发出,蒋介石随即下山返回南京备战去了。 本次庐山会议,同时还按惯例办有国民党高级军官培训班。 但是这一次的培训班到8月底就提前结束了——因为学员们必须从庐山直接奔赴抗日战场了。
参加了本期培训班的国军知名将领计有: 孙连仲(台儿庄血战之主将)、 李默庵(忻口会战左翼兵团指挥官)、 王耀武(少有的对日作战高胜率将领,参加过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收复常德等战役)、 夏楚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 彭善(扬名于淞沪会战,武汉会战中两立战功)、 宋希濂(淞沪会战时夺回汇山码头;因富金山、沙窝雨战役大败日军,获华胄荣誉奖章;后来在滇缅边境屡挫日军,获青天白日勋章)、 邱清泉(因昆仑关大捷与滇西战役而获颁四等与三等宝鼎勋章,和美国总统自由奖章,曾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因对日作战勇勐,有“邱疯子”之称)、 杜聿明(中国战区中缅战场的指挥官)…。
这些日后在抗日战场上浴血扬名的将领,当时许多才三十几岁。 他们整束军装、把臂携手,结伴下山“慨然赴死”的重重背影,应是一番何等激昂悲怆的景象。
02 血性军魂 8月12日,中国军队集结完毕,但总指挥张治中却认为12日当夜进攻太仓促,遂亲自拟定了13日再发起总攻的作战计划。 不过12日这一天也并未完全浪费。 87师王敬久(江苏徐州人因是樵人老乡,特注明之)、孙元良下令营、连一级军官全部化装到日军驻地附近侦察。 但日军方面似乎全无战前的紧张,一切如常。 然而日军岂是如此善与之辈? 大批中国军队到了鼻子底下,当地居民高兴地奔走相告,日军岂有不知之理? 在东京,日本军方也乱了。 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前去找陆军大臣杉山元,要求陆军先调派部分作战部队到上海。 杉山前往陆军参谋本部,见到了陆军总参谋长石原莞尔(他儿子的名字大家应该更熟悉,没错,就是提出日本政府收购钓鱼岛的石原慎太郎)。石原号称日本“陆军大脑”,他清醒地认为不能全面开战,否则日本将陷入战争泥潭,目前能占有满洲就可以了。
但仅有次长多田骏支持他。 海军内部,“关系到日本海军的尊严”、“陆军不出兵,我们自己干”等言论占了上风。 不过此时陆军未作出最后决定,所以无论海军本部如何叫嚣,在上海的日本海军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中国军队抵沪兵力已达3万余人,日军在沪仅4千多人,比例至少7:1。
8月14日下午3点,张治中通电诸部:誓不与日寇共戴一天。今日之事,为甲午以来五十年之最后清算。 甲午海战,中国军人心中的刻骨之痛。 随着命令一下,上海上空骤然枪声大作,炮火轰隆。 中国军队虽然占有数量优势,但日军盘踞在日租界内,错综复杂的街道使这一优势很难发挥。 而且日军早已修建了大量钢筋混凝土工事,并武器占优。 故而中国军队推进极为缓慢,伤亡亦较日军更大。
战斗至8月18日,日本增援的陆军出现在在上海海面,因当时中国空军尚有一战之力,暂时未过于靠近,也未登陆。 南京也立即做出应对: 中央军王牌胡宗南第1军、 川军最能打的杨森第20军、 王耀武第51师、 俞济时第58师、 李延年第9师、 李玉堂第3师, 还有原本要开赴华北的罗卓英第18军、 夏楚中第98师, 悉令立即起程驰援上海。 可能蒋介石仍不放心,紧接着又把桂永清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和黄杰的税警总队调往前线。 上述将领除四川杨森外,全部为黄埔军校生,而且除王耀武为3期外,其余全是黄埔1期,精英中的精英! 中央军主力已尽数派往上海。 战况空前激烈。 中国军队以惨重伤亡为代价,一个一个攻占日军据点。 在指挥持志大学战斗时,第264旅旅长黄梅兴被炮弹所中,成为第一位阵亡的中国将领。
1937年11月12日,日军的藤田进第3师团开进山海市区,在已是废墟的上海市政厅前振臂欢呼,上海沦陷。 淞沪会战,中国先后投入了70万精锐部队,日军约为25万。双方从天空到地面,从炮战到肉搏,惨烈程度绝非文字所能宣表。 日军自指挥官大佐仓永辰治、加纳治雄(日军一线指挥官军衔普遍不高)以下,死伤约4万人。 而中国方面,伤亡达20万人!殉国将领有: 第67军军长吴克仁; 175师副师长夏国璋、第75师副师长吴国璋; 旅长黄梅兴、蔡炳炎、秦霖等10人; 团长、营长一级将校,每师都伤亡2/3以上,连排一级更是数不胜数。 在战斗中,机枪手不断战死,最后由旅长、团长接过机枪继续扫射的景象比比皆是。 让我们重温一下英烈们最后的光辉时刻: 8月17日,空军五大队派机6架,各带500磅炸弹一枚,去轰炸上海虹口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部。 没有被安排参加的阎海文(辽宁北镇人)对上司说: “我是一个流亡者,我要打回老家去,要为东北三千万同胞报仇!” 大队批准了他的请求,作为僚机随队出击。 不幸,阎海文座机中弹被迫跳伞,不料竟落到敌军阵地。 阎海文举枪射击,连毙日军。 他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高呼:“中国无被俘空军!”
由于淞沪战局吃紧,南京电令桂军第21集团军立即开赴淞沪战场。 10月21日22时,少将旅长秦霖第511旅奉命前进到老人桥第二防线,还来不及察明阵地和修筑工事,日军主力师团就于23日凌晨发动了疯狂进攻。 战火持续到中午12时,秦旅官兵伤亡惨重。 午后1时,日军逼近旅指挥部。由于危险,身旁官兵请求他稍避,均被斥回。 他正义凛然,乃与参谋并立桥头,传令长赵越立于后。 众将士见旅长这样奋勇,个个不甘落后。突然一颗流弹飞来,秦霖等三人不幸中弹,秦霖怒目而视,连呼:“杀!杀!杀日本鬼子。” 伤体再次被炮弹击中,尸骨无存
第90师奉令开赴上海后,宫惠民(一作官惠民)率部参加罗店争夺战。 10月28日,宫惠民驻守嘉定县清水,日军在飞机、重炮的掩护下发动攻击,他身先士卒,多次率部与日军展开白刃战。 在激战中,宫惠民左臂中弹,部下劝他退下,他说: “敌我胜负,已取决于俄顷,何能因余受伤,而败全局。” 他将伤口包扎好后,继续指挥部队作战。突然被一颗炮弹击中要害,当场殉国。 第67军受命担负掩护上海主战场中国军队撤退,11月8日夜半,军长吴克仁亲赴前线参战,手挥短枪杀敌。 此时死守松江三日的军令已经完成,一些军官主张立即撤出松江,以争取主动。 但吴克仁坚持一定要守到午夜12时,否则不算圆满完成军命。 直至12时后,吴克仁才下令突围。 11月9日下午,吴克仁率突围部队抵达青浦和昆山交界处的白鹤港,准备从这里越苏州河西去昆山,但河桥被日机炸毁。 吴克仁指挥部队涉泅渡河,自己则在最后督师压阵。傍晚时分,突有一支日军便衣队在汉奸带领下袭至。 吴克仁亲自迎击,不幸中弹牺牲。 淞沪会战虽然以中国军队的最终溃败而告终,但中国军人自“九一八”以来压抑的血性,就在这一战中彻底又打了出来。 这一战,破碎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 1937年的上海,每一寸土地,都饱浸着英烈们挥洒的热血。 其实,回首整个8年抗战,中国哪一处不是如此? 长沙、武汉、台儿庄,南京,哪一处不曾沾染国人洒溅的鲜血? 正如“田野历史学家”关河五十州先生所说: 一寸山河一寸血。 先生真泣血之言! 吾辈当记之勿忘! 口耳续传于儿孙,使我中华后代咸知祖辈为佑我山河黎民,众志成城陨身不恤。 今天是淞沪会战83周年。 勿忘八一三,勿忘会战中牺牲的那数十万中国军民。 文章太长,节选!全文请看 https://mp.weixin.qq.com/s/5GNsibg3oc9zYtx_ozUAf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