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出国大潮20年 -- 万维有奖征文  
庆祝万维读者网创建20周年(1998年4月17日~2018年4月17日)  
https://blog.creaders.net/u/13422/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钱定榕:工龄三十尘与土,人生五十万事初 2017-12-15 11:23:35

万维读者网(Creadres.Net)20周年有奖征文稿件 

 (一)

  1993年初,我在美国加州,收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人事科来信,得知我因出访逾期不归,已经被除名(开除的委婉用语)。我的将近三十年的工龄被一笔勾销,今后我的一切要从头开始,但是我是已届“知天命”之年的人了。这真是: 工龄三十尘与土,人生五十万事初。

  人到中年还会落得这么个下场,虽说我对此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是事到临头,还是不免有所感慨:我的下半生从此就要背井离乡了。不过感慨归感慨,我选择走这条路的决心还是坚定的,这不是心血来潮的偶然决定,而是事出有因的。我把这个“因”在这里写出来并且公开发表,是因为我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和1949年以来,尤其是文革以来中国社会政治情势的变化有关的,写出来既可以和同代人交流,也可以给后人参考。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一个普通的知识份子对这个时代的记叙。

  我于1963年大学毕业,然后一直在中科院工作,日子过得平平稳稳,不是党员,也不是学术精英,不是先进分子,也没有挨过批斗,也不是造反派。文革的噩梦过去以后,那个组织终于有了勇气睁开眼睛客观地看世界,不得不承认在关门“闹革命”的这十年中,我国的科学技术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又进一步地拉开了,终于有点想起而追赶了。于是,科学院选拔了一批业务骨干脱产培训外语,然后作为访问学者公费出国进修。我因不在被选拔之列,一切都没有我的份, 于是自己联系了美国普度(PURDUE)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很顺利就接到了聘书。但是不知道如何跟领导谈,怕被说成是自由主义或不安心工作,不像个永不松动、永不生銹的螺丝钉。于是我先写信给谢希德教授征求意见,谢先生立即回信说研究课题很好,给的资助比公派访问学者多,应该去。有了谢先生这封信,我心里有了底,这才敢拿了聘书去找领导。因为无需公费,而且连我出国期间国内的工资都要由我自己用美元归还,叫做自费公派,一切手续办得出乎意料地顺利,遂于1982冬成行。当时国内还没有实行学位制度,但是指导教授认定我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已经合格了,从此在一切书面和口头的正式场合我就被称为“Dr. Qian”了。

  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出国。到校那天快要过圣诞节了,我看到指导教授G. Ascarelli到学校的机场来接我,身旁还站着一对中年夫妇。指导教授和我握手、互致问候,然后转身向我介绍身旁的这对中年夫妇,原来是校长夫妇。我感到奇怪,我一个普通的博士后,怎么校长夫妇也来接机一一握手,然后感谢他们到机场接我。校长听了略有尴尬地解释道他们是来接儿子回家过节的。寒暄了几句,校长夫人高兴地告诉我,他们刚从中国访问归来,是一次非常难忘的旅行。第二天我去凯玛特(Kmart)买日用品,见校长站在手表柜台旁,像是在等营业员;我正在迟疑是否认对了人,他看见了我,微笑着先对我点头。我走过去,迎面听见一句“Happy holiday, Dr. Qian!” (节日愉快)。“记性真好”,我想。顿时,太平洋两岸对我的礼遇的巨大反差让我有了“今夕复何夕”的感觉。我感谢他的祝贺,也祝他节日愉快,还问他道,买手表吗,他回答说是退手表。

  据说普度大学有五、六万学生,校长居然如此平易近人。这让我想起了在国内所见到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打江山”时如何,不得而知,想必是功勋卓著;但这“坐江山”的气势却是一目了然的。在研究所对面相逢,他们极少主动招呼别人。对此我的原则是,出于对领导的尊重,我主动打招呼,一次不见回应,可以原谅,领导嘛,重任在身,心无旁骛;但若我接二连三地遇到“心无旁骛”,这人在我的大脑的资料库里就自动归为“不懂礼貌”之类。对此,朱熹老人家有教导:“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从此,见到此人我也旁若无人了。

  在山沟沟里的时候不说,我们不知道;但自从“人民共和国”以后,领导的地位高低,一定是和离开人民的距离成正比的。例如,见到小汽车的玻璃窗后面挂有黑纱,那就是告诉你,坐在里面的是领导,他不想见你,也不想让你看见他。如果前呼后拥,警车开道,那一定是大领导,不仅看不得,而且还要回避。再如果,要是遇到清场和封路,那就是大得不得了的领导了,不是一般的回避,而是要把你赶到附近的小胡同里去回避。我有幸,也是不幸,在北京办理出国手续时见识过一次这场面。当我被军警赶入小胡同里,背对车队时,似乎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这是“人民共和国吗”?慈禧那会儿并没有摩托和宾士车呀。据说那最大的领导坐火车出行时是专列,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全国所有的车次都必须让路。

  我和普度校长自然是两股道上的车,此后再也没见过面,一年以后他去了德州某大学当校长。他的行为表明,在这里当校长,礼仪是很重要的,舍此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八年以后我又回到美国,在硅谷和外州都工作过。往往在公司走廊里迎面听见有人叫我名字,定神一看是老板的老板或者大老板,这些人脸上得意的笑容似乎在说:“我知道你的名字,想不到吧!”有次我到了一个新公司,上班第二天,坐在电脑前,老板接待几位重要访客,个个衣冠楚楚。一众人马走到我身后,只听见老板在说:“这是XXX(我的名字),他在XX项目”。

  尽量多记住雇员的名字,是做老板的重要训练。这样做的心理效果是很明显的:让你感到他认为你很重要。除了个人的文化素养,这种作风其实也是制度造成的。例如,在签订雇佣合同时总有一项指出,本合同是双向自愿,任何一方在任何时候都可要求终止合同,也不需要提出任何理由。在评价部门工作业绩时,有一项称为“保留重要雇员能力”(Talent retaining)。这样一来,公司当然要千方百计地设法留住雇员。能干的雇员认为薪水低了,吃亏了,可以和主管计较,不高兴时对主管说一句“我在找工作”,就足以让他紧张。如果你申请工作,公司很欣赏你,发了聘书以后,有时还会送个花篮到你家,让你在家人面前长足面子,高高兴兴地接受聘书。当然,公司裁员的时候,照样无情:当天通知,当天就走人。你清理个人物品时,人事部门的人就站在你身旁,然后陪送你出门,这些我都亲身经历过。

  正如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中体现的,人的价值也可以在流动中体现的。可是在我们“人民共和国”里,那年头还没有听说过跳槽,领导说你一句“不安心工作”后果就很严重了。例如有一年,我们研究所给科研人员评科研津贴。我们室(三室)先让几位候选人作报告,介绍自己的工作和成果,然后由听众打分。评选结果上报给所领导,结果我没有被评上。党支部张书记连忙找我申明:“我们室评选打分,你得分最多,你没有评上不是我的责任。所领导要我做做你的工作,我回答他们说没法做。你自己去问所领导吧。”于是我找到李领导,拖了六个星期才从“百忙”之中挤出了几分钟和我面谈,见面以后支支吾吾半天,挤出一句话:“你好像不安心工作。”一听这话把我吓出一身冷汗。想起有一次春节值班,我和这位李领导聊天时说起,想去同济大学物理系兼课。他说:“可以呀,人员流动嘛。”不料过了一年多,他不仅还记得,而且终于等到了机会跟我算帐了。他不懂教书和科研的关系,可以理解;让我不理解的是,如果认为我的想法不对,为什么当面不讲?又为什么不能与人为善?从此这位李领导在我的大脑的资料库里又自动归为“党棍”之流。党棍者,以党的名义,专门行整人、打人之实也。假如我早一年进大学,反右那年碰上一个党棍,后果不堪设想。为什么他们敢这样做? 因为普天之下,莫非党土,率土之滨,莫非党臣。我们的命运就是掌握在这帮党棍手里。你在他的手里攥着,只是一个工具,而且还要是永不生锈的、驯服的工具,敢不听话!

  多年以后我看了电影“苦恋”,对影片中的归国诗人秋山在逃亡时写的一首诗,很有感触。那首诗是这样的:

  既然是同事、战友、同胞,

  何必要给我设下圈套?

  既然打算让我带上镣铐,

  又何必面带微笑?

  既然准备从我背后插刀,

  又何必把我拥抱?

  你们在我们嘴上贴满了封条,

  我们在自己脑袋上挂满了问号。

  真正的同事、战友、同胞,

  为什么不像星星那样互相照耀?

  现在想来,这位诗人的悲剧在于天真,像他这种有海外背景的人,谁会把他看成是“真正的同事、战友、同胞”?他必需接受的是不折不扣的自上而下的领导,而不是“像星星那样互相照耀”!

  我自己则更是煳涂:共产党人的生存环境从来就不是与人为善的。

  应该公平地说,对于上级,头头脑脑们还是很讲礼仪的。但是对下级,特别是老百姓,他们并不在乎你的尊重,要的只是你的服从。老祖宗早有教诲:“礼不下庶人。”

  在普度开始工作以后我发现,学校没有校门,物理楼从不锁门,随时可以进出,也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我有一件宽大的办公室,我还有钥匙可以开载重电梯、车间和储藏室,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实验室、车间工作或者去储藏室取东西。校图书馆全天开放。有天深夜想起一件事,需要查文献,我赶到校图书馆找到了文献,复印了拿回办公室,坐下来一直干到快天亮。我高兴地写信给妻子和妈妈说,我这一天干了几天的活。还告诉她们,这里的安排似乎就是为了要吸引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工作。在上海,我们研究所的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不说,也有影印机,但是专人管理。有文献要复印,从不当天就给你,总要等,有空也不给你马上印,管理员根本就不理解你为什么急着要看文献;找领导也没用,反而以后复印速度更慢。我们研究所也有电梯,也是专人管理。需要用电梯时,先要四处找人,几秒钟的事情往往要几十分钟才能完成。遇到管理员不在,只好“望楼兴叹”!改革开放之初,听说国外有小费,于是每逢实验室有水电问题或我们自己做不了的事情,请后勤组的人来干活,临走时总要嘀咕小费的事。遇到这种事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这是公事,为此研究所已经给了他们工资,但是不给还真不行,否则以后的事就难办了。种种这一切让我想到,这大约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物质生活上,当时的中国和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出国人员买回家的三大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是很令人羡慕的。我在普度有薪水,还有一辆旧汽车,完成博士后研究以后,找工作也不是不可能。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滞留美国,因为我的事业毫无疑问在中国,我的一切,事业、母亲、妻子、儿子、姐姐、弟弟、同学、朋友都在中国。回国时,除了三大件,我还带了一套音响系统和70磅重的古典音乐唱片,准备退休以后安度晚年用。

  (二)

  回国以后正值拨乱反正,万物复苏,科学界也是一片春天景象。人们对于告别了文革噩梦以后的前途,充满了乐观的期待。我们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个个埋头苦干,我也收获颇丰。我的研究着眼于本所的半导体材料制备中的物理问题,在本所的刊物和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合作者有国内、外的学者。感谢研究室领导的重视,替我申请了中科院成果奖,好像是二等奖(三等奖?)。当然,我的成果也是研究室的成果,并非是我个人的。

  每次寄论文到国外发表,先要由组长、室主任和所长层层审批,然后凭研究所的介绍信送上海市公安局审批,从我们研究所到上海市公安局来回半天时间,过几天还要再去取,又是半天时间。然后还要到上海市邮政总局寄出。写论文固然不容易,想不到寄论文也这么不容易。

  又如,我们研究所有专职人员买车票和机票,但那其实是为头头脑脑们服务的。有次我有事出差,因为手头的事情实在太多,没有时间出去买车票,斗胆地请求了那位专职的大爷,被一阵官腔顶了回来。我一气之下径直找到Y副所长:“为什么他份内的事,他不做?我当然可以自己去排队买票,但是我的工作谁来替我做?”这位副所长听了一愣,大概是第一次遇见我这样的大胆不知深浅的人。不久,另一位分管后勤的副所长打电话给我,“垂询”了车票的事。为什么国内许多地方人浮于事还事难办?这件事就是例子。人一当上了什么“长”,他就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这个体制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坚持和保证党的领导,然后才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这个那个。你的科研成果固然是领导的政绩,但是领导还有许许多多其它的工作,例如社会主义教育、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那才是领导的更重要的政绩,领导人数少了还不行;虽说叫研究所,但是研究工作在领导心里并没有分量。在改革开放以前的研究所,那些头头脑脑和科学与研究根本不沾边,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那一套,到哪个单位都适用。他们和他们的工作是那样的重要,自然是无暇顾及车票之类的小事。改革开放以后提拔的头头脑脑没有了“坐江山”的本钱,自然也就少了相应的气势和派头,不少人还是懂科学的,但是一进入这体制就身不由己了。其实,这领导人的气势和派头也是体制造成的。设想上司和下属之间只是职务关系,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合不来就可以走人,这气势和派头还摆得起来吗?要摆也没有人买帐。不幸的现实是,到处都有“党的领导”,人走到哪里背后都跟着个档案袋,你不乖乖地听话,跟上司搞好关系,哪来出路? 到了适当的时候衹要给你来一句“你好像……”放到你的档案里,你这一辈子还有出路?

  回国以后我两次出国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会议。但每次回国以后都在财务报销上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例如,1988年我去波兰参加国际半导体物理会议,住在华沙大学物理系的波兰朋友W博士家里。临走时用我自己的外币买了些礼品送给这位朋友和带给我的家人,不到一百美元。回国以后到中科院上海分院财务部门报销,按照当时的规定,那怕是自己的外币,也要交代来源。那位会计小姐要我出示我的外币来源证明,按惯例我给了她我们所长写的证明,说明我曾经自费公派在美国工作两年,所用外币数目合理。不料被拒。以下是问答:

  “为什么你不相信所长写的证明”

  “所长知道什么!”

  “那么你要什么证明?”

  “当年你回国时,海关开具的携入外币单据。”

  “连所长为我写证明时都不要求我出示这单据,你凭什么要?”

  “这是我们的规定。”

  “我回国已经四年了,是否还要证明我的钱还没有用完?”

  “当然!”

  我告诉这位小姐,办不到,太过分了,就是我妻子也没有这么查过我。言罢起身,拂袖而去。背后飞来一句话:“你这笔帐不了结,今后无法出国!”果然,两年以后,室里派我去英国,手续一办到分院财务部门就卡住了,英国之行因而未果。随后分院外事办公室对此进行了调查,这办公室的负责人B原本是原子核所的研究人员,1964年复旦物理二系毕业。调查的结果是他意想不到的,后来他见到我时告诉我:“问题解决了。”然后又补充了一句:“真是不应该呀!”对他的实事求是作风我当然心存感激,但我说不出什么,只能苦笑: 这就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命。心想要是在普度,那些系里的秘书和校里的会计对系主任签字的证明敢蔑视吗?敢对我这样吗?我刚到美国时不懂税法,填写预估扣税单时也稀里煳涂。过了不久发现薪水单上扣了不少钱,就去问系里的秘书,她耐心地解释了扣税依据,并没有要求看我的工资单。后来我去校里的会计部门,对会计说两年以后我将回国,将来也不打算在美国退休。会计听了二话不说就改动了扣税项目,还退还了此前多扣的税款。临走时也听见一句话:“抱歉!”

  分院财务部门这事过了不久,一次偶然的谈话中,室主任提醒我说,你接连两次出国回来以后报销都有麻烦,别人会怎么想? 刚一听这话我很不高兴,觉得此话不辨是非。继而一想还有点道理。还有一次报销是什么麻烦我已经忘了,别人都还记得,至于什么原因,这并不重要。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你必须顺应和服从,否则你就会被认为是个异数。还记得有次室主任从北京回沪,说起火车票,他说车站根本买不到,只好向黄牛买。我听了很生气,大骂车站售票处和黄牛沆瀣一气,非法牟利,不料室主任却心平气和地说,多亏了黄牛,要不然还回不了家。多么现实的思维方式!让我又一次感到自己不能顺应这个社会。其实分院那位财务小姐的行为也可以理解,三十年来,这个社会强调得最多的是“党的领导”,最注意的是阶级斗争。为了保证“党的领导”的恣意妄为,不要说法制和人权,就连必要的规章制度建设也被故意地忽视了,那个组织制定的政策就是一切。既然没有明确的刚性的规则,财务小姐完全可以目中无人,想当然地办事,而且因人而异,甯左勿右;至于个人隐私,对不起,她根本就没这观念。

  还有一件事让我又一次见识了“党的领导”。我们研究所有位单身在沪的已婚博士研究生,和某位单身女职工有了婚外情,已经秘密同居。被发现以后,通报全所,书面的通报还发到了我们办公室。听说由于导师的坚持,博士论文答辩拖了很久终于才得以举行。也巧,过了不久,已婚的分管后勤的党员W副所长被发现也有婚外情。他和本所一位已婚的女职工在离上海不远的某个风景秀丽的近岸海岛上出双入对时,被本所一位研究生遇见。这对沉浸在幸福之中而且年纪已经不小了的恋人却没有认出这位研究生。研究生回所以后,向同事们介绍自己的海岛之行时无意中说了一句,看见W副所长夫妇也在那里。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于是W副所长的风流韵事就暴露了。按性质说,这件事怎么也比那位博士研究生严重。怎么处理也有先例可循。可是就是没有下文,无论群众意见多大,就是不见处理。副所长才多大一个官,这就下不了手,怎么服众?为此各种流言都有。从前那样注意自己形象,讲政治、讲原则、有理想的那个组织,如今竟然蜕变到了如此地步,真是令人吃惊和惋惜。看来“服众”已经不是那个组织如今关注的重点了,它有强大的实力维稳,不怕你不服。前面刚讲到“礼不下庶人”,现在又看到了“刑不上大夫”。显然,如今“党的领导”信奉的还是孔老夫子的那一套,不再是马克思的那一套了(假定它以前真的信过)。

  (三)

  另一件事则让我对“党的领导”完全没有了信心。

  四人帮垮台以后的德政之一就是解决科研人员的住房问题。我们研究所有一部分科研人的住房处在偏远的田林新村,为了方便大家上下班,研究所特意安排了一辆大客车每天接送,途中还停一站,方便家住附近的职工,这班车被大家戏称为“幸福车”。我每星期六下班以后去看望妈妈,也搭班车,在途中下车。每星期“幸福”半次。八十年代在中国我没看见有私家车,原则上研究人员因公都可以申请用车,但主要是领导用,所以驾驶员不同于一般职工。这个不同一般的地位大家都看得见的地方就是分房。因为工作的缘故,分房的时候应该对驾驶员适当照顾,但一般认为,领导倾向于多照顾一点,以换取听话。一次在小组里聊天,我说了一句,当驾驶员有这样的好处,我也想当驾驶员。那是89年的春夏之交,过了不久这话传到了幸福车G驾驶员耳里,某星期六下班以后我照例搭班车,见G驾驶员气鼓鼓地站在车前,用手指着我:“你不准上车!”我没有理他,照样上车。然后,他就在车下大叫:“你不是说想当驾驶员吗,今天我不开车了,你来开。”我听了生气,回他一句:“你辞职,我就开车!”

  此时在车上有一正二副三位所长,还有我们室的一正一副两位主任,这五个人有四个都是党员。此外还有一些党员。那位分管后勤的党员W副所长也在车上,他当众对我不紧不慢地讲了一句:“分房的时候听说你讲过,你也想当驾驶员,所以他有意见。”在这种场合下这样讲,袒护倾向是明显的。司机班的党员班长闻声赶来,有恃无恐地对我叫嚷:“下车,下车!”G驾驶员威胁说,我在车上他情绪就不好,开车就会出交通事故。车子是研究所的,开车是G驾驶员的本职工作,居然车上没有一个人开腔,任凭他们胡闹。光天化日之下,这样的混帐逻辑居然可以在研究所大行其道!终于,副室主任走到我身旁说:“走吧,我陪你坐公交车去。”我明白,大家急着要回家了。我谢绝了他的好意,然后提高了嗓门对着大家说:“我不耽误大家,这就下车。但是我要问:在我们研究所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还有没有道理可以讲?是不是又要搞文化革命了?”问完以后,车里车外鸦雀无声。所有在场的人,包括所长、室主任和一众党员干部,都冷漠地看着我下车向大门走去。

  大门外是中山北一路,南北走向,我背朝西站在路边等待过马路,夕阳从背后照着我,在我面前投下了长长的身影,横跨马路,南来北往的车辆好像就从我身影上碾过。我定了一下神,看见我的身影其实是投射在过往车辆的侧壁,此时我想到了印度的不可接触的贱民,我感到抱歉,据说高种姓的人那怕进入了贱民的身影也会倒楣。然后我看到了1968年1月8日深夜里爸爸临终时连串的眼泪;又听见了1966年8月4日那个疯狂的全市“斗鬼”之夜里,深夜在复旦大学教工第八宿舍公共浴室,物理系光学教研组讲师毛清献老师在自杀前清洗满身的污垢时愤愤不平、深沉而又绝望的叹息声!现在,我对这眼泪和悲惨的叹息声表达的绝望的心情又有了更深一层的、切身的体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份子,为什么总是逃不脱被侮辱的命运?还要过几代人的时间,中国知识份子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 知识份子难道不是这个共和国的公民吗,为什么一再地当众被羞辱,而“领导一切”的那个组织到了此时非但毫无作为,而且还变相地怂恿这种野蛮行为。肉体的创伤可以治癒,精神的伤害是轻易无法治癒的。

  过了中山北一路,我来到公交车站,三室的研究人员朱忠权也在车站等车,见了我沉重地说:“今天这一幕我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无心接话。过了几天,他见到我又伤感地说道:“我们室的人讲,知识份子只值九厘九—一文不值!”真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我还是无言以对。在这个社会里,知识份子的宿命就是忍气吞声,没有别的办法。这个长期被“以阶级斗争为纲,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政策浸淫过的社会,这个有着几千年权力崇拜传统的社会,还没有进化到懂得人人生而平等,懂得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尊严的程度。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在那个组织的字典里是没有“尊严”这个词的,无论对工具还是专政对象都不用讲尊严。我们的宿命就是服从和忍,做得最好的就是貌似豁达,并且一厢情愿地向前看,甚至连“粗线条”都不看。

  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忙坏了党委书记。最后,司机班的党员班长向我道歉:“希望你大人不计小人过。”我原谅了他,和G驾驶员也和解了。其实,和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计较的,羞辱别人和请求别人原谅在他们都只是可以轻易説出来的两句不同的话而已。存在决定意识,我要是处在他们的地位,不会比他们好到哪里去。假如我有党票又是个什么“长”,他们敢那样放肆吗?要命的还是这个“存在”。在这个社会里,玫瑰花永远只献给权力。倒是那位分管后勤的党员W副所长的态度,党委会怎么交代呢,我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看看党委书记脸上的难色,我就知道了,他的不当言论和风流韵事都有“刑不上大夫”这块挡箭牌护着,也是这个“存在”的一部分,对此我们是奈何不了的。对这件事情,除了司机班长,我没有听到过任何人讲过任何一句抱歉的话。我的一位好友指出了我的幼稚:五十多万人被打成右派,前途、健康甚至生命都被葬送,二十多年后也只有“改正”二字,没有赔偿和正式道歉,而且还坚持那场反右是“必要的”。那个组织一旦遇到自己的错误时,一贯是惜字如金的。技物所党组织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于是我想起语录的老三段之一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那是在打江山的时候讲的,现在已经时过境迁了。果然,两个星期后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平暴”。铁与血成了新时代的政策和策略! 那么,在这个新时代里,现在的这个组织还剩下什么呢?还有什么是它在乎的吗?

  就我的个人经验而言,这个组织既不值得信赖,也不值得尊敬,它只是一个集中了大量雄心勃勃的人才、控制了军队和各级政府的组织而已。它也为国家和老百姓做过不少好事,但是必须先保障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又把自己做的这些好事当作是保持这个“存在”的依据。很遗憾,当年我们曾经见识过的那个组织为人民服务的革命色彩如今已经衰退得一点也不剩了。

  (四)

  到了八十年代末,专利制度不再被认为是为垄断资本主义服务的工具,终于被社会主义的中国接受了。在那几年研究的基础上,我申请了两个中国专利。大约是1991年,中科院挑选了36个专利,委托香港某公司代为申请美国专利,该香港公司将这36个专利分送给他们自己在美国遴选的有关专家评估,在综合了专家评估意见之后,最后选中了两个专利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申请。这两个被挑中的专利之中,居然就有一个是我的专利:光晶体管。还有一个专利是非接触测定瓜果的甜度。

  1992年秋冬之交,我到美国从事学术交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讲的就是这个被挑中的专利的理论基础。听众反映都不错,认为这样实验-理论-专利的过程很有意思。但是我认为这个过程还没有完,它应该结束在产品上。为此,由室主任特许,我在布发罗纽约州立大学(SUNY AT BUFFALO)的访问延长一周,利用这段时间,我在实验室做了实验,看到了理论预期的现象,证实了我的专利的理论基础。对此,该实验室的教授很兴奋,决定留给来年春天从德国来的研究生做系统研究。后来由于我的实验样品未获准留下,此事只得作罢。此外,一位台湾大学的C教授(我在普度时他是博士研究生)邀请我去他的实验室合作研究,但由于此事政治上敏感,也只得作罢。

  我向技物所领导要求,给我一点时间,留职停薪,让我在美国就地促进这个专利的申请和转让。不幸我的要求被否决,有关所长认为“不能开这个先例”。于是我找到这家香港公司在美国的专利代理律师,他认可了我的主意,并且立即安排了越洋电话会议,参与的人有我和他,外加技物所方面X副所长和某研究人员。电话会议一开始,美国代理律师的开场白刚一结束,X副所长就申明,技物所(专利所有人)决定放弃该专利申请,理由是专利发明人行踪不明。律师不解地问,专利发明人不是就在电话线上吗?但是,副所长坚持放弃立场。从此我就不再过问这事了。最近我查了一下,这个专利其实并没有真的放弃,随后很快就被美国专利局批准了(US 5,502,585),但一直到过期都没有转让成功。假如让我参与其事,在技术和市场两方面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可惜在公有制的社会里,有一项美国专利,已经申报了成果,这就足够了;转让专利的收益归科学院,无人有兴趣再花时间和精力在喫力不讨好的事情上。

  那次学术访问还包括南方的埃默瑞(EMERY)大学。后来,该校物理系的高级教授S. Perkowitz告诉我,他收到过我们室主任发给他的传真(FAX),要求我立即回国。“党的领导”早已名声在外,他觉得这是非常之举,猜想可能出于政治原因,所以没有转告我。讲完以后他还补充道,你的上级可以问我,我愿意确认此事,承担责任。其实,和我联系办法多的是,室主任这种做法让我莫名其妙,后来一位同事告诉我,这其实是做给研究所领导看的:我已经催过了。

  接下来就是本文一开头就交代的1993年初的那一幕:开除,将近三十年的工龄从此一笔勾销。

  这次学术访问的最后一站是加州。由于技物所L同事的推荐,他的同学C引荐了我到他所在的公司任工程师。从此,就在我的天命之年,我的人生开始了新的一章,一切从头来。屈指算来,到如今已有25年了。平心而论,无论是X副所长还是室主任跟我都没有什么个人的恩怨。他们怕的是手下有人出访逾期不归,影响到自己的仕途。申称放弃该专利申请显然是为了防我,发电传给埃默瑞大学是为了逼我;除名和一笔勾销工龄更是断了我的后路(人事科有话,只要我回去,都可以恢复)。至于这些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无论后果如何,都不会落到他们头上,反倒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他们的行为,根子还是在制度上。这种制度是建立在一种专制思维之上的。既想用人,又不懂得尊重人,反而把人当成必需俯首贴耳的奴才,动辄断人后路。其实也并非真想留人,中国有的是人才,主因还是出访逾期不归损了“党的领导”的面子。当然,社会还是进步了,比起当年付傅聪和马思聪出走英、美以后的吓人的叛国帽子,开除还是客气多了。但是,说到底这还是不得已,“党的领导”还是有顾虑的:中国目前已是全球人才外流最严重的国家,甚至还包括许多“党的领导”自己的子弟,如果都以“叛国”论处,“党的领导”又情何以堪呢?

  后来得知,就在同时,一位中年党员研究人员L也被除名。在我之前和之后,也还有人被除名。此外,谁知道还有多少人想被“除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又不幸无法被“除名”!其实,除名也不是什么错事,任何地方都有自己的规矩,出访不归必须除名,当然可以。但是,过去的将近三十年的几乎可以退休的工龄为什么不予承认呢? 那可是仅够煳口的低薪三十年。没有解释,这是“党的领导”下常见的权力的傲慢,非常不近情理但又令人无可奈何。对此,老百姓毫无办法,只好顺从。挑战这种傲慢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不知道那个组织想过坚持这种傲慢的代价没有。六十多年来,许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情一直顶着、瞒着、压着、拖着;这些都是笼罩着这个组织的梦魇。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不知那个组织打算将来如何去面对我们的后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之一是量变到质变。不合理的事情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事情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套一句科学名词来说,叫做“相变”,当相变发生时物质结构会发生巨变。例如由于不断地丧失热量,水温降低到冰点时,原本无序的水分子会出现长程有序,从液相转变为固相,平时柔弱的水会因而变成坚硬的冰,体积也会膨胀,膨胀的力量是如此地巨大,以致于小到水管和水缸会暴裂,大到山间巨大坚硬的岩石,只要有一丝能进水的缝隙,这缝隙也会扩大,并且在反复不断的水-冰相变过程中让岩石解体,变成愈来愈小的碎片。我曾多次在登上高山顶峰时见识过这种令人震撼的场面(见封底图):眼前地面的乱石碎片就是风化了的昔日伟岸雄壮的顶峰!由于不断地丧失热量,1991年底在昔日的老大哥那里发生的事情,我们不是已经见识过了吗?

  这些被除名的人早已经过了做事轻率的年龄,他们在国内不仅有老有小,事业上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也早已有了一定基础,为什么要自我作贱放下这一切,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去从头开始呢?“党的领导”一定知道这些年流失了多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又有多少优秀的学生学成以后不再归来。从当年许多知识份子冒着危险由国统区投奔延安,到如今又有许多知识份子捨弃一切背井离乡投奔国外。那个组织是否有勇气反躬自问,到底是谁变了,谁应该反省?!

  (五)

  来美国时我已经五十多岁了,除了两件随身小行李,一无所有。这些年我一路走来,和美国人打交道,无论到任何地方,做什么事,我都是个陌生人,但从不需要托关系走后门、行贿送礼,也不需要看别人脸色,讲违心的话,更没有评级加工资时的无奈,我应该知道的就是规则和制度,其余的一切都在我自己努力之中;虽然极其辛苦,内心却很坦然。我的收入无论多少,都是问心无愧、干干净净的。美国当然也有腐败,而且还有许多和中国一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人敢放肆地做,我一个自食其力的工程师,对此并没有感受。我真正享受到的是过简单生活的乐趣:没有政治上或人事关系上的烦扰、操心,不必看任何人的脸色,没有攀比,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有底气;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改换。我感到,给人以自由选择和奋斗的机会,这正是美国的成功之处。对此,许多人,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其实都是心知肚明的,他们的几个“不搞”并非出于对国家和民族的公心。对于中国政府和控制它的那个党,我没有任何亏欠,反倒是他们亏欠于中国老百姓。根据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我国历年人口资料,我做过计算,59-61三年间我国人口减少在四千万以上(当然不全是饿死的)。这笔账早晚要向国人和后代交代。想当初政权更迭之际,许多知识份子决定留在大陆,还有许多海外知识份子抛弃一切投奔新政权,为的都是建设新中国。这些人中不乏国家急需的人才和专家。但是在此后的三十年里,他们之中又有几人有好结局?如果死人也能投票,他们会认可自己当初的选择吗?在普度时我的指导教授虽然很赞成“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但对中国的知识份子政策却极不认可,他接触过一些中国访问学者,他说:“从你们国家对人才的浪费来看,你们一点也不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经得起这样的浪费!”想不到连一个对中国只是略知一二的外国人都看得这么清楚。

  最近看到材料,五十年代中期,杨武之老先生曾经受有关方面之托多次动员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回国。不知李、杨二位当年为什么没有听从长辈的劝告,但是幸亏如此。这对他们本人,对科学界都是值得庆幸的好事。如果他们回来了会是什么下场呢?历史不能假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是搞理论的物理学家,不会得到像宋庆龄、钱学森那样的特殊保护。再看看国内第一流的学者,他们的前辈师长和同辈:叶企孙、束星北、王竹溪、赵九章、姚桐斌、萧光琰、饶毓泰、汤飞凡、陈寅恪等等,这是一长串看得令人心碎的名单。这些人,不是自杀就是被打死!衹有两人被整得毫无尊严地病故。他们的罪名是:反动学术权威、特务、帝国主义分子,但是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没有任何证据!对他们的以己度人的审讯词是:你要不是特务,为什么放弃国外优越舒适的生活回国来?这一切,李、杨二位完全都可以对号入座。再者,杨振宁先生的岳父是甲级战犯。如果他们当年回国以后能逃过文革这一劫,那真是人间奇迹。这些人,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第一流的人才,居然不能见容于这个社会。对此老人家只有轻飘飘的一句交代:“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是不是到了应该认真地想想这个社会究竟在哪里出了毛病的时候了?

  现在,有关部门在号召海外学子海归时,经常用钱学森做榜样。这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粗线条”的功效。不错,我们应该向前看,但是绝对不应该忘记过去发生的这一场不折不扣的浩劫的政治上和体制上的原因。不能让它从新再来!粗线条就是空洞地承认,但是拒绝深究,以免触及依旧保存下来的“龙脉”。衹要有一代人的时间,一切都会忘记。这不,最高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先生居然就敢宣称要对司法独立“亮剑”了。尊贵的教育部长陈宝生先生又重提“敌对势力渗透”了。又要折腾了吗?是的,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明国家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衹有中国人不在乎。不长记性的同胞啊!

  然而我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我已经没有了原先的事业基础,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从此我在这里只不过是谋生而已。有句话是这样说的:留在美国,你得到自由和天空,可是你失去了大地,那承载你的抱负和理想的土地。留在美国是我自己的选择,当然我知道有得就必有失;但是,有时我还是会问我自己,这样做是否值得?我对中国的光明前途毫不怀疑,但是三千年的历史加上十多亿人口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任何社会政治变革不仅缓慢,而且极其困难。偏偏我凡事要较真,许多事情都看不惯,不免时时生出不满,有时甚至犯忌讳。更不幸的是我知道地球上还有另一个世界。89年下半年以后,失望和沮丧情绪时时与我作伴,甚至引发了胃溃疡。我非常清醒而且无可奈何地看到,我的性格并不适合于这个社会。我相信这个社会一定会变,但是许多变革在我有生之年怕是已经看不到了。当然,如果选择顺应这个社会,把自己交给这个“领导”,接受它的规矩和价值观,甘愿做驯服工具,忘掉尊严,忘掉一切,日子还是可以过下去的,有的人甚至还可以过得相当不错。但是,我的生命属于我自己,如果要尝试一种新的活法,做自己的主人,路还是有的,惹不起躲得起。于是我下决心,安下心来,就在这里从头干起。也许有人会说,无论那个组织如何,我们的专长和学识都应该毫无保留地献给自己的国家,我原本也是这样想,也是一直这样做的。许多我们的前辈和同辈也都曾经非常虔诚地尝试过,但是很多人的结局都令人心酸。更不能令人容忍的是,那个组织至今还不敢直面自己的所作所为。老百姓不傻,一句“向前看,宜粗不宜细”是混不过去的。是谁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那个组织有没有勇气正视这个问题呢?

  是的,比起我们的前辈,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有机会选择,有机会逃避。我生活在旧金山湾硅谷地区,这是处在沿太平洋海岸两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之间的一大片宽濶的谷地,谷里还有从旧金山北面流进来的海水形成的一个海湾,有山有水。气候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但是往东开车三小时进入山区以后又可以滑雪。我接触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没听见过有人说自己的家乡的气候比这里好。和它的环境一样,这里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无论是过日子、创业、还是户外活动,都是好地方。这些年我换过不少公司,一半是跳槽,一半是被裁员。有意思的是,每换一次工作,我的收入都增加了。在“党的领导”下,“不安心工作”会受惩罚;没有了这个“领导”,“不安心工作”却给了我更多的机遇。我说的话,不管别人听了舒服还是不舒服,决无人敢当众羞辱我。当众羞辱同事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我的日子无论多么艰难,都强于被羞辱,被“领导”的日子。每当我想到这里,我都觉得为此我已经付出了的代价是值得的。

  除了工作,我的业余时间用于登山、野营、游泳、钓鱼、熘冰、唱歌、演出、阅读和自由写作。感谢上苍的眷顾,我过得自由自在:自由地看,自由地想,自由地写,自由地发表。并不是说美国这个社会没有问题,但是我的生活很简单,对比我的前半生,我对我的生活已经没有抱怨了。如今,我的房贷已经还清了,吃和穿都很简单,还有医疗保险和丰富多彩的精神和文化生活,还需要什么?

  退休以后,偶尔我还为一些本地的公司做项目。此外我还在筹备一个产品,专利是我自己的,合伙人都是些“不安心工作”的好朋友。这些活动都是我退休以后的“业余”活动,我把从事这些活动看成是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的方式。我的老朋友说我的工作寿命很长,我说这是因为我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我自己手里的缘故,我可以选择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任由别人来指定。

  这就是我的故事,对人到中年为什么还要背井离乡的回答。前面说过,我是抱着写历史的态度来写这篇文章的。我们的生命很短暂,很渺小,社会的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我的故事就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

  也许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总是难忘故土,俗话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可是我的将近三十年的根已经被拔除了!我不伤感,感谢上苍的恩赐,我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感谢父母的教导,我懂得爲人的尊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以后,经济上我现在已经可以自立了;这种自立又给了我人格上的独立和不向傲慢的权力低头的物质基础。我真正地享受到了心灵的自由。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以广东农民为主的大量中国人移民美国充当劳工。现在在加州还可以到处看到中国营、中国湖、中国墙、中国湾、中国滩、中国村等等。但是除了在天使岛原移民局墙上的忧愁的诗句,我还没有看到过他们留下的任何文字。我希望,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后代看了本文,可以瞭解到在世纪之交,有个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中国知识份子,转换了人生的轨道,毅然在美国重打鼓另开张的故事,包括他的悲欢离合,他对故土的眷恋,他的期盼。当年的移民是因为失去了土地,如今的移民是因为失去了什么呢?读者看了本文以后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我相信我们的后代无疑将会有更加客观和清晰的答案。我还相信我们的后代中国人一定会生活在一个法制更健全、更有个人尊严的社会。不必爲了追求本来就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利而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

  对于那个组织,其实我并无成见。它刚进城的时候,从父母和前辈的议论中得知,它的干部的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的作风和国民政府官员的腐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曾经很得人心。近年来中央下决心大力反腐,成绩斐然,民间也有好评。但是人们看到,被处置的官员数量之多,级别之高,贪污金额之巨大,手段之恶劣,道德品质之低下,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也抹掉了共产党人在人们心中尚存的最后一缕光辉。人们还看到,不少涉案官员都经过组织多年培养,原本都是奋发有为,能力出众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们的倒台不仅仅是个人品德问题,更多的还是官场的生态环境问题。反腐自然比不反好;但是守着粪坑打苍蝇,你打得完吗?“窑洞对”里讲的人民的监督为什么不敢实行?公布官员财产制度呼吁了二十多年为什么还不敢实行?很清楚,关键还在于“党的领导”的既得利益和国家、人民的利益相比较,孰轻孰重。如果说反腐亡党,不反腐亡国,那么对老百姓而言,亡国要比亡党严重千百倍。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怀疑,那些只会高喊“坚持党的领导”而不做实事的人,心中还有几分国家和人民。当然,如果今后那个组织愿意把自己放在国家和人民之下,遵守宪法,自然还可以再次赢得国人的尊敬。但愿“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永远只是一句历史口号。

  有个在网上流传的贴子,很多人都看到过,抄录如下:

  一个有八千多万党员的组织,

  读德国人写的共产党宣言,

  唱法国人写的国际歌,

  对着俄国人设计的镰刀斧头旗宣誓,

  把钱存进瑞士银行,

  把老婆孩子送到美国,

  然后对老百姓说我们不搞西方那一套!

  这贴子实在精彩。但是, 看了以后不免让人深思: 这局面还能维持多久?

  最后想起了辛弃疾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后记

  本文写完以后在华夏文摘看到一篇由楚寒写的有关大逃港文章,记叙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的事件。这次事件被认为是冷战时期历时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逃亡事件。史称“大逃港”事件。书中引叙了一位农民的话:“改革开放这四个字,你们是用笔写的,我们是用血写的!”对此,习仲勋曾经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番话:“千言万语说得再多,都是没用的,把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才是唯一的办法。不然,人民只会用脚投票。”

  然而,那个组织应该知道,人民除了物质的层面的追求以外,还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对此,当人们无权改变现状,感到无奈时,也只会用脚投票。不知习仲勋的后人们有无同样的眼光和勇气正视现实。历史是无情的,早晚会有人写另一篇“大逃亡”,届时我们的后人会问,爲什么那个组织还不吸取教训?真有那么难吗!(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Creaders.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有奖征文请点击:http://www.creaders.net/events/zhengwen2018/


浏览(29238) (223) 评论(4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白熊的博客 留言时间:2018-02-15 18:30:26

我是90 年代中期出国的,持J 1 签证。中国美国间有个Treaty ,持J 1 签证的必须回过服务两年。但是与此同时还有办 Waive 一说。有些评论家只提 J 1 必须回国服务的协定,不提 Waive一事是不公正的。

Waive 表格由大使馆,领事馆发出,一式三联。必须盖满三个章,寄往大使馆,大使馆才会代表中国政府出具不持异议官方文件,寄给美国国务院。办Waive的人才能转为 H 1 签证。下一步申请绿卡。

办 waive 要结清与单位的财务关系,房子关系等等。还要交钱。一切手续都是正式的。合法合理。我们上学时基本上是公费者不假,但是为国服务了那么多年,那会儿可是低工资高积累呀。当年国家说工龄15年就由退休金,我们何止是15年,我的工龄是25年,还由工龄 30 年,40年的。国内一声不吭,就把我们的退休金免除了。太蛮横不讲理了吧?再说我们的贡献远远大于国家的培养费。

有些年轻点的评论家从国内一毕业就出国,没有为国家服务一天,你当然没有工龄了。或许觉得自己出来是一身干净,而别人是不干净吗?欠中国的吗?否, 中国政府说话不算数,是中国政府欠我们的!

回复 | 1
作者:白熊的博客 留言时间:2018-02-15 18:07:57

作者提到 电影“苦恋”,对影片中的归国诗人秋山在逃亡时写的一首诗...。说到这首诗,我猜你说的是另一部电影《巴山夜雨》。1980年拍摄。

是否是 《巴山夜雨》中的诗人秋石在被押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女公安是张瑜扮演,诗人秋石是由李志兴出演?我猜是这么回事,但也可能错了。

“苦 恋”是作家白桦 创作的电影剧本,发表在1979年9月出版的《十月》3期上, 电影,改名为《太阳和人》。电影一出来就被批判禁演了。

回复 | 0
作者:SunXinyi 留言时间:2017-12-21 08:37:28

读书求知,实为谋生。一张文凭,一纸空文。走出校门,东走西奔。

画地为牢,于世何争?自作自受,固步自封。志大才疏,拍马奉承。

科学研究,勤勤恳恳。时运不济,独自苦闷。洋人门下,爱国无份。

空思梦想,一粒沙尘。历代儒子,生性愚笨。呜呼哀哉,近视头昏。

回复 | 1
作者:SunXinyi 留言时间:2017-12-21 06:37:01

求得文凭,旨在生存。离开学校,开始谋生。画地为牢,东投西奔,自作自受,何怨他人。哀怨清泪,只能自吞。专业儒子,历来愚笨。

回复 | 1
作者:TRIAL 留言时间:2017-12-18 16:53:50

我来试试插两句。我对老九们的经历有同感,有些相同的地方也是亲身经历。我不预设立场只是就事论事,对三十年工龄和开除一词的说法不能苟同。用曹操的话做比喻,这三十年工龄对于长期逾期不归的访问学者来讲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权衡除名和留下来的利弊之后只能弃之。当年都不留恋,现在也没必要伤感,好日子还在前面,应该接着往前走。

坦率地说,90年代中科院的除名运动也是当局的无奈之举。早期出国的大多数是公派,一般1,2年,国家出生活费,国内照领工资。再后逐渐演变成了公派国外资助生活费。全部由外方资助但保留公职。最后是私人全自费离职。

中科院每个所下至每个室都会有出国逾期不归人员。院里有科研项目要求定员,定编,定点。各所只能通知本人催返。如果双方好言好散,所里不管你了,把你从编制中取消也就是除名,你也落得个自由,双方都好。如果你玩硬的,双方崩了,那就是开除了上黑名单。你要是沾了所里的便宜出来的,它找你理论你不理,那你回不去也是可能的。这种事情的缘由只能由当事人才说得清。

回复 | 0
作者:人微但可信 回复 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7-12-18 14:07:18

您这个评论是不是高级黑啊?

回复 | 1
作者:人微但可信 回复 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7-12-18 14:06:46

没理解你的意思。我只知道在1990年代前中国没有免费义务教育。反观资本主义,一直到现在都是免费教育。

回复 | 0
作者:花蜜蜂 留言时间:2017-12-16 11:43:01

许多人都自认是“两手空空”来美国的,其实,完全忘记了自己在中国接受的社会主义专制政府下的免费义务教育。好像这些都是“政府应该付我的”。在美国自由民主体制下,你的子女能得到免费教育吗?!

嘿嘿嘿!

回复 | 6
作者:guitarmanzw 留言时间:2017-12-16 09:06:13

征文到此一共三篇,人家都是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倒也情真意切。看客里头挖苦骂街的一大批,也没见自己也写个故事投稿。

按说,这征文活动是开放性的,骂美帝的,爱工党的,都可以发文抒情叙事,何必看见人家的人生经历怒而骂街呢?

回复 | 7
作者:年月日 留言时间:2017-12-16 08:19:58

老九的故事老九爱看。强烈共鸣。我和我的朋友和您的情况差不多。只有那些压迫善良百姓的共党份子才会嚎叫。

回复 | 7
作者:yijianfenghou 回复 bradford 留言时间:2017-12-16 04:04:38

没有正义感,麻木不仁,是所谓情商吗?shame on you。国人就是因为这种所谓高情商小人太多, 阿谀奉承, 曲意迎合, 才使暴政无阻, 人权遭戕害, 正义不得申张。 一旦小人得志, 便是疯狂报复。 民族精英遭浩劫。土改如此, 反右如此,文革如此!

没有正义的高情商人, 可能到哪混得都不错, 但是还是shameful

回复 | 8
作者:kshdjj 留言时间:2017-12-15 23:29:05

Hi Dr.钱定榕,我是数学系63届毕业留校,63届留校的都要去崇明农场劳动一年,你可能在复旦地盘里的中科院XXX物理所不必去农场劳动。我与你一样得不到领导计划安排而是自己动脑筋出国的。因为我埋头工作而略有成效(为复旦筹建了计算机工厂和计算机专业),就每每成了被诬告的对象:什么“反工宣队反毛主席的反革命”,什么“邓小平(新上台)复辟资本主义路线在复旦的基础”。结果因为无根据又太离奇了,批判会仅能维持一天左右。后来,即使我早已离开了中国,本人既不会演说又不会写政论文章,还是被复旦大学上报为“天安门事件反李鹏反邓小平的反政府人士”,真是莫名其妙。上级领导收到揭发怎么不核实就当宝贝而录用。现在这些诬告理应“烟消云散了。但流毒不小:日本人不用签证就可短期访问中国,而我试图去北京作一次某个世界最新科技成果的演讲,我申请的短期签证已经过去三年了,纽约总领馆告诉我,签证还没批的原因是“复旦大学外事组说,唐同诰离校时没办过离校手续”(当时没听说过有办离校手续一事)。作为科学家的我没时间也没兴趣去对一个个“想获提升获赏式”的乱说作调查澄清。三年过去了,我的脑海里的“能否帮中国在重大的‘电脑软件工程’领域快速赶上世界首位”的糊念也磨没了。好在知道我名字的领导都退职了,我可放心在梦中开公司了。

http://modtosoft.com/epotang/epotang_software_download.html

回复 | 3
作者:安博 留言时间:2017-12-15 22:23:35

写得好,作者一定是位较真的人,是真正做事的人。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人“吃不开”,这是国家的损失。

回复 | 10
作者:南大街哦哦 回复 TRIAL 留言时间:2017-12-15 21:37:01

看淡。看透。

回复 | 0
作者:TRIAL 回复 南大街哦哦 留言时间:2017-12-15 21:15:17

像博主这种资历,而且一直在科研一线,到80年代基本都是付研以上,到90年代基本都是正研了。中科院出来的太多了,比博主资格更老的正研,一切都放弃的我都见过。所以,人生十全十美的,方方面面都顾全到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希望老先生看淡这一切,30年也谈笑一挥间,人生何时都应往前看。

回复 | 2
作者:南大街哦哦 回复 TRIAL 留言时间:2017-12-15 20:23:33

工龄在档案里会有。我是自己找的档案托管单位,辞职前我就已经出国了,工龄就截止到辞职的时候吧,到了年龄就回国办退休。不清楚博当年有无打算在国内办退休?为什么说“将近三十年的工龄被一笔勾销”?

回复 | 0
作者:TRIAL 回复 南大街哦哦 留言时间:2017-12-15 20:08:27

早期离职的档案仍在原单位,后来90年代的要转到人才交流中心,你可能是属于后一种,人才中心给你计算工龄。显然博主是早期的那种。

博主真的要工龄,让原单位出具证明也是合理的,应该行得通,自己提出档案交到人才中心。 但是,何必呢。。。。。。

回复 | 0
作者:google007 留言时间:2017-12-15 19:16:13

本想科学院是“清水衙门”,现在连封建社会的“清水衙门”都消灭啦!6.4前后,想进科学院,人事处长,公开索贿。现在此人仍然是科学院下属的 党委书记。

回复 | 0
作者:南大街哦哦 回复 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8:57:57

实际上当时被打成右派的,不止55万人,而是100万人左右。由于反右运动后期,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在小学教师和乡镇干部中不划右派,那些已划为“右派”的,改划成“地主”或“坏分子”,他们以后的遭遇比右派还要惨。他们的总人数估计约50万人。

发表于 2013 年 04 月 12 日 由 许良英

++++++++++++

我认识一人,他父亲不是右派,好像是有右派言论,也被降级遣送回乡了。

+++++++++

王沪宁的文章里也有提到右派的人数更多!

回复 | 1
作者:南大街哦哦 回复 留言时间:2017-12-15 18:50:44

可能博主应该自己主动辞职,而不是被除名,才能保住工龄。我当年是辞职的所以才有工龄。我有同事大概有10年的工龄没有管就出国了。其实不管是除名、主动放弃、那怕犯法工龄都应该承认,这是事实。

如果你也认为北京户口值钱说明你脑子还不全是水,假如你的什么家人出身在贫困地区那就是命苦呗?

回复 | 1
作者: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8:49:53

毛主席是武大郎开店,不要高人。

毛要灭中华文化-破四旧,其却立不起四新,成历史笑料。

回复 | 9
作者:runqun 回复 南大街哦哦 留言时间:2017-12-15 18:37:21

官方报数。

加九族,多矣。

回复 | 1
作者:yuan2 留言时间:2017-12-15 18:12:50

顶版主的文章。讲的都是大实话。看来版主是一位办事很认真的人。

回复 | 7
作者:南大街哦哦 回复 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7:58:55

55万右派

++++++++

远远不止这个数吧?

回复 | 1
作者:zengxing69763 留言时间:2017-12-15 17:56:50

作者的文章,勾起了尘封的 回忆:90年回国,去所里办一个证明,结果人事处让我付培养费。我说我在所里努力工作3年,本来已经宣布让我做科长,后来因为知道我考了tofel/gre而作罢(亏得没做,我可不是玩政治的料)。你们培养我什么了?哈哈哈。

实话实说,作者那个年龄留在美国,我不知道他心里是否后悔当初的决定。他在美国的“自由自在“,缘于他并没有真正融入美国社会。你一个对任何人都无害的外国人,当然没有人会来和你较劲的。

回复 | 2
作者:求真知 留言时间:2017-12-15 17:54:36

谢谢您写出了拳拳的赤子之心。

一个小"typo": 熘冰.

回复 | 3
作者: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7:27:18

老九血泪,漂杵有余。

回复 | 4
作者: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7:25:39

为政之要,富民而已。

独夫民贼不准民生富裕,以控制民众。

回复 | 3
作者:runqun 留言时间:2017-12-15 17:20:33

结果是捡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5万右派,文革老九,

答案自明。

回复 | 2
作者:gugeren 留言时间:2017-12-15 16:54:06

这话说得有深度:

【“从你们国家对人才的浪费来看,你们一点也不穷,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经得起这样的浪费!”】

看看一些下面的留言,似乎也体现了这个道理!

回复 | 4
我的名片
万维20周年征文
注册日期: 2017-11-29
访问总量: 1,297,725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出国大潮20年”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 江海:移民路上—收获爱,传递爱
· 海牛:海牛的出国梦--求色求财求
· 渔舟舟:留学·文化·都江堰
· 生命之轻:为了不开会而去国离家
· 洪瑶之:移民大潮里的老头老太
· 蒲公茵:快意人生,遇见更好的自
分类目录
【万维读者网20周年庆征文通告】
· “出国大潮20年”征文获奖名单揭晓
· 江海:移民路上—收获爱,传递爱
· 海牛:海牛的出国梦--求色求财求
· 渔舟舟:留学·文化·都江堰
· 生命之轻:为了不开会而去国离家
· 洪瑶之:移民大潮里的老头老太
· 蒲公茵:快意人生,遇见更好的自
· 邓思杰:人在移民路:时有清欢,
· 解滨:他们才是出国大潮的弄潮儿
· 三鲮:老骥伏枥——我的美国生活记
存档目录
2018-06-20 - 2018-06-22
2018-05-01 - 2018-05-23
2018-04-02 - 2018-04-30
2018-03-13 - 2018-03-29
2018-02-02 - 2018-02-28
2018-01-02 - 2018-01-30
2017-12-06 - 2017-12-29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