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楠木(南泥湾)
几年来关于中医的是非功过争议一直欲说还休,方舟子提出的中医是伪科学的观点引起了广大网民的争议。近期,张功耀教授和美国医生王澄发布告别中医的公开信并征集签名,又将一些人对中医的质疑推向了明处,他们接受电视采访和参加辩论,反对或支持中医的双方各执一词,中医一时成为大众的争论热点。
历史上有过3次公开的废除中医的提法,1879年俞樾先生发表《废医论》,最早也最明确地提出了废除中医的主张。1913年,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胡适,汪精卫和鲁迅等都是废除中医的提倡者,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通过余岩、诸民谊等人提出的废止中医案,后因有人反对而终止。
张功耀,王澄和方舟子不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废除中医,我们也无法断定这是最后一次。谁提出什么主张固然重要,根据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同样重要。除了看看他们主张废除中医的依据是什么?我们似乎还应该问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屡招非议的总是中医,而不是其它?古老而又颇受争议的中医自身到底有些什么问题?
1.废中医主张的缺陷和合理之处
张功耀和王澄认为中医糟粕太多,效果不显著,方舟子则主张弃医验药,他们都认为中医应该退出国家医疗制度,在民间自生自灭。
方舟子废除中医的主要依据是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这个认定有很大争议。从论证过程而言,判定是否科学与科学的定义有关,其中涉及几个没有定论的问题:古代各国科学是否有科学?中国古代有无科学?英国李约瑟博士写的洋洋7卷《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其中的科学是否为方舟子定义的科学?科学有的定义还专指自然科学,不仅关于数学是否是科学存在着争议,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军事学等等是否属于科学也存在着长久的争议。从逻辑上讲,认定中医不是科学也只能说非科学,与伪科学不能画等号。伪科学的一个特征是不能被证伪,中医可以被证伪。关于中医是否科学可以继续争议100年,但不是中医存与废的关键,作为治病救人的手段,是否有效和安全才是问题的关键。
王澄例举了美国对针灸的研究结果(双盲,对照加统计处理),我认为是目前相对比较全面的针灸报告,概括起来,针灸有效的病有:中风(9个研究结果,共538个病人),膝关节炎(7个研究结果,393个病人),急性牙痛(16个研究结果,941个病人),复发性头痛(26个研究结果,1151个病人),手术后恶心呕吐。没有结论的有慢性疼痛,腰痛和哮喘。单用无效的戒烟和戒毒。他没有提出中药的研究结果。这些数据说明针灸有一定效果,但肯定不是以前宣传过的“一根银针治百病”。
张功耀教授例举了中医中的糟粕,例举中药毒性问题和人中黄等错误用药,逻辑上讲,个案否定不是很有力的逻辑力量,我也曾举出过中医有效的例子,作用同样有限。总体肯定或否定中医药需要全面的评估报告。
反观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人的反驳,只是表明反对的态度,没有落到实处的证据。中国卫生部发言人称,“中医药既是我们的国粹,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医药卫生领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优势和特色。在历史上,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在现实生活中仍是我们解除病痛的一个重要选择。如果有这样的签名(废弃中医的)行为,那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杀,我们坚决反对这样的言论和做法。” 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人回应:“发起所谓签名活动的人没有资格代表西医,更没有资格以科学的代言人自居。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是不道德和不可理喻的。这次网络签名活动,因其否定历史、违背科学,激起了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强烈愤慨,也必然地遭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反对”。
在我看来,这次主张废除中医人士提出的观点,在逻辑上和依据上虽然还不够充分,但提出的问题十分尖锐,合理之处不能忽视,例如例举中医的不科学成分,中医效果的夸大和副作用的低估,大家不能不思考这样的问题:中医总体效果如何?安全性如何?
2.中医的现状--规模和地位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报告中的数字:“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27.6万人,2001年33.4万人,比1949年增长21%。西医医生1949年8.7万人,2001年175.1万人,增长20倍,增长速度为中医的95倍。1995年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在校生256,003人,其中中医院校在校生仅44,737人,西医与中医在校生之比为5:1。1999年,全国综合医院10793家,中医院2449家,二者之比约4:1,而且中医院规模普遍比西医院小得多。2003年,西医院校与中医院校之比为3:1,且中医院校规模很小。”
目前中国有492所培养本科生的高等院校,我没有查到确切的高等中医院校数目,按每个省直辖市及省府所在地各有一所推算,大概有60所高等中医学院,高等西医学院应有180所左右。网上查到另有中等中医药学校48所,培养中专生。中医总数目前大概27万,其中纯中医师3万。
在西医院中,多数有一个中医科看疑难杂症。即使中医院,已经不是中医为主,诊断手段和治疗大多西医化。
宪法规定,中医和西医享有同等地位,毋庸否认,实际上我国中医药在我国在医学中处于辅助地位。根据以上数据得出中医规模不断萎缩的结论,应该没有太多的异议。
3.中医的问题---兼与西医对照
客观地说,几千年来,中医药也在不断发展,从最早医学专著《五十二病方》记载的242种中药,发展到《神农本草经》的365味,再发展到《本草纲目》的1892种。像东南亚产的乳香、没药、檀香等经过实践纳入了中医药体系;而医学诊断模式,由《黄帝内经》的三篇热论到张仲景创建六经辨证,再到明清温病学派提出戾气学说,及三焦、卫气营血辨证,则是中医理论不断发展的典型。遗憾的是,清朝以后至1949年的发展就几乎停止了。
1)理论问题, 中医本质上是古代科学,与西方古代医学理论上极为类似,根据意愿或想象来解释疾病。 古希腊医学“认为疾病是由机体内部的紊乱引起的,而不是由病原体微生物入侵引起的。”中医相应的理论就是阴阳理论,认为“阴阳失调”就是疾病的根本原因,“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古希腊医学“认为机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这些液体的平衡是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们的平衡与否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体液共分为四种,分别是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某种体液过多或过少,都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来。中医相应的理论就是五行理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心是火,脾是土,肺是金,肾是水,肝是木,这样五行的相生相克就变成器官之间的相生相克,进而表现为各种体征或者病征。
“体液”说后来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它是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理论。古希腊医学已经被现代西医抛弃。西医就走上了和自己源头截然不同的道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将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科学和实验的基础上。基本设想人体是由于细胞、器官及相互联系的功能紊乱而致病,因此每种疾病的发生都有确确实实的物质基础。
中医走了另一条路,作为中医特色的针灸,应该是实践中的创新,但经络理论则是一个假说,现在争议不少。中药的效果某些是长期的经验积累,药性的分类假说成分更大,验证也不够。中医基本上原封不动地保持了自己的古老传统,目前的基本理论上尚不能找到物质基础。
2)诊断问题 中医著名的诊断手法是“望,问,闻,切”,重点在切,就是根据人手腕之处的脉搏诊断疾病。局限性是明显的,因为除了心血管疾病可能在脉搏得倒反映,其他的信息实在有限,这样导致纯中医的诊断十分模糊。
西医也用望,问,闻的方法,结合心脏听诊,人体功能测试,化验,细胞和基因功能分析,影像(X光,超生波,CT,核磁共振,PET,脑等血管造影等)。从各个侧面获得信息,诊断比较全面。
因此全面国内的27万中医24万人用西医的诊断方法也就不难理解了。
3)治疗的有效性问题 中医传统用针、灸、导引按跷、按摩推拿、刮痧,小夹板及中药汤剂等方法,目前的资料显示对疼痛,免疫调理有一定疗效。西医治疗主要依靠西药(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剂等)和外科手术。方法多样,针对性较强。是日常人们患病的首选。
当然,西医治疗也有问题,美国医疗水平和设备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之一,但目前仍有70%的疾病无法解决,且美国西医能够治疗的那30%疾病,误诊率也高达50%。西方医学在闪光点的背后,体现出了西医的一些局限性。
相比之下,中医的问题更多,能够治疗的疾病少得多,诊断都不明确,即使诊断明确了,中医用针灸和中药有多少把握治好某种确切的疾病种类有限。青蒿素以及其他的各种素如黄连素、麻黄素等都不再是中药而是西药。
4)安全性问题 民间和中医宣传有一个误区:中药是天然药品,已经经过几千年的临床试验,应该很少或没有副作用。国内一向没有太多重视中药的副作用,所以国外出现的两个事件以及外国政府反应让国人始料不及。
关木通事件 欧美诸国历来以一些理由阻止中医药的合法进入和使用。例如,说中药应用了濒危野生动植物,中药里含有重金属(安宫牛黄丸不许进口,因含朱砂,朱砂含汞),养熊是虐待熊等。尤其是,比利时使用苗条丸(其中含有大量西药)致人肾中毒,有大夫发现是马兜铃酸所致,于是欧洲西药企业资助这位大夫发表文章,称马兜铃酸肾病;英国称之为中草药肾病;美国则干脆称为中药肾病,而且在没有任何不利于中药的情况下,FDA突然宣布70种含马兜铃酸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不许进口;马来西亚尾随其后,不许龙胆泻肝丸在马上市。于是,中国药监局修改了处方,禁用关木通。
日本小柴胡汤事件 小柴胡汤具有恢复受损肝细胞功能。日本厚生省于1994年对小柴胡汤的改善肝功能障碍的功效予以认可,此后该方作为肝病用药被正式收入国家药典,全日本出现上百万肝病患者同服这一处方的盛况。1996年3月,日本出现有88名慢性肝炎患者因小柴胡汤副作用导致间质性肝炎,10例死亡的情况。此事件后,小柴胡汤销售额下降了1/3,还遭遇被从医疗保险中开除的危险,严重影响了汉方制剂的发展。
西医的副作用也不小,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报告,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高达216万人,其中死亡者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1997年,我国210万人因西药药物反应住院,19万人因此而死亡(相当于我国每年死于10余种传染病人数总和的12倍)。另据中国中医科学院岳凤先研究员统计,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2006年,美国有70万人药物中毒送急诊室,实际中毒人数还要高些。
既然西医副作用不小,但为什么西医副作用的反响没有中药那么大呢?一方面与中药是外来物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中药成份复杂且本身没有明确说明有关。
4.中医研究的误区
1949年以后至今近60年,在推广中医药方面成绩卓著,但效果被不适当地夸大了,例如针灸治聋哑和针刺麻醉。研究的策略性失误主要在3方面:
失误之一,对中医缺乏怀疑态度,想当然地认为疗效确实,所以多年来没有人去做针灸和中药的临床效果科学试验。研究设计简单,就是没人做。一旦有人质疑,拿不出数据和论文,也没法说服国外人。
失误之二,忽视中药的毒副作用,没有多少人认真的做中药的急性和慢性毒理以及中药配伍中的重金属研究。
失误之三,将研究重点放在仿西药标准开发一类和二类中药新药,以足适履,而没有设定中国的中药标准,我觉得应该设定不问机理,不求提纯,只要有效和安全的中国中药标准。
5.中医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中医的将来乐观的人说,中医前途无量,悲观的人说最终进入垃圾堆。中医是金子或是沙子,要看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能不能经受得住临床检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1)系统的针灸和中药效果检验 针灸和中药缺乏总体疗效报告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全国每年有不少中医研究生毕业,大多热衷于中药激活信号传导通路等课题。如果以后科研基金重点扶持或者国家专款研究,研究生能认真扎实的做针灸和中药的临床效果检验,发表论文,不出20年,针灸和中药总体疗效报告就有了。到那时,如果有一大批科学临床实验报告显示针灸和中药的有效何安全性,还有谁再提出废除中医?
2)中医的规范化 包括4方面的工作:宣传规范化:中医药管理局没有明确疗效的药,不准做广告;药物制备规范化:针灸和中药的效果检验离不开中药的规范化,中药的药性受产地和炮制方法影响,应该设立中药标准管理机构专管;处方中药规范化:限定20-30年时间,只有经过严格试验证明疗效明显且安全可靠的中药(单方或方剂)进入新药典,可以被国家体制医生使用;中医知识规范化:剔除已经证明无效或错误的说法,编写“中医诊疗手册”,估计需要50年或更长。李时珍以单身之力用30年写“本草纲目”,现在全国合作,应该容易些。
3)中药西药化 现在已经在做,就是要搞清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分离出单体物质,再走化学合成的道路。典型例子是象青蒿素这样的一类新中药。其实青蒿素以及其他的各种素如黄连素、麻黄素等都不再是中药而是西药。因为提纯药谁也没有弄清其性味、归经,不能按中医理论使用,只能辨病使用,算不上真正意义的中药了。
结语
胡适、鲁迅,王澄等不是对中医一开始就有成见,而是了解中医后的无奈。中医屡招批评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中医人士想当然地认为中医治病救人很有效,但实际上拿得出手又令人信服的治病效果报告又太少,不清楚的地方太多,根基不牢靠。
今后几十年是中医决定存留的关键阶段,大众讨论中形成的共识是:真金不怕火炼,任何治病救人的手段都必须经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检验。中医,要么在质疑声中消亡,要么在质疑声中屹立,没有别的路可走。我们等待一个全面的中医评估报告,这是一个早应该有的报告,如是新的医疗手段,报告应在中医应用之前,鉴于中医的历史原因,我们可以再等10年20年。
2006-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