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石破天驚:耶穌是中國人 死在吉林?(組圖) 2008/12/17 消息來源:人民網 現代人扮演的耶穌 中國著名《山海經》權威、吉林學者宮玉海教授對《山海經》等古籍進行了多年的認真研究和考證後,最近提出一個堪稱“石破天驚”的新說:耶穌並非只是宗教或神話的人物,而是實有其人:他就是中國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顓頊;他死而“復活”後,回到了中國(西方學者有人認為他回到東方的印度);其墓葬則在吉林省扶餘縣! 而基督教上的耶穌則是以顓頊為原型重新塑造的。 顓頊帝乘龍至四海 歷史上是否真有耶穌其人,因史料不足,眾說紛紜,世界上至今沒有一致看法,成為世界未解之謎。宮玉海說:“西方有一種說法:‘宗教上的基督,歷史上的耶穌 ’。其實應改為:宗教上的耶穌,歷史上的顓頊。”這一新說,對揭開這個謎帶來了希望之光!宮先生的這一觀點發表在《〈山海經〉與中國文化論文集》(第三輯)中,並在不久前在東北舉行的一個山海經國際學術探討會上引起轟動。 ◎宮玉海和“天下第一奇書” 出生於松花江畔吉林市、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宮玉海,1989年離休前任長春光機學院副研究員,後又被聘為教授。他是中國作協吉林分會會員和籌建中的中國《山海經》研究會會長。離休後宮先生“十年讀一經”,獨闢蹊徑,從語言民族學和比較語言學的方法來考證《山海經》,終於有所獲。“耶穌原型即顓頊”,就是他在鑽研此書時發現的。 《山海經》是我國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的珍貴古籍。由於成書年代久遠,語言簡練而晦澀,加上語言、環境的變化,十分難讀難懂,致使該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被譽為“中國第一奇書”。漢、唐以來,甚至把它列入神話、傳說、小說、異聞之類,常使研究者望而卻步,一讀三嘆。 深入研究後,宮玉海認為,《山海經》並非神話而是“信史”,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天下志書”,其中包含珍貴的世界古代文化史料,堪稱一本難得的“博物志”。他認為,該書是中國上古時代黃帝等幾任統治者先後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後所形成的“調查報告”,大約成書於四千多年前。 為此,宮教授運用語言學並結合當代考古實證,把對《山海經》的破譯與解開世界文化之謎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在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如他最早提出的“印第安人是中國人後裔”、“現代人類發源於中國”、“古代中華文化為世界文化的中心”、“世界三大宗教皆起源於中國”、“伊甸園在中國雲南”等一系列新觀點,在國內外引起不小的轟動,其中一些已被考古新發現和有關學科研究成果所證實。 宮先生認為,上古世界本是渾然一體,正如《書經》所說的“普天下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夏以前的上古時代,即距今四五千年到一萬年前,只有家族與氏族,還沒有形成“國”和“民族”等概念。“國”的含義與今不同,開始是“地域”,後來是“諸侯領地”。 顓頊畫像 上古人類並不愚昧窮苦,不像摩根以現代原始村落為依據所描繪的那樣,而是生活在自然物產豐富的優越環境之中,因此才能“百樂歌舞”,創造出高度的文明。人類不僅有過共同的語言,還出於共同的“根”:現在人類大多是伏羲、女媧、神農、軒轅的後代。古代的中央帝國曾是全世界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的中心,宏偉的巨石文化、輝煌的金字塔、神秘的古希臘文化、印第安文化,都與中華文化密切相關,氣息相連…… 最近,由海峽兩岸史學家聯名發起的“重寫中華古史”的倡議,得到了海內外一百多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的熱烈響應與廣泛支持。他們認為,過去習以為常的“中華五千年文明”說法和歷史事實不盡相符,“中華文明史應追溯到萬年前”。這在某種意義上,對宮玉海的上述說法也是一種印證。 ◎顓頊出生地點和耶穌一致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宮玉海認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上古歷史的真實反映,“三皇五帝”都是中華文明史中的著名的領袖人物。他說,“三皇”就是“天皇”(伏羲氏)、“地皇”(炎帝神農氏)、“人皇”(黃帝軒轅氏)。 而“五帝”則指少昊、顓頊、嚳、堯、舜五人。“五帝”之後,以治水聞名的大禹開始稱王,之後又有湯王、周王,後世共稱“三王”。 宮教授說,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的原型,乃是“五帝”中順序排第二的顓頊(音“專須”,又讀“瑞須”)。他是軒轅黃帝之孫,少昊之侄兒,其父是“降居弱水”的昌意。 史書說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昌仆,是為女樞,……生帝(指顓頊)於若水”。宮玉海說,根據專家研究,“若水”即為“西方之水”(如《山海經》和其它古籍所載:“若木”即“西方之木”)。由此可見顓頊生於西方。後來他的領地封在扶餘,為高陽之國,方圓三百里。這和基督教所稱耶穌生於巴勒斯坦的伯利恆是一致或至少相似的。 電影《耶穌受難記》 ◎語言學上的證據:顓頊即耶穌 宮玉海說,語言是考古的活化石。從古代語言學的角度看,顓頊和耶穌其實是同一個名字。 一方面,根據古漢語中“四通”之法,“顓頊”又讀作“瑞須”;而“書”、“穌”也讀作“須”;所以“顓頊”又可讀作“瑞穌”。另一方面,“耶穌”在古希臘文中為Jesous,翻譯成漢語為“約書亞”。宮先生在“中華文化中心說”中論證古希臘是顓頊之子“伯鯀”的封地,所以伯鯀和其後代對先王顓頊尊稱為“顓頊爺”,也是很自然的。 如人們現在仍尊稱“開天劈地”的盤古為“盤王爺”,尊稱關羽為“關老爺”。在古音中,“亞”、“爺”讀音相通。如伯鯀的兒子是治水的大禹,他生於西方(古希臘),封地在山東。現在的山東方言中仍稱“讀書”為“讀須”。所以“顓頊爺”與 “約書亞”其實是一回事。因此,從古代語言學的角度分析,古希臘語中的“約書亞”(耶穌)其實就是顓頊。 按照上古時代“一昭(東方)一穆(西方)”、“一幽(北方)一明(南方)”的培養、選拔接班人的原則,少昊(居東方)之後,應由其弟、居西方的昌意的大兒子顓頊接任帝王位。據宮玉海分析,因為同居西方的古羅馬人是黃帝重孫子,他們認為有權接班,所以千方百計不讓顓頊接班,採取了“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漏網一個 ”的極端措施,把當地與顓頊同時出生的嬰兒全部殺死。 但顓頊被人們藏匿起來而獲救,他因此得名顓頊。後來的基督教中耶穌的故事,很可能就是以這段歷史為原型的。“顓頊”與“拽恤”同音,也有“拯救”之意,但他並不是“救世主”,而是“被拯救”的意思。 ◎猶太人根在中國西北 據宮教授研究,不僅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和中華文化同宗同源,而且猶太人本身就是從中國遷走的,猶太文化因此上和中華文化也是相通的,可稱“近親”。西方的世界史專家也認為猶太民族是東方民族,他們經過幾個世紀的西遷,於前11世紀從兩河流域遷到中東,並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了“以色列猶太國”,但該民族在此之前來源不祥,但承認他們是東方民族。 宮教授研究發現,猶太人的起源在中國,應在中國尋根。他們是炎帝神農氏之後,姜姓,封於邰(今陝西省武功縣一帶),所以號“有邰氏”(“猶太”即是“有邰”)。其地應在今河南偃師一帶。那一帶,也是帝嚳時的首都,稱為“西亳 ”(音“伯”)。公元前26世紀,堯執政時,舜又把“有邰氏”封到“來 ”(其地在陝西武功一帶)。這可能是猶太人又自稱“西伯來”(即“西亳來 ”人)的原因吧? “這一家族於公元前15至14世紀(夏代)開始西遷,經過幾個世紀,於公元前11世紀達到中東。這和世界史上所記載的猶太民族西遷在時間上也基本吻合。 國內也有許多學者把中華文化和猶太文化做了比較,也發現有許多相似之處,這也為猶太人來源於上古中國提供了一個佐證。例如,從宗教信仰上看,人信仰上帝耶和華;而中國人特別是在帝嚳時代,對上帝的崇拜是特別虔誠的。“上帝”一詞,在我國古已有之,而且是上古人民崇拜的神。帝嚳的“嚳”字,古讀go,與英語的中的god(上帝、聖人)相同。 古籍《綱鑑易知錄》中講到嚳時,說他:“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其色鬱郁,其德巍巍。其動也時,其服也士。帝既執中,而偏天下。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這儼然是上帝的化身,耶穌的形象。由此可知,在上古時代,猶太人的信仰其實和中國人的信仰基本上是一致的。 ◎顓頊死而復活與耶穌復活故事一致 宮玉海說,“死而復活”在事情,顓頊與耶穌身上都曾發生過。而據考證,在世界歷史上,“死而復活”的著名人物只有顓頊;宗教史上也只有耶穌一人。這難道僅僅是一種巧合麼?《山海經。大荒西經》裡這樣記載:“風道北來。天乃大水泉。蛇乃化為魚,是為魚婦。顓頊死即復穌。” 宮先生解釋說,“風道北來”是說傳教者從北方而來(當指顓頊)。“天乃大水泉”,“天”即“天方”,指西方。上古時中國人的方位稱呼是:西方為“天方”(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天方夜譚》裡的天方,即是西方),東方為“人方”;北方為“鬼方”;南方為“獸方”。 “ 泉”指源泉。這兩句話說的正是《聖經》中所說的大洪水的故事,是說洪水是從西方發源的。“蛇乃化為魚”,是指當地居民由蛇圖騰轉化為美人魚圖騰。“魚婦” 按古音與“以埽”相通,“以埽”即以色列:“魚婦”也可以看成是美人魚。我國長江中就有“美人魚”(《夢溪筆談》等古書記載),而美人魚圖騰是波蘭人(即古籍中的“亳人”)的圖騰,猶太人也來自於“亳”,所以很可能也是以美人魚為圖騰的。這句話是說猶太人從東方西遷之後,統一為以色列國,並由蛇圖騰轉變為美人魚圖騰。最後一句則指顓頊“死而復活”無疑。宮教授說,《大荒西經》記載的地點在現今中國西部更遠的地方。 這一段話語言雖簡練,但所記述的內容明顯是西方也就是中東地區的一段歷史。因為“顓頊復活”應是一個重大的歷史、宗教課題,所以很可能當時就已成為人們慶祝的一個盛大節日──復活節。對如此重大的事件,作為上古博物志的《山海經》一書有所記載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後來基督教中的“復活節”則很可能是以此為藍本。 ◎耶穌並不是基督耶穌教非基督教 據宮玉海介紹,按瑪雅歷(瑪雅人為古中國移民)及《外紀》等中國古籍的記載,黃帝應生於5120年前(公元前3113年),10歲有國(封地),壽命110歲。其子少昊在位84年,應為94歲以上:“顓頊十歲佐少昊”,20歲繼帝位,在位78年,享年97歲。 以此來推斷,顓頊應生於4946年前,卒於4849年前。也就是說,他生於公元前2948年。宮先生認為,生於西方的顓頊,10歲到東方建立了自己領地,20歲繼帝位,30歲又往西方傳教。 人們所熟知的耶穌出生日期是公元元年,有人不禁會問:既然耶穌的原型是顓頊,但他為什麼與顓頊在時間上相差了近三千年?宮先生解釋說,要搞清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基督教並非真正的耶穌教。耶穌是創立耶穌教(顓頊教)的人,也就是顓頊;而基督則是一位名叫“叔達”的傳教士。後世的基督教是在繼承古代耶穌教的基礎上,進行重新改造形成的。 他說,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最高統治者也是天下教主,當然要負責創立宗教文化、派人傳教的工作。據中國古書記載:“舜舉十六族”,“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正因為政教合一,所以不能把“總揆百事”(管理行政事物)和“布五教於四方”(到各地進行傳教)截然分開。 據記載,高陽氏的“才子”八人中,有一人名叔達(又寫作叔得、季達、子都)就曾在世界許多地方留下足跡。宮先生說,他就是“基督”。因為“叔得”之“叔”古讀為“基”,“得”也讀“督”:“叔得”也就是基督。“子都”的含義是“有德行的美男子”。 他還說,後人可能是為了“世濟其美,不隕其名”,才在修建“九丘”以為崇敬和紀念。在這裡已發現了古代留下的七座金字塔(按《山海經》中的記載,應有九座金字塔即“九丘”),其中之一的“叔得之丘”,就是為了紀念叔得(基督)而建。厄瓜多爾首都基多,名字也來源於基督(叔達),這是印第安人帶去的;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口高七十多米的石像也是為紀念他而建。 另外,西方把基督奉為新教的創始人,並且認為基督是一位“ 有德行的美男子”,也和中國古代所標榜的“子都”的內容也是一致的。其實在西方,耶穌的存在與否及生卒年也沒有搞清。公元一年左右,在宗教革新的浪潮中,耶穌教改為基督教(是為新教)。宮玉海說,為適應世俗需要,宗教改革者在對舊的教義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時,並把2900多年前的往事拉到近前,此舉為了抓住人們“事情發生的年代越近就越可信”的心理,“新瓶裝舊酒”,重新定義、重新解釋了古耶穌教即“顓頊之教”的教義。 ◎扶餘──顓頊之領地和歸宿 《山海經》中有三處提到顓頊葬於扶餘。《大荒北經》說:“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九嬪葬焉。”《海外北經》說:“務隅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海內東經》也說:“鮒魚之山,帝顓頊葬於陽,九嬪葬於陰,四蛇衛之。” 宮玉海認為,上述說法應是比較可信的。他說書中多處提到的“附禺”、“鮒魚”、“務隅”、“鳧余”之山,就在吉林省扶餘縣境內,其南北皆有松花江(北江為松花江幹流,南為第二松花江),北有長春嶺,從地形上看就像一條大魚。他說,這個地名是從記音和記形兩方面而來:因為它在松花江的拐彎處,因此叫“附禺”;它的地形像一條魚,漁獵氏族把它叫“鮒魚”;鳥氏家族又把它叫“鳧余”。 他介紹說,上古時代實行氏族分工負責制,扶餘人原是伏羲氏的一個家族,被派到今黑龍江以北作“冬官”,即是“黑龍氏”(黑龍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後來,這個家族不願意在這個寒冷的地方生活,私自違抗帝命,南遷到扶餘縣境內的松花江以南地區。為了表示告別冬天,他們過了松花江就把一道山嶺命名為“長春嶺”,又在其西方修築了“長春城”居住。由於是“叛逆家族”,後來的扶餘人老者仍自稱“古之亡(逃亡之意)人也”。這個家族離開後,統治者又把“華渚人”派到了黑龍江流域及北極圈內,即今之赫哲人和愛斯基摩人。 上古時代,伏羲氏定下了培養、選拔接班人的原則“一昭(東方)一穆(西方)”、“一幽 (北方)一明(南方)”,即生於東方者必須封於西方,上一代住南則下一代住北,反之亦然。此舉當是為了不斷加強中央帝國對世界的了解和管理。直到周代,統治者還遵守這個規矩,如昭王生於東,穆王生於西,是典型的“一昭一穆”。 按照這個規矩,生於西方分顓頊必須到東方來建自己的領地。中國許多史書都說:“顓頊十歲佐少昊”(少昊是黃帝之子,顓頊之伯父),“少昊孺帝顓頊”,就說明顓頊十歲時即有領地。宮玉海說,大約4900多年前,顓頊受命到扶餘來建國(領地)。這使得一部分扶餘人遷到現在長春市一帶,他們把地名帶到新址,就是“長春堡”(長春市的前身,以此推斷,長春歷史已有4900多年了)。 另據《扶餘縣誌》和當地考古資料證實,當地發現了五六千年以上的古墓葬群,從新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均有文物出土,其中還有黃帝時代的彩陶。但是,由於缺乏與歷史研究相結合,並沒有確定出其具體歸屬。這會不會就是顓頊和扶餘人留下的呢? 世界著名神學家、德國的霍爾根。凱斯頓在其《耶穌在印度》一書中堅信:耶穌“復活”之後,經過克什米爾逃到了印度。宮玉海認為,耶穌(顓頊)“復活”後回歸東方是可信的,但不是到了印度。因為他“復活”之後最大的可能是回到中國。因此《山海經》中所說顓頊葬在扶餘(故國),也是完全可能、並有跡可尋的。另有一些古籍記載,顓頊死後葬在“濮陽”,傳統觀點認為是今河南省的濮陽。宮玉海說,“濮陽”應為“濮水之陽(南)”,也就是將扶餘地方。因為扶餘的北松花江,在《山海經》中原叫“濮水”(有卜奎地名為證),“濮陽”就是“”濮水之陽(南)“。這和《山海經》中的記載也是一致的。 ◎ “聖誕節”應為“眾聖之誕” 現在基督徒們所普遍過的12月25日“聖誕節”,到底是不是耶穌誕辰之日呢? 宮玉海教授認為,耶穌(顓頊)的誕辰有可能是在12月25日,但更準確地說,“聖誕節”不僅僅是“顓頊之誕”,更應是“眾聖之誕”。據了解,西方對這一天到底是不是耶穌的誕辰之日也還沒有搞清楚。我國一些專家則認為,現行的“聖誕日”是後人推定的。 宮先生解釋說,按上古時代的習俗,“仲春二月令會男女,是時也,奔者不禁。”在男女相會中,即會有“無夫而生子”(沒結婚而懷孕)的現象,而且在當時視為合法。另外,根據古代的優生優育法,男女一般也在仲春二三月間結婚,因為為仲春季節,大地回春,陽氣上升;女子懷孕後所生孩子一般智商較高。九個月後,一般在農曆十一月前後生子,這段時間是為生育的旺盛時期,古時的聖人就多出生在這段時間裡。正因為前後延續一段時間,所以世界各地的“聖誕節”並不統一,而是從11月末到來年1月中旬的都有。 至於給孩子們送禮物的“聖誕老人”原型,宮玉海也有新說:地處北極圈附近的格陵蘭人,基本是赫哲人(愛斯基摩人,按古音可讀“赫哲”)。也就是前面所說的代替扶餘人為“冬官”的“華渚人”。現在西方學者也認為“聖誕老人”和白雪公主是格陵蘭人,而格陵蘭人即是中國古籍中所記載的“丁令人”。 宮玉海說,這些身為“冬官”者規規矩矩聽命於中央帝國,在北極圈地區生活。但按規定,每年冬天他們都要趕着馴鹿拉的車,給作為“天下共主”的中央帝國統治者進貢送禮。後來,因為各種條件所限(強大起來的丹麥、英國人等半路打劫),本該送給中國統治者的禮物截下。後來,這段往事中的格陵蘭人逐漸演化成今天專給小朋友送禮物的“聖誕老人”。由於年代久遠,“聖誕老人”的故事,中國人已經淡忘了。 專家論證稱美洲土著祖先為中國人(圖)消息來源:河南商報 本文網址:http://news.backchina.com/2009/9/3/gb2312_55208.html 核心提示:近日,河南歷史學專家論證稱,美洲土著是殷商人的後裔。專家說,商代亡國者利用北太平洋大環流的優勢,輾轉到北美洲大陸、建立新的海外聚居地。 650) this.width=650" type=image> 河南商報9月3日報道 美洲土著是殷商人的後裔,這種說法像天方夜譚?但近期,我省歷史學專家又提出了新的佐證。雖然在學術界,“殷人東渡美洲論”尚無定論。但如今這些專家的解釋,也許在若干年後能助推美洲土著之謎的揭曉。 再挑爭議 美洲土著的祖先是殷商後裔 近期,在鶴壁淇縣出席中國先秦史學會鬼谷子分會成立大會時,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學博士、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高凱被問到了“殷人東渡美洲論”的問題。他表示支持這種學說,並提出了一些新“證據”。 外國學者研究發現,在北美沿太平洋沿岸發現的石錨和商周時期的沿海石錨的形、質相似,出土的瑪雅祭壇和玉器也和中國殷商時期的玉器有着類似的文化“血統”。 他詳細分析了這種學說成立的可能性: 一、從人種學來講,印第安人是黃皮膚黑頭髮,是亞洲人種。 二、先秦時期,殷商滅國後,殷商的國民被當做奴隸對待,這就提供了向外出逃的“動機”。 三、詩經的《商頌》記載:“相土烈烈,海外有截。”按照郭沫若的解釋,相土是商代第十一代王,開拓疆土到了渤海,與海外發生了聯繫。這證明當時的航運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提高。而在商代一個王妃“婦好”的墓里就發現了7000枚貝殼。 四、洋流為殷商人跨越大洋東渡,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高凱說,北太平洋及附近海域存在着一個巨大的、呈順時針流動的大環流。該洋流自太平洋北赤道附近產生,經呂宋島北部、台灣東部進入台灣海峽,在舟山群島交匯,到對馬東海,在日本九州南部,有一支分流北上,形成對馬海流,該海流經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又經津輕海峽回到太平洋上。這個北上的大暖流也被稱為“黑潮”。 殷商人的船隻沿洋流到達北緯35°~42°之間時,進入西風帶,即便不撐帆,也能順勢快速行至北美大陸西海岸。 高凱介紹,北太平洋環流規模巨大,平均寬度150公里,海水流速在每小時3~10公里之間,這對於順流航行的船舶十分有利。 這股暖流,冬天20℃,夏天27℃,比流過的其他流域的水溫高6℃~7℃,冷暖流交匯,能帶來豐富的漁業資源,為遠航提供了食物保障。 所以商紂滅亡後,對於早已掌握航海技術、即將成為奴隸的商代亡國者來說,完全有可能利用北太平洋大環流的優勢,輾轉到北美洲大陸、建立新的海外聚居地。“如果殷商人東渡北美的學說成立,出土文物和人種的相似等問題就容易解釋了。”高凱說。 早前論證 國學大師王國維也認同殷人赴美洲 關於殷人最早到達美洲一事,海內外學者早有人進行過研究。 最早提出殷人東渡美洲設想的是19世紀英國翻譯家梅德赫斯特。美國學者邁克爾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個文明》中提出,奧爾梅克文明可能來自殷商。 國學大師羅振玉和王國維也提出殷人東渡美洲的可能性。後來郭沫若也相信殷人東渡美洲。近年美國俄克拉荷馬中央州立大學教授許輝的《奧爾梅克文明的起源》和中國學者王大有等的《圖說美洲圖騰》進一步闡明殷人東渡美洲論的根據。 1993年11月28日的《新民晚報》刊載《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國》一文,介紹了美國道格拉·華萊士教授的研究成果,華萊士認為現在的印第安人部分DNA與亞洲人是相同的。 1992年2月,王大有、宋寶中、王雙在《華聲報》撰文提出,今天居住在美洲的土著人是3000年前越海東渡的殷商後裔。 文章公布了考古學家在今天墨西哥中南部的奧爾梅克文化遺址拉文塔祭祀中心地下數英尺沙中發掘的16尊雕像和6塊玉圭,認為玉圭銘文的刻寫方法與甲骨文相同。文章提出,在一塊玉圭上銘刻着殷商列祖列宗。文章並斷言,今天居住在美洲廣大地區的印第安人、瑪雅人和拉文塔人等,實為3000年前越海東渡的殷商後裔。 質疑聲音 A 基因分析並不可靠 如果美洲土著來自中原系殷商後裔,為什麼二者的外貌差別很大呢? 有學者研究,這是因為人種的適應性。假定印第安人真的來自中原,那他的相貌特徵會隨着地區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河南省人民醫院醫學遺傳研究所所長廖世秀說,不同種族的基因都會有相同點,也會有不同點。但目前,通過基因來判斷兩個族群是否同源,只能是一種推斷。因為這樣的檢測結果面臨三個方面的考驗:一是樣本是否具有代表性;二是樣本數量是否足夠,來源是什麼;三是樣本採集來自細胞的哪個組成部分。 廖世秀表示,基因也會因外部環境而發生突變,像文化、地理環境都對基因改變有一定的影響,比如高原地區的人群耐缺氧性就比較強,總之基因會向着有利於生存的方向變異,但這種變異,要跨過很多代人才能顯現出來。 B 墨西哥出土文字 並非甲骨文 據悉,殷人東渡美洲論是近年在考古學、人類學界爭論得十分激烈的課題之一,反對殷人東渡美洲論的有夏鼐、羅榮渠等學者。 羅榮渠曾以多方面的證據和嚴謹的考證,指出商朝人到美洲是一種“並無實現可能的航海假設”。羅先生認為《梁書·諸夷傳》有關扶桑國的記載“疑點甚多”。 羅先生認為古代美洲文明是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長期辛勤勞動的獨立創造物,絕不可能是外來物。在古代美洲文明中,的確可以找到與亞洲文明有某些相似和巧合的東西,但有更多不同的東西,這些不同帶有本質性,是舊大陸文明所根本沒有的。 此外,1953年,美國考古學家在墨西哥奧爾梅克遺址的祭祀中心發現了16尊雕像和6塊玉圭,玉圭上刻有文字,王大有認為是殷商文字,並破譯解讀出來,是殷人祖先的名字:蚩尤、少昊、帝嚳、簡狄、多婦、契、相土、王亥、上甲等。對於這一點,一位名叫“子喬”的網友也在網上提出質疑。 他說,按王先生的說法,“拉文塔玉圭”上的文字“介於大汶口文化陶文、殷墟甲骨文和三代吉金文之間”,如果玉圭的主人真的是殷人,疑問多多。 首先,為何玉圭上的文字與殷墟甲骨文的差異性和相似性同樣明顯呢?除了一些筆畫簡單的字,大都無法與甲骨文直接對應,有些甚至連像都不像,如有個字被釋為“【隹亥】”即商先公“王亥”,只是因為上部像鳥形。其實,這隻“鳥”的刻畫風格和形狀與甲骨文的“隹”全然不同。“隹”雖然也作鳥形,但卻是用抽象的筆畫來表示的,而玉圭的那個字則是畫了一隻鳥的輪廓,可見甲骨文要成熟得多。 表面上看,似乎這種年代的接近再加上文字的相似很能支持“殷人東渡”,但是問題恰恰在這裡 ——是什麼原因使得殷人的文字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甚至是倒退呢?玉圭是祖宗牌位,絕對不能亂寫亂畫。另外殷人非常迷信,其中也肯定有一些為貴族服務的“貞人”。這些知識分子、貞人的文化水平較高,他們會把殷商文字傳授下去。 其二,盤庚遷殷後的200多年中,從殷墟卜辭看,並無祭祀炎帝、蚩尤、少昊、諏(娵)訾氏常儀等的記載,何以殷人到了美洲後卻想起要祭祀這些“祖先”呢? 王國維考證:印歐白種人是輝煌中華文明締造者(圖) 王國維大師早就考證過,大夏就是吐火羅。而吐火羅人是白種人。這就證明了,夏族、夏朝,中國的第一個文明是由白種人創造的。
《新歷史》雜誌發表的改寫文本:
十九世紀末,在新疆發現大量吐火羅語文獻,1931年有德國學者確定吐火羅語是一種已消亡的原始印歐語,講這種語言的民族自然是一支印歐人。印歐人,是一種白種人。
這裡講述的是一個新發現,即我國上古時期的輝煌文明是由印歐人創造的。
白種人締造中華文明-historynew-《新歷史》雜誌
走進古墓
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殷墟出土後,在其西區發現了大量遺骸,一些人類學家,包括相對權威的威爾斯,認為約有八十具像是黃種人,三十具類似黑種人,還有少數明顯具備白種人特徵。
無獨有偶,以研究北京猿人著名的德國古人類學家魏敦瑞也曾經指出山頂洞人老年男人像西歐克羅馬農人,青年女人屬美拉尼西亞人,中年女人屬愛斯基摩人,其中的克羅馬農人是更接近白種人的。
類似的研究成果還有很多,英國人類學家伯克司登在其《中國》一書論證了中國華北人及某些藏人與歐亞草原尚未分化的“原北歐人”體質的相似性。
這些研究說明了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看最新的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王瀝博士曾對二千五百年前山東半島臨淄墓葬人骨作DNA檢驗,發現基因片斷與現代歐洲白人非常接近,眾所周知,臨淄為齊國古都,齊魯大地,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考古手段以及現代科技解讀,都指向了一個事實,就是遠古的華夏文明的創造者,與今日白種人有着更相近的血緣關係。
典籍中的新發現
這是個新結論嗎?其實,在中國古代豐富的典籍資料中,多處出現過“大夏”這個詞:《呂氏春秋·古樂篇》:“伶倫自大夏西,乃至阮隃之陰。”
《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沉於大夏。”
《管子·小匡》:“逾太行與卑耳之貉,拘大夏,西服流沙、西虞。”
《史記·封禪書》:“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
《秦始皇本紀》:“東有東海,北過大夏”。
據歐洲學者馬括德、中國嘉興學者沈乙庵研究,這個“大夏”,就是前文所述屬於印歐人的吐火羅人的地域。那麼大夏跟中華文明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大夏就是華夏族:
《左傳·定公四年》唐叔虞“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
《昭公·十七年》疏:“虛者,舊居之處也。”杜預註:“夏虛,大夏。”
更準確地說,“大夏”是古代人們對中國夏代夏人舊居故地的一種統稱。
一種流傳廣泛的說法是:“中華民族”是華族與夏族通婚融合而成。但歷史上其實並沒有華族,華、夏兩個字是一個意思,因發音差異逐漸分化成兩個字,《堯典》、《漢書·安帝紀》注皆云:“夏,華夏也。”也就是說,中國的夏朝,其實就是吐火羅人——印歐人的一支創立的,而“夏”是漢語中的叫法。
上古故事的人類學解讀
那時候,一支支白種印歐人活躍在歷史舞台上,整個亞歐大陸到處充滿了這樣的情景:他們遷徙並征服新的土地,與當地土著居民作戰,驅乘馬車和牛車,揮舞戰斧,砍殺羸弱的男子,掠婦幼為奴,燒毀不設防的居住點,在險隘處以石頭建築要塞。他們是: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人,安納托尼亞的赫梯人、米坦尼人,希臘的邁錫尼人、多利安人,印度伊朗的雅利安人,中亞的西徐亞人、斯基泰人,迦南地的希伯來人,意大利的拉丁人,東歐日耳曼人,東亞的吐火羅人、匈奴人、突厥人等。跟其他民族一樣,夏民族也在中華大地上重複着這樣的歷史進程。
當時,夏人從西而來,當地人因居於夏人之東,被稱為東夷。史書上記載了夏代的許多政變和族群鬥爭,例如:啟和益的權力鬥爭、太康失國、羿浞少康的故事、窮后羿西征擊敗夏國的故事、遺腹子有少康與有虞聯手,反攻倒算,使夏復興的故事等,其實講的都是夏人和東夷的鬥爭。
夏、夷兩族群的鬥爭曠日持久,夏人歷太康、仲康、相、少康、杼五世才壓服了東夷,然而東夷集團的新生代商族十分厲害,夏的末代王桀保不住祖先基業,敗於商族的領袖成湯。夏的統治崩潰後,亡國的白種人—— 夏人被迫逃離“中國”(當時指黃河流域),向西返回羌戎故地,這些人就是後世史書經常提到的大夏、月氏二族。
周人是誰
東夷人與夏人的鬥爭,並沒有因為商朝的建立而結束。後來崛起於陝西一帶的周人其實是狄人的一支,他們長期臣服於商人,忍辱負重,蓄積國力,後來聯合庸、蜀、羌、髳、微、盧、彭、濮等西戎八族征討商人,決戰牧野,最終擊敗了商王子受辛,即封神演義中的商紂王。
這輪夏夷之爭,前後千餘年,最後還是夏人勝了。因為周人這個民族本來起源於白種印歐人的大夏諸部落:
《康誥》:“肇造我區夏……”
《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
《立政》:“我有夏,式商受命。”
雖然周人未必是建立夏朝那支印歐人的嫡系後代,但他們的祖先可追溯到印歐種的大夏部落之一。
華夏種群的後世變遷
我們知道當代中國人基本屬於黃種人,而且秦陵出土兵俑的五官體型與今天的黃種人基本相同,那為什麼夏人和周人卻是白種人呢?其實是因為遠古的印歐人習慣於將征服制度化,並馴化當地人。例如公元前1450 年,他們的一個分支在西亞建立米坦尼王國,其所管轄的臣民胡里安就不是白種人;印歐人的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所征服的臣民主體就是膚色黧黑的南亞人種;黑髮的斯拉夫民族曾請金髮碧眼的瑞典人去俄國當國王;《慧超行傳》記載西域諸國土人是胡,王是突厥,或言土人是胡,王及兵馬是突厥……可見統治者與被治者階級分明,而且軍隊未必與統治者是一族。
當然,在地質紀年的時間尺度上談人種並沒有多大意義,不管黑白棕黃膚色如何,都是“線粒體夏娃”的兒孫,我們都是十萬年前走出非洲的人類祖先的後代,這是基因常識。而在以千年為單位的時間尺度上談民族及其大義同樣是毫無意義的。
作者原文:
印歐華夏考
開宗明義,本文旨在論述中國先秦夏、周及其先族文化文明為印歐吐火羅人所締造。
十九世紀末,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大量婆羅米字母書寫的吐火羅語文獻,1931年德人西格(E.Sieg)、西格林(W.Siegling)出版《吐火羅語法》,確定吐火羅語是一種已消亡的原始印歐語,操此種語言之民族自然是原始印歐人。
印歐語系按地理分東西兩語支,差異鮮明。吐火羅語處於東支分布區,卻屬西方Satem語支。這情形可以解釋為吐火羅人很早之前在歐洲某地脫離了西方語族,獨自進入新疆,與西方語族所有交通被後來進入中亞、印度的東支雅利安人遮斷。
反過來亦可解釋為印歐語西支起源地本在新疆,後來“ 凡征伐者自東往”,其他西支民族如赫梯人、拉丁人、凱爾特人、希臘人等均陸續西徙,惟吐火羅人留居故地,直至匈奴時代。美威斯康星大學教授納蘭揚(A.K.Narain)一九九0年提出,不但西支,甚至整個印歐語族都是在中國西部形成,因為月氏人遠古就居於黃河以西及西域。吾從此說。
不過許多外國學者把漢文史籍的大月氏與大夏混同了。大月氏是禺支、虞、西吳,大虞與大夏是姻族,正如姬與姜,但畢竟不能混為一談。西人馬括德(J.Marquart,《伊蘭考》,1901)嘉興沈乙庵並創“大夏即吐火羅”之說。
大夏一名,古籍咸稱。《逸周書·王會解》:“禺氏騊騟,大夏茲白牛,犬戎文馬”。《呂氏春秋·古樂篇》:“伶倫自大夏西,乃至阮隃之陰”。《左傳·昭公元年》:“遷實沉於大夏”。〈國語·齊語〉:“逾大行與辟耳之溪拘大夏,西服流沙、西吳”。《管子·小匡》:“逾太行與卑耳之貉,拘大夏,西服流沙、西虞 ”。《史記·封禪書》:“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馬懸車上卑耳之山”。《秦始皇本紀》:“東有東海,北過大夏”。《大宛列傳》張騫親臨其國:“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餘里媯水南……其都曰籃市城……東南有身毒國”。張騫鑿空西域時,大夏、月氏已被匈奴所破,逾蔥嶺,渡媯水,並五翖侯征服了希臘殖民地巴克特利亞。此後大夏便“字以音行”,除史記、漢書仍其故號,《後漢書》稱“兜勒”,六朝佛經譯“兜佉勒”、“兜佉羅”,《魏書》“吐呼羅”,《隋書》以下曰“吐火羅 ”,玄奘《大唐西域記》曰“睹貨邏”。按大夏譯作吐火羅,“羅”為語尾,“火”為“夏”的對音(《尚書·大誥》以“圖”為大),已成不易之論。
唐玄奘經塔里木盆地絲路南道返國,過于闐國尼壤(今尼雅遺址)城“東四百餘里,至睹貨邏故國,國久空曠,城皆荒蕪”,這是大夏人未西遷之時的國邦舊址。王靜安先生考證,于闐與吐火羅本同族。而樓蘭、尼雅、龜茲、焉耆、高昌諸地出土大量吐火羅語文獻,哈密的原始印歐人乾屍又有最近Francalacci的證據表明與吐火羅人有遺傳關係。是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乃至整個塔里木盆地為吐火羅人自古繁衍的境域。故靜安先生雲“今和闐以東大沙磧,唐書謂之‘圖倫磧’,今謂之‘塔哈爾馬乾磧’,皆‘睹貨邏磧之’訛變。” 斯文赫定亦云:“新疆中央大沙漠,土人稱之為塔克拉瑪干(Takla-makan)。又余在沙漠中發現古代之城市遺蹟,亦名塔克拉(Takla)。塔克拉為吐火羅之轉音,毫無疑義。和闐附近有村莊名托赫拉(Tochla)……亦必吐火羅民族所遺留之名也。 ”
大夏不是異族,更不是遠夷近夷,而是夏族,又稱華夏族。《左傳·定公四年》唐叔虞“封於夏虛,啟以夏政,疆以戎索。”《昭公·十七年》疏:“虛者,舊居之處也。”杜預註:“夏虛,大夏”。可見夏人舊居故地一律統稱大夏。
徐中舒解釋道:“所謂大夏、小夏,太昊、少昊,大月氏、小月氏的大、小,都是指不同的地區,新舊的民族而言。新發展的、較遠的地區稱大,故地或較近的地區稱小。民族的本支稱小,分支稱大。”劉起釪則說:“ 以其整個地區都是夏人之居,因而凡夏人居住的地方都可稱大夏,夏亡後稱為夏虛”。
或曰“中華民族”是華族與夏族匪寇婚媾的苗裔,但歷史上並沒有華族。華、夏二字字義皆訓“采畫”,聲紐、韻部全同,實一音異寫作兩字。《堯典》傳、《漢書·安帝紀》注皆云:“夏,華夏也”。《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夏,中國。”這是吐火羅人的一支(即夏后氏統率的諸夏部落軍事聯盟)迢迢徙來中原後,離境幾百年,得大發展,對先王先祖拓殖疆域的追認。
所謂中國,原系倒文,指四夷之中、夏境之內,周人則以此指王畿,秦後遂成中央帝國的專號了。
吐火羅—有夏民族進入中原,頭一件大事便是與盤踞當地的先駐民族作戰。極富侵略性的印歐遊牧部落“逐水草而居”的大遷徙發生得很早,是改變甚而創造歷史的巨大力量。
公元前5000年近東新石器文化的瓦解普遍與之相關。甘布塔絲(MarijaGumbutas)將堆冢豎穴墓的印歐遊牧文化稱作“庫爾干人”,並謂其對歐亞定居農耕文化有三次衝擊浪潮:第一次在前 4300~4200年,第二次在前3400~3200年年,第三次在前3000~2800年。史前一直徘徊於草原荒漠的“邊緣孤立種群”庫爾干人驅乘馬車和牛車、揮舞戰斧、柳葉劍、狼牙棒、戟戈等青銅武器席捲歐亞腹地,殺宰嬴弱的土著男子,掠婦幼為奴,燒毀不設防的市鎮,在險隘處築早石頭要塞以守其坐寇之成。從此富饒寧謐的母系新石器時代俱往矣,孔武喋血的父權制青銅時代取而代之。美索不達米亞的阿卡德人,安納托尼亞的赫梯人、米坦尼人,希臘的邁錫尼人、多利安人,印度伊朗的雅利安人,中亞的西徐亞人、斯基泰人,迦南地的希伯來人,意大利的拉丁人,東歐日耳曼人,東亞的吐火羅人、匈奴人、突厥人……庶或都是庫爾干種族集團的佼佼者。
國之大事,惟祀與戎。庫爾干吐火羅諸夏的戎事,傅孟真先生考曰“統是和夷人的鬥爭”。孟子諸儒書皆云禹傳位於益,益又讓位於啟,然《古本竹書》記:益干啟位,啟殺之。益即伯益,《史記索隱》雲伯益伯翳本一人,為嬴姓之祖、東夷之祖。啟益之爭即夏夷之爭。嗣後又有太康失國、羿浞少康事。有窮后羿(或稱夷羿)“阻窮西征”,擊敗夏國,“因夏民以帶夏政”,全盤接收夏之國土人民。叛臣寒浞殺后羿,搞了羿的老婆,生兩個兒子叫澆和殪,滅夏後相。相的遺腹子少康與有虞聯手,反攻倒算,“復禹之績”,復國中興。是次夏夷之爭曠日持久,歷太康、仲康、相、少康、杼五世才壓服東夷(案,古本竹書載相征淮夷、畎夷、風夷、黃夷,少康即位,方夷來賓)。然而東夷集團的新生代商族十分了得,“殷革夏命”,桀以不才子終於保不住祖先基業,敗於成湯,落荒逃奔南巢氏,死在那裡。案,古本竹書:“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二年”。
夏國雖亡,夏族未滅。亡國的吐火羅夏人被迫離開“中國”(實即晉豫,或兼山東一部),南徙一支成為越人之祖,北徙一支成為匈奴之祖(太史遷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主部偕姻族有虞氏向西返回羌戎故地,就是後世史書上大夏、月氏二族。
徐中舒《夏史初曙》說:“湯滅夏後,虞夏兩族相繼西遷,夏稱大夏,虞稱西虞。虞夏原是古代兩個聯盟部落,夏之天下,授自有虞。夏既滅亡,虞亦不能自存,所以他們只能同方向逃亡……戰國時代大夏西虞還停留在太行山迤西迤北之地”。
《詩·商頌·殷武》:“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曰商是常。”湯武以降,商人視氐、羌為仇讎,發數千之旅伐羌的武功甲骨文中不勝枚舉。又將羌族戰俘殺用為牲,一次多達數百人。《易·既濟》爻辭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高宗即武丁,是商代“修政行德”之先王。無論羌抑或鬼方,指的都是印歐吐火羅諸夏部落。《史記·六國年表》明載:“ 禹興於西羌”,《後漢書·戴良傳》:“大禹出西羌”。西羌即西戎,羌是自稱,戎是被稱。《左傳·襄公十四年》羌戎氏子駒支云:“我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而《國語·周語下》載共工從孫四岳佐伯禹治水,皇天嘉之,賜禹姓姒,氏曰有夏,“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共工”與“鯀”是同音異寫,緩讀共工,急讀若鯀(《古史辯》第七冊),鯀是禹之父,那麼姜呂與姒夏就是侄與叔的親族關係。羌即戎,而戎即狄(參靜安先生《鬼方昆夷玁狁考》,戎、狄本一族之二稱。戎者兵也,狄者,遠也、大也)。《左傳》凡狄女稱“隗”氏,是狄人隗姓。隗當作鬼。溯其始本,羌、戎、狄、鬼方原系一個大部族的分異,可無疑義。這大部族就是未分化時的原始印歐遊牧民集團,即甘布塔絲所謂“庫爾干人”,吐火羅諸夏出於其中。
羌戎故地,一般以為只括陝、甘、青境,其實尚包有新疆。《漢書·西域傳》有“婼羌國”,在新疆東部,與且末諸胡國接壤。《後漢書·西羌傳》:“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 濱於賜支,至於河首,綿地千里……南接蜀漢徼外蠻夷,西北鄯善、車師諸國。”鄯善即樓蘭國,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羅布泊西岸,1900年斯文赫定發現其遺址。
吐火羅語有三種方言,A流行於焉耆、高昌,B見於龜茲出土文獻,樓蘭語是第三種方言。西域胡國,泰半是吐火羅人。一直處於游牧狀態的印歐蠻族,漢籍謂之“ 羌”謂之“戎”,在西域建立城邦國家的,如烏孫、小宛,謂之“胡”,而進入中原建立城邦國家的,則謂之“華夏”。顧頡剛《九州之戎與戎禹》已謂,申、呂、齊、許與姜戎同為四岳裔胄,申呂諸國是先進中國之戎,姜戎則停滯於戎的原始狀態。“由其入居中國之先後,遂有華戎之判別”,“夫戎與華本出一家,以其握有中原之政權與否,乃析分為二”。
夷商集團與吐火羅諸夏的鬥爭不因夏桀敗亡而結束。豐岐間崛起的周人是從姬姓白狄中分化出來的,長期臣服於“大邦殷”,季歷稱王而被商主文丁所殺,文王囚於羑里,武王羈於玉門,還不得不在周原立廟供奉商族先王,忍辱負重,蓄積國力。至武王晚年,聯合庸、蜀、羌、髳、微、盧、彭、濮西戎八族東征翦商,大戰於牧野,殷旅倒戈,遂擒紂王子受辛,斬其頭懸於大白之旗。夏夷之爭,前後千餘年,最後還是夏人勝了。
姬周源自有夏,故《尚書》中周人屢屢自稱為夏。《康誥》:“肇造我區夏”,《君奭》:“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立政》:“我有夏,式商受命”。姬族世代通婚的姜族與夏族已如上述。再者,如《國語》所云,姬姓乃黃帝二十五子中十二姓之一,而《史記·夏本紀》云:“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則夏與周同宗黃帝。姬周未必是夏后氏的嫡裔,但祖先可攀接到諸夏之一肯定錯不了。跟肅慎、女真/金國、建州的關係相類。
《國語·晉語十》提到:“昔少典取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炎帝、黃帝並非兩個人物,而是兩個部族酋長或部落、城邦聯盟首領的世襲稱號,恰似美索不達米亞的“基什之王”。《帝王世紀》說炎帝“至榆罔凡八世,合五百三十年”,分明有八個盟主次第而冠炎帝之號。
劉起釪詁證少典之典是氐的音轉,有蟜之蟜是羌的音轉,進而斷定“姬”字、“周”(古聲端紐、定紐,古韻蕭部、尤部,讀若雕)字都由“氐”字而來。氐羌是羌族一支,甲骨文有“來氐羌”,詩經有“自彼氐羌”逐漸壯大後便單稱“氐”,山海經有氐人國。
那麼,黃帝姬氐族的姬水、炎帝羌族的姜水究竟何處?
《漢書·地理志》說隴西郡有羌水,《水經注》說岐水就是姜水。但這是後起的地名,因姜族擴散徙播而將原始故鄉的地名加諸新的拓殖地。後世英國、荷蘭移民將殖民地名之曰“新英格蘭”、“新西蘭”等等,正合此理。
史記漢書中有兩條媯水,一條是山西永濟的媯水,即“ 釐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的媯水,一條是張騫出使大夏時所見的中亞阿姆河,亦稱媯水。顯然長居山西的吐火羅夏族萬里西遷,仍不忘故地風物,將河川舊名亦帶過去了。吐火羅諸夏即從新疆塔里木盆地東遷中原,先祖炎黃二帝所居的二水當往此處尋找。
《水經·河水注》云:“河水又東注於泑澤,即《經》所謂蒲昌海也。水積鄯善之東北,龍城之西南。龍城故姜賴之虛,胡之大國也。”是故章炳麟先生《序種姓》據而言之:“姜水即蒲昌海,故其後猶曰姜賴。其南出為西羌……蓋兼西域青海,內得隴西”。蒲昌海者,《山海經》又稱泑澤,《史記·大宛列傳》稱鹽澤,後元蒙回部謂之羅布淖爾,即今之羅布泊。鄯善即樓蘭,吐火羅第三種方言流行之地。
這樣遠古傳說與近世考古發現掛上鈎了。
先民文化多傍河而生,如蘇美爾·阿卡德之兩河流域。羅布泊是塔里木盆地最低洼的聚水地,面積曾達3200平方公里,為中國最大的內陸湖,而樓蘭古城正處於羅布泊西北岸。姜水、姬水可能是羅布泊本身,也可能是入湖的一些水系。孔雀河、塔里木河是流入羅布泊的兩條逶迤大河,河道雖屢有變更,但一直相鄰,極有可能就是姬水和姜水:中國的兩河流域。《北山經》雲“ 云:“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沏澤。”敦薨一名,近人考證,乃“吐火羅” 的音譯,那麼姬水應該就是這條“敦薨之水”,就是孔雀河。
炎黃二族怎樣沿姬姜二水發育文化,於史無征,只好求諸考古學證據了。
1980年4月,新疆考古所應央視《絲綢之路》拍攝組邀請赴羅布泊,並在孔雀河下游鐵板河三角洲發現古樓蘭人兩處墓葬,從M1號墓中掘得一具中年女性乾屍。乾屍上身裹以粗毛布,下身圍羊皮,腳着皮鞋,頭戴氈帽,帽插雁翎,身旁有草編提簍和木梳。經人類學鑑別,這具深目高鼻紅髮的女性乾屍屬古印歐人種。她就是赫赫有名的“樓蘭美女”。此前半年,新疆考古所在孔雀河下游古墓溝(距羅布泊70公里)發掘一處原始氏族公社時期集體公墓,共42座墓葬,出土金黃色頭髮乾屍多具。韓康信對其中18具頭骨進行研究,認為 9具屬阿凡納羨沃型,4具屬安德洛諾沃型,2具介乎阿和安型之間,2具屬不明古歐洲人種,還有一具(一號墓,25~30歲男性,編號79LQ2M1)接近原始歐洲人種,與歐洲舊石器時代克羅門農人相似。鐵板河與古墓溝早期墓葬形制、隨葬品雷同,屬同一類型文化。國內學者曾提出假說,認為葉尼塞河流域的阿凡納羨沃文化(距今5000~4000年)有一支部落到達孔雀河北岸,創造了古墓溝文化。但阿凡納羨沃文化和安德洛諾沃文化(距今約4000年)都是有陶文化,古墓溝卻不見陶器,屬於先陶時期,比阿、安文化遠為古老。孔雀河古墓溝古屍在上海展覽時,曾送樣本南京大學地理系做碳14測定,年代為距今 6412±117年。結論一出,舉世譁然。日人白鳥庫吉在《產經新聞》上大放厥詞:“如果說六千四百年前就有那樣發達的文明,那麼周圍的中國本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年代就都被推翻了。那個木乃伊,無論怎麼說,也不能認為是樓蘭王國成立的漢代以前的,最古也不過二千六百年,這種說法已經達到極限”云云。隨後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再作測定,年代便大大縮水,成了距今3650±60年。文物局文保所碳14實驗室的數據則為距今4260±80年。北大歷史係數據混亂,從略。其實僅從先陶文化這點即可斷言古墓溝文化比距今五千年的阿凡納羨沃文化古老。吾意南大地理系六千四百年的結果無誤。
20世紀初葉,斯坦因、黃文弼等人在羅布泊地區廣泛發現大量細石器,70年代以來哈密七角井亦出土不少細石器(不見陶片),均屬早期中石器時代遺物,年代距今約1萬~7000年。其中的桂葉形石簇乃是歐洲舊石器時代晚期克羅門農人的典型石器。克羅門農人年代距今5萬~1萬年。而韓康信已經指出,孔雀河古墓溝一具古人頭骨與克羅門農人相似。
綜上,把考古、人類學、及歷史資料組織串連起來,基本邏輯推論如次:約一萬年前,歐洲克羅門農人一支徙到中亞和中國新疆定居,發展為當地的新石器文化,再向四方徙播。
從孔雀河鬼古墓溝墓葬看,古屍頭戴的尖頂氈帽是後世中亞斯基泰人的衣着特徵,每人所佩之麻黃枝小包是印度-伊朗人麻黃崇拜(蘇摩、豪摩)的嚆矢,羊毛紡織的粗毛布衣物、毛毯與凱爾特人的織物有傳承關係,草簍盛器則近於漢籍的“簞食壺漿”。
說未分化的原始印歐人集團最早居棲於新疆羅布泊一帶,當今世界各地印歐人種均從此出,庶幾近矣。
吐火羅諸夏及其姻族有虞離開羅布泊之後,沿青海、甘肅、內蒙東抵山西很難,一路留下了系列宗族方國,如包頭阿善、山西涼城、淮陽平糧台、登封王城崗、山東城子崖諸地的夯土或石砌城堡,並發展出中原龍山文化。這一時期出現了人牲、斬首、腰斬、殉葬、財富不均等父權等級制現象。按照甘布塔絲的理論,足以表明中原龍山文化為庫爾干浪潮所創造。這支庫爾干吐火羅人在中原消滅了仰韶文化,在山東消滅了大汶口文化。他們帶來的宗族制、等級社會、奴隸制、青銅鉞、馬車和大殺戮大征服終結了新石器舊時代,同時亦是華夏文明的開端。
吐火羅諸夏一度被東夷殷商挫敗,但他們的後裔姬周族捲土重來,武王伐紂,召公伐武庚祿父,徹底夷平商人殘餘力量,如是奠定了先秦三代文明的華夏主體。秦皇掃六合,秦人嬴姓,本出東夷,故秦人滅六國,可以看作夷人勝夏人。或曰九夷即九黎,九黎之王蚩尤與軒轅黃帝的涿鹿之戰已可說是史前的夷夏之爭。夷人、殷人,確為東南土著民族乎?此土著何來,當作別論。
觀之秦陵出土兵俑,人像無關特徵與今日中國人無異。但印歐人慣以等級制度政府、馴化當地土人。雅利安米坦尼人公元前1450年在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伊朗建立之米坦尼王國,其臣民胡里安就不是印歐人。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所征服的臣民主體是膚色黧黑的南亞人種。黑髮的斯拉夫民族曾請金髮碧眼的瑞典人去俄國當國王。《慧超行傳》載西域諸國土人是胡,王是突厥,或言土人是胡,王及兵馬是突厥。統治者與被治者階級分明,且軍隊未必與統治者一族。
《史記·秦本紀》雲秦之先祖大費次子“曰若木,實費氏”,而《夏本紀》將費氏與夏后氏同列諸夏十二姓之一。又《詩·商頌·長發》:“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前面說過戎是諸夏所出的印歐古族,商人先妣有娀氏又稱簡狄,既戎且狄(杜預《春秋釋例》:“鮮虞中山,白狄,姬姓”),非白種人為何?《國語》曰:“ 商人禘舜”,商族祖神為舜,舜稱虞舜,亦是有虞氏的祖神,虞氏即月氏,大月氏與大夏都是印歐白人。
殷墟西區是全軀葬墓,並有刀斧類隨葬武器,為自由民或貴族遺骸,人類學家認為約有八十具類似蒙古種,卅余具海洋尼格羅種,北歐型頭骨占少數。
美費城大學博物館和哈佛大學體質人類學家郝威爾斯(W.W.Howells)、庫恩(C.S.Coon)研究亦指殷墟商人骨骼具高加索人種特徵。魏敦瑞曾說周口店“上洞老人”(山頂洞人,地質時代晚更新世末﹐年代為距今18865±420年)老年男人像西歐克羅馬農人,青年女人屬美拉尼西亞人(海洋尼格羅),中年女人屬愛斯基摩人。郝威爾斯《形成中的人類》書中謂“上洞人類”與藏人和美洲印第安人同屬“原蒙古人種 ”(PrimaryofBasicMongoloidType),與歐洲舊石器後期(3、4萬年前)人種極似。
英國人類學家伯克司登(L.H.Buxton)《中國》一書論證中國華北人與某些藏人與歐亞草原尚未分化的“原北歐人”(TheProto— NorticType)體質相似,這種“原北歐人”類乎日本的蝦夷人,又謂通古斯、蒙古和另些藏人具阿爾卑型(中歐型)體質特徵,倮儸族和羌人具伊朗人種特徵。
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王瀝博士曾對二千五百年前山東半島臨淄墓葬人骨作DNA檢驗,發現基因片斷與現代歐洲人非常接近,而二千年前人骨DNA則與西亞和中亞人群相似。眾所周知,臨淄為齊國古都。“齊、許、申、呂由大姜”,全是姜姓,與出於羌族的姬周世為婚姻。此亦羌人是印歐人之反證。
當然,在地質紀年(如洪積世或玉木間冰期)的時間尺度上奢談人種是毫無意義的。不管黑白棕黃膚色若何,都是“線粒體夏娃”的兒孫,我們都是十萬年前走出非洲的現代智人的嫡裔。這是基因常識,原不勞金力教授鳳凰衛視現身說法啟蒙我們。而本文的豐富事例足以說明,在以千年為單位的時間尺度上奢談民族及其大義亦是毫無意義的,印歐就是華夏,華夏就是印歐。於是,我不禁要問,“裔不謀夏,夷不亂華”的夷夏之防,防的究竟是什麼?天問,問天。……天不容問。 網易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