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山水画家,基本都画过四季图,就是以春夏秋冬的风景为题材作画。四季图不是写生,也不是寄情言志的文人画,而是表现创意思维和功底笔力的作品。四季景色全然不同,表现笔法迥异。正如北宋著名画家郭熙所说:“春山淡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画家通过构思意境,选景构图,表达方式,运用技法,显示自己全面的绘画功底。同是四季图,由于画家的着眼点不同,景色,画名选择会有很大差别。 父亲也做过四季图,名字分别是《春风扬柳》《烟雨归舟》《山庄秋艳》《寒林雪霁》。这四幅画全面展示了父亲绘画各种景色的扎实功底,下面将对每一幅画分别介绍。 之一《春风扬柳》
春季图起名《春风扬柳》,请注意,是“扬柳”而不是“杨柳”。意思是,春风徐来,柳枝飘动。画面上,远山近树,返青吐翠,田园野岭,新绿盖地。春江水涨,花红柳绿,两岸茅草半没水中。渔舟趁春汛,渔夫撒网捕捞。河边的篱笆院落里,桃花争艳。篱笆外稻田新绿,竹报春来,一片早春明媚的田园景色。 画面景物不多,看似“疏可跑马”,实则意境深远。景色随江流向远处延伸。左上方大片留白,如晨曦雾霭,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近处河两岸的农家院落,柴门草舍,三株垂柳,几处桃花,柳绿禾青,一片春意盈然。山脚下,江面上,轻雾弥漫,水天淡渺。两岸春风摆柳,万物复苏。画面设色淡雅,清新明快。简洁清爽,似迎面扑来一阵春风。 之二《烟雨归舟》
以《烟雨归舟》为夏季图命名,更能表现山水画的特点。烟雨是典型的夏日景色,有云山,必有烟雨,有绿水,必有渔舟。画面上群山苍翠,树木葱茏,阴云如晦。水面一渔舟,渔夫着蓑衣斗笠,冒雨撑蒿,逆流而上。河流转弯处有石拱桥,山坡岸边农家草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房后山顶上有一草亭,右边有一方农田。 渔船已经离家不远了。然而雨后水涨流急,逆水而上 ,归舟最后一程必有一番与激流搏斗。远山上雨水汇成山溪,顺山势冲出沟豁,飞流直下,一幅青山喜雨的景象。 为表现盛夏的绿树浓荫,画面设色青绿深沉。而烟云雨雾则以浓郁的墨色渲染。天空以淡墨晕散,清水渗化,更显“天低云暗雨意浓”。为表现盛夏雨露滋润,绿色浓郁。此次画一反近浓远淡的常规,远山也以浓浓的墨点出山体丰厚的植被。尤以山涧沟豁处,墨色浓重深沉,不仅是雨中草木茂盛,更有阴云密布光线暗淡的效果。 《春风扬柳》的笔法是疏而不空,以大片留白表现江上烟波迷蒙,云遮雾霭,无画处皆成妙境。而《烟雨归舟》整个画面充满青山绿树,连盛夏的河面也不似春水,仅以留白表现,而是以淡绿散染。除了山涧留白表现云雾缭绕,大半个画面都被浓墨青绿实景占据,就是天空也以淡墨晕染出乌云压顶的效果。作者以虚实笔法,表现出春夏季节的鲜明特点和不同。 父亲还有一幅《青山喜雨图》,题有“甲子盛夏欣闻丰收雨中有此作”。中国历代传统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重农桑收获,心系黎民百姓忧乐。父亲虽然自己有铁饭碗,不靠天吃饭,但依然关心农家的旱涝丰欠。久旱喜雨,是他心中最美好的盛夏景色。 南宋诗人,官拜礼部侍郎的曾几写过一首七律,记叙久旱喜雨的心情。“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入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再看现在的贪官恶吏,为了贪赃受贿,竟然把丰收在望的青苗推平盖楼,全然不顾跪在田边痛哭的农民。而几乎所有这些贪官,从小就是在村子里的田边地头长大的。一旦当了官,为了自己官运亨通,就把百姓往死路上逼。这就是中国君子与小人,仁人志士与刁民暴发户的根本区别。
之三《山庄秋艳》
秋季是多彩的,所以秋的题材可以千变万化,秋风黄叶,秋山红树,收获金秋。而《山庄秋艳》则突出一个艳字,把五彩斑斓的秋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父亲的山水画,一般近景为山石树木,因为前面的景物可以精心勾描,仔细皴擦,在细微之处见功夫。而这幅画的前景竟是平静的水面。远处山溪飞瀑直下,穿流于岩石之间,注入画面下前方的水面。画家放弃了最能表现技法的近景,以大片留白表现秋水之空灵清冷,引出王维诗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清泉石上流”的境界。 自古以来,诗画相通。文人以诗词出题,画家按诗意作画。留下许多诗词吟咏山川胜景,画笔挥写名家诗意的传说和作品。父亲对诗画之间的相互衬托有相当深刻的认识,不仅能以诗词作画,而且善于把诗情画意交融。父亲曾多次书写王维的这两首诗,并以“写王维诗意”作过几幅 画。王维的诗句和他心中的秋色已经溶为一体,这幅画虽未题其诗,却有其意境。 从画面的色调看来,应是时值晚秋,水边树木最前面的两株的树梢已被秋霜染黄,而树身依然浓绿,正中的阔叶树叶经霜打蔫,但尚未飘落。旁边的树叶已完全变成赭红色。其他的杂树灌木则已是“落叶尽随流水去,只余枯枝迎秋风。”山坡上一丛丛零落的杂木早已黄叶飘零。山坡树木环抱之中,有一户山庄农舍,屋顶茅草的纹理,柴门围栏的树枝,都勾画的清晰可见。柴门外有台阶通往山下水边。一荷仗老者和身后的童子正拾级而上,茅舍窗前依稀有人向外张望,等待家人回归。 画的主题是“秋艳”,但画面没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豪迈和浪漫,不过是几株色彩不同的树而已。然而整个画面的山坡岩石,在以笔勾勒出轮廓,以墨皴擦岩石质感,墨笔点染出草木杂树后,尽染淡赭黄色,这收获季节的色彩,才是山庄的深秋之艳。画面设色鲜亮温暖,表现了画家对 丰收的渴望和企盼心情。
之四《寒林雪霁》
山水画里的雪景是最难画的。因为除了用笔锋勾画出山石树木的轮廓,略加皴擦点染,以留白表现积雪,以淡墨晕染,清水涂散表现冰面和彤云密布的天空,几乎没有施展任何笔法,风格和上色的机会,寒林雪霁的景色,基本靠水墨黑白两色表现。中国历代的画家以雪霁为题材的画传世不少,其中李成,关仝,王石谷的最受推崇,父亲就有仿石谷雪霁的作品。这幅《寒林雪霁》,就是他以前人的笔法风格,自己构思创作的雪景。 雪景寒林的绘制,最重要的是能仅以水墨就营造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凉寒寂境界。画面景物多了,与表现荒寒苍凉的目的就南辕北辙了。然而越简单的雪景越难画,而这幅画,就是父亲就是以最简单的构图和笔法,表现出最典型的山林雪景的一次成功的尝试。 画面近景无山石树木,一条小河从远处蜿蜒流出,在画面下前方形成结冰的河面。河两岸几株枯树,苍干似铁,枝杈直刺天空。前景无傲雪凌霜的苍松翠柏,岁寒修竹的高雅,远景没有冰山雪岭雄伟,没有银装素裹的妖娆,没有群峰逶迤的壮阔。整个画面野旷云浓,天幕低垂,雾霭弥漫,荒山野地,枯树寒林,冰封河面,荆棘丛生,一片凋零破败景象。林木间以留白表现出雪后云雾缭绕不散,背景白雪皑皑的山坡上几丛荆棘杂树,阴云密布的天空上一群寒鸦飞起觅食。虽然构图简约,着墨不多,但一看就给人以空旷,阴冷,萧瑟,苍凉的感觉。 画雪景的技法也简单,以墨线勾出苍干枯枝,荆棘杂草,寒鸦惊起;以留白形成白雪盖地,云雾缭绕的效果;以深浅墨色染出雪下覆盖的河岸,石头,山坡的形状;淡墨晕染出河面的冰层。画面除黑白外,没有任何色彩。简单的几笔,就把雪后荒原的景色刻画的如此传神。当作画达到“削尽冗繁留清瘦”的境界,就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