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揭开六四真相的关键人物(图) (博讯北京时间2009年3月23日 转载) 来源:自由亚洲 胡紫薇在CCTV奥运频道开播仪式上恶搞张斌那场戏,有一句经典台词:中国在能够输出价值观之前,不会成为一个大国。2007年年终的这场插曲,让中国“大国崛起”的形象很受伤,恰好符合了2008年初响彻海内外的“陈冠希丑闻”主角之一阿娇的话:很傻很天真。
图:1986年河南新兵教导师,张世军为第二排右数第三人(FRA:张世军提供) 最近美国金融丑闻引发世界经济危机,奥巴马政府向中国求援,又引发无数“愤青”跳将出来,根本不管“城里如欧洲,乡下如非洲”的现状,鼓噪中国已经“G2”(Giant 2)了,大国已经崛起了。天朝情绪,义和精神;百年不散,后继有人。 其实,考察近代以来的大国崛起,无论“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单一强权的美国,还是从二战废墟中崛起的日本和德国,都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通过民主宪政,这些国家实现了社会和谐,减少了民族内耗,不再发生内战、起义和暴动,透过多年政治稳定、经济增长的积累,崛起而成为世界强国。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内部和解,伤痕累累、仇人遍地,尽管靠着坦克与机枪可以暂时压制,但当遇到政局不稳、经济危机,就会发生总爆发: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不就是这样擦枪走火,要了满清260年的老命? 20年前的“六四”,就是这样的历史伤痕,它严重的割裂了中华民族内部的和谐,构造了执政党与民间、军队与民间的仇恨,也形成了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20年来,在后邓与邓后的时代,对六四事件的愚弄、洗脑以及历史真相的掩盖,更制造了1989年的经历者,与被洗脑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和价值对立。 鲜血可以淡没,记忆可以遗忘,但屠杀制造的仇恨,却永远是火山爆发的力量。满清260年历史,却仍然没能阻挡“驱除鞑虏”的呐喊,以为“三民主义”能够推翻满清的孙中山信徒,根本不懂,武昌起义、火山爆发的地下岩浆,其实来源于“留发不留头”的鲜血和仇恨。 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没有和解,就没有大国崛起;风吹草动的草木皆兵,是中南海内每个日夜的胆战心惊,更别提一个陈胜武广、一场骚乱暴动,会带给中国商业多大的损失。没有对六四的真相调查,就没有和解与宽恕的可能,G2不过是一场“沙场秋点兵”的愤青梦。 1989年的六四,伤亡到底是多少、真相到底是什么?由于镇压一方的守口如瓶,20年来成为海内外竞相研究、试图破解的历史之谜。受害者一方、学生和海外流亡组织,根据各种宣传品、和历史资料,撰写了许许多多的研究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安门母亲”群体坚持调查的《六四死难者名单》、封从德的《六四档案》、吴仁华的《1989天安门清场内幕》、陈小雅《八九民运史》《八九-六四研究文集》等。 20年来,除了受害者一方的声音,中国官方和军方,除了六四刚刚结束之后的“镇压反革命暴乱”强迫教育洗脑之后,慢慢开始鸦雀无声了,连有“六四屠夫”之称的前中国国家总理李鹏想发表的戒严期间的日记,也都被官方所禁止,六四真相成为中国和解的障碍。而揭开六四真相最关键的人物,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当年中国政府的实际决策人,和进入北京平暴的军队。因为只有他们最清楚:屠杀的命令是如何出笼的,屠杀的现场到底是怎么样的。 令人值得欣慰的是,20年后,终于有位当年的戒严部队士兵张世军站了出来,这位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王牌军、中央军委总预备队第54军162师当年 18岁的战士,近日在山东省滕州接受日本“东京新闻”采访时,就当年参加北京戒严平暴行动,表示了“强烈的罪恶感”,张世军指出: 6月3日晚上,部队接获命令前往天安门广场南边进行武力镇压,另有军机低空飞行投下弹药,部队在前往广场途中曾遭到市民数度抵抗。报导引述张世军的话指出,他的脸遭石头打中流血,部队只向上空射击警告,并未对民众开枪,但在4日清晨到达天安门广场之前,目睹很多死伤者,他说,“看到头上绑著白布的学生倒在血中,令我心碎”。(引自法国广播电台:《二十年前参加戒严部队,如今仍有罪恶感》) 张世军直面媒体的发言,为揭开六四真相,实现民族和解,打开了一丝门缝。当年参加北京平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有30万之巨,20年后,这些人大多数进入中年,部分将官更进入老年;无论身在部队,还是人在江湖,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把1989年6月那场悲剧的个人见闻,能够原原本本的披露出来,将对中国的和解、以及民族的崛起,有意想不到的成效。 作为国家暴力工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一旦脱离了军队,就成为民间一分子,他们和所有的国民一样,必然承担着国家转型期间的痛苦与磨难。当年经历北京平暴的许许多多的官兵,现在只怕也早就是滚滚下岗大潮中的一员,底层民众的苦难和艰辛,是否和当年那场屠杀造成的“恐惧效应”有关?这样的问题,非常值得这些“人民子弟兵”去深思和反思。 _(网文转载)(博讯 boxun.com)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