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http://www.thenewsangle.com/TheNewAngle/2009/0607/article_157.html
时间:2009-06-07 13:44:33 | 作者:Nsangle | 来源: www.nsangle.com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2008年9月21日晚间宣布,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转型,意味着“长久以来世人熟知的华尔街的终结”。但华尔街还远远没有完结,反而有迹象显示,他们又在推倒重来。
1976 年牙买加协定被签署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结束,美元不再将黄金作为其发行的储备资产。这使40多年来发行的美钞被标记为:Legal Tender。也就是说美元可以按美联储意愿发行。如果你有兴趣翻一翻高盛,黑石两家公司的历史记录,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崛起都发生在过去30多年中。抛开 他们成功的特性,实际上现代金融的主要发展时段也就在过去30年内。金融危机确实让很多金融机构倒闭,但也同样让一些剩下的变得更强,更有侵略性。
当前中央银行的低利率和资金的注入,让银行和金融机构享受了巨大利 率曲线的好处,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只在很特殊的个例中得到了略微受益。目前的现实是,经济中存在着因收购一些倒闭金融资产残骸而得到以百亿美元计的“意外 收入”的金融机构(大部分受惠于近期会计准则的调整);同时实体经济中失业率继续快速增加。似乎不管是在泡沫膨胀期还是泡沫刺破后,当今的经济体系中,华 尔街所代表的金融业都从没改变过其敲骨吸髓的操作方式。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通用汽车。通用的破产虽被记录为一个历史性低谷,但这在华尔街 看来应该是另外一回事。目前为止,美国纳税人为两大汽车公司的技术破产也投入了接近1000亿美元的资金,可据预计有接近25%的钱会通过各种咨询和法律 费用而流向华尔街!而在通用和克莱斯勒的财务重组中也会有华尔街机构参与进来,再考虑到之后的新股发行,以及汽车消费融资,每一个部分都散发着汽车企业尸 体血腥味的利润。何况政府的介入已经基本保证了所用费用都会被实际支付。这就和政府救助AIG时所出现的情况如出一辙,政府为救助AIG的1700亿美元 资金中大概有400亿以其他形式转到了AIG的对手如:高盛(AIG还闹出了臭名昭著的“薪酬门”)。
其实汽车企业一直是华尔街的奶牛。 近几年中,由于资金运转的问题,3 大汽车厂每年都向华尔街支付一大笔服务费用。来自路透社的数据显示,仅05年一年,通用一家公司就为其债卷的发行而支付了1.87亿美元的费用。当然这并 不影响华尔街机构在汽车行业面临困难时将其行业债卷评级一步步调低,使得车厂的处境雪上加霜。
另一个例子就如黑石集团,在去年贝尔斯登破 产案中,黑石集团扮演了独一无二的角色。它先被摩根大通聘请去评估贝尔斯登的资产,然后又被美联储聘请评估和出售贝尔斯登一笔 300亿美元的抵押债券,买主则是摩根大通。另外,据说黑石集团仅在为美联储咨询中就可能收获了7100万美元,这还是折扣价。黑石的例子显示华尔街在对 政府的政策中起到什么样的导向影响。他们知道美联储什么时候、用什么价格出售资产的信息,同时它又和全球的金融机构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其实我们应该早就习以为常了,从现代金融体系开始膨胀,繁荣,到近期体系的接近崩溃,一切都是这么发展的。华尔街不会在乎利润的来源,安然破产案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其每84.53美元资产的清算就为华尔街产生1美元的营收。
投资界传奇人物索罗斯曾在08年金融危机后的一个访谈中非常真诚的说到:在过去的30多年来,真正从这个时代得到利益的不是普通工人,农民,更不是所谓的中层白领,真正赢家只有类似他那样的金融大亨。
无论世界实体经济是否马上从萧条中复苏而再次走上康庄大道,还是将继续挣扎于失业率高企,消费低迷的困境中,华尔街的利润都是有保证的。只是我们不禁要问:在华尔街卷走利润后,美国还剩点什么?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