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經濟制度與經濟政策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從報道內容看,集中在如下五點:一是着力擴大國內需求。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五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關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定調2023年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其實,在我看來,應該是穩健而節約的財政政策、積極而有效的貨幣政策。 在我看來,面對全部中國經濟領域裡的問題和矛盾,核心問題是沒有科學的經濟觀念的問題。或者說,根本缺乏對於經濟運動與發展規律的科學認知與把握能力。可以肯定,2023年將是中國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形勢最為艱難的關頭。事實是,直到現在,一方面,對過去40年的經濟政策沒有進行準確的梳理;另一方面,對各種現實經濟矛盾無法有效化解。一方面,在經濟政策的提法上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對許多具體領域的操作缺乏準確把握。 中國的統治傳統是公權力(行政權)同時擁有對於社會財富的支配權、管理權和經營權。在“家天下”的政體下,皇權主要依靠掌握、支配和分封耕地而進行統治,並且擁有對於耕種者——農民以及農民家庭的稅收權。這種傳統從周朝的“井田制”便開始了,以家庭戶數為單位進行行政劃分,所謂“萬戶侯”的分封一直延續到唐朝。 這種統治模式直接導致中國社會除了政府系統之外,勞動者不具備自主的、自發的、自由的進行勞動創造和技術發明的政治環境。因此也直接導致中國在產業革命與科技創新方面的失敗。 從宏觀中國歷史的角度看,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到20世紀結束的長達2200多年的時間裡,華夏民族在社會文明的發展於進步方面都沒有能夠獲得成功。這絕不是什麼所謂的“歷史虛無主義”,而是一種不得不面對的事實。長期的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不僅嚴重而普遍底禁錮了權體社會成員的思想解放能力,同時反過來又成為阻礙社會發展於進步的原因。 195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根據“所有制”劃分經濟形態——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是兩個基本的所有制形態。改革開放時期,曾經提出“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的思路。 在世界範圍內,1776年7月在美國,大陸會議美利堅十三個聯合邦一致通過的宣言——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1789年8月法國《人權宣言》受到美國《獨立宣言》和各州權利法案的影響,宣布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是天賦不可剝奪的人權;肯定了言論、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闡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 可以說,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建立在兩個堅定不移的經濟觀之上,一是私有財產神聖不容侵犯,一是自由貿易與交換原則。 馬克思站在批判的立場上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和生產關係進行了全面的考察與揭示。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提出“消滅私有制”,而到《資本論》而提出“重建個人所有制”的理論構想。期間明確表現了馬克思個人思想的轉變過程。 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全賴於價值觀念的進步。中國大陸迫切需要在經濟觀念方面完成一次實質性的飛躍,徹底斬斷一切不符合經濟發展要求的觀念,並且確立起嶄新的經濟觀,由此,才能夠設計並且確立合理的經濟制度框架體系,從而才能夠堅定不移的制定出並且持之以恆的執行正確的經濟政策,以造福於全體國民。 中國大陸的下一步,必須首先在經濟觀上完成一場實質性的飛躍。在產業與科技、企業制度、政企關係以及勞動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等等方面,確立起正確的經濟觀。 中共大陸只有在意識形態上真正走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公有制”與“私有制”、“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等等固有而僵化的經濟思維與政策線路,那麼,中國大陸的產業結構、經濟政策與經濟形態也就不能夠真正走上符合經濟規律的發展之路。 樹立起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經濟觀,是中國大陸持續走上正確的社會發展之路的一個重要的價值支柱。 所謂經濟,就是以最節約、最公平、最科學、最正當的方式和方法從事於社會生產、交換、流通與分配,生產、交換、流通與分配——是人類經濟活動的不同的環節與具體構成。 經濟是人類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和勞動者之間把自己的財富與勞務成果進行相互交換的一切活動。 建立起完善而公平的企業制度,仍然是激發中國經濟活力和動力的最關鍵的問題。企業必須首先是一個自由創造社會需求的勞動組織,企業與政府的關係必須明確化為一種界限清楚的稅收關係,而不是從屬關係,更不是依附關係。 在中國大陸進行40多年的改革開放時期之後,創建富於活力和動力的嶄新的企業產權制度,仍然需要從最基本的層面開始。 徐國進 2022年12月17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