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海外客之散木轩诗稿  
诗瘦尽耽销骨句,笔残宜磨椎心禅。  
https://blog.creaders.net/u/331/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写在慈善大赛结束的前夜--一个OCEF义工的回忆和感言 (ZT) 2009-11-06 08:56: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UeTOq17l40&feature=player_embedded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Donation/27232761.html

(以下言论只代表我个人,一个渺小的个体所看之世界,匆匆而就,如有疏漏或不周之处,请原谅)


在America’s Giving Challenge刚开始时,我就想写一些在OCEF做监察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但在过去的半个月中,实在太多慈善大赛的事需要follow-up。不单是我,而是每个参与OCEF Challenge组织工作的义工每天需要看一百多封email,并做出comments。 在慈善大赛结束前的今晚,我无法抑制住写下一个甚至不能称之为故事的场景,一个萦绕我心多年,而未能忘怀的场景。

2006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我置身于暮色渐浓的皖中乡村,除了远处依稀可见的几颗星星和若隐若显的灯光,四周宛如黑幕。这不是我第一次做OCEF的乡村监察,所以我自然戴有监察必需品—头灯。我也知道,似乎四周灯火渺渺,但实际远近都有人烟。只不过,因为农村用电贵,所以在贫困地区的村民都尽量少开灯。

这是OCEF设在安徽舒城的一个资助点,当年该资助点共有受助学生25~27人(sorry, 今晚没时间查准确数据了。)我正去往当天最后4个学生家探访的途中,之后就可以结束这次6天的安徽监察之旅了。在村民指引下,我来到L同学的家门。这是一座土坌房,换言之,用泥土坌实成墙,上面搭上大梁和屋顶建成的房子。说实在,这样的房屋在监察过程中已经见得太多,再也无法引发我的好奇。无论是东北,华中还是西南,土坌房的差别只在于建筑的年份和大小,以及,坍塌度。L同学的房屋虽然有些倾斜破损,但还算“高大安全”—相比起我以前见过的只有2米高的土坌房来说。大多数住土坌房的人都不会舍得经常开灯,所以里面即便是漆黑一片,也必然有人在。因此,我是带着轻松的心情敲开那扇大门(不要骂我凉薄,太易动情的监察员恐怕会有抑郁症)。

果然,一个男人的声音在门后传出来。我连忙回答是基金会派来探访的人,陪我来的老师也帮忙翻译解释(我普通话一般般,对方更只会讲安徽话)。于是门打开了,我得以进入这间漆黑的屋子,一个小姑娘应声从里屋的烛光中走出。我正要开腔,却发现在微弱的烛光中,又走出两个女人,两个衣衫不整的女人。我愣了一下,正寻思该做如何反应才算得体。只听L的父亲咕哝了几句,于是小姑娘带着那两个女人又退回里屋。L父一边摸索着开灯,一边比划着请我们往屋里再走几步。灯亮了,我终于看清了L父,一个矮小黝黑,左手有残疾的独眼中年男人。

我开始例行程序观察屋内摆设和家电。其实在屋外我就知道没什么可看,家电不过是电灯一盏,家具不过是破旧方桌一个,加上一条板凳,全家最新的就是帖在墙上的年画。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监察家访的第二步是问话。按照OCEF监察规定,陪同来的老师或local coordinator应站在远处,不能参与对话。于是我和L父开始艰辛的沟通工作,询问L家的主业是什么,家里有几口人,有多少地,种了什么农作物,有多少家畜家禽,过去一年收了多少粮食,买了多少化肥,交了多少税费,纯收入是多少,可有外债…… 在我和L父的对答期间,里屋窸窸窣窣的衣物声一直未停。等我和LF讲得七七八八,小姑娘一边帮另外两人整理仪容,一边微笑着走出来。借助昏暗的灯光,我终于看清L妹妹,一个13,4岁清清秀秀的姑娘,也同时看清站在身边的两个女人,似乎不算年长,但她们的神情却明确地告诉我,这是两位重度智障人士… … L妹妹和我打过招呼,接着告诉我旁边那两位是她的母亲和姐姐。回想到刚进门看到的场景,我了然于心。

在中国农村,残疾和疾病是贫穷的两大因素。OCEF资助的孩子有超过大半都是这样的家境。贫困-疾病-残疾-贫困-失学-贫困,这几乎已经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甚至是一个可以将人置于无望困境的死结,从而产生更多的贫困人口。而贫困地区的残疾人口则是整个社会最底层,底到贴着泥土爬行。一个贫困的农村残障人士,如果他们希望嫁/娶一位身体健全的人,往往只能在智障的健全人中婚配,由此组成天残地缺的家庭。一定会有人说,这样的人根本不应婚嫁。但谁能撚灭生活在最最底层的人寻觅一线可能的家庭幸福呢,即便这种幸福或不幸各人看来不同。

按OCEF监察程序第三步,监察员要询问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对申请表和收款表上的签名,询问收款数额和收款时间地点,款项用途,local coordinator是否对她做过家访,她身边还有哪些同学得到资助,是否还有其他基金会资助她(们)等等。OCEF的宗旨是,资助希望读书的孩子,而不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因为我们相信,虽然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但每个人生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这个权利不因出生,民族,家境,成绩而灭失。所以,OCE发放的是助学金,而非奖学金,我们要提供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机会,一个选择去改变人生的机会。

我貌似一切如常地询问L妹妹的学习情况,收款情况。L妹妹对答有条有理,态度自然,不卑不亢。我忽然觉得眼前的这位小姑娘有着与其他受助孩子不同的气质,甚至,她的落落大方让我有一种出众的感觉。这真的令我很惊讶,在我以往探访过的孩子中,绝大多数乡村儿童因为家贫,很少接触外面的人事,面对生人时会不自觉的紧张。我见过因为因家境悲凉而潸然落泪的少年,也见过紧张得手心流汗说不出话的孩子,见过懵懂的娃娃,也见过不忿的学生。 而眼前这位L妹妹,一家4口,只有她一人拥有健全的智力和身体,她最远的地方只去过47公里以外的合肥,她需要从小帮助残障的父亲照料智障的母亲和姐姐,承受外人的各式各样的目光。就是这么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受人歧视的家庭里的小姑娘,却居然让我想到“大气”二字。

该到监察家访的最后一个环节--拍照了。我要拍两张相片,一张室内一张房屋外观,学生本人需要出现在相片中。说实在,安徽之行前,考虑到要进大别山,想轻装上阵,于是我没有用单反相机,只带了个傻瓜机。结果这个选择让我后悔了一路。因为即便位于中原地区,安徽贫困村民仍不舍得用瓦数高一点的灯胆,昏暗灯光下傻瓜机拍出的相片实在有负重任。

听到说要拍照,L妹妹连忙帮母亲和姐姐整理衣服头发,之后,她把父母和姐姐推到中间,自己却站在母亲和姐姐身后,经我要求她才站在中间。看到这,我真是很感慨,换做是我,我会坦然地在镜头前展现自己家庭的“缺陷”,还是会选择尽量掩盖来维护自己的脸面呢?我想,如果我处于这样的家庭中,也许我会消极自卑,也许我会怨天尤人,愤愤不平,至少,我无法象L妹妹那么坦然而乐观。

我很想多了解一下这个小姑娘,因为她是那么与众不同。但无奈后面还有3户学生需要走访,只好在逗留她家半个多小时后离去。但她那不卑不亢,乐观自然的神情,在3年后的今天,仍让我想起,甚至是尊敬,尊敬这积极向上,不言放弃的生命力。

每次见到受助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我都会和他们握手,无论伸过来的手是冷是热,是沾满泥土还是污垢。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这种平等不因金钱施受而改变。钱真的不多,一年三百多人民币不过50美金。我每每对连声道谢的受助学生和家长说,人需要互相帮助,我们带给你们的只是一个机会,真正的希望,改变命运的希望在你们自己手中。

在中国广袤的农村,也许还有许多象L妹妹这样的孩子,他们的存在映射出中国的现状,也映射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自从两个华人charity在各华人论坛发起募捐以来,有令人感动的众志成城,也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我,仅仅作为一个走访过受助学生的人,想对纷争的人说,希望在民。无论你对中国的政府和制度是什么看法,真正能决定中华民族走向的,不是一个政党,不是一群精英,而是千千万万的大众。在网络上赞美或谩骂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什么。只有当这个民族有足够多受到教育,可以独立思考判断的公民时,这个民族才无惧于挑战。知易行难,坐言起行,何不从你我做起?

少年智则中国智, 少年强则中国强。强健中华,捐资助学。浩浩中华,希望在我!

贫困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必去到塞北边陲,不必入深山老林,就在霓光幻彩的城墙之下,就有亟待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的孩子。广袤土地上的人民不因我们在此高谈阔论口舌之争而受惠,不会因发表几句民主宣言和谐盛世而得到幸福。 那些流离失所的孩子,无法获得教育的孩子,他们是无辜的。 你可以为黑暗中的孩子点燃一盏烛光,也可以视若无睹。

你,会是那只为黑暗中的孩子带来光亮的萤火虫吗? 我们,可以汇聚成一片萤光,照亮前路的希望吗?

浏览(930) (1) 评论(2)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昭君 留言时间:2009-11-06 10:00:49
Thanks! I participated in this great event too, and posted a couple of announcements at my blog: http://blog.creaders.net/dreamweaver/user_blog_diary.php?did=50212

I'm so happy that OCEF is going to be the big winner at this contest!!!
回复 | 0
作者:恒星 留言时间:2009-11-06 09:45:26
读罢扼腕。难得海弟忧民之心。此文比那些“长舌妇”式的博文不知道要宝贵多少倍。我们海外游子的人文素质尚需提高。年初正式归国在中山大学药学院担任教职,圆教书育人、悬壶济世之梦。所做甚少,需要努力。短暂回美探亲,月中即归。像一颗行星,周期地旅行。
回复 | 0
我的名片
海外客
注册日期: 2006-11-02
访问总量: 52,580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克拉玛依
· 白雪歌
· 讀新聞重有感
· 无需捐款,请帮助OCEF和OSCCF赢取
· 请再次支持OCEF!不花钱,1分钟帮
· 写在慈善大赛结束的前夜--一个OC
· 最后机会,为我们的孩子赢!(ZT)
分类目录
【读新闻有感】
· 克拉玛依
· 白雪歌
· 讀新聞重有感
· 无需捐款,请帮助OCEF和OSCCF赢取
· 请再次支持OCEF!不花钱,1分钟帮
· 写在慈善大赛结束的前夜--一个OC
· 最后机会,为我们的孩子赢!(ZT)
· 千钧一发,决战日将临,孩子们在
· 不幸的命运能否扭转?影响一群中
· Love Never Fails 海外中国儿童
【杂曲歌辞】
· 杂曲歌辞 鸣雁行(和金兄)
【写给儿子】
· 写给小儿子的歌
【诗稿】
· 夜雨断章(赠内)
· 七律:咏砚
· 枫叶赠内(七言仄韵)
· 读新闻,感高锟夫妇事,试口占七绝
· 流民行 (转贴) (作者:陈立人)
· 草根论坛开坛第一篇(兼谈宗旨)
· 零散几首
· 读新闻有感十一章
· 读新闻有感之胡言乱语(新韵)
· 读新闻有感
存档目录
2009-12-15 - 2009-12-15
2009-11-02 - 2009-11-23
2009-10-03 - 2009-10-22
2009-09-04 - 2009-09-20
2009-08-14 - 2009-08-28
2006-11-01 - 2006-11-01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