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岸半导体业发展的异同谈起 沙皇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受硅谷发展的激励和启发, 台湾和大陆同时开始注重发展半导体和相关电子技术的教学科研和产业。邓小平和当时的电子工业部长江泽民对此做过重要批示。 四、五十年过去了, 这俩张同时扬起的帆现在相隔千里。
台湾有台积电, 台湾人苏姿丰和黄仁勋是美国也是世界上两家最重要芯片公司的ceo。 大陆的呢?没有产品,也没有苏,黄那样的顶尖人才。 黄仁勋是1994年斯坦福的M。苏姿丰是1994年的麻省理工PhD。 当年,也有不少大陆人从美国名校获得PhD。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 其中有一个大家不陌生的, 陈琳, 1994年的哈佛PhD。他可能是最不幸的一个,但未必是唯一一个。团派/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报二十三年前对他进行污蔑诽谤迫害,到今天还没有停止。 陈博士80年代中期在斯坦福读书时就关注过斯坦福计算机系的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情况, 对专家系统,lisp语言和统计学习有初步的了解。如果没有中青报的迫害,致使他身败名裂,他可能有机会在2000年前后把一些创业计划付诸实施。这些计划包括创办人工智能公司和量子计算公司。( 陈博士是最早预见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发展前景的一批人。参看:陈琳二十多年关于人工智能和学术发展趋势的演讲, https://web.6parkbbs.com/index.php?app=forum&act=view&tid=2704698 。 考虑到这类公司当时的稀罕性和他本人的技术/管理/斯坦福/哈佛背景,他的公司可能容易取得投资直至成功。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也不会重演。 因此,中青报毁掉的不仅是陈博士个人的星辰大海, 也断送了中国在这些前沿领域起步更早的发展契机。团派/中国共青团/中青报罪不可恕。中国公众如果知道真相, 一定群情激昂,民声鼎沸, 要求严惩中青报匪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