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奕銘的博客  
從醫隨筆  
https://blog.creaders.net/u/3772/ > 複製 > 收藏本頁
網絡日誌正文
推薦一本好書《百年謊言》 2010-05-18 09:05:46

推薦一本好書《百年謊言》

05/14/2010

The Hundred-Year Lie》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作者Randall Fitzgerald 曾經是《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和《讀者文摘》的記者,雜誌編輯,他也是一名暢銷書作家。

作者從對家人和朋友們健康的關住開始發現問題的:

他的弟弟身體超重,“很明顯是處方藥有副作用,再加上飲食中有加工食品所致,肥胖引起的II型糖尿病,醫生確診後又開了更多地藥讓他每日服用”。

作者的父親因為關節炎服用過處方藥Vioxx,結果出現中風,成為該藥的數千名受害者之一,後來該藥因為存在健康隱患而被迫撤市。

現在他的父母因為各種病痛,每天要服用七八種處方藥,從治療甲狀腺紊亂的到治高血壓的,而其中某些藥是為了抑制其它藥的副作用。他的父母每個月總共需要花900美元在藥上,比伙食費還高。

他的妹妹因為纖維瘤,41歲的時候切除了子宮,這些腫瘤是她在出車禍受傷並接受類固醇注射治療後幾個月迅速長出來的。有很多像她這個年紀的女性朋友,也做了子宮切除術,另一些則被發現患有不孕症。“假如這種趨勢繼續下去,”她手術以後對作者說,“我們將會把自己毒得斷子絕孫,而且這話絕不誇張。”

(這使我想到前些天在網上看到對當年患有SARS的病人的追蹤報道,因為當年用了超大劑量的類固醇,有些病人的命是保下來了,但是他們受大劑量類固醇後遺症的影響,現在骨骼脆弱,跌倒了都無法自己爬起來。)

作者的朋友有患多發性硬化的,有患巴金森的,有患愛滋病的,有嚴重頭痛和食物過敏的,以至於醫生半開玩笑的說,他們一定是“對文明過敏”。

我十分贊同這種說法,現代文明正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健康生存隱患。

於是為了能“超然物外的作宏觀考察”,作者“假裝自己是一個他鄉異客,一個訪問地球的外星人”,考察地球上的事情是否合理。

經過幾年,大量細緻周密的考察,作者發現:“在過去一百年裡,我們人類從事了一項龐大而複雜的化學實驗。我們當中的每一個人,連同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祖父母,都成為這項實驗裡的小豚鼠。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健康,我們的財富和美好的初衷,都被用來驗證一種觀點:現代科學能夠改進自然界中的食物和藥物。”而這種觀點則被作者稱之為“百年謊言”。

作者發現,添加了化學品的食物和藥物以及無處不在的生活中的化學製品,正在損害我們的健康。作者以大量出之有據的翔實的報道和數據揭示了它們是如何損害我們的健康的(“How Food and Medicine are Destroying Your Health”)

我在這裡摘錄幾段以饗讀者,為簡潔文字,均不引出處,有興趣的讀者請查看原書。

……加州環保官員作了如下的警示:最近的水源檢測顯示,在該州60%的河流里,氟西丁(prozac),利他林(Ritalin)和抗生素含量都過高……”。人們傾倒了多餘的處方藥物,還有吃藥的人的排泄物衝到下水道,進而滲入地下水,造成了水源的污染。

“……一種縮寫為PBDE的化學阻燃劑被用在地毯,電器和家具中……”,“……這種化學製品對神經系統,荷爾蒙功能和生殖器官都有破壞和致癌作用。”“魚將PBDE吸收到他們的脂肪組織當中,然後又將這種化學物質轉移給吃魚的人。”

“動物收養所和獸醫診所用安樂死藥物殺死上千萬隻貓狗,並將他們的屍體製成飼料。我們很多商業乳肉製品都來自食用這種飼料的動物。”可想而知,這些安樂死的藥物通過我們吃的乳製品和肉類進入了我們自己的身體。

“有醫學證據顯示,在低熱軟飲料中使用的人工增甜劑可能會導致腦瘤和神經系統疾病,比如帕金森症和阿爾海默症。這類疾病的發病率有顯著增加,並與這些人工增甜劑的大面積使用有關。”

在美國出售的大部分維他命和營養品都在廣告中聲稱是天然製成,但實際上他們都混合有合成化學物,其中含有煤焦油,防腐劑,人工色素和各種各樣可能危害健康的添加劑。”

“在你的孩子進入學校前注射的大約9種疫苗中,含有添加劑和防腐劑,包括水銀,鋁,穀氨酸單鈉,甲醛等,它們會導致從大腦和神經損壞到自閉症在內的多種疾病。”

對神經退變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的研究表明,“我們飲食中缺乏營養,加上接觸到的全部合成化學物,他們就產生了有毒的協同作用,其影響就是神經系統疾病。”

該書不僅以大量的研究結果證明了化學製劑對人類的危害,而且系統觀察總結了我們生命中的五個中毒階段:胎兒,童年,少年,成年,老年的中毒過程。並回顧了百年以來,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如何製造種種謊言,讓化學合成物走進我們的生活,破壞我們的健康。作者不僅以冷靜的視角,犀利的筆鋒向我們揭示了當前越演越烈的公共健康危機,最後也提出了醒目的健康準則,例如,“純淨食物是藥”,“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藥房”等,告訴我們如何從生活當中的細節中防止對我們健康的危害。

我確實被作者言之鑿鑿,出之有據的研究結果震驚了,但是離開書,抬起眼睛所看到的,仍然是無處不在的化學污染。我想作者又何嘗不知道這個事實,他只是在盡一個記者的職責,對愈演愈烈的公共健康危機疾聲吶喊,希望引起更多的人的關注。

我也想到,在網上經常看到對中國大陸食品現狀的披露,擔心,比如地溝油炸油餅,比如奶粉裡面摻氰化物等等,那都是明目張胆的坑蒙拐騙,容易引起社會的注意,輿論的譴責。而這本書所披露的是打着健康的旗號,被政府,法律所允許的對健康的危害,這種危害是潛移默化的,目前還沒有被我們完全認識的,但是大量的“科學研究”已經讓我們默認它可以存在的危害,它就更加讓人擔心,其危害實際上也就愈大。

當與親戚朋友談起回國帶什麼東西的時候,我發現,奶粉,麥片,黑巧克力,很多中藥補品,營養品現在是時髦貨。中國就沒有這些東西嗎?中藥是國產貨,為什麼要從外國往回帶呢?他們說,“從美國來的就比較放心,大陸貨讓人不放心,可能有毒”。看完這本書,你就會發現,美國貨也可能有毒,只是相對來講少一點,輕一點,慢一點,但是也同樣讓人不放心。話又說回來,我們總得吃東西吧,所以,明知食有“毒”,還得吃下肚的事情時有發生,也是無奈之舉。

讀讀這本書,增長點知識,儘量減少一點“毒”吧,祝願人類“文明”的科學增加一些對未來考慮的良知,減少一些利益驅動,更多的朝向健康生活的方向發展

瀏覽(1108) (0) 評論(1)
發表評論
文章評論
作者:奕銘 留言時間:2010-06-04 08:15:37
紫荊棘鳥:
模糊語言與模糊數學以至於模糊邏輯,都是些不同的概念,是不同的研究領域,它們崛起的時間有相關性。在某些其它方面或許也有一定的“相關性”,有待研究。
模糊語言是語言學新的分支,模糊語言的研究被引入了許多領域,廣泛應用。中醫學中運用模糊語言的研究是其中一個領域。或許可以叫做“跨學科研究”?“邊緣學科”?學術界還沒有給它起出名字,我也不好擅自命名。(也或許我“孤陋寡聞”了)
中醫中的模糊語言的研究不過剛剛開始,它是研究模糊語言在中醫中的應用的。下面的兩段引述希望說明這個問題:

“模糊”一詞往往帶有貶義意味,人們常常會把它與“含糊不清”等同起來,但是隨着國內外對模糊數學、模糊邏輯、模糊語言等研究的崛起,“模糊”二字的貶義意味在淡化,並且人們對它進行了具體分析。模糊語言作為語言學新起的分支,引起了不少探索者的興趣,並在許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以上摘自《應用寫作》雜誌2003年第5期《淺談應用文中的模糊語言》)

模糊語言學是一門新學科。它一經出現就引起了眾多專 家、學者的極大關注,已取得的成果也是較為可觀的。但是,更 多的問題等待人們去探討、去研究。目前,學術界對“何為模糊” 理解不盡相同。 模糊語言學的形成與模糊數學密切相關。模糊數學是以 1腸5年美國扎德提出的《模糊集合論》為誕生標誌,自此,國外開 始了對模糊語言的研究。國內模糊數學的研究從加世紀70年 代中期開始,但國內語言學者對它的注意較晚,伍鐵平在1979 年第4期《外國語》發表的《模糊語言學初探》是其開端。“
回復 | 0
我的名片
奕銘
註冊日期: 2010-05-05
訪問總量: 29,313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最新發布
· 針刺調理氣機紊亂(針刺能治什麼
· 中美中藥概念差與譯差
· 針灸在新時期的歷史使命
· 針刺調理氣機紊亂思路
· 中醫理論使用的是模糊語言(中醫
· 中醫“圍城”
· 推薦一本好書《百年謊言》
分類目錄
【讀書筆記隨感】
· 推薦一本好書《百年謊言》
【異族人物寫生】
【中醫發展我見】
· 針刺調理氣機紊亂(針刺能治什麼
· 針灸在新時期的歷史使命
· 針刺調理氣機紊亂思路
· 中醫理論使用的是模糊語言(中醫
· 中醫“圍城”
· 一切生命現象都是答覆外來刺激的
· 中藥發展中的困惑與促進中藥立法
· 中醫理論的價值
【中西文化碰撞】
· 中美中藥概念差與譯差
【驗案文化思索】
存檔目錄
2023-02-24 - 2023-02-24
2015-12-18 - 2015-12-18
2014-04-12 - 2014-04-12
2014-03-28 - 2014-03-28
2010-06-03 - 2010-06-03
2010-05-05 - 2010-05-24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