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组织魔爪伸到加拿大(《加拿大都市报》2013-4-26) 石夫 正当美国波士顿马拉松恐怖袭击案告破之时,加拿大也及时逮捕了两名潜伏在我国,图谋爆炸客运列车的基地组织(Al Qaeda)人员。这两名策划进行恐怖袭击的疑犯都不是我国公民。其中30岁的埃舍盖尔(Chiheb Esseghaier)是持有学生签证的合法居民,居住在蒙特利尔;35岁的贾瑟(Raed Jaser)是加拿大永久居民,住在多伦多。据悉埃舍盖尔来自突尼斯,贾瑟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皇家骑警、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等机构和美国联邦调查局合作,从去年8月即开始监控两名疑犯,发现他们在伊朗境内一个基地分支组织的直接指挥下,策划爆炸往来多伦多和纽约的铁路客运列车。骑警虽然宣称此案尚未有“即时危险”,但透露两人曾经观察大多伦多地区火车运行和铁路线。他们的阴谋一旦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值得强调的是,这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以来,境外的基地组织首次策划对我国发动恐怖袭击。当局对此案口风很紧。到本文截稿时,对两名疑犯的国籍;何时加入基地组织;两人之间的关系;在加拿大是否有同党等,都没有交代。他们既然直接受基地组织指挥,背后的案情必定不简单。 恐怖组织打起了铁路运输系统的主意,说明“九·一一”后机场的严密安检措施,已经使他们很难对飞机实施恐怖攻击。而铁路车站比机场多得多,如果仿效机场安检,不仅经济成本难以负担,而且铁路运输效率将大受影响。因此加强反恐情报搜集,仍然是化险为夷的不二法门。这次当局显然也是获得了情报,其中还包括穆斯林社区提供的情报,才得以挫败两名疑犯的阴谋。 加强反恐立法,是打击恐怖活动的应有之举。此案爆发后,恰逢渥太华当局去年提出的《反恐怖主义法》(Combating Terrorism Act)﹐在国会下院进入三读阶段。法案的“预防性逮捕”条款,加强了对怀疑涉入恐怖活动嫌疑人的拘禁、监管措施;“调查性聆讯”条款,可强制涉嫌对恐怖活动知情的人出庭应讯。 此外,在中小学开展反恐教育,也应当提到议事日程上。“九·一一”之后,我国出现的恐怖分子,都是加拿大的“土产货”。如2006年破获的“多伦多18人”集团,由14名青年、4名少年组成。他们购买3吨可制造炸药的硝酸铵,阴谋爆炸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皇家骑警总部、核电厂等。 今年1月在阿尔及利亚劫持人质事件中被击毙的恐怖分子麦德勒吉(Ali Medlej)和卡茨洛巴斯(Xristos Katsiroubas),竟然是安省同班的高中学生。第三名未及参加袭击即在非洲被捕的,是韩裔加拿大青年阿伦·尹(Aaron Yoon译音),他也毕业于安省中学。去年7月,参加恐怖组织的多伦多青年普洛特尼科夫(Williamn Plotnikov),在车臣被俄国安全部队击毙。 显然,加强对青少年的反恐教育已经刻不容缓。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正面教育,让中小学生清楚认识恐怖主义对国家、社区和家庭亲友的危害。还应当加强网络反恐,查禁宣传宗教和种族仇恨,鼓吹杀戮暴力,教唆制造爆炸装置的网站。鉴于不少新移民来自世界上一些恐怖主义猖獗的国家和地区,反恐教育也必须成为新移民融入多元文化社区的必修课之一。 随着广大青少年,尤其移民青少年对恐怖主义认识加深,警觉性提高,恐怖主义思潮在我国青少年中将失去市场。基地组织等恐怖势力丧心病狂的破坏阴谋,也就很难在我国得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