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 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 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 清代诗人袁景澜的这首《咏月饼诗》,描述的就是中国人在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人情。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因地方不同而异,形式也不同,但都寄托了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饼是用来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汉代,已有蒸饼、胡饼、汤饼等点心,但那时并不是节日食品。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都要用精制的糕饼来祭供月神。祭供完毕之后,全家人再将糕饼分吃,表示合家团圆。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其实像月饼一类用于祭祀后而分食的食品,无论在形状还是质地、内容有很多,为什么把在中秋节吃得点心叫做月饼呢?是因为,中秋的月亮在一年中最亮,也因为天高晴朗而显得最圆。而幸劳了一年的农民们,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为了表示喜庆,图吉利,就借月圆之名,称为月饼,是在月圆之夜,祭天后分食之物。所以说,月饼者,乃月圆之饼也。 千百年来,吃饱穿暖是普通中国人的最高理想,所以历代就有“民以食为天。”“民饱则天安。”的警句。由于食品的稀缺,“吃了吗?”就成了所有中国人的问候语。在过去,留客人吃饭,那是最高的礼节。找个借口吃饭、吃东西,也就成了中国人的文化礼节,直到现代,这一文化即便是到了不再挨饿,吃饭穿衣不再是问题,甚至全民都有过肥危险的年代,也是经久不衰,甚至被具有了充足的资源后被发扬光大,以至于现代中国的人情、门户、生意、官场、前途等等,都在找到一个合适吃喝的理由下进行。就像月饼一类的东西一样,吃的东西已经不再是为了充饥和营养,都是寄予特种希望、吉利、文化和习俗,超出了吃的范畴。 最初,人们喜欢吃月饼,并不是它本身有多好吃,而是它所寄托着人们的期盼和寓意的吉祥。但现在的月饼,可以说是饼中的精品了,其中囊括了所有中国人认为的补品和吉祥的词语。这正是: 月饼一时鲜,心有万分甜。绝非此物力,是因梦已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