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政改 90年代南巡 21世纪模式 纪念 感怀 回顾 由王立军丑闻转向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的纪念感怀和回顾褒贬。 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纪念日;2月21日,则是20年前这位被称为“改革开放设计师”的历史性人物所谓“南巡考察”的最后一天。这个日子通常也被人们认为是上海重归国际大都会再现繁华正式起步的第一天。 2月20日,新华网在头版显著地位以《在春天再出发》为大标题推出长篇文章,纪念这一天的到来。 但不无讽刺的是,这篇感性党报长文,在她问世的前后几个日子里,被众喉舌媒体相关毛泽东倡导雷锋精神50周年铺天盖地的官样纪念文章淹没了。 由此,为《南巡讲话》作出杰出贡献的改革派笔杆子,当年的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皇甫平)在他的博客上发出忧心忡忡的哀叹:“从当下的社会思潮来看,出现了多元化、多角度且水火难容的不同声音……问题交织重叠,导致了与当年邓小平南巡时颇为相似的社会背景:曾经整合各方力量包括国际因素形成的改革共识,不但面临严峻的挑战,甚至有陷入分崩离析的危险。但与当时不同的是,争论各方的焦点不再是纯粹意识形态的“姓社”、“姓资”之争,而很大比重成了在改革进程中渐次形成的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角逐,这类博弈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意识形态之争。” 摘要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沈泽玮的专题文章内容:“中国经济学者韩志国问道:20年过去,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远未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化改革全面倒退,与之相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迟迟未动。邓小平深受旧体制之害才能从旧体制中杀出血路,现在都深受现体制之惠如何才能产生改革的领军人物?……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点出,中国目前存在三大既得利益群体:以贪腐官员为代表的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企业为代表的垄断利益群体和以房地产、资源行业为代表的地产资源利益群体……周瑞金则指出,中国目前正在交叉路口徘徊不前,要么在改革中走向法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么被利益集团绑架,走向权贵资本主义。当局或许顾虑到今年是中共换届之年,一切还是以“稳”为主,不过却有舆论将之解读为官方对改革裹足不前。……微博上有人问道:邓小平当时强调,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奇了怪了,邓小平南巡20年,居然没看到官方的纪念活动,如此讳莫如深,改革真死了?” 《闲话上海》三人行今天面对王立军事件后愈显错综复杂,暗潮汹涌乃至日趋水火不容的18大前夜中国国是,回顾邓小平南巡讲话20年一路走来的岁月沧桑。 话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在一众喉舌媒体高歌纪念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并抛出充满“标题党”色彩的重话:“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等等被臆测为重返政治体制改革信号弹的日子里,人们,特别是手握话语权的体制内的人们,他们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另一个关系到无数中国人命运的重大日子----今年的这个月,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26周年纪念日。 走笔至此,相信绝大多数读者听众会拍案而起:“喂!你老兄重大笔误咯!” 1986年3月29日,蒋经国在台湾主持召开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要以党的革新带动全面革新”,把中央民意代表及机构改革、省市长选举、解除“戒严”、开放民间组党等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7年7月15日,在台湾维持了38年的“戒严令”解除,党禁、报禁等对人民基本民主权利的限制随之取消。台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难忘的八十年代末啊!欣欣向荣的台湾,杀气腾腾的大陆。国民党的伟大革命,共产党的敌意警钟。 1986年,力主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任总书记胡耀邦,失去了中共十三大的人事主导权。在对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邓小平把人事权交给了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1987年元月10日,薄一波主持召开“政治局生活会”,遭遇老人帮突然袭击和大举围攻的胡耀邦,被迫口头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职务。短短三年左右的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契机,被史学家认为,在这一天的这一次准政变式党内生活会中黯然夭折。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xianhuashanghai/wu-02272012162023.html http://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xianhuashang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