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嚭与伍子胥,温家宝和薄熙来。 伯嚭与伍子胥是战国时期吴国的太宰和相国,温家宝和薄熙来是当代的总理和封疆大吏。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比较,却有太多雷同。 先说吴国太宰伯嚭,因伯嚭父亲被楚国令尹(国相)所杀,并被株连九族,伯嚭逃离楚国。又因听说同样遭楚国迫害的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立即赶来投奔伍子婿。因与伯嚭遭遇相似,同病相怜,被伍子婿举荐给吴王。后来伯嚭与伍子婿一起,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由于伍子婿属于那种专心做事,不善钻营做人,一心为吴国经营霸业。深得阖闾信任,最终被阖闾托孤,辅佐太子夫差成就霸业。不知道逢迎巴结当朝圣上夫差,功高震主,与吴王夫差渐生隔阂。伯嚭却恰好相反,不善做事,却专研做人。逢迎上司,深得夫差欢心。最后伯嚭为了个人权利,挑拨夫差,勾结越人,里通外国最终以谋反的名义将伍子婿拿下。尽管伯嚭最终个人的权利达到了顶峰,不过也使吴国的实力大大削弱,最终被越国灭掉,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千越甲可吞吴!” 再说温家宝和薄熙来一个贵为总理大臣,身为一人之下,十三亿人之上。一个为封疆大吏,辖下3000多万子民。身为总理大臣的,却不善做事,专研做人。从地质队干到总理大臣,却很少听到百姓交口称赞的政绩,任上10年,宏观调控10年,民生,物价,房价飞速上涨10年,民不聊生,假货泛滥,本身几无政绩,贪污腐败横行,倒是写了一本关于做人原则的书。读后叫人头皮发麻,里面有不少钻营和投机取巧的窍门。这点和伯嚭很像。另外伯嚭是忘恩负义,为了个人的权利,最后把收留他的恩人都拿下了。总理大臣也是如此,比如胡耀邦,赵紫阳,朱容基,包括曾经在六四后保过他的太上皇江泽民,这些人有的是对他有知遇之恩,有的是力排众议提拔过他,也有的是在危险的时候保过他,可是在这些人一旦没有利用价值之后,总理大臣豪不犹豫的弃置如垃圾。最后被这些大老们或者大老的家人们暗里骂的一塌糊涂。这点和伯嚭雷同。 再看薄熙来,不善做人,专营做事,重庆任内,受到绝大多数百姓拥护(黑社会或者贪污受惩官僚除外)。受到太上皇蛤蟆的恩宠。简直把自己当成了托孤的伍子婿了。更不知道逢迎巴结当今圣上,再加上自己出身名门之后觉得有恃无恐,更是与圣上隔阂日甚。当今天朝圣上,最终被总理大臣挑拨,外勾结美英,与法轮功门徒遥相呼应拿下当代伍子婿。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当一个人被拿下的时候,高兴的是谁?不高兴的是谁,也可判断。比如拿下薄熙来,高兴的是英美日国家,法轮功,黑社会,贪污腐败的官僚。不高兴的是老百姓。 古往今来,善于钻营做人的多为奸,埋头做事,不善钻营的多为忠,历史上从满门忠烈杨家将到满江红岳飞莫不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