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云端的太阳花的博客  
分享心得,交流文化,追求真理  
https://blog.creaders.net/u/7228/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透过教育看世界(二) 2013-02-06 21:29:19

综合以前的体验和平常与来自很多不同国家的朋友交流,我想把教育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中国属于这类的最典型。以考试、文凭、未来就业等作为教育首要目的,是一种功利动机。另一类是以体验和实践为导向的教育,也是通常大家惯用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比如欧美国家,加拿大属于这类教育理念的典型。这种教育不过分强调升学、考试,其主要目的是政府希望通过本国的义务教育,在学生年满18岁时能够成为一名人格基本健全的公民。18岁,也就是高中毕业后,社会向公民依然提供许多不同的资源和路径,帮助他们逐渐走向完全独立。大学,只是其中一条路径而已。其他途径还包括“半工半读”,所谓国内的自考。自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自学或是上课。也有针对某项技能的短期培训班,毕业后就能领取一个资格证书,可选的领域很广,比如医疗、护理、计算机、艺术等等。最近我所在的BC省大力推动“技工”培训,类似国内的技校,据说有些还是免费的,而且政府设定的这种技工基本薪酬还相当诱人。因为政府预测未来很多年后会存在一些技工的短缺,所以提前未雨绸缪。总之,当一个人高中毕业,也就是接受完义务教育后,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完全是因人而异。所以,我认为义务教育之后的教育方式可以像设计保险产品一样丰富,它是建立在“足够了解自己”之上的选择。而中国,人才投资就像金融投资一样单一,人才投资的途径只要上大学,金融投资只有房产和股市。

以前我在国内的时候,每当读到一些名人自传中写到“某某在大学中途辍学....”时,比如,比尔盖茨,乔布斯,我便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冒险和刺激的决定呀,甚至还有点遗憾的认为他们以前的书岂不是白读了吗??!!可我现在知道他们当年的决定在这个社会里一点都不罕见,有数据统计每年大学中途辍学的比例并不小。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

I. 有些人因为经济,选择先工作几年再读书。中国家长勒紧裤腰带也要供孩子读完大学,但是加拿大的很多父母不会帮孩子解决学费问题。这和家长是否富裕没有关系,而是和孩子自己的选择有必然关系。因为是自己的选择就要自己去争取,只有自己争取得来的才会珍惜,也才会慎重的思考。与此同时,社会也提供了很多机会给学生挣钱,比如勤工俭学(10岁左右可以申请发报纸,14岁可以去麦当劳打工)、奖学金、政府贷款,家长顶多支持一些生活费用。我上学期的英语老师高一就立下读大学的目标。她的父亲明确告诉她家里不会解决她的学费,于是她从9年级开始打工,做过很多兼职。所以,有一天她很自豪的说她的工龄有30多年了,她现在估计50上下,而且她大学期间没有花父母一分钱。教过我滑雪的教练,是一位在读大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挣钱供自己读大学。她也非常自然的告诉我高中时就在星巴克、冰雪皇后等等公司勤工俭学。我们聊到很多亚洲学生都是靠家长提供学费,她很大方的说“他们真幸运。”,但同时又很困惑的问我,为什么这些中国学生既不打工又能拥有很多奢侈品?这个问题真把我给问倒了,我不知道怎么给她解释清楚“富二代”和“官二代”的现象,不知道怎么给她描述“中国式溺爱”。

II. 另一个辍学原因是改变未来发展方向。有人可能体验了一段时间后,足以发现自己更适合走其他路线,比如技工。也有人发现自己读大学很盲目,但也暂时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于是决定先通过工作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到时候再读大学也不迟。我们应该假设一个人不可能在非常年轻时,甚至还没有工作体验时就明确的知道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请你问问自己,难道你当时选择的大学专业真的适合自己吗?难道你现在的工作真的与兴趣结合吗?你的工作发挥了你的优势吗?你现在了解自己吗,了解多少?所以,当一个人终于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时,你真的要说上一声“恭喜!”,替他高兴!所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告诉我,她宁可不惜选择辍学也要实践她的梦想,我会欣赏她追求梦想的执著和勇气。我还要告诉她,万一有一天她发现自己的选择与理想有落差,或是发现选错了,她永远都有更新的机会,永远不要因为害怕失败尝试而保守不前。

III.有人因为学业压力太大辍学。加拿大的大学进去容易出来难,我相信美国、欧洲等国也是一样。我问十个人,十个人的答案都会是这样。你可以上网搜索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四点的照片,灯火通明,座无虚席。所以,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也预判自己无法毕业,便选择辍学。但我认为,动力有多大决定承受压力的能力有多大。所以,一个人发现压力大到无法承受时,也就说明这个选择不适合他,至少现在不适合。说到学习压力,加拿大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学生承受的压力是与年纪成正比的。我们家四个孩子,一个读高中11年级,一个读初中8年级(即将升高中),一个读初中7年级,一个小学2年级。小学是习惯养成的阶段,老师重在习惯培养,探索兴趣,知识灌输相对次要。小女儿是家里最不忙的人,每天老师只要求读半个小时书,家长抽背十个单词拼写,每周有一次单词拼写测验。初中,用老师的话说,叫启蒙阶段。我家两个初中生大约每两周有一次考试,一年有两次大考,所谓期末考试。平常平均每天作业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每学期会有两三个比较大的团队任务,会约在某个同学家完成。但是,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间非常充足,往往都会提前两三天,不太可能今天给你很多作业必须要求次日提交。所以,如果有一天孩子作业到很晚,就说明他的时间管理和计划管理需要加强。另外,初中开始,学校就有很多兴趣俱乐部鼓励学生参与。高中,是启蒙和发现自我的阶段,学生需要开始知道自己以后想要做什么。高中四年,除了英文、科学、数学、体育是必选科目,其余科目自己选择,学分制,开始接近大学选科模式。高中11年级已经开始比较忙了,有很多团队任务、测验、省考,还有做义工的时间要求。外加周围也有不少同学开始勤工俭学为上大学做准备,在这样的氛围下,必须提前把自己当成年人看待。关于加拿大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之间是如何衔接的,我会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然而,在中国,由于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高考完毕,学生都是忙得上气不接下气。“应试体制”、“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文凭决定未来”、“靠兴趣升学加分”等等风气下,学生早已在大学之前把精力透支完了。大学期间,是人的体力最旺盛、心智开始趋于成熟,思维最活跃的黄金阶段,也正是人一生中思想和创意最可能爆发的时期。而我们中国的大学生们,这群才挤过独木桥的胜利者们,如同穿了十二年的塑身衣的女人,从没机会放开吃过,总是憋足了气挺直腰板,眼视前方,以最佳的仪态接受众人的审视,此时,她终于有机会扔掉这身裹得她快断气的塑身衣,好好喘口大气、好好敞开胃口吃喝,谁知,这种塑身衣一旦脱了就不想再穿上。

当我们准备探讨教育时,我们必须系统思考一些问题:教育的动机是什么?孩子读书究竟为了谁?每个年龄段的教育重点是什么?社会、家庭、学校三者间的关系是什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性是什么?

你的答案决定了你的孩子将会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浏览(401)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云端的太阳花
注册日期: 2013-02-03
访问总量: 8,99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一些七零八碎的事儿
· 日子还可以这样过
· 从森林里回来
· 一本书,一个西红柿
· 长在心底的青苔
· 透过教育看世界(二)
· 透过教育看世界
分类目录
【心情】
· 一些七零八碎的事儿
· 日子还可以这样过
· 长在心底的青苔
【自然】
· 从森林里回来
· 一本书,一个西红柿
【教育】
· 透过教育看世界(二)
· 透过教育看世界
存档目录
2013-02-02 - 2013-02-06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