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沈洛的博客  
简介  
https://blog.creaders.net/u/7916/ > 复制 > 收藏本页
网络日志正文
杨昇:你知道那些热点事件怎么被炒热的吗? 2017-03-30 22:03:52

 如果我做的微信公众号“绿石采”(lvshicai8)也能叫自媒体的话,那我也是自媒体阵营中的一员,掐指一算,我也做了快二年了。因为身处自媒体界,所以对自媒体们抓取读者眼球获取10万+阅读量的各种手法比较熟悉,这些手法虽然自己不常用,但看到别人用得风生水起时,也不免暗暗佩服,所以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揣摩,解构每一篇热文和每一个热点事件热起来的原因。

    这种分析做得多了,对我自己最显著的影响是,我变得不太容易被忽悠,对各种热点事件总是习惯冷眼旁观,当很多人被煽动起来迫不及待地宣泄情绪的时候,我常常静静地待在角落里细细观察揣摩事件发酵的传播过程。有时候憋不住了,偶尔发个言,也会因为发言太“冷血”免不了被朋友们嫌弃,所以17年初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个原则:对任何热点事件,不跟朋友做任何辩论。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原则。

    经过长期观察体会,我对如何把一件事炒成全国热点事件有了一些心得,很希望能与同行探讨精进。也建议那些找我出点子希望把自己遭遇的不公炒成热点事件以便引起当局关注从而获得满意解决的人们看看这篇文章,摊上事了按这些路子走就差不多能炒红。话说这两年找我出主意的人还不少。

    要说明的是,我认为“炒作”一词是中性的,没有贬义,“炒作”就是为了引起更多人关注的一系列策划和运作。在信息泛滥的当下,任何事,不炒作,仅凭“自传播”,是很难热起来的,明星绯闻除外。

    愚以为,要把一件事炒红,要把握以下几点:

    1. 树立一个绝大多数网民都认同的共同敌人

    只有共同的敌人才能帮助我们团结更多的群众。这一点早被古今中外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屡试不爽(屡试不爽的意思是试一次爽一次,把这个词的意思理解反的人我见过太多),政治家们很清楚,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最好的群众动员令。所以大政治家们都善于寻找敌人树立靶子,比如一些国家领导人把国内搞得乌烟瘴气反对声四起的时候,就制造国际争端,炮制一个国人同仇敌忾的敌人出来,这个敌人的出现就可以团结国内民众。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干的。我们的近邻印度,国内矛盾激烈的时候就制造中印边境冲突,转移矛盾,团结民众。

    这个政治技巧现在也被广大媒体作者所运用,媒体写手们很清楚,要想动员最大量的网民,最好的办法就是炮制一个网民们都咬牙切齿的敌人出来,这个敌人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甚至也可以是一类虚拟的人。

    1.1 以具体的人为共同的敌人风险太大,所以不常用

    以一个具体的人作为共同的敌人不多见,因为这个人如果真是个十恶不赦的人,大家都在骂,那么某家媒体也站出来骂,就显示不出独特性,不能引起轰动。

    如果这个人大家都没骂,某家媒体也不敢骂,因为目标太明显,骂了就要负责任,弄不好就得又赔礼又赔钱。比如16年中造谣污蔑王石女友田朴珺的微信公众号被田告了,索赔56万,近期官司宣判,公众号经营者被判发布致歉声明15天,同时赔偿田朴珺各类损失共6万元。又比如某头条号写手写了一篇对淘宝网不利的文章,被淘宝索赔1000万,文章作者被吓得屁滚尿流,恨不得舔马云的脚趾头乞求原谅。首富王健林也告了某自媒体一把,索赔千万,后来首富赢了,获赔6万。

    所以在把某个人某个企业树立成全民公敌的路上风险太大,建议媒体作者慎用,最好不用。

    1.2 把某一个群体树立成全民公敌的方法最好用且没有风险

    纵观这两年的热点事件,被树立起来的全民公敌基本上都是群体,鲜有具体的个人或企业。那么能被树立成全民公敌的群体都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这个群体必须要有显著的标签

    这个显著的标签可以表现为:专门干某一种事,最好有统一的服装,他们的职业能用几个字说明白

    第二、这个群体数量庞大,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大部分网民平日里都接触过

    第三、这个群体历来名声不好

    第四、这个群体遇到舆论攻击后无力反抗

    符合以上特征的群体有以下一些:

    1.城管,2.医生,3.公务员,4.教师,5.警察,6.法官,7.国企及员工.......

    综上分析,网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城管总是恶魔,警察总是土匪,医生总是收红包乱开药,而大学男老师总和女学生有一腿,中小学老师总是殴打学生,幼儿园老师总虐待宝宝,法官总是吃了原告吃被告,而公务员不是渎职就是贪污......

    每个行业都有好人和坏人,这一定是一条铁的规律,因为我们都是人。但这条铁律在以上专业背锅的群体中是不存在的,因为媒体需要他们扮演全民公敌。

   也没人敢给党和政府抹黑,因为后果严重,也因为此类信息根本发不出去。而党和政府下属的这些职能部门就必须挺身而出承载人们的不满情绪。党和政府也乐见群众对下属职能部门的批评,这也算给了人们说话的权利,是民主监督的一部分。所以目前把这些部门和群体当做全民公敌也是政治正确的。

    所以,要炒作某事件的时候,尽量把以上群体拉进来,让他们充当靶子。

    比如这次《CI杀RU母者》的媒体宏文中,受YU欢代理律师重托的《刺》文作者如果只是把矛盾限定在非法集资2000多万且借了黑社会高利贷的苏yin霞母子和催债的黑社会团伙之间,肯定没有轰动性,大家会认为那是黑吃黑狗咬狗。

    所以作者进行了矛盾转移,稿件重点突出“民警进入接待室后,说了一句‘要账可以,但是不能动手打人’,随即离开。”短短的一句话,把警察渎职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所以渎职警察这个人民公敌形象被树立起来了。

    要说王记者真是写作高手,某些敏感情节的表述上他用了国画常用的“留白”技法,说上句不说下句,把下句留给脑洞大开的网民自己去脑补。比如上面例句中“(警察)随即离开”,这是上句,下句应该交代警察的去向,但如果交代了警察是去接待室外公司内其他地方找报案人了解情况这个事实,显然不能树立渎职警察的形象,如果直接说警察开车回去了,又是公然造谣,要承担责任。所以他很巧妙地用留白技法解决了问题。这个文字功底是我们媒体写手应该学习的。

    然后,文章把辱mu和杀人这两个前后发生,相隔几十分钟的两件事,写成同时发生,“用极端shou段侮辱苏yin霞----当着苏yin霞儿子yu欢的面”,“匆匆赶来的民警未能阻止这场羞辱,情急之中----(杀人了)”,然后把这个细节和最后的无期徒刑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成功地把一审的法官及司法体系树立成了人民公敌。

    因为警察和法官这两个人民公敌的加入,舆论瞬间沸腾。

    1.3 以虚拟的群体为共同敌人的手法用好了效果也很好

    这方面要首推咪蒙老师。咪蒙老师奠定江湖地位的两篇宏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和《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中,凭空捏造出了二个人民公敌:贱人和low逼,一时间引得网友纷纷转载,很多人觉得只有转载了,才能证明自己不是贱人和low逼。因为这两篇文章以虚拟的敌人发动了群众,所以火得一塌糊涂。

    创造虚拟敌人的手法非常好,但毕竟缺乏现实性,所以不能多用。

    2.给要炒作的事件赋予正义的时代使命,把狭隘的个人恩怨和宏大的时代议题捆绑在一起,赋予其全民的理想和追求,赋予支持者正义感和英雄主义情怀

    必须承认,中国人都是自私的。除了明星家里那些偷情的八卦,我们很少关注某一个普通人或普通家庭的疾苦和遭遇,所以如果炒作者不从更大的格局上考虑,不把要炒作的事件放到宏大的时代议题中,不给这一事件赋予追求公平、正义等等普世价值的时代使命,而是仅仅局限在自家的那点儿破事上,那必然没有多少人关注。

    这年头大家都很忙,无利还让陌生人给你起个早的事想都别想。某件事如果有很多人帮你呐喊了,那么这些人呐喊的必然不是这个事件本身,而是这个事件背后的时代议题。

    什么叫时代议题?就是传说中的那些ps价值,公平、正义、民主等等。其实这么说让人觉得太高尚,对国人来说其实没有这么玄乎,具体点功利点来说,那就是“如果我对这件事保持沉默,那我就会是下一个**”。看看这两年被炒热的事件,无一不是此类时代议题的驱动力裹挟了更多的群众参与。这种时代议题就像革命口号,很能动员群众,而且这种动员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听信这种动员参与其中的人是可以获得满满的正义感和英雄主义情怀的。群众参与不是为了个人恩怨,而是为了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是在为民请命。

    比如“刺死”案中,如果不加入“警察渎职、司法不公”这样的时代议题,仅仅局限在借高利贷者和催债人之间,又有几个人会关注?因为这个事本身与其他人没有半毛钱关系,一个月二千元都挣不到的人哪里还有兴趣关心借了二千多万元的非法集资款的人家里的破事?

    所以,无利不起早,群众呐喊其实都在为自己呐喊。寻找一个所有人都想呐喊的理由,有了这面旗帜,才能发动并带领群众奋勇向前。

    深谙此道的炒作者就会想办法“碰瓷”,本来是自家的一点儿私事,但为了炒作的需要,就得找有关部门碰出“时代议题”,比如找公安碰瓷,碰出警察渎职;找法院碰瓷,碰出司法腐败;找医生碰瓷,碰出医生无德;找地方政府碰瓷,碰出庸政懒政.......

    3. 必须对当事人的身份做一些必要的处理,尽量赋予其“傻白甜”的弱者形象,消除与底层网民的身份鸿沟,使广大网民有身份上的认同感。

    在网上炒作,就是为了寻求最大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同情,因此蒙冤受屈者的身份最好和社会金字塔中下层最大量的网民之间没有鸿沟。曾经也出现过一些遭受不公对待的大官和大款上网发帖寻求过支持,但因为他们的身份与网民差别太大,网民不能感同身受,网民们要么讥讽他们,要么置之不理,所以事件就炒不起来。

    所以炒作者首先要具有平民身份,如果身份高贵,属于社会金字塔中上部,那么炒作的时候就必须对身份进行一些技术处理。比如雷Y案中,爆料中隐藏了雷的真实身份--国资委下辖的中国循环经济协会某中心的主任的这一实实在在的领导干部身份。他这样的身份,又跟嫖娼扯在一起,在当下领导干部声誉本就不佳的舆论环境中,是很不利的。所以炒作者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做法,那就是隐藏官员身份,以5年之前的学生身份“人大硕士”来爆料,“人大硕士在大街上被JC打死了”,这样的说辞自带光环,几大炒作要件都有了,所以消息一出来立即掀起了舆论的惊涛骇浪。

    雷案中对当事人身份的处理技巧是后来的炒作者应该学习的,这是一个经典范例。

    《刺》案中,对当事人身份的隐藏也值得学习。工商信息资料显示,苏家的源大工贸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网上公开的多份民事判决书显示,苏家欠浦发银行788万,还欠其他金融机构多笔款项,搜到的与源大公司有牵连的判决书有7份,都是催款的。苏家因非法集资,多人受牵连,苏YIN霞的姐姐已经因非法集资在服刑,其老公疑似跑路,其本人也因非法集资被警察带走。

    如果这些信息披露出来,对苏家是不利的,就不说非法集资,能注册一个亿的公司,并玩出2000多万各类欠款,那已经不是普通家庭,与普通网民的身份鸿沟太大,不利于炒作。

    于是引爆网络的《刺》文中绝口不提这些事,给网民一种他们跟我们一样的普通母子形象。有了身份认同,就容易获得支持。

    所以这个案子中的身份处理技巧也很值得学习。

    4. 要注重对网民情绪的刺激和控制,最好能设计一些有违正常逻辑和人伦的情节,使网民拍案而起

    对于大众来说,情绪的表达比观点的表达更重要。而对于舆情来说,注重的也是大众的情绪,而不是观点。

    人的情绪有“喜、怒、哀、乐”等,这些情绪中“喜和乐”不太好利用,大部分人都盼着别人倒霉,所以大肆传播自己的喜乐情绪只能让别人生厌。而“哀”的情绪别人又无法感同身受,更无法长久。这样一来,唯有“怒”的情绪能让人普遍都有并且越来越强烈,能量不会衰减,所以炒作者要善于利用网民的“怒”。

    炒作者必须抓住一些能使网民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的情节和细节。比如《盛shi下的lou蚁》一文,母亲杀死那么多自己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悲哀的事件,考虑到“哀”这种情绪在快乐的人群中难以产生,并且容易衰减,所以作者把村干部和扶贫款等事拉进来,炮制出怒的目标,引导网民把“哀”变成“怒”,瞬间熊熊怒火就烧遍了网络。这是一个选择性操控情绪的最好例子。关于这个事件可以读我这篇文章《面对生活的困苦,不放弃不抛弃从来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点击阅读)。

    在《刺》文中,在后文细节描述中作者说杜脱下裤子,掏出下体,往苏女士脸上蹭,而儿子在旁边咬牙切齿,几近崩溃。警察来了也没有制止这种羞辱,于是儿子拿起桌上的水果刀捅人了。

    而作者在文首概述时用了一个“留白”的手法,说杜脱下裤子,用极端手段侮辱苏女士---当着苏女士儿子的面。这个不明确的极端手段给网友留下了遐想的空间,后来的媒体传播中将其衍变成具体的“口交”,当着儿子的面,强迫母亲给催债者口交,一帮畜生啊,人神共愤啊!!谁能不愤怒?

    这种表述很好地激起了网民胸中的怒火,这个案件瞬间爆红,主要是因为这个情节及后面的无期徒刑判决。这个情节的描述使后面的判决显得荒唐无耻。所以网民很愤怒。

    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只相信一个以造谣擅长的记者的文字(为什么说王记者擅长造谣呢?王瑞峰就职新京报的时候,造谣山东烟台苹果有毒,给山东果农带来巨大损失,当年山东人对此人也是口诛笔伐,可以上网去搜。)我们也应该看看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下面是判决书:

    从判决书看,裤子是脱了,鸟是掏出来了,但当事人苏女士和其他证人没说蹭了脸或放到口中了。所以报道中人神共愤的情节恐怕不实。

    我们讨论炒作技术,实不实不管它。必须肯定新闻稿写作者点燃大众怒火的能力,这是后来的炒作者必须要学习的。

    5.必须提炼一些简洁有力打动人心的口号和说辞,像广告词一样易传播易记忆

    比如这次苏家母女案中,有两大说辞在其网络发酵中起到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其一是据说一个叫马雅可夫斯基说的:“当社会将你逼得走投无路的时候,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犯罪,永远记住,这并不可耻!”

    其二是据说一个叫伊芙.布德干.内酷.么德川的人说的:“若自己的母亲受辱而不能拔刀相向,那么祖国母亲受辱时,还能指望谁挺身而出?”

    这两个说辞很有力量,无数网民就是在这两句说辞的鼓动下以舍我其谁的勇气挺身而出,参与到这个热点事件中,积极支持炒作者的。

    所以这又是一个后来的炒作者必须学习的地方,是一个教科书般的范例。

    在一个热点事件的炒作和传播中,一定要浓缩案情,提炼口号,炮制一些最打动人心的语言,最好是名言警句,这样的名言警句是最能动员群众的。

    套用上面的话来说:当社会让你感到不公的时候,不要忘记,你身后还有一条路,那就是炒作,永远记住,这并不可耻!”我前文说过,炒作是个中性词,那么炒作这个行为也是个正常行为,既然炒作得法就可以解决诸多不公平、不法制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积极地拿起炒作这一利器?

    相信在这些著名炒作案例的示范下,未来将有更多的人走上炒作维权的道路,有人认为这对于促进我国民主和法制是很有帮助的,记者和网民一起判案,也比法官判案公平得多,也更能体现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良心。法律是冰冷的,人心是温暖的。我觉得这个说法也很好,以后的案件,法官就少参与一些,让全民来。相信一个执法更加有为司法更加公正的美好社会正在向我们走来。

(杨昇原创文章,来自作者微信公众号“绿时采”(号:lvshicai8))

    本文作者介绍:

    杨昇,大学老师,文学爱好者,互联网追随者,创业实践者,坚持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情感,有10多年短文写作历程,其文字多年来陪伴很多人走过了人生的某些阶段,总有一篇文章能在你的内心引起共鸣。


浏览(740) (0)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沈洛
注册日期: 2013-09-18
访问总量: 103,279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会见与会谈及布林肯访华
· 相当尴尬
· 谁怂了?
· 如果是你, 怎么办?
· 没有那么复杂 长津湖之战很简单
· 孟晚舟获释内幕
· 中国化就是你自己
分类目录
【test】
· 会见与会谈及布林肯访华
· 相当尴尬
· 谁怂了?
· 如果是你, 怎么办?
· 没有那么复杂 长津湖之战很简单
· 孟晚舟获释内幕
· 中国化就是你自己
· 谎言,是靠不住的
· 施化的最大担忧
· 简评解滨的“华人,一个正在被美
存档目录
2023-06-21 - 2023-06-21
2022-08-04 - 2022-08-04
2022-07-31 - 2022-07-31
2021-10-06 - 2021-10-07
2021-09-26 - 2021-09-26
2021-07-20 - 2021-07-20
2021-06-09 - 2021-06-24
2021-01-08 - 2021-01-21
2020-12-02 - 2020-12-22
2020-11-05 - 2020-11-29
2019-08-14 - 2019-08-14
2019-05-16 - 2019-05-26
2018-06-02 - 2018-06-04
2017-03-30 - 2017-03-30
2016-11-08 - 2016-11-08
2016-10-14 - 2016-10-14
2016-06-24 - 2016-06-24
2015-04-06 - 2015-04-09
2015-02-19 - 2015-02-19
2014-11-06 - 2014-11-06
2014-06-03 - 2014-06-29
2014-05-28 - 2014-05-28
2014-03-04 - 2014-03-13
2013-11-04 - 2013-11-04
2013-10-24 - 2013-10-24
2013-09-23 - 2013-09-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