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很多人來過,其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在餘杭留下了特殊的印記,讓餘杭的歷史和人文有了特別的意義,他們的職業是,帝王。
下面就隆重介紹這八位皇帝大咖,他們是:
★大禹——餘杭治水
★秦始皇——駐舟錢塘
★吳越王——建洞霄宮
★宋高宗——九幸臨平
★宋孝宗——攜皇后上徑山
★明建文帝——隱居東明
★康熙大帝——十二次過塘栖
★乾隆——泛舟西溪
今天要介紹的大咖是 —— 大禹
看山識禹功
《萬曆錢塘縣誌》“疆域沿革”:“禹巡會稽,至此舍杭登陸,故以杭名州。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主禹禮,國號於越,因名禹航,後訛為餘杭。”
禹因治水有功,初被封為夏伯,故史稱“伯禹”。後受舜之禪讓,因治水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君主。
古時餘杭水情
據史料不完全記載,從公元278年至2005年的1727年中,餘杭發生洪澇災害的有198年,其中1987年至2005年中就有水災11次,約2年一遇。明成化六年(1470年)至1969年記載較完整的500年中,澇年有41年,概率為8.5%,約12年一遇;偏澇64年,概率為13.3%,約8年一遇;合計105年,概率為21.7%,約四五年一遇。其中大多為苕溪所害。
流經餘杭的苕溪
苕溪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有東、西兩源,分別稱東苕溪、西苕溪。苕溪在餘杭境內段為東苕溪,因位於西苕溪之東而名。苕溪之得名,最早見諸於《山海經》,內有“浮玉之山,苕水出其陰,北流注入具區(太湖)。”
宋代詩人陳若虛一首《餘杭景》將其描繪成一派風光,如歌行板:
趿屐溪橋一望中,青山綠水景無窮
蘆花兩岸晴山雪,苕水一溪春漲紅。
大禹曾來餘杭治水
早在晉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中就有記載:“禹航者,夏禹東去,舍舟登陸,因以為名。”大禹舍舟登陸餘杭,為的何事?那就是為治理苕溪水患而建起了阻礙洪水泛濫的堤壩——西險大塘。
西險大塘自餘杭鎮石門橋,經餘杭、瓶窯、安溪、獐山至湖州德清大閘,全長44.94公里,其中境內長38.98公里。姚竹軒《綺雲叢載》“西險大塘”條載:“自餘杭石門橋起,至化灣塘入縣境,東至奉口陡門。沿西為武康縣境,北至勞家陡門入德清縣境之統稱。”
大禹發現共工氏和鯀的治水方法在許多地方行不通,於是就將治水方法改“壅”和“疏”。他“決江疏河,通之四瀆,致之於海,大小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高險,處平土”這種疏而導之的方法,由消極防水為積極防水。經過疏浚的河道,防洪效果明顯多了。
東坡詩云“看山識禹功”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七月的一天,上年剛任杭州通判的蘇軾,曾夜宿餘杭法喜寺。法喜寺位於餘杭通濟橋北,寺後舊有王安石所築綠野亭,亭後有荊公讀書堂。此寺近能聞苕溪水聲,遠能觀舟枕山色。詩人觸景生情,寫下:
徙倚秋原上,淒涼晚照中。
水流天不盡,人遠思何窮。
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
稻涼初吠蛤,柳老半書蟲。
荷背風翻白,蓮腮雨退紅。
追游慰遲暮,覓句效兒童。
北望苕溪轉,遙憐震澤通。
烹魚得尺素,好在紫髯翁。
詩中“問諜知秦過,看山識禹功”一句,大意是:在此我知悉了秦王朝的過失,看着舟枕山懂得了大禹的功績。
治水故事廣流傳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餘杭一帶流傳頗廣,讓我們從中擷取一篇:
上古時候,餘杭這地方一漲大水就退不出去,只有幾個峰露出水面。後來,有個大禹,坐了一隻大木筏來到這裡,停下來,用兩根大撐篙把木筏左右插牢,然後就上了岸。他帶領手下人和老百姓鑿通河道。大水有了去路,都涌到大海里去了。水治好了,大禹想撐了木筏再到別地方去治水。但水淺了,木筏擱在地上撐不動。大禹只好步行去別處治水。這木筏的位置就在苕溪南邊現在的餘杭街道。為了紀念大禹的功績,人們就把這塊地方叫做“禹航”,在他插撐篙的地方造了兩座寶塔,溪南山上的叫天寶塔,溪北地上的叫地寶塔。
至今餘杭故縣址有禹航大街,有大禹治水的大型雕塑等,更有大禹谷、舟枕山等大禹遺蹟和民間傳說,似乎在努力尋找那一份高遠,卻發現往事悠悠,如同一個個故事。不過,歷史沉澱的景深和百姓夢想的嚮往重疊一起,形成一種新的感召,永不漫患。
大禹治水的精神鼓舞了後人,且代代相傳,也許會對它產生一種全新的詮釋,產生一種與時俱進的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