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經常有患者朋友問我:“我現在血壓控制的挺好的,是不是可以停藥了?”;也有人問:“為什麼我的血壓要比別人的血壓控制的低(高)呢?不會有問題吧?” 那麼,血壓控制到什麼水平比較好呢?不同性別的患者有差別嗎?不同年齡的患者有差別嗎?有的人認為越低越好,有的人認為差不多就行了,甚至有些人認為反正我也沒有什麼不舒服,血壓稍微控制以後就不吃藥治療了。那麼,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到底降低到什麼水平比較好呢? 世界各國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收縮壓大於或等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0mmmHg。治療標準也基本上一致,都是要控制到低於高血壓的標準。近年來,根據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個別高血壓指南標準開始對60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標準開始有所鬆動,即收縮壓可以放鬆到150mmHg左右,但是舒張壓還是低於90mmHg。 事實上,由於每個人的個體情況如遺傳因素、生活環境、工作類型、性別、年齡、身高、體重、並存疾病等等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別,血壓的基線水平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別,比如2.13米身高的姚明,他的正常血壓可能就要比一般人高。而對於某一個人而言,血壓過低過高均不利於人體。而是要合適!適當的血壓水平,既不會引起人體不適和心血管併發症,也不會引起心臟的過度負擔。因此,對於血壓的控制情況也必然區別對待,而不能千篇一律!我們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去區別對待,這樣才可能既減少藥物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過度治療,使得患者獲得更大的收益。 比如,對於身高低的、女性、體形瘦小的、年齡小於60歲、沒有其它並發疾病的患者,收縮壓控制到140mmHg,舒張壓控制到90mmHg以內甚至更低一些,對會患者有更大的收益;相反,如果對那些身高比較高、男性、體形高大、年齡在60歲以上,並發有動脈上肢動脈狹窄等疾病的患者,血壓可能並不需要非得控制到140/90mmHg以內,適當放鬆是完全可以的。這不但是因為這些人本身血壓基線水平高比較高,即使有所升高,也是正常的;而且醫生要考慮治療的收益與大量使用藥物後的不良反應、藥物的費用等多個方面。 當然,對於血壓控制到多少、該不該減量或者停藥,且不可自行決定,以免引起危險。這是因為有些藥如倍他受體阻斷劑類藥物並不能突然停藥,而要逐漸減量才比較安全。血壓控制到多少,也要由醫生依據您的具體情況決定,千萬不可自己看看書、聽別人的經驗自行決定藥量和血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