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年年前,原本身邊一些熟人,也不知道是怎麼發的財,好些陸陸續續的移了民。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等地方都有。對於連國門都沒有出過的我,及周遭我這樣的人,這的確是讓人羨慕的。以前也沒有想過為什麼會羨慕他們,後來細想才知道,其實,這不僅僅只是好奇心,而是對文明和進步的渴望,對民主和自由的渴望。
後來呢,也就是近幾年,當年移民出的去,好多又陸續回來了。問起:你不是移民了嗎?幾乎都笑笑,說:還是中國好!這種回答讓一度讓我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倍增。你看,還是中國好吧。移是移了,還得乖乖回來吧,白折騰了!我有點幸災樂禍的樣子。一個移民澳大利亞的朋友對我的態度頗為不削,說:中國有事了我們可以走,你能走嗎?我的確走不了,一是沒錢,二是沒有外國身份。朋友的反問,無疑給我空漲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潑了盆冷水,於是我有意無意碰到那些移民的朋友就問問,為什麼要回來?
移民之後又回來的那些朋友,其實也沒什麼大的原因,無外乎就是飲食習慣,在國外沒有社交圈子太過寂寞,語言又不通,不如國內吆五喝六的熱鬧。能移民的經濟上都是不錯的,回來的原因基本都是因為受不了孤獨、適應不了那邊的環境才又折轉回來的。生活在中國,戶籍在歐美,大致是這樣。其實,這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思想、習慣、飲食、語言、習俗,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化。在我看來,文化的確太難改變了,文化集中體現就是政治體制。這不難理解,大家是什麼思想就會有什麼樣的體制,有什麼樣的體制就會有什麼樣的文化,有什麼樣的文化就會有什麼的習慣。社會體制,也可以說叫集體意志,所以中國沒有人家那樣的社會體制,原因是缺乏那樣的信仰和思想。再說,中國人本來就沒有真正的信仰,根本沒有面對孤獨的能力。面對孤獨其實就是面對真正的自己,也是面對真實、現實。中國文化一直是逃避真實和現實的,你叫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如何去面對孤獨?面對自己的現實和真實?!當然那些遠嫁異國他鄉的女性不一樣,中國文化本來就是嫁雞隨雞附庸男權的思想,或許有點思鄉,但不至於受不了。
而那些有能力移民的中國人無法思考到這一點,移出去有時間應該去建立自己的信仰,去面對孤獨,面對和反思自己內心的現實和真實。可他們根本認識不到,所以更無法改變自己的思想和習慣,於是就高高興興的移出去,然後又高高興興的跑回來。嚴格說,在改革開放以前那些移民的人是迫於殘酷的中國社會現實,他們在國外或許更能獲得存在感、安全感。而改革開放以後的移民,絕多是既得利益者,在國內有着相當的優越感,但他們都是機會主義者,深感中國社會的不穩定,而又無法通過移民獲得存在感,更無法拋棄虛榮給他們帶來的優越感。如此一來,移出去又跑回來,並且說:還是中國好!顯得極其具有說服力,這讓很多底層的國民都當了真,和我一樣,不由滋生起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來。
也是的,如果一頭豬因為種種原因成了寵物豬,受到主子的優待,獲得了很多的好處。原本在又髒又臭的地方拱屎拱尿,你突然給它弄到乾淨的餐桌上吃飯,還給它一勺子,有煎炸煮炒,冷盤西餐和水果,相信那住豬也是受不了的罷。
2015年7月23日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