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68年登基后,将他的儿子们分封为王,驻守全国各地。其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驻守于现在的北京(即燕京)。朱元璋临死传位长孙(因长子已死)朱允炆(建文帝)。朱棣不服,不承认建文帝朱允炆。随发动了靖难之役与朱允炆争夺皇位。 1399年燕王朱棣率军南下,从当时大直沽(即后来的天津)三岔河口渡河南下,袭取沧州,经山东一路向南进军。1402年终于攻进明朝首都南京,焚烧了皇宫。建文帝下落不明,死活不知。朱棣顺利登上了天子宝座,自称明成祖,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登基后,对他起事渡过的直沽三岔河口,十分赞赏,认为是块风水宝地,自己能登上皇位,起始于直沽的三岔河口。于是就命群臣出谋划策给直沽改献新名。最后朱棣选中了:‘天津’。其中的‘天’是真龙天子皇帝的意思,而‘津’是渡口的意思。故从此就将直沽改称天津。天津因此而得名,一直沿用至今。从此天津成了北京的东方门户,军事地位日益重要。 在1404年,即明永乐2年,在天津设‘卫’。(‘卫’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在天津共设三卫: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各驻军1·6万。设卫,就要筑城,虽建起了四四方方的天津城(即现存的天津老城在今红桥区内)。自此天津作为一个完整意义的城市由此诞生。所以至今人们还经常提及‘天津卫’一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