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AQI应该使普通群众更直观地了解空气污染状况,但其定义存在一些问题,妨碍了它起到这一作用。
简单来说,AQI的确定方法是:首先对每种污染物(包括PM2.5,PM10,NO2,SO2,O3,CO)计算一个相应的分指数。分指数不仅与该污染物的浓度有关,还要考虑当地对该污染物的安全允许值。一个重要特征是,分指数的最高值是500。以PM2.5为例,其浓度为75微克/立米时对应的分指数是100,250微克/立米时是300,500微克/立米时分指数达到500,之后无论PM2.5浓度再增加多少,其分指数都不再增加。在计算出6个分指数之后,选其中最高的作为总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对应的污染物称为主要污染物。
显而易见,因为分指数不可能超过500,那么总的AQI也不可能超过500。这使得在严重污染情况下,AQI不能真实反映污染状况。例如,假设主要污染物是PM2.5,当其浓度达到500微克/立米时,AQI是500;即便其浓度增加到1000微克/立米,AQI还是500。
其次,AQI只选择一个主要污染物的分指数,无法反映所有污染物的总和效应。1月5日,山西临汾的SO2浓度达到了1300微克/立米(对比北京的数值只有几十),但由于其对应的分指数仍不及PM10,当地的AQI仍以PM10的分指数代表,等于忽略了SO2的危害。
另外,计算PM2.5和PM10的分指数时,使用的是24小时平均浓度。因此,当这两种污染物为主要污染物时,AQI的变化有至少数小时的延迟。换句话说,在PM2.5和PM10急剧升高的时候,AQI并不会立即跟着升高。这种时候,直接看看窗外的天气,更能准确掌握污染的实际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