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为帮儿子申请大学资助,又是报税,又是填表,周末忙了一天。儿子得知我们银行账户里存款寥寥无几,表示很吃惊。我还雪上加霜地告诉他,若干年前给每个孩子存的少量大学基金,每况愈下,如今大量缩水。他的账户竟然是一个小负数(我到现在也懒得去问共同基金是咋回事)。 为了帮助儿子认清经济形势,我坐下来跟他算了算,除去各种苛捐杂税(联邦税,州税,社安税,失业保障税等),医疗保险,以及数额可观的自由奉献,剩下的钱就刚好养家糊口,与广大人民群众过那种既不大富也不贫穷的滋润日子。 接下来的两个月,儿子和他老爸都在等学校的通知,看哪所学校给他提供足够的资助。如今我对那些积极赞助后辈校友的老校友们,肃然起敬。每年轮到自己的母校电话募款,我难免不生发某种寒酸感,巴不得有亿万资产,捐一栋楼什么的。仔细想一想,每年普通劳动人民捐款数额总和,远大于少数亿万富翁们的施舍,所谓重在参与,聚少成多之理。 试想,一个社会里的公民都乐意把自己的一部分拿出来分享,形成一个大的百家宴,何乐而不为。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吃自己的饭,不如放在一起来分享。单独吃饭也是吃饱,但失去了一起分享的友情与快乐。当然,东方社会主义曾几何时的大锅饭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那种让劳动成为人的第一生活需要的空想,恐怕不容易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的慈善机能,尤其在信仰指导下的善举,可以填补政府税收福利莫及之处。 从远古的时代起,各种宗教就鼓励甚至要求信徒参与奉献。政府则通过强行税收制度来取之于民,虽然不见得都用之于民。但大政府的优势与麻烦都是很明显的。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执政理念的显著区别之一,也在这里。奥巴马领导下的民主党叫嚷要从富人身上征收富有税。上一世纪,富人所得税曾一度多到百分之九十,够劫富损富的了。 什么样的强制税收与自由奉献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还真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我望着儿子的学校录取通知,期待一个不需个人与社会负债累累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