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笔者完全赞成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战略决策,但并不代表对设立“东海识别区”的各个步骤没有技术上的反思必要。从国际上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反应看,至少有一点,中国的外交工作出现了重大失误。
中国宣布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美日的反应是正常的,欧盟及澳大利亚的反应过于夸张,不值一提,周边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的反应尚算温和,真正不正常的是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盟友,如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上合组织成员,基本上保持了沉默,从而使中国在外交上处于一种罕见的孤立状态。
这不应是中国所具有的外交实力的正常反应。
确实,从国际惯例上看,一国设立“防空识别区”,属于主权国家的固有权利,无需他国的同意或支持,但是,“东海防空识别区”作为中国全球战略由守转攻的第一步,考虑到中国实施全球战略的现实阻力和中国周边的现实安全态势,中国应该要有外交上的提前准备,尤其是在东海这个海上及空中战略态势十分复杂的地区。
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针对日本,间接针对美国,这必然包括一系列外交上的攻防。美日韩台作为政治及军事盟友,其在外交上的一致反应是可以预期的,因此中国也必须要从外交上组织自己的政治同盟来壮大声势,来减少自己的外交压力。可事实呢?俄罗斯不置一词已经是外交上的失分了,李克强出席上合组织总理峰会更是绝好的时机,上合组织居然也保持了沉默,还有号称“巴铁”的巴基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上合组织成员国并不是东海地区的直接相关国,只要做好相关工作,摆个“理解”中国举措之类的外交姿态,这种顺水人情并不为难,也无需中国付出多大的外交成本。
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中国没有就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向周边国家尤其是自己的政治盟友提前通报,解释自己的立场,从而提前从外交方面进行协调,媒体曾报道,韩国政府“提前30分钟得到了通报”,而台湾官方则声称中国“没有提前通报”。这种情况如属实,这是中国一个重大的外交失误,尤其是对自己的政治盟友俄罗斯和上合组织的外交工作。
正常的做法是,中国应该首先向俄罗斯、巴基斯坦及上合组织等盟友通报决定,以示对盟友的尊重并取得盟友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应该提前告知韩国和台湾,以分化美日韩台联盟;最后应该通报美国、欧盟等重要国家;而对日本则确实无需通报。如此,不管上述各国何种态度,中国至少可以从各国的态度上评估可能的外交态势,从而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可实际情况呢?是外交部事后没完没了的解释中国立场,是中国面临罕见的外交孤立。
当然,以上只是推测,尚没有任何官方消息来证实中国是否采取了以上的外交步骤。但是,如果中国已经采取了上述外交步骤,仍是这个外交局面,则目前中国的外交失误更加不可原谅,一个鲜明的反例是,以往有关台湾问题,中国就曾取得上述盟友坚定而明晰的政治支持,如2004年俄罗斯对中国涉台立场的坚定支持和2007年上合组织对台湾“入联公投”的明确反对。
在中国的对日战略乃至全球战略中,从外交上为中国的国家行为取得国际支持是题中应有之义。中国确实要有“以我为主”的战略心态,但是并不表明中国的国家行为是无需顾及国际形象和政治影响,这个国际形象和政治影响需要有一个精细和专业的外交工作来实施,但愿中国在南海等其他“防空识别区”的划设上能避免类似的外交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