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次考进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在全美举办的署期天才班夏令营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我去参加一个暑期夏令营的达标考试。所以,在学校给毕业生颁发学习成绩优秀奖的大会上,我没有到场,是妈妈委托我大姨代表我去领的。大姨说:“这一趟真没有白去。”左一回右一回地走上领奖台,使大姨也尝尽了丰收时的喜悦,她也为我感到自豪和骄傲。有的老师和同学还以为她就是我的妈妈呢!(她是妈妈的亲姐姐)后来妈妈有点后悔当时没有自己请假亲自去参加,因为那次是我得奖最多的一回,光是各科成绩第一名的奖状,就领了有六七个!还有几个奖杯加在一起抱回家一大堆。小学五年一眨眼也就这样过去了。
一九九五年的九月份,我准备开始上初中了。学校也是按区域划分,东部中学East Middle School座落在宾汉姆顿城市的东部;西部中学的校址在萨斯坤翰纳河的另一边。这所学校出来的学生,基本素质要比东部的高。当然也不是绝对,套用国内的话讲:有点像本市的重点中学。西部中学的学生,中产阶级家庭占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总体上看,要比我就读的这所东部中学各方面条件要好出许多。
开学典礼时,我没有像刚上小学那样初来乍到地,什么都感到陌生。现在不同了,眼前有很多都是来自罗斯福小学的毕业生,也有我的不少同班。这里的同学都知道我马力千,因为我小学毕业时的成绩,已使我成为全校赫赫有名的小人物。同时我心里也很清楚,没有人能把我给唬住。我学会了待人谦和、自信,也学会了怎样与同学和老师们沟通。当然这对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不论贫富,也不论是什么种族,或学习成绩好与不好,我都一视同仁。对刚满11岁的我来讲,已经是实实在在地融入到这个被称之为多种族、多元化、多移民的群体当中。有人要问为什么我能适应这里?一句话:“语言(英语)是彼此沟通,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开启这扇大门唯一的一把钥匙。”这是我来美这几年,最深切地感受和体会。
因为是刚刚开学,学校一切都是按步就班的老样子,也没有什么新鲜事儿值得一提。让我感兴趣的倒是夏令营!说起署期的天才班夏令营,在美国,每年都有名牌大学利用学生放暑假的机会,向全国乃至世界招收学生。培训班的老师由名牌大学的讲师或教授来亲自担任。培训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提前讲授大学课本上的专业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大,眼界放宽。生活方面包括:怎样培养自己照顾自己,怎样独立生活,怎样自己动手做饭解决一日三餐,甚至怎样使用洗衣机和电熨斗都包括在内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招生对象是从小学五年级至初中高中。年级不等,接受的训练方式和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时间为一到一个半月,学费几千甚至上万美元不等。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曾经第一次考上了暑期夏令营。这就是我梦寐以求全美赫赫有名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提起这个约翰.霍普斯金,凡是想未来当医生悬壶济世的,这所大学是非申请不可。因为它在美国名牌大学医学院中的排名历来都是数一数二的。光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就有二十几位!从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无论走到哪里,头都是昂着的,他们手里抱着个金饭碗,这一辈子是不用发愁了。 就是这所大学举办的暑期天才班夏令营,还真的就让我给考上了。我拿着霍普斯金大学的暑期夏令营寄来的录取通知书,真是高兴得好几个晚上都没睡好觉。还记得当时我和父亲那几天经常说的一句话:“Johns
Hopkins,威武……”来抒发我们的喜悦。(威武这两个字,是来自我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包公》在升堂时站在两边的打手卫士们说的。有震摄和壮胆的意思。)除了说之外,我没事时就捧着通知书没完没了地反复看,以至最后都印在我脑海里边了。
夏令营是考上了,可我们当时没有那么多的钱。一句话:上不起!什么也别说了,有我份儿的只是能让父母开着车,到百十来里外的一所大学(霍普斯金大学设的一个临时办事处),去参加全纽约州被录取学生的领奖仪式。当时,我的心情应该说是很复杂的。站在领奖台上,望着台下衣着朴素的父母,再看看那些衣冠楚楚的有钱人,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的。我知道,在美国,我的父母这一辈子也变不成有钱人,就像我父亲临来之前说的:“就算是衣装笔挺,口袋里仍然是空的,除非天上掉下个馅儿饼来。”可对于我来说,我并不嫉妒人家有钱的人。他们之所以富有,那是几代人多年奋斗出来的结果。我必须努力奋斗,才会有一个美好的将来。
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暑期天才班的大门,实际上没有对我完全打开。我仅仅是迈进去了一只脚,而另一只却还在外面。我知道,我的家庭不是那种“买得起马但又配不起鞍”的小中产阶级。我们的父母是属于“买得起鞍却买不起马”的那一类低收入家庭。可是作为他们的儿子,这一生我都无怨无悔,反而为能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无比欣慰。小时候,爷爷曾以传统的中国方式教导过我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里没有忘。好男儿当自强,将来我还是要靠我自己。
约翰.霍普斯金的暑期夏令营,我先后考上两回,都是因为经济上的问题没有去成。但每年的达标考试,我还是照旧参加,而且两年榜上都有我马力千的名。从小学到初中,我一共考了它三回,直到初中毕业我才罢休。在我卧室里的墙上,每一次得奖,我父亲都用带金边儿的玻璃镜框,把奖状镶在里面然后就挂了上去,接着就是一边看一边想,心里真是美滋滋的难以言表。
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七年,我所就读的小学和东部中学,像我这样连续三年考上名牌大学举办的暑期夏令营的学生,以前还从未有过,这当然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了。在我最后一次中榜后,学校的老师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把我的事迹刊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呼吁大家给我捐了一笔钱,再加上父母凑的一些,使我最终圆了一次上名牌大学暑期夏令营的梦!那一年,正赶上我的爷爷和奶奶来美国探亲,是我的父母带着他们亲自把我送到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的夏令营所在地。到了这个时候我才敢相信:我的另一只脚,算是迈进了这所最高学府的大门,成为一个名符其实天才班里的学生。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的情况下,开始锻炼并经历四个星期的独立生活。我记得在告别的时候,我对眼含泪水的母亲和爷爷奶奶说了一声:“再见!”那一天是七月十八日,我一生难忘的日子。
2. 从小学到高中六次名列前茅的钢琴比赛
早就听人讲:“文学中的诗歌和小说是可以跨越时空的。”当我写这本书时,也确实体会到了。笔锋轻轻地那么一转,前后就是好几年。写起来倒也容易,就好比是戏剧中的“暗转”:灯一关,然后再一开,瞬间就是几十年的光景。而坐在台下的观众也没感觉出什么不自然来。电影也是这样,还有一个专业术语称它为“蒙太奇”,可能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艺术吧。
在此,我想把从小学到高中所参加的钢琴比赛都集中写在本章里面,省得以后再说了。读者您也别见怪,就权当是在舞台上,感受一下这灯光一关再一开,瞬间转换的效果吧。
父亲曾经和朋友们说过:来美后我坐破了两把椅子。一把是我卧室书桌前面用来学习和写作业的,另一把就是每天伴随我练习钢琴时坐的琴凳。说起这个琴凳来,还要回到八岁时我开始学习钢琴的1992年。从父亲买第一台钢琴起,直到买第三架琴的1996年,四年的光景,这个琴凳竟让我坐得变了颜色!尤其是大夏天儿练琴,光着个膀子穿个小短裤,那汗水把琴凳表面上的漆都给腐蚀掉了,看上去是两头黑中间白,可想而知我在练琴上下的功夫!
1994年,我学习钢琴已经整整两年了。当时我的钢琴老师感觉我进步还挺快,于是就推荐我报名参加纽约州中部的一个由不同地区的钢琴老师们组成的音乐俱乐部(National
Federation of Music Clubs)举办的钢琴比赛。参赛的选手分少年组、青年组和成年组。当时我刚满10周岁,是少年组的选手。我参赛的曲目是:巴赫的
Solfeggetto手指快速练习曲、贝多芬的“献给爱丽丝”和德国作曲家Sinding
的“Rustles of spring” 。 要说论乐曲的难度和演奏技巧,在少年组里难度应该算是最高的。从形式和内容上看,一个是古典主义,另外两个则是属于抒情浪漫主义色彩的。
赛场上的钢琴是标准九尺长的“斯坦威”三角演奏琴,这对我们少年组的小选手来说,就显得有点大。为什么呢?因为少年组参赛的有几个七八岁的小选手,他们弹奏的曲子,是不需要使用钢琴踏板的。就是需要踩,这脚也够不着!所以,他们的老师就在钢琴的下面摆上一个小凳子,让选手们把脚放在上面,省得两只脚悬着空够不着地儿。可是当轮到我上场演奏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后台的琴房里练琴,等到上场时,我看到钢琴下面多出来这么个小木凳子,正好把琴的三个踏板给挡住了。我弹的曲子有的是需要踩踏板的,可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这只小凳子,我一时真的懵住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舞台两边的人还以为我会自己把小凳子挪开,可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小凳子是干什么用的。我想也许就是摆在那里的道具。这时我的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有点不知所措。愣着站在那里,两眼傻乎乎地往台下看,想找到我的父母,以求得到他们的帮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台上有一位老师用手示意,我可以把小凳子挪到一边去,我照着她的手势做了。就是因为这个意外,我的心开始有点儿乱了。等我坐下来,把第一和第二首曲子按顺序弹完后,感觉节奏都在往前赶,好在曲子没有中断,音也没有弹错,该强该弱的,基本上都表现出来了。等第三首曲子弹完后,我听到台下的掌声比前面的几个还热烈,而且时间也更长。当然最使劲儿鼓掌的一定是我的父母和佳佳一家了(我父母邀请的)。我站起身来给大家鞠了一个躬,随后就走下了舞台。待我坐在父母身旁的时候,有的观众还特意伸出大拇指向我表示祝贺!我心里真是甜滋滋的,还以为少年组的第一名非我莫属呢!其实我高兴得有点儿早了,这第一名不是我和观众说了算的,而真正懂音乐的专业评委,才是最有权威的发言人。
按照规定,比赛的奖状只发给前三名。美国的颁奖方式和我们中国恰恰相反:我们中国是从第一名往后念,而美国是从后往前念。我就是评委第一个叫上台领奖的第三名!Third Place Winner.接下来是第二名和第一名。当时我还以为是耳朵不好,听错了呢。稀里糊涂地走上领奖台,从评委的手中接过奖状和一百美元的奖金。(一等奖是三百,二等奖是二百)我一看,这才傻了眼,别说是第一名,就连第二都不是!
艺术和音乐是认真严肃的。评委没有错,是我的演奏不够完美。三首曲子的整体节奏都往前赶了点儿,在评委的眼里,乐曲的难度再高也没有用,他们最关键的要求是:你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第一名和第二名,虽说他们参赛的曲目比我的简单,可是人家临场发挥得好,速度把握得适当,节奏也压得稳。评委的心里明明知道他们的程度不如我,可又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也只能给人家打高分。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花样滑冰,你跳个空中转体三周半,落地时你失去平衡摔倒了,这能怨谁?而另一个参赛选手跳起来在空中仅转了两圈,然后平稳落地,你说裁判员能给那个转三周半落地时摔倒了的举起个高分吗?音乐比赛和体育竞技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这次比赛判我个第三名,我是心服口服没说的。
1995年,母亲给我换了一位钢琴老师,她是妈妈就读学校音乐系的钢琴教授,来自波兰钢琴诗人萧邦的故乡。她对巴哈、李斯特和萧邦的音乐作品,有着极为深刻地理解。在波兰时,她就已是知名度很高的钢琴家,并曾经在波兰、匈牙利和德国的国际钢琴比赛中获过奖。她的名字叫爱娃,是一个非常认真严肃的钢琴老师。在她第一次给我上课的时候,就给我挑出了很多毛病和问题,以至我对第一位钢琴老师的教授方法产生了置疑。她指出我十个手指触键时,力度不够,即使再用劲儿,音色仿佛也是死板的,没有弹性、没有像她弹出要求的那样清脆和有跳动的活力感。按照老师的要求,手指触键的感觉,形象地说就像是鸡在叨米,嘴点在地上马上就又弹了回来。听起来好似简单,可真正弹出这个效果来,还不是件容易事呢。
我按照她的方法开始练习,可是复课的时候几次都没有通过。老师让我回家再练,直到一个月以后,她才点头表示满意了。这只是一个例子,要是叫我评价上她的钢琴课,那严厉刻薄的程度,我看跟我父亲比也不相上下。
再有就是关于我的第二架钢琴。开始上爱娃(EWA)老师的钢琴课,父亲已经给我买了第二台琴,花了八百美金,是个立式的旧钢琴。平时上课,都是父亲下班后,再开车把我送到音乐系爱娃老师的琴房或是去她的家。但不管去哪里上课,我都觉得我自己家的琴比起学校和老师的琴,音色差得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琴键即使是用劲儿弹,出来的声音效果也不行,琴键反弹的力度不够强,老师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有一天,老师给我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爱娃说:“马力千钢琴弹得进步非常大,他对音乐的悟性很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不错。要是可能的话,将来我想让他多参加一些钢琴比赛见见世面。作为我唯一的私人学生去参加比赛,我希望他能在比赛中获奖,不管是第几名,只要名列前茅就行。当然拿个第一名更好!不过那是非常不容易的;还有就是我建议你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否给孩子换一台好一点的琴?这对他来讲很重要。”
晚上吃饭的时候,妈妈把老师的建议告诉了爸爸。那一夜,我知道爸爸没有睡好。第二天他走进了卖乐器的商店,在崭新的立式琴和三角琴之间不停地徘徊着。立式琴的标价一般都在三千美元上下,而三角琴的价钱却是立式教学琴的好几倍,甚至十倍二十倍!买立式琴,说老实话父亲还将就买得起,可要买这大三角琴,在当时真是想都不敢想。就是我的钢琴老师也没想到三角琴上去。可是父亲从长远考虑,为了让我能弹出个名堂来,为了不再更换钢琴,他干脆一步到位,狠下心来向银行贷了款。一架崭新六尺长的日本名牌Kawai三角琴,就这样搬进了我们家。
用一把古董小提琴作为交换再加一万两千美元的钢琴贷款,分五年偿还。这是父亲在我音乐教育方面,投下的第一个大手笔!有朋友说:“你父亲这是怎么了?是不是疯了!”不,父亲没有疯,他很正常。买这架钢琴有十年的保修期,大约有七十年不用大修的有效使用寿命。买琴的时候我十二周岁,如果加上这七十年,那时候我都八十多岁的老头子啦。一句话:这辈子够本了。再说,自从有了这架钢琴后,我练琴练得更加刻苦,弹得更加投入。手指触键的力度也更加到位,音色听起来也比那台旧琴纯美多了。
1996年至2001年,父亲还清了五年的钢琴贷款。而我却给他捧回来五次钢琴大赛名列前茅的大奖!算是我对父亲的最好回报。朋友啊,你们说父亲给我买这架钢琴值了吧?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提及一下我的钢琴老师爱娃,自从我父亲买了这架三角琴后,老师知道我家收入低,为了每星期能保证上她的课,爱娃老师竟然砍掉我一半儿的学费!2001年,父亲工作的公司倒闭,父亲失业待在家里将近一年,而这一年的钢琴课,我敬爱的老师竟分文不要,她的这种重才而不重财的高尚品德和精神,让我和父母为之动容!
1999年的10月30号,我报名参加了在纽约州Ithaca
College(依萨卡大学距著名的长春藤名校康乃尔大学仅有一里地之遥)举办的美国东北部地区第二十届音乐节钢琴比赛 (Ithaca College School
of Music 20th Annual High School Competition) 。 参赛报名的来自纽约州、宾西法尼亚州、新泽西州、康乃迪克州、新罕布什尔州和密西根州的在校高中生。能够参加这个级别的比赛,可以说都接近专业水平。来自这六个州(州就等于我们中国的省)的参赛选手,他们的老师毫无疑问也和我的老师一样:不是大学音乐系里的讲师教授,就是歌剧院、爱乐乐团或交响乐团里的专业演奏家。再有就是,凡带学生远道而来参加这近乎是专业组比赛的老师们,他们的心里都清楚得很,这是一场硬碰硬的大赛。
我参赛的曲目是巴赫的“法国组曲作品2”和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浦罗高菲夫的“托卡塔”。这首曲子的表现力丰富,自由奔放,难度高、速度快,跳度大。在选这首曲子的同时,我的老师就说过:“这首曲子要是在比赛中弹好了,就有希望获奖,要是弹不好乱了套,就是一锅粥。连个圈你都别想进去!”所以说参加这次比赛,对我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比赛那天,选手们都是由老师或家长们驾车远道而来,也有乘坐飞机的。大家顾不上旅途的疲劳,多少年的努力,将要在这里得到证明,哪里还顾得上休息!比赛开始的时候,台下的观众都坐在后边,也没有捧场的那种气氛。前面一排,坐的是从音乐学院请来的评委,中间十几排椅子更是空着没人坐。选手们在后台的琴房里做热身练习,等着被叫上场。轮到我上场时,我也不知道在我之前上场的几位参赛选手的演奏水平到底有多高?我手中掌握的只是所有选手的参赛曲目,而且我也没有时间仔细地去浏览它。因为我不想过多地了解选手们的具体背景和演奏水平,若是那样,就会给我精神和心理上造成紧张和压力,从而产生负面影响。
待我上场时,台前的聚光灯都打在大三角钢琴上,所以往台下看是黑乎乎地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我身穿黑色的西服,装着镇定地走到钢琴前,弯腰向台下行了个礼,然后坐在琴凳上,并用右手将琴凳调到适合我高度的位置,屏住呼吸酝酿了几秒钟的感情后,两只手就触到了琴键上。优美的旋律从跳动的手指下流出,有时像涓涓细流,有时似惊涛骇浪
……
两首乐曲弹完后,我听到了从台下传来的掌声。我起身向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鞠躬,然后继续站在那里等候评委的打分。几分钟过后,评语结果出来了。第一组评委写到:“巴哈的曲子演奏得非常干净流畅,且很有感染力;浦罗高菲夫的“托卡塔”弹奏得真是好极了!充满激情,而且细腻流畅。我十分欣赏,祝贺你!”第二组评委:“巴赫作品优雅的进行,美妙的演奏。不过第一乐章的强弱处理还欠缺点儿。如果再强调一下会更好一
些。浦罗高菲夫:“Bravo”!(法语,太棒了)非常有激情,但在强弱的处理上,若进一步改善,效果将会更好。”
看到这样的评语,我用手松了一下系在脖子上的领带,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放松感觉。我走到台下,坐在父母的身旁。感谢上帝!让我有机会还能看到在我之后选手们的演奏。你猜怎么了?后来上场的几个选手,竟然一个比一个弹得好!有一两个选手的演奏水平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特别是来自密西根的那位选手,她参赛的曲目是拉霍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伴奏部分,是由她的钢琴老师亲自担任。两架大三角琴,头对头地一起演奏,那种音乐效果,感动得我全身不时地起鸡皮疙瘩(很多人没有这种感觉)。那种震撼力、那种感染力、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我心中产生出了最强烈的共鸣!女选手触键手指的那种力量和力度,把作曲家要表达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当听到这首钢琴协奏曲时,我就暗自发誓: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弹,而且也让我的钢琴老师给我伴奏。我要演奏近代钢琴家、作曲家拉霍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你们瞧,这音乐的魅力该有多大呀!
我被这位选手娴熟的琴艺所征服,在评委还没有打分之前,我就从心里给了她一个最高分!人家确实是弹得好,而且赢得了在场所有评委的青睐。不出我之所料:果然她拿到了第一名。
参加这次比赛的选手我数了一数,总共有21人。比赛取前五名,最后我是排在第四。拿到个荣誉奖,说起来也算是榜上有名了。我还挺满意的呢。
十一月十号,我收到一封来自Ithaca College(依萨卡大学)音乐系的邀请信,打开信一看,嘿!人家看上我了,希望我将来能申请他们的学校。
Dear Liqian:
It was a pleasure to have you participate our
Twentieth annual High School Competition, I hope that you found the experience
positive and enjoyable. Our faculty judges felt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was
quite high this year and they were delighte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hear
you perform. I hope you found their comments helpful to you as you continue
your studies. Enclosed is a List of the Winners.
If you
are a senior, I wish you the greatest success in your future musical and
academic endeavors. It would be our pleasure to again welcome you to our campus
as a matriculating college freshman in the fall of 2000.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haca
college as a viable choice for continuing your music education, please contact
Mr.Eric Hummel, Coordinator of Admissions.
Ithaca College.
Sincerely,
Dr.Richard
Faria.
我知道这次比赛凡是进入前五名的,Ithaca
College的音乐系都欢迎你能上他们的学校,而且不需要再考试。我想:要是论水平,人家第一名上朱莉娅音乐学院都没问题。我虽然排在第四名,但也不想高中毕业后,去申请Ithaca College的音乐系学习钢琴。音乐只是作为我的一种修养,一门爱好。以前,要不是父母反对的话,其实我也挺想学钢琴专业的,能达到我目前这个水平也实在不容易。不过,我的父母过去都是从事音乐专业的,他们也想让我换一个行业干干,也许将来能有更大发展和更多的机会。
我另外获得的两个钢琴比赛大奖和Ithaca大学的钢琴比赛形式也差不多。一个是在宾西法尼亚州玛利伍德大学举办的青年钢琴家比赛,
Marywood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usic Young Artists Piano Competition我得了第三名;另一个是宾西法尼亚东北部爱乐乐团举办的钢琴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我也进入了总决赛 (Finalist)。评委给我的最后得分是9.5分。(评委的得分标准:10 perfect.9.5
outsanding,8.5 superior,
7.5 Excellent,6 verygood,5 Good,4 Fair,3 poor)评委(Judge)在我的艺术表演上(Artistic
)打出个9.5分,在技术上(Technical) 给了个满分10。所以平均下来的结果是9.5。
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拿到第一名!倘若是第一名,宾西法尼亚州的爱乐乐团就能给我伴奏我的钢琴协奏曲(Concerto),并且安排一场演出。你知道吗?宾西法尼亚州的费城交响乐团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宾州爱乐乐团虽然比不上它,但在美国东部也是响当当的一流乐团。多好的一次机会!我想抓可又没有抓住它,不过像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今后也许还会有的。
3. 梦想成真
1999和2000这两年,是我钢琴水平的巅峰时期,大部分比赛也都是在这两年当中进行的。通过比赛,我积累了一些赛场上的经验。与此同时,我的老师爱娃也看到了我得第一名的希望和曙光。“力千,加油啊!再努一把力!”这是她后来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爱娃为了我们这个共同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她从此以后就没再收我的学费。看得出来,她绝对不是为了钱才教我的,她是看到了我的潜力,并有心培养我。也正是为了不辜负和报答我的恩师,我开始更加拼命地练琴。像爱娃老师一样,我也有一种预感,就是我距离那个理想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1999年,我又报名参加了STMTA音乐节的钢琴比赛。说来也巧,就在这次的赛场上,我遇到了我以前第一个钢琴老师的学生。我知道,我的第一位老师对我的基础和演奏水平当然是了如指掌,而且每年类似这样的比赛,都有她的学生入围。今年参赛的这位,是她以往学生里最得意的一个,同时她也抱着最大希望,想夺得本次比赛的第一名。
我看了一下节目单上有关介绍她这名学生的简历。原来他(Fran)以前的老师是纽约一个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曾带着他在不同级别的钢琴比赛中,大小也获得过不少奖。后来他跟随父母搬迁到这边来,求教于我的第一位钢琴老师。我和爱娃原以为这次比赛,我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稳操胜券,可谁又能想到这半路上竟杀出个程咬金来!然而更巧的是,他和我参赛的曲目选得竟然是一样的,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No.2
in G Minor.Op.22。在比赛开始的时候,我看到他那踌躇满志、誓在必得的样子,心里还真有点儿退缩。可我的老师爱娃却鼓励我说:“力千,你今天遇到了一个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你要从容面对,要相信自己的实力,我觉得你能赢。”在最关键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语,好比字重千斤。我的老师爱娃,也像我的母亲一样瘦弱,但是我可以从她的眼里,看到此时的坚强和对我赢得第一名的渴望。
还没有上场比赛,怎么就能认输了呢?这不是我马力千的性格呀!我想:其实我们俩的水平应该是不相上下,最关键的就是在比赛场上的临场发挥。我相信我的第一位钢琴老师和她的这位学生手中,都有本场比赛的节目单,我们彼此也更清楚,我们比的是圣桑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而且又都是由自己现任的钢琴老师来担任协奏曲的钢琴伴奏部分。比赛的场地是:纽约州立宾汉姆顿大学音乐系的演奏大厅(Binghamton University Casadesus Hall,妈妈曾经就读的母校)。从节目单上看,我知道我第一位钢琴老师的这位学生叫 Fran,按顺序,他排在我前面上场。
在比赛大厅的舞台上,两架九尺长的斯坦威标准三角演奏琴像上次那样:头对头地“顶”在那里。在它们的后边,一个巨大的管风琴由粗细大小不等的金属管子组成,从舞台的左边一直延伸到右边,看上去气势宏伟庄严。
我听到了观众鼓掌的声音,Fran和我的第一任钢琴老师,一个从左,一个从右走了上来。因为参加过几次比赛,大场面也算是见过不少,所以说不太紧张。这一次,我竟然静下心来站在舞台的一侧,从头到尾完整地听完了他们的演奏。要是叫我当评委,我可以说:弹得确实有水平。等轮到我上场的时候,我心里暗自告诫自己说:“马力千,你和Fran弹的都是同一首曲子,你若是弹不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来,那让评委怎么给你打高分呢?我就是抱着这种心态走上舞台的。
我们中国老一代的钢琴演奏大家刘诗昆先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赴苏联的莫斯科参加第一届柴可夫斯基世界钢琴比赛,最后获得了第二名的银奖,第一名可能让美国选手给夺走了。那次比赛,刘诗昆弹的钢琴曲目是按比赛规定必弹的,和美国选手的一样(不是我弹的这首)。可是刘诗昆就是没能比过那个美国人!为什么呢?后来据他自己的回忆说:“当时他就是找不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觉。没有经历和体会过人生的艰难坎坷。具体一点说,音乐更深一层的内涵,对当时还年轻的他来讲还不能理解。”直到六七十年代的文革动乱,他自己身陷囹圄、被迫离婚、饱受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摧残和折磨,以至后来平反复出,重见天日之时,才真正感受到人生的大起大落,又好似大梦初醒后的大彻大悟。当刘诗昆再次回过头来重新弹起这首钢琴曲时,他的两只手尽管还留着当年红卫兵造反派殴打后留下的颤抖后遗症,可是弹出来的音乐,却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他体会到了这首钢琴曲的真正内涵,最后也触摸到了作曲家最深处的灵魂。刘诗昆说:“当时的那种感觉,真是一点儿不比当年拿第一名奖的美国人差!”
来美国这么多年,对于我来讲,虽说谈不到大起大落和大彻大悟,但从孩提时代一直到今天,我知道,我个人的经历有幸福的一面,也有抹之不去的沧桑阴影。当我和我的钢琴老师一同面对面地坐在琴凳上时,我的那种感觉,也正像刘诗昆先生当年似的:两只手触到钢琴的黑白键上,就像触摸到了作曲家圣桑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灵魂……
我赢得了这次比赛的最高奖!一年以后,我又以同样的排名而再创辉煌。1999和2000年,接连两次夺得STMTA(Southern Tier Music Teachers Association) 钢琴比赛第一名,评委们给我的最高奖励是:宾汉姆顿交响乐团(Binghamton
Community Orchestra) 将给我伴奏我的获奖曲目:法国作曲家圣桑的g小调钢琴协奏曲(Concerto)。
我最终的追求和理想终于实现了!我还记得在宾汉姆顿报纸的广告版上,有一条消息说:与我同台演出的,还有这次比赛不同的获奖者们参加。门票还卖七块美金呢!这场音乐会是专门为本届声乐、小提琴、钢琴、铜管和木管组比赛胜出的第一名所举办的。乐团的指挥是由宾汉姆顿大学音乐系的教授Timothy Perry担任,他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音乐系。
表演那天,我的父母、我的钢琴老师和父母邀请的许多朋友都去了。当大幕徐徐拉开时,我伴随着掌声,登上了由专业交响乐团给我伴奏的舞台。我站在钢琴旁边,向台下的观众、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指挥和乐队都准备好了,我看到指挥点头向我示意时,协奏曲的引子在没有乐队的伴奏下,忧伤的旋律开始从我右手指下流出。在引子进行到最后一个和弦时,Timothy Perry手中的指挥棒沉重地向乐队挥去,在所有管弦乐器的齐鸣中,引出了这首g小调钢琴协奏曲悲凉的主题 ……
当我的手指弹完最后一个和弦离开琴键时,全场的观众起立,为我报以最热烈的掌声,所有交响乐队的成员也都给我鼓掌表示祝贺。我起身面对台下的观众,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和指挥及乐队的第一小提琴握手,并面对全体乐队行礼以感谢他们的合作。这时六岁的曦曦(我父母朋友的女儿),从台下走上来送给我一束鲜花,我接过鲜花蹲下拥抱了这位小天使。之后,走下舞台把它献给我的恩师爱娃。看到这位平时在钢琴课堂上对我要求极为严格的老师,此时此刻,竟然像个慈祥的母亲一样激动地拉着我的手。我看到泪水在她的眼眶里打转,一眨眼就掉下来了,我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是啊,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更是有她的一半!老师要与我一同分享这次演出成功的喜悦。
在演出之前,我看到乐队指挥的夫人也来了,她站在我身边还把我当成个“小儿科”看,最多也不过客气地寒暄,打了一个招呼而已。可当她看过我演出后,走上舞台除了与我主动握手表示祝贺外,还告诉了我她的感受。她激动地说:“是你的琴声感染了我,你弹的曲子,就好像是朗诵着一首既悲伤而又美丽动人的诗,听到主旋律再现时,我都情不自禁地流泪了!”
总结这两次夺得钢琴比赛的第一名,我觉得我是赢在了对这首曲子的深刻理解上,还有我的生活经历。而那个美国人Fran,却少了许多像我生活中那样的磨难。他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是从小就生活在天堂里并有着优越感的幸运儿,他没有我那种悲欢离合的切身体会。要是让他弹个欢乐愉快的曲子,也许我还真的比不过他呢!可是同样的音乐,同样的曲目,倘若让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来演奏,也必定会产生出截然不同的音乐效果
来。而我的全身心投入,弹出来的每一个音符,又仿佛是向人们诉说着我自己的奋斗经历。
音乐就是有这种特殊的魅力:在每一个演奏者的演奏过程中,可以说都是一次再创作。它是介于现实和抽象之间的一种东西,是靠人们对它的一种感受和理解而最后产生出共鸣的。音乐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纯洁和完美,这也是我一生做人奋斗的目标。我深知钢琴不是我将来从事的工作,不过通过努力,能名列六次钢琴大赛的前茅,这在我的业余钢琴生涯里,也算是个闪光点吧。
我父母有个习惯 (前面好像是提到过了),凡是我获得的奖状、奖杯或是我上报纸什么的,他们都会亲自去商店,挑选一个相应尺寸带金边儿的镜框子把它镶进去,然后挂在我卧室的墙上以示鼓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那叫“金榜提名”,是中国人的骄傲和光宗耀祖。这次和宾汉姆顿交响乐团的合作也不例外,在演出结束时,我又被叫上台领了一个奖状,(Certificate of Excellence in Performance Presented
to Liqian Ma in recognition of exceptional musical artistry as our Concerto
Soloist Binghamton Community Orchestra.)不用说,我父母理所当然地又把它挂在了墙上。
有时我静静地躺在床上,两眼注视着四周挂满荣誉的奖状。作为他们的儿子,现在还不能给他们以物质上的报答,因为我还年轻,我所能做到的,只是在精神上能多给予他们一些,而且我也一直在尽力。多挂它几个,越多越好,就权当是满足他们的一份虚荣和尽一片孝心吧。(读者点击下面网站,可听到马力千与宾汉姆顿交响乐团合作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实况)https://www.dropbox.com/s/3ogdtifq112nx5b/Saint-Seins%20Piano%20Concerto.wma
4. 感受校园文化
美国的初中和我们中国大陆一样:也是三年制,只不过是叫法不同而已。初中一年级在国内叫“初一”,在美国则称是六年级。“初二”这里是七年级,“初三”就是八年级了。上高中也是如此,接着往下数,反正到毕业的那年,就是十二年级了。
我就读的这所公立学校,有很多学生都是新来的移民,黑人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在EAST
MIDDLE SCHOOL,除了正常上课外,有很多事都让校方感到头痛和烦恼。比如说学生抽烟、喝酒、搞对象、打架、吸毒,还有其它社会上各种各样不好的事,在这里也时有发生。
不晓得你们知道不知道“TEENAGER”这个英语单词?翻译过来可能就是十几岁的毛头小伙子或者是疯丫头的意思。在这里有孩子的家庭,经常会说起这个TEENAGER。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老师和家长们的眼里,不管是犯了什么错,只要是不太过份,好像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原谅的。美国流行的好莱坞电影“美国派”就深刻地反映和描述了美国年轻人的狂野和荒唐的生活方式。“美国派”里的主人公们,虽说他们大多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可他们的各种行为,早在高中甚至初中时就已经体现出来了。
我上七年级(初二)的时候,在课堂上或是下课以后,就能听到或看到各式各样的传闻。比方说:谁跟谁昨天晚上接吻了,某某又在周末的Party上和谁搞上了等等。即使是老师听到了,也不会有什么反应,他们管不着。这是因为Party一般都在学生的家里举行,不在学校的直接管辖和监督之下。而且大多数的Party,也是趁学生们的家长不在家时开的。再者说美国人一向就很开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校就有生理和男女性方面的教育。好早一点给孩子们开启这方面的指导,当然有它一定的好处,但显然也有不少的弊端。加之上初中正是生理上的发育阶段,有对异性的好奇感,男女接触的机会也多,老师和家长又不够重视,所以就恶性循环地导致了当代美国小青年的早恋和乱恋。十四五岁有小孩当妈妈的也大有人在。记得从小我父亲就教导我不要过早地搞对象。我刚满八周岁的那年,父亲和我的一段对白,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
爸爸:“千千几岁开始搞对象?”
儿子:“25岁。”
爸爸:“多大结婚?”
儿子:“三十” !
爸爸:“你要是早早就往家领女朋友,我就从三楼给你跳下去!你信不?”
结果没有想到我初一的时候(11岁),就有一个美国小女孩偷偷给我送了一张小纸条,待我打开一看,呦!她喜欢上了我。当时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吓得不知该怎么办了。在我幼稚的脑海里,竟出现了我和这位小女孩结婚的场景,然后就看到我那可怜的老爸头也不回,绝望地从三楼跳了下去……现在想起来觉得好笑,可在当时,我还左闪右躲那个女孩,而且还绷着个脸,不给她一丝的微笑,把人家搞得莫名其妙,而我则也是有苦难言。
我想,在我的思想意识里,仍然保留着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打小儿我父亲就教我背着写“三字经”,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那个。里面虽说没有“晚恋爱,晚结婚”的句子,但是传统与现代、旧思想和新观念以及东西方文化在我脑子里的撞击、排斥和互补,早已是根深蒂固。在家庭的直接影响下,使我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走上了一条不左也不右的“中庸之道”。另外,学校就像是个“小型社会”,给人的感觉也是挺复杂的,尤其是人际关系。上初中后,学生之间明显地开始划分派别,穿时髦服装的、长得比较好看顺眼的、追星族赶潮流的、性格开放的学生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他们自己的知音(在国内管这叫扎堆儿),形成了学校里的“流行派” (Popular Group)。然而那些没有自信心,缺乏社交能力,穿便宜衣服的学生们,却被视为“Dork,Nerds.”(书呆子)和怪类(Freaks/weirdos)。在popular的派里还可以再分的细一点,比方说:相对有钱白人家庭的孩子(preppies)和Hiphop街头文化的黑人(Gangstas)孩子。当时的我,既不是穿新式衣服的追星族,也不是富裕的小中产阶级,我是属于夹在中间的那个。我明白要想融入到这个小型社会里,就必须想办法把脑袋削尖扎进这个“堆儿”。
好在初一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爵士乐队。这个乐队所演奏的曲子,都是当时社会上最流行的,在学校里演出时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同时我也感到,能在这个爵士乐队里弹钢琴,就没有人敢小看你。再说,我在这个乐队里也算得上是一根小台柱子,要是少了我,整个乐队也就失去了平衡。因此,在学校里我已开始小有名气,两派的人也都见面主动和我打招呼,有的甚至还说:“哇!你就是那个弹钢琴的Boy!(小男孩)”这样一来,我在同学们当中就有了影响力,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感觉还游刃有余。当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扎进流行派的堆儿里并站稳脚根,尽快地变成一个“CoolGuy”(帅哥),不久我的这个愿望果真实现了。
除了参加爵士乐队外,我还想介入Gangstas,学校里有很多小黑人都会跳所谓的“街舞”,而且跳起来,每个人还有自己的绝活儿。跳到来劲时,有的把头对着地,两手悬空在地上打转转,看那架式,就好像真的要把地钻个洞进去似的。老实讲:这个我不行,即便是把脸全抹黑了和黑人一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学校各式各样的活动很多,才没把我给限制住。
美国是个重视体育教育的大国,每个学校都有良好的体育设施。学校除了操场外,在教学楼里,还有供学生们锻炼的体育馆(GYM),里面可以打篮球、网球、排球,条件好的公立学校还有室内的温水游泳池。所以每年学校和学校之间,都有不同形式的体育比赛。很多学校把学生参加比赛获得的奖杯,都集中放在几个大型的玻璃柜里,摆在学校最显眼的地方以示炫耀。假如你有这方面的爱好和特长,出人头地的机会也就会增多,特别是将来申请大学,还能派上用场呢!在这我顺补充一句,美国各大学招生的条件有两种:第一,要看学生SAT的考试成绩,二是看你还有什么专长。如果你在体育方面有突出表现,拿过什么项目的比赛奖,大学就给你大开绿灯择优录取你。所以说很多美国的高中生学习成绩并不很优秀,SAT考得也不理想,可是人家就是凭着自己体育方面的特长,跨进了大学的门栏,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呢。
五花八门的活动,使我在初中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体育方面我不行,单从身体素质上讲,我就过不了关。尽管我篮球打得不错,可那也是关上门在家练练而已,登不了大雅之堂。出去和人家美国人一比,脱了上衣就看见“架子骨”了。所以我也不敢脱,有同学甚至开玩笑说:“你的身材倒是像个女模特”。哎!说来就是这么巧了,就是因为我当时那个像女模特的身板儿,学校一年一度参加纽约州“OM”比赛的表演队竟然选中了我,他们让我扮演一名亭亭玉立的少女!对于初中二年级的我来说,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男扮女妆?对我来讲真是前所未有想都没想过,所以心里矛盾得很。领队的负责人还鼓励我说:“力千,别担心,化上妆就谁也认不出你来了”。我一想也有道理,反正是豁出去了!当时的心理上还突然萌生了一种想出出风头的念头。平日放学后开始排练,我还一本正经地学着大姑娘的姿势和体态,以至把很多人都给逗乐了,不过排练过后,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
按参赛规则,我们这个节目的演出内容,都得靠学生自己来创作,老师跟家长们不得参与帮忙,目的是要多给学生们一些创作的机会和空间。节目当中有一段电子琴的背景音乐,就是由我自己编写出来的。当时我和声、作曲这方面的知识谈不到什么章法,全仗着平日里弹萧邦和贝多芬的曲子,脑子里才有点儿稀里糊涂的和弦概念。所以,编出来的旋律加上电子琴上特殊功能的伴奏,弹出来的音乐效果还真挺蒙人的。结果在参加州里的比赛上,我们代表EAST中学的演出队,竟然赢得了全纽约州的第一名!这下可把我们给乐坏了,有史以来,我们学校还没有赢过这么大个奖。我们参加比赛的选手,每个人的脖子上也挂了一块金牌,真像世界奥林匹克荣获团体冠军那样的。当时我还兴奋地试着用牙咬了一下,可是很硬咬不动,后来才明白那不是用金子做的。更让我几夜睡不好觉的是:不久我们将代表全纽约州去真正的儿童乐园——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世界去参加全世界为中学生举办的“OM” 比赛。
想起我从头到脚全部是男扮女妆的那个样儿,高跟鞋、短裙是穿我妈的,假发和长筒袜是从女生那边搞过来的。化妆后我要是不说话,没有人能看得出来,活脱儿一个东方面孔的“金发女郎” !
那次世界性的比赛,参赛队大概有五六十个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结果,我们纽约州的这只代表队排在了二十名,金牌银牌和铜牌都没有沾上边儿,只领到了一张奖状:
Odyssey of the mind
1998
World Finals
This
certifies that
LiQian
Ma
Participated
in the
1998’Odyssey
of the Mind World Finals
Competition
in Lake Buena Vista,
Florida U S A.
为此,我还特意写过一篇作文来描写当时的心路历程:
The occasion: 1998 Odyssey of the Mind World
Finals.The setting: China
Pavilion at Disney World’s Epcot center. Nearly five hundred people were
waiting ,watching ,holding acollective breath. Backstage,I inhaled deeply,bracing
myself for the most crucial part Of this competition that promotes teamwork and
creativity based problem Solving .As
beads of sweat rolled down my forehead ,one of the judges gave the fateful
signal.
This was not my idea ....
The itch of the black fishnet stockings
tormented every inch of my legs; exotic cosmetics that I cannot even name
infused me with disgust; a ragged wig subjugated my shiny black hair. But the ultimate insult on my ride was a
gaudy maroon dress with a length so immodest that even daring women would
twinge in embarrassment. The stuffed bra
completed the humiliation.
I condemned myself a thousand times for
agreeing to star in this spectacle. I
could only tell myself again and again, just
eight minutes, Liqian. Eight minutes and
you will be off of this stage forever.
A flood of deafening gasps and roars
challenged the entrance of Leela the
Spectaculare Piano Playing Drag Queen... The skit commenced.
My team was willing to do anything to bring
honor to the state that we represented. Everyone knew us by our shiny pins that read, “I love New York.” If anything, this sacrifice of my personal pride symbolized our loyalty. But at that moment, I felt betrayed. Somehow it seemed that my teammates had
sacrificed me.
In retrospect, I was not sacrificed after
all. I did gain something. I gained an appreciation of walking in other
people’s shoes. To be ridiculed. To be jeered at. To be excluded. Fortunately, the audience reacted to my
eccentricity lightheartedly. No one
judged me for the worse.
However, I realize that in the real world,
many people may not be as tolerant. I
have come to know that little differences can blind so many of clear
vision. Countless times have I
encountered racial slurs, spewed out so carelessly towards me. I still remember crossing the threshold of my
new fourth grade classroom only to be welcomed by students’ murmurs of not the chink! Nevertheless, I consider myself fortunat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innocent victims of intolerance in the form of violence or abuse.
And now, thanks to my stint as Leela, whenever I find myself on the
verge of judging others based on trivial differences, I always see myself in
that drag queen outfit-clinging to my dignity and true identity. Indeed, for eight minutes of humiliation, I
was rewarded amore empathetic heart that I hope will last a lifetime.
The team from New York State
placed 20th at the 1998 Odyssey of the Mind World Finals. But on that memorable day, despite all the
embarrassment and disappointment, I felt like a champion.
以下由马力千译成中文大意:
场合: 1998年Odyssey
of the Mind (智慧奥德赛)世界决赛, 情节背景:美国迪斯尼乐园 EPCOT中心。
在台下, 将近五百名观众朋友等待着表演的开始。在舞台的后边,我做着深呼吸,准备着将要进入这场比赛的最后阶段。面对我们的合作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 我紧绷着每一根神经,汗流浃背地终于等到了评委发出的开始信号!
这本来就不是我的主意啊……
尼龙黑色网眼的长袜摩擦着我的皮肤,导致两条腿因过敏而产生瘙痒。浓艳化妆品的气味,简直让我恶心得都快要吐出来了; 蓬松的金色假发掩盖着我本来的黑发,
不过最让我感到尴尬的是我穿的那条又俗又艳的超短红色裙子和用袜子填充塞满的乳罩!我就是身着这样的打扮,走上了舞台。
我当时真后悔答应他们男扮女装,可是到了这个份上,也只能忍着并安慰自己: “就八分钟,力千, 八分钟以后你就可以永远离开这个舞台了。”
我鼓足勇气,以扮演 “Leela异装皇后”的身份走上了舞台,面对着观众一波又一波的惊讶和大笑,开始了我们的小品演出。
我们小组早就横下一条心要为纽约州争得荣誉,我们佩带着金光闪闪“我爱纽约” 的徽章。如果说, 为了大局牺牲小我本来是光荣和值得的,但此时此刻, 我却感到大家都背叛了我,为什么要牺牲无辜的我呢?
事后再一想, 我并没有损失什么, 而是大有所获。 我亲身体会到了被人歧视和嘲笑的感觉。当时幸亏评委们都给以包容和理解,更没有因为我男拌女装而贬低我的人格。可是我却认识到,很多人在真正的现实当中是不会这样宽容的。经验告诉我,在这个社会里依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盲目的歧视现象。很多歧视甚至就是像我男拌女装这样无足轻重的外表而引起的。比如我就曾多次遭受过种族歧视。我还记得四年级时,我一走进新学校的教室就被美国同学蔑视为”黄鬼”。可是尽管如此,我还是比那些无辜受到歧视,从而引发暴力和虐待的受害者幸运多了。
今天, 由于Leela异装皇后的那场喜剧, 我每逢遇到他人被歧视的时候,就想到了当时穿短裙男扮女装的我,并且想尽办法去帮助和保护他们,使对方的自尊心不再受到伤害。的确,八分钟的耻辱让使我滋生出了一颗永恒的爱心和同情心。
我们纽约的这支代表队,在1998年世界“OM”总决赛中仅仅获得了第二十名,可是在舞台上那最令人尴尬难忘的时刻,我却自以为获得了精神上的总冠军!
5. 我的大个儿老师
谁能想到初中的一位普通老师,后来竟会成为我第一个知心朋友。而又有谁能想到就是这位大我20岁的长者,影响并改变了我的前半生。
Mr.Soule
(索尔先生),是我们学校社会学(social studies)课堂上的主讲老师。不知道的人,初次见到他还以为是打篮球教体育的呢!因为他的个头很高,足足有两米以上!所以,我后来一直在父母面前称他为“大个老师”
。
Mr.Soule看上去30出头,粗线条、人高马大。可他的性格内向,而且格外地随和并富有幽默感。在我六年级的时候,就久仰Mr.Soule老师的大名。同学们也都说索尔有多么多么地“酷”。有的时候,我会在学校体育馆里,见到索尔与比他低好几头的学生们一起打篮球。在我看来,索尔仿佛混在了“小人国”里,那鹤立鸡群的场景,时至今日都叫我难以忘怀。平常学校最有能耐的篮球高手们,在他的手下也是无能为力,只要球传到他手中,你就甭想再夺回来。在球场上,他跑起来如入无人之境,眼睁睁地看着他毫不留情地把球投进篮球网里。看到别人无可奈何的样子,索尔得意忘形地笑着,然后等着别人把球再传给他。那时索尔留给我的印象简直就是芝加哥公牛队篮球巨星麦可.乔丹的化身,为此我非常尊敬和崇拜他。
七、八年级的我,唯一的体育爱好就是打篮球。可是遗憾得很,我的个子两个摞起来,或许才能超过他,这也是为什么父亲从小就让我打篮球的缘故。父亲说:“打篮球能长个儿。”我那时的理想,就是能长个像索尔一样高的大个子,将来也许能成了芝加哥队的一头冲锋陷阵的公牛!
按理来说,索尔凭他天生高个头的资本,完全可以在篮球事业上有所作为,说不准儿还能进入NBA成为一颗耀眼的篮球明星呢!可是他没有走这条路,而是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教育事业。把篮球当成一种业余爱好放在了第二位。大学毕业后,索尔没有就此罢休,他又接着读了两年的教育学,待拿到硕士学位后,才找到这份教书的工作。作为一个园丁,他有一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在学校,索尔和很多老师一样是个单身汉。后来听说他有个女朋友在外地上学,平日里因为都忙,见面的机会也不多,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和同学们在一起。放学后常常在学校的篮球场上见到索尔的身影,他和所有爱玩篮球的学生们都打得火热,而且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当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很多学习上不用功的,甚至连班主任老师的话都听不进去的学生,别人管不了,家长更没办法,可是到了大个老师的面前就唯命是从了。也许正像人们所说得那样:一物降一物吧!大个儿老师就是有这种Power的人。
在美国,十几岁的男孩子正是调皮发疯的时候,学校里学生们打架更是常有的事。据我观察,平均每天我都能亲眼看到两起甚至更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可谓是司空见惯了。学生们常在吃午饭的时候滋事儿,尽管校方为此派了一些老师前来监督食堂,甚至学生的课外活动,可有的时候,还是阻挡不住高年级学生们之间的暴力冲突。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总是看见闻讯赶来的大个老师,在关键时刻冲进“战场”,把打得天昏地暗的学生拉开,平息了战火。就为这个,学生们还特意送他一个“超级警察”的雅号呢。
在我八年级的时候,每天最希望上的课,就是大个老师的社会学。美国初中所谓的“社会学”学科,其实主要就是美国历史。索尔在课堂上讲得非常认真,而且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愿意并喜欢上他的课。听索尔讲课,你会感觉到他对美国甚至世界历史的精通和了解。他是一个知识面宽广渊博的老师。我在他的教导下,打下了扎实的美国历史基础,并一直保持着考试满分的好成绩。我知道,大个儿老师很喜欢我这个从来不打架,也从来不惹事生非的外来学生。有时我们闲谈起来,他对我的身世背景也都多少有一些了解。时间一久,我们俩越来越熟,并开始无话不谈了。可是有一件事情直到今天,我都觉得他对我太宽容,太能体谅别人,所以心里一直过意不去。事情是这样的: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索尔想推荐我去上他曾经就读的贵族私立高中。为了征求我父母的意见,我把他请到我家里来做客。那天我的父母特意为大个儿老师包了猪肉白菜馅儿饺子,其实美国人对中国的饮食并不陌生,都知道和喜欢吃中国水饺。等饺子上桌时,索尔不会使用筷子,拿着刀叉吃。等第一个饺子送到嘴里时,大个儿老师先是愣了一下,不过马上又恢复了自然,他开始大口地吃了起来。我妈妈问他好不好吃,索尔立刻回答说:“very
good!”我妈妈听他这么一夸奖,还劝他敞开肚子吃,别客气,饺子有的是。结果大个老师也确实没客气,竟然敞开怀吃了一大盘子!
第二天我在学校见到大个儿老师后,你猜猜他对我说了些什么?索尔说:“你今天回家后,代我向你父母的热情款待再次表示谢意。不过,我有个秘密想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要让你父母知道,那样他们会感到很尴尬的。”待我向他保证之后,索尔才告诉我说:“我是个信奉伊斯兰的回教徒,按理说是不应该吃大肉的。可是昨天的那种场合,饺子都端上来了,我怎好意思直说?我要尊重你们中国的传统,所以也就硬着头皮吃了。”我被索尔的真诚坦言所感动,其实他完全可以在当时就讲出来,大可不必吃在嘴里苦在心中,而且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他。可是索尔宁可冒着违背伊斯兰教规的险,也要给我父母这个面子。莫非索尔他也像我们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小和尚们,背着方丈师傅们也来它个“酒肉穿肠过,安拉心中留”不成吗?大个老师说:这种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已经不是头一回了。事隔多年,我一直守口如瓶地保守着这个秘密,没有把真相告诉我的父母。
话又说回来,那天大个儿老师到我家做客,主要的话题就是他想当我的推荐人,写推荐信,让我去考他曾经上过的私立高中。索尔提起他的这个母校来,就情不自禁地赞不绝口称:他这个学校是怎么怎么地好、又是怎样与众不同、是宾西法尼亚州最好的私立学校等等。说到最后,我父母也开始为之动心,他们决定先让我去试一试。
大个老师在与我父母谈话不久后,就写好了推荐信。在准备寄出之前,他还幽默地让我看了看已经封好了的信封,当然我是不能拆开看的,这是规矩。具体写了些什么我当然也就不知道了。不过就是大个儿老师的这封推荐信,改变了我初中毕业后的命运,也可以说是改变了我马力千的前半生!打那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了解我这位大个儿老师。他对我的爱护、关怀和培养,让我把他看成我初中时代唯一的一个最值得信赖、最值得交往的好朋友和好老师。以至在初中毕业后的许多年里,每逢我从外地返回宾汉姆顿探望父母亲的时候,我都会打电话给我的大个儿老师,约他出来一起到市政厅附近一家叫“Lostdog”(丢了狗)的小餐厅,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叙旧聊天儿谈谈我的学习情况,索尔也谈他的事业、婚姻和家庭。我们一同分享彼此的幸福与烦恼,并且相互支持、互相鼓励。
在我初中毕业后的第二年,大个儿老师结了婚,不久就辞去了学校的工作又去攻读Ph.D(博士生)。每逢想起大个儿老师来,我们在一起那一幕幕学习生活的画面就浮现在脑海里。大家知道美国的感恩节吧?想当年就是大个老师,在他的社会学课堂上给我们讲起的这段历史:一批英国的清教徒为了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自由,逃避难以忍受的迫害,1620年9月,清教徒领袖威廉姆布雷德福(William
Bradford)号召120位同伙搭乘五月花(Mayflower)号木制帆船,在海上航行66天,于11月21日抵达美洲大陆的麻萨诸塞(Massachusetts)州的普利矛斯(Plymouth)。不幸的是,在这次的海上航行中病死了一个人。但值得庆贺的是,另一个新的生命又降生了。五月花号到达普利矛斯的人数仍然是102名。这些清教徒无不感谢上帝的恩赐。
对新移民来说,第一年的冬天并不好过。寒冷的天气再加上物质的缺乏,导致传染病开始蔓延。几个月下来,竟然夺走了一半人的生命!就在这绝望的时候,突然从远方飞来一群火鸡,才使这50个人绝处逢生。所以清教徒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恩典。
第二年的春天,美国本地的印第安人前来协助,不但送来生活用品,而且还教导新移民如何狩猎、捕鱼、耕作及饲养火鸡等。接下来的一年,风调雨顺,玉米果然大丰收。于是新移民就都过来庆祝感恩。印第安人也来了,他们带来了火鸡与大家一同分享。从此,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礼拜四就是感恩节,感谢印第安人对新移民的帮助,同时也感谢上帝赐予美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民主国家。
我学会了感恩,就像感恩节故事的起源,英国的清教徒感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美国印第安人那样:感谢我的恩师 Mr.Soule。他是我的良师、是我的益友、是我的忘年之交,他是发现我马力千的伯乐。
6.在竞争中奋力冲在最前面
初中这三年里,虽然在学习上没有高中那样紧张,但可以感觉到,在你的周围或是身边,时常会出现几个竞争对手。尤其是数学方面则更加明显。在数学课堂上,我可以说是最优秀的。其实上六年级时,我就已经开始修八年级的数学课程了。不过身边有个女同学,一直紧紧地跟在我后边。有人说:男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因为成熟得晚,爱贪玩不专心功课,所以班里或学校的学习尖子,往往都是她们女孩子(当然不是绝对)。可是一但考上大学,这些尖子们就开始往下滑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女孩子成熟得早,等她们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着找对象了。而十八九岁我才刚刚开窍。不过这个观念都是我们中国的老传统,现在也早就过时了。在美国,哪里有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才开始搞对象谈恋爱的?再往前推几年我看还差不多。
Danielle(丹尼尔)就是下面我要说的“早熟”女孩,不过在学习上,她一直排在第二名。这个丹尼尔给我的印象是:她和别的女孩子不一样,传统、上进、好学、不浮燥,有一股我们东方女性的那种稳重和韧劲儿。在我们East
Middle School各门功课成绩优秀,除了我,其他人都赶不上她。
我们年级里有不少在学习上获得好成绩的学生,学校会推荐这些学生去修高中课程。从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一个学期开始,我和丹尼尔被推荐去宾汉姆顿的高中去上九年级的数学课。这样一来,每天上午的十点钟至十一点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我还得从学校乘车去市里的高中上课,挺不方便的。好在丹尼尔的母亲不上班,在家待着有的是时间。所以她每天开车将自己的女儿从我们学校送到市里的高中,顺便也就把我一起捎带上了。虽然表面上我们两人相互友好,但暗地里却都在叫着劲儿,心里谁也不服谁。平常在学习上我回避跟她争,有时还故意让她一步,好让她自我感觉良好。毕竟我每天还要乘她妈的“专车”去上课,得罪了弄不好她再找个借口不让我坐车了。可是一旦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我就当仁不让、顾不了那么多了。有时我的考分比她高出许多,她便看上去明显地不高兴。一次,她妈妈来接我们时,丹尼尔坐在车里一句话也不说,她妈还以为我俩搞对象斗嘴吵架了呢!不过好歹一会儿就过去了。美国人就是这点好,她们思想相对比较简单,想得也没那么复杂。喜怒哀乐都在脸上写着,一目了然。她们不会往心里去,更没必要记仇,这是她们的优点。
有一次,纽约州里要测验所有初中在校学生们的数学水平,如果哪个学校的学生,通过按百分比计算的达标考试,州里就会给这个学校颁发奖状和证书以滋鼓励。在年级里,假如考得第一名,还有机会赢得一个由学校颁发的奖杯,并刻上获胜者的名字。参加这次数学竞赛的同学,都很眼馋这只奖杯,我当然也是如此,而且我有很大的勇气和信心。
通过复习和准备,等到考试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扒在桌子上一看就乐了,我发现上面给学生出的考题都相当简单,也就是一些平常我在家做的方程式题、计算题和初级的几何题而已!这些算题我大部分均在家里已经练习不知多少遍了,可以称得上是滚瓜烂熟。
在美国,有很多的中国孩子和家长,都会运用物理学上的一个名词“提前量”。我的父母也不例外,他们早早就让我用中国的数学课本开始练习了。用我当时的话说叫“笨鸟先飞”。不过我们中国的全日制初中数学教材,也确确实实比他们美国的初中数学教材难度大、而且深,这一点我是有切身体会的。而让我佩服的是,目前在国内的学生,他们从小就受到既严格又高标准的基础教育训练,早把基础给打好了。怪不得美国有些杂志和报纸上经常发表文章说美国的中小学生乃至高中生的数学水平,都低于很多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这几年,美国的教育部门也在拼命地进行改革,想让这个全世界最富有国家的学生们,多学习和借鉴一些欧洲和来自东方的经验,以至能超过国际普通教育的水准。
一晃几个星期过去了。有一天上课时,我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突然从她的办公桌下拿出来一个亮晶晶的大奖杯,同学们煞时就开始兴奋紧张起来了,教室里的温度也好像上升了几度。有的同学甚至还伸着脖子眯着眼睛想看清楚奖杯上刻的名字是不是自己的。我当时正好坐在教室的后边,而且眼睛还有些近视,距离远看不太清楚。我就闭上眼睛开始祷告,我暗自念了一句“哄嘛弥悲弥弘”的六字真经。待我睁开眼睛时,我看见坐在最前排的同学都在回头看着我,那羡慕的眼神让我明白过来了。此时此刻,老师在同学们面前宣布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并随后把刻有我名字的奖杯送到我面前。伴随着全班同学们的掌声,我也激动不已,好像我忽然成了班里的明星。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虽然奖杯是让我拿上了,可真正的功劳,当归功于我们中国编写的数学课本。因为同等的初中教材,中国的却比美国的难,比美国的深。我们虽说是发展中国家,可在这一点上却领先于美国。丹尼尔这回也算是服了我,还给了我一个友善的微笑以表示祝贺。(注:根据目前的数据调查显示:中国的学生在计算测验中跻身于世界榜首,而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测试上却是倒数第一!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反省,尤其在教育领域,更应该找到教学改革的突破点。)
初中的时候,学校就开始注重科学教育(science),六年级的科学课程是地球学,其中包括:天文、环境、自然等。七年级开始有生物课,八年级讲物理和化学。不过这些课程相对都比较简单,只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同时学校也组织开展一些带有科学知识性的课外活动,目的是开拓挖掘学生们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七年级时,我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
Science Olympiad(科学奥林匹克)队,我身边许多学习优秀的同学也都参加了。科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个多项目的比赛。有的比赛必须在赛前完成并准备好,比如说:自己动手做一个你认为最满意而且能掌握平衡、飞得高且时间长的纸飞机。项目的英文名字叫Aerodynamics。自己动手(家长不能插手帮忙)做一个带螺旋浆的木制滑翔飞机(propellers),或是想尽办法做出一个能保证一只鸡蛋从高处掉下来又摔不破的神盒子(Egg
drop).还有一些在赛场上临时即兴发挥的比赛项目。这些项目包括:设计试验
(Experimental Design) 、 物理 科学 (physical Sciences) 、 以及网络调查 (Surfing theweb)等等。参加这些项目比赛的学生,都需要在赛前有一定的训练,利用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科学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发明创造现场发挥。当时我们这只科学奥林匹克队的表现并不出色。我加入进来前,好几年也没有在地区级的比赛上拿过任何项目的奖。我和参赛队里的同学,唯一的念头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发扬团队精神,破它一个“天荒”,给我们学校争个光。紧接下来的就是大家一同努力挑灯夜战,准备每个人都能做出好东西来,好在比赛时获得理想的成绩。
我揽下的项目是Propellers(螺旋浆滑翔机),材料都是从销售工艺品器材的商店里买来的。有专门制作飞机的“飞行木”、刀子、乳胶、尺子和锯子等。我开始按照老师给的飞机图纸,照猫画虎地做。有几个夜晚甚至连学校留的家庭作业都忘了完成,电视当然就更顾不上看了。要不是父母逼着,恐怕连饭都忘了吃。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整天从早到晚,脑子里不想别的,就是飞机,连做梦也不例外。
经过几个星期的绞尽脑汁反复试验,我总算做出一架“飞机”来。那一瞬间,我真是被这个小东西给吸引住了。不能否认,我对飞机有着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感情。是飞机把小小的我送到父母身边,也是我乘着飞机离开我的家乡、祖国,远离我亲爱的爷爷和奶奶的。打那以后,多少年我才能见到他们一次,很是不容易。我多么想自己做出一架能让我回到祖国家乡的怀抱,只要爷爷奶奶他们想我,我随时可以飞回去看望他们老人家的轻木螺旋浆飞机啊!但是很遗憾,我的这架飞机没有发动机,燃料也不是汽油,它旋转的浆只是用一根绷紧的橡皮筋来带动的,就像是给闹钟上弦一样。后来在奥林匹克竞赛上,也没有获得好的成绩,它只是在空中滑翔飞了七八秒钟,就一头栽了下来,躺在地上不动了。可是我的那些竞争对手们做的飞机,竟然在空中翱翔了十几分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以至到后来竟忘了自己还是个参赛的选手!我很羡慕人家,看来我不是干航空设计师的那块料儿。
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又在其它项目上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和准备,终于在地区级的比赛中和另外两位同学闯进“设计试验”和“物理科学”的决赛圈。这两个项目都需要在比赛场上临阵发挥,用裁判所提供的材料做出一个试验。设计试验比较灵活,可以通过想象力和科学方式(Scientific
Method)来策划出自己的试验,并在比赛现场当众写一份试验分析报告。“物理科学”则要求做出裁判事先准备好的试验题,然后在报告中回答一些关于试验的具体性质的问题。这两项比赛,我们队也均有成就,取得了比赛的第三名。之后,在纽约州举办相同项目的比赛中,我们又为学校奋力夺得了两枚银牌。同时,我在个人单项“网络调查”限时比赛上(由裁判当场出题,上网找出正确答案),也摘得银牌。这是我们学校有史以来,在州一级的比赛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通过我们这支奥林匹克队的不懈努力和发扬团队拼博精神,我就读的 East Middle School被美国国家教育组织评为“蓝带学校”(Blue Ribbon School),而我们这支奥林匹克队,为此也一炮打响,终于为自己的母校赢得了荣誉。我们参赛的每一个人,更为此感到无比地自豪和骄傲。
7.学校的毒品知识竞赛
众所周知,在美国的中学,特别是高中,学生吸毒有泛滥的趋势。这是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离纽约市不远,其毒品的主要来源就是来自鱼龙混杂的纽约毒品黑市。究竟是什么毒品?为什么有些人明知道它对社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可偏偏却欲罢不能呢?
1997年的夏天,Binghamton地区教育总署开始举办初中和高中的毒品知识竞赛(Drug Quiz Show) 。竟赛规定每个学校派一支由五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我在父母的倡导下也报了名。在参加市里的比赛前,首先要在本校进行资格比赛
(Qualifying Round) ,待拿到冠军胜出后,才可以杀进地区和市里。我是在健康课(Health
Class)上听说有这场比赛的。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踊跃报名参加,学校还特意告诉所有的学生们,如果赢得本校的第一名,学校将给获奖的五名学生每人颁发一个奖杯。要是能在地区或市里夺魁,宾汉姆顿地区教育总署将出钱租一辆大型加长林肯牌高级礼宾车(Limousine) ,专门接到本地的五星级饭店美餐一顿。Sounds Good ( 听起来真好) ! 这对当时包括我在内没有见过很多世面的学生们来讲,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诱惑。
以前,我对毒品知识的了解可以用零来形容,说到对健康的影响则更是一窍不通。在家里,我的父母也不懂这些,他们仅知道吸毒能上瘾,只要沾上它就别想再戒掉。过去还有为过这口儿瘾卖老婆、卖孩子、倾家荡产的。
能参加这样的比赛活动,对我来讲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掌握一些有关毒品方面的知识没有什么坏处,第一可以保护自己,第二也可以帮助别人。所以我立即与班里四个要好的男同学商量并决定参加。
我们这个小组由Jason、Dave、Nick、Robert和我组成。我们首先拿到了老师发的有关介绍毒品知识方面的一本小册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毒品的正式名称、小名或“街名”;毒品的发展历史;吸饮法和注射法;毒品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以及治疗毒瘾患者的方法等等。我们五个人为此还分了工,每个人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知识。比方说:David负责刺激性毒品(Stimulants
or uppers),Nick负责烟草制品(Tobacco)Robert
负责麻醉性毒品和海洛因 (Narcotics and Heroin) ,Jason负责酒类(Alcohol) ,我负责兴奋剂和毒品大麻(Tranquilizers and Marijuana)。我们几个人心里都清楚,虽说是分了工,但每个人还必须把这本小册子尽量多背下一些并掌握住。因为比赛时考官会考你这本小册子里的任何一个问题。我们这五个人若是到时都答不出来,那可就真的傻眼了。不过也难说,小册子里面有几百个问题,而且知识涵盖面很广,谁都不敢百分之百地打保票,也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我花了几天的功夫,基本上完成了我的兴奋剂和大麻的专题。然后我们五个队友再相互反过来复习对方的专题。在这期间,我不仅学到了我专门负责的这项毒品知识,而且还对小册子里介绍的各种毒品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除了小册子以外,为了保险起见,我还特意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毒品方面的信息和资料。什么是大麻?原来大麻是一种cannabis
Sativa植物的叶子和花尖制成的药物。Cannabis含有几种被称为Cannabinoids的特殊化学成份,其中毒性较弱的包括:森森米亚(Sinsemila)、哈舒舒(Hashish)和哈舒油。这也是改变精神状况,造成精神扭曲的元凶。大麻里还含有另一种成份叫:THC的,据调查,THC能改变脑部主管学习记忆和融合感官知觉与情感的部分处理信息的方式。目前大麻中的THC含量也高于以往,因此使大麻的毒性更强。大麻对健康的危害是:短期记忆力衰退认知能力和反应速度减弱,无法胜任复杂的工作;自我的约束能力减弱,甚至从事危险的性行为;产生习惯性的幻想、错觉、容易产生暴力和犯罪等行为。大麻是全美国最为广泛使用的非法毒品。在亚裔华人青少年中有49%的人是因抽吸大麻而染上毒瘾。其次就是所谓的“摇头丸”(ADMA),摇头丸俗称“亚当”、“快乐丸”或者是“XTC”。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对神经能起到特殊作用(改变大脑思维方式)的药物。它具有使人产生幻觉和类似安非他命(兴奋剂)的特性。它的化学成份,类似于其它两种已知能导致大脑损伤的合成药物MDA和甲基安非他命。甲基安非他命可以口服、鼻吸(用鼻子将粉末吸入)、静脉注射和抽吸。特别是在静脉注射和抽吸后,使用者立即会感到强烈刺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Rush或Flash(快感)。这种情形只持续几分钟,用当事人的话来形容说:“它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快感。”口服或鼻吸则会带来高程度的不太急速的快感,而且口服者可以很快地上瘾,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服用次数和剂量。
摇头丸对健康的危害:它能对大脑的神经造成损害。临床表现为:惊醒现像加重、肢体活动增加、食欲减弱、陶醉易怒失眠、困惑颤抖抽搐、焦虑妄想和攻击性,甚至导致心脏衰竭和死亡。
学校里的选拔赛没有挡住我们这支由五人组成的男子“梦之队”!在经过了四局的淘汰比赛后,我们过五关斩六将,一路冲杀着拼过了每一个参赛的选手,并获得了学校的第一名。当时的比赛都是在教室里举行的,而老师就是我们的裁判员。但是在市里和地区情况就不大一样了。比赛场地是设在有舞台的大礼堂里,还有来自各地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前来观看。那场景倒是有些像我们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义乌杯知识大奖赛。
面对台上和台下陌生的面孔,我们都感到非常紧张,当然不像在自己的地盘上那样抖威风了。面对我们的是来自宾汉姆顿西部Endicott中学的代表队。比赛规定全部是抢答题形式,要求即要快、又要准,而且还有时间上的限制。要是答错了,很有可能就被淘汰出局。如果赢了,还可以继续和下一个队进行比赛,直到最后获得冠军为止。
我们五个人虽说在比赛前都喝了不少矿泉水,可在舞台上还是觉得口干舌燥,这心也跳得砰砰砰砰的,就连自己都能听得到。
比赛的时间到了,裁判员开始出题。裁判员: “What is the Common
Name for Acetylsalicylic Acid ?”
我开始抢答:“Aspirin” (阿司匹林) 。
裁判员:回答正确。Who first discovered
steroids ?( 是谁首先发明的? )
我们队的Dave 抢夺答:Francis Koch.
裁判员:Long term smoker’s
arteries often clog up .what is the name of this
medical condition? (长期吸烟者通常会产生动脉粥样硬化,这个医学症状叫什么?)
来自Endicott中学的学生抢答:“Astherosclerosis”.
裁判员:What is the natural
plant that makes Marijuana? (大麻的自然植物名称是什么?)
我抢答:Cannibis.
……
第一个回合下来,Endicott中学的代表队被淘汰出局,我们队赢了。先别高兴得太早,紧接着又上来一组来自Vestal中学的代表队。经过几轮的抢答,我们队的Jason因为急于求成,结果给回答错了!就这样,我们这支所谓的“梦之队”,在做了一场白日梦后就被淘汰了下来,队里的Robert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来得及答上一个题!好在我们在赛前都说好了,不管是输还是赢,更不管是谁出的错,谁也不能怪罪埋怨。赢了是大家和学校的光荣,输了也是五个人一同来承担。其实说到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没坐成个加长林肯轿车去五星级饭店吃饭嘛!我以为更有意义的是通过参加这次比赛,我们都深深地认识到了吸毒对生命、健康、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各种危害,这对我们来讲是再重要不过的。
三年的初中学习快要接近尾声了,总结这几年,仿佛是在不停地赶考中度过的。从这个考场推门进去,却又从另外一个考场出来。这不停地进、不停地出,有喜有悲、有得也有失,可谁又能想到最后竟推开了一扇私立学校的大门。
8.学习中国文化让我帮了父亲一个忙
伴随着岁月的推移,我的思维也一天比一天成熟起来。小时候爷爷教我的那些语文历史、唐诗宋词,都是基础上的感性认识。别看我在当时能背得滚瓜烂熟,看上去像个“满腹经纶”的小“知识分子”。可是因为年幼,并没有上升至理性认识,仅仅是浅薄的理解,尚属萌芽阶段。可是进入初中就不一样了,我在文学的理解方面,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回过头再去重读以前读过的文章,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
初中这几年里,父母在我的中文方面加大了力度,他们本着既要减轻学习上的负担,又要让我懂得珍惜宝贵时间的原则,在安排学习中文上下了不少功夫。前面说过,每天都少不了的就是读报纸。从我来美之后,家里一直就订着两份中文报纸,一份是我们人民日报的海外版,是简体字。另一份是纽约向全美发行的世界日报,是繁体字。父母的规定是:单日念人民日报,双日念世界日报,而且念报纸的时间大多是在父母做饭的时候开始。他们给我选中一篇文章后,就开始切菜、淘米做饭。我一边念着,他们就顺便听着,如果哪里念错了或者遇见我不认识的生字,父母就会随时给我加以纠正。要是碰上连他们也不认识的字,就让我自己查字典,直念到饭做好了为止。其结果是:每天重要的新闻或者是好的文章他们也不用看了,我就像个话匣子--收音机,爸妈只要说一声开始,我就拿起报纸来念。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一直念到我上高中和父母分开了才算是善罢甘休。现在我的阅读能力是读横的念竖的,看简体的认繁体的都没有问题。而且从中文报纸上还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人们常说:知识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最有切身体会的。
在学习当中,对我影响至深的有两篇文章,而这两篇文章也是对我在道德伦理、科技兴国、饮水思源不忘本等方面的启蒙。第一篇文章就是集天文地理、文学历史、道德伦理、数学声律之大全众所周知的《三字经》。
小时候,从爷爷那儿开始,就给我灌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直到来美后,父亲又接上爷爷的茬儿,继续让我对着三字经照着抄写和大声地朗读。具体说有多少遍,我已经记不清了。父亲是抱着“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宗旨去让我写让我读,从中体会其真正的内涵。我也知道父母的用心,他们把我当成了一块璞玉,不雕不琢就成不了大器。我曾经读过“战国故事”一书,苏秦为什么要头悬粱,锥刺股?他是要父母妻子瞧得起他,想要为国家做些事情。“家虽贫,学不辍,”“上至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这也是我从小就立下的大志。
第二篇文章是戊戌变法中号称六君子之一的梁启超先生写的《少年中国说》。那时候,几乎每个礼拜,父亲都要选一个时间来让我从头到尾地大声朗诵。时至今日,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我仍然记忆犹新。在此,我顺便将当年坐在父母对面大声朗读《少年中国说》的情景重演一下:“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文章写得是爱憎分明,读起来更是琅琅上口。气势雄伟,重叠排比,层层递进,有决江河之气概。这也是父亲最喜欢的散文之一。
除了念报纸读文章外,很多时候父亲也让我念一些他没有看完古董方面的书。从瓷器到书画,杂项小玩意儿里的鼻烟壶和竹木牙雕,还有他看不太懂的英文古董书,其中包括怎样鉴定日本的东洋古董、西域的波斯地毯、欧洲英、法.德和意大利的小提琴。耳濡目染,收藏方面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产生着影响。直到后来,就凭着这半瓶子醋和收藏意识,在一次陪父亲逛古玩店时,我竟帮他发现了几件宝贝。
提起这些被父亲视为“镇家之宝”的古董,这里面的功劳还真有我的一半呢!故事说来话长。我们住的这个城市,有一条名字叫克林顿的街,是专门经营买卖古玩的。店铺子兴隆时是一家挨一家,好像北京的琉璃厂老古玩街那样,只不过规模比它小多了。
父亲初来美国时,为了解闷儿就去这条街随便闲逛逛,看看在国内没见过的洋玩意儿。听父亲说,九十年代初,有一天他走进一家古玩店,看见地上立着一排画在瓷板上的山水人物花鸟画,绘画的功夫不错,笔笔到位很见功力。遗憾的是没有落款,仅有几枚印章。从年代和风格看上去也似乎近了点儿,大概是晚清民国的东西。山水是一堂四条屏,人物也是一套,花鸟好像是缺少了一块失了群儿。一数总共是十一张,瓷板分别镶嵌在用红木和榉木制作的框架里,抱起一块来感觉重得很。难怪店主人没有把它挂在墙上,只是竖在地板上,这样看起来似乎还保险些。
父亲看完了画,顺便问了一下其中四张山水画的价钱。你猜老板开价多少钱?店老板开口要价就是七千美元!我的天哪!父亲当时吓了一大跳,对于他来讲,七千块钱在当时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连砍价的机会都没有!那四张人物和三张花鸟画也就没再敢往下问。打那以后,父亲曾多次光顾过那家古董店,有时还从那儿买上几件小东西。就这样,一来二去,逐渐地和店老板也就混熟了。
店老板是个古玩通,做了一辈子古玩买卖,世面当然是见得多了。在他办公室里高高的书架上,排满了古董方面的专业书,有关中国古董的书籍也不少。我相信那时还没有瓷板画方面的专著(直到八十年代末,中国还没有一部专门介绍瓷板画艺术方面的专业书出版,英文版本的当然就更别提了),所以店老板也仅仅知道这是20世纪初的东西,再具体一些,恐怕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了。幸亏在Binghamton这个小城市里,有中国古董知识收藏和爱好的中国人,在当时仅仅是我父亲一个!老美虽有不少收藏中国古董的,但正像我父亲说得那样,他们没有瓷板画这方面的参考书,再说老板又要了个高价,谁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说尽管是好东西,但也是有行无市、乏人问津。
搞古玩的行里有句老话儿叫“三年不开市,开市吃三年。”老板当然知道这个理儿,东西压在手里,出手只是早晚的事。一时卖不出去,放在店里时间久了,自然也就变成古董了,再说不是还能装饰门面嘛!
转眼儿这时间就到了1998年,一个周末,父亲带着我去克林顿古玩街去逛,顺便也就走进了这家古董店。一进门我就看到了静静竖在地上的那些瓷板画。我对父亲说:“爸爸,你看地上这画儿像是咱中国的。”父亲回答说:“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就看见这东西了,摆在那里都快10年了,是近代的东西,年头不够。”父亲说话时,还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可是我却对着父亲说:“明清官窑的瓷器你上哪儿找去?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会上有,可你买得起码?晚清民国的瓷器,年头儿虽然近了点,可早晚也会成为古董的。你若不信,到时可别后悔呀。这上面的印章你看了没有?回去查查资料,说不准儿还是位名家画的呢!”我的一番话似乎提醒了父亲,他走过去弯下腰,对着四张山水瓷板画仔细地看了一下画在上面的红印章:“汪平、汪野亭、汪野亭印”。四张瓷板画,每一幅上都画有一枚印章。汪平和汪野亭是一个人,习惯上古人作画都有个字和号,这一套瓷板画看来是出自一人之手,另外四张人物画,除落款是“美术陶画学校”外,还有几枚闲章。三块花鸟瓷板上的朱文印章分别是“饮冰斋”和“雨城”。从绘画风格和技法上看,山水有清初四王和大涤子石涛的影子,山石多采用披麻皴和釜劈皴;人物则采用丁头鼠尾和铁线描的画法。花鸟更是工笔细腻、灵动、呼之欲出、清雅绝伦。这时店老板走过来,他是看见我们爷俩弯腰蹲在那里老半天不起来,以为我们对这个老东西又产生了兴趣,所以就对我们说:如果有意,价钱还可以再商量。父亲说:“你要得价钱太高,我们买不起。另外这玩意儿也不老,过不了百年,在我们中国还够不上准古董呢!”可店老板并不示弱,他用手指着人物瓷板画上的“美术陶画学校”的印章辩解说这是某某派(school)画的。父亲马上反驳说:“这个印章上的学校(school)和你们欧美国家的那个school画派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西方19世纪法国的印象派、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画派、东方日本的狩野派和中国清代的虞山派。那是一种地域风格上的称呼,就好比这个人物画一样,也许它属于一个什么画派,而这个印章上school仅仅是一个学校的名字而已,不是什么画派,这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被父亲的几句话一说,店老板似乎也明白了。其实他并不认识中国字,还是曾经有几个中国留学生来店里转悠,老板向他们请教的。看来这个老板对中国近代绘画也是个“二把刀”。父亲当时并没有出价,脸上仍然是带着一副不太感兴趣的表情。老板似乎也有些心灰意冷,心里八成也琢磨着:就连你们中国人都不感兴趣,或许这些东西就这么一直放下去了。
我和父亲就这样走出了古玩店。父亲有个习惯,大凡买到他自己觉得有点文物和艺术价值的玩意儿,就带上我到本市的图书馆或者是宾汉姆顿大学的 Fine art
library 去帮他一起查找有关方面的资料。这两个图书馆馆藏的中英文古董和艺术方面的书籍也不算少,可是从头查到尾也没有找到介绍瓷板画方面的书籍。这两个图书馆查不到,我就和父亲准备去康乃尔大学的亚洲图书馆。
星期天,我们从Binghamton开车走17号公路,再转96B公路,40多英里的路程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康乃尔大学的亚洲图书馆我们已经来过很多次了,馆藏的书籍之多竟有好几层楼呢!只要是有文字记载的,在这里差不多都可以找得到。我和父亲驻足在中国陶瓷部分的书架前,我们从上往下,从左向右慢慢小心地寻找着。(要是知道书的名字,在门口的电脑上一查就知道有没有) 一本标题为“Brush and clay Chinese porcelain of the Early20thCentury”(瓷艺与画艺、20世纪前期的中国瓷器)进入我的视野。我的眼睛一亮,“爸爸快过来,你看这是什么?”我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爸爸迅速地走了过来,从高出我一头的书架上,抽出这本硬皮精装中英文版本的大厚书来。随即一页一页、一目十行地往下看、往后翻……突然他的手停住了,眼睛紧紧地盯住“珠山八友”这四个字,父亲一字不漏反复地看着,这时他的手开始有些颤抖了......
“汪野亭,珠山八友之一,名平、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县人,1906年就读于江西省立陶业学堂,先从张晓耕,潘淘宇学绘花鸟。后改学山水,早期作品多受程门一派的浅降法影响,后用纯钴绘山水。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罩填,是为粉彩青绿山水。其构图多仿清初四王,笔法健劲,色泽绚丽。”
“刘雨岑,珠山八友之一,原名玉成,后改雨岑,而后又改雨城。斋名觉庵,号澹湖渔,六十岁以后号巧翁。安徽太平人,寄居鄱阳。15岁就读于江西省立第二乙种工业学校,饰瓷科,为陶瓷名家,潘淘宇的子,1922年来景德镇绘瓷,擅长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在粉彩艺术上产生极大影响。”
这两个名字不正是我和父亲要找的画家吗?再往下父亲激动得就顾不上仔细看了。赶快拿着书走到复印机旁,把卡放进去,一按开关,刷刷刷就将“珠山八友”的资料全部复印了下来。快回家!父亲二话没说,拉上我就走,连卡都忘了从机器里取出来,一路上可以说是风风火火,超速地往回赶。到家后拿上支票就往古董店跑,只怕那些瓷板画被懂行的人给买走了。当我和父亲走进古董店时,心早就跳得咚咚像打鼓似的了。幸亏老板听不见,更猜不到我们脑子里打得什么鬼主意。我和父亲一看东西还在那里摆着,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我们若无其事地装着镇定,故意不看地上的那些瓷板画,而是把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物件儿上。
进来前,父亲不让我说话装哑巴,他怕我漏了馅儿,我只能保持沉默。这一回老板又上来搭腔了:“ Hello,Mark!(父亲的英文名字)下星期我要去奥尔巴尼(纽约州首府)参加一个古董展(Antiques Show),这些东西我准备拿到那边去卖。”说话时,他回过头用手指了一下地上的那些瓷板画。(瞬间我父亲的脸就变了,眼看着就沉不住气了。)紧接着老板用商量的口吻对父亲说:“这些东西你还想要不想要?如果有兴趣你就开个价,我可以考虑。”嘿!机会来了,父亲紧接过话茬说:“当然想要,可就是买不起。我是干什么的你也知道,你若是不介意,我出这个数儿,把你地上这十一块瓷板画统统买了。你看怎么样?”说话时,父亲向老板伸出了几个手指头。老板一看连忙摇头说不行,少了他开的价是不会出手的。经过几番交涉,最后还是老板让了步。父亲用不吃不喝的几个月工资,买下了在这家店里沉睡了十几载的中国近代景德镇瓷板画大家、名扬海内外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和刘雨岑的瓷板画。
当天晚上,我激动得一整夜都没睡踏实,就可想而知我父亲了。大概有一个多星期,他的那股子兴奋劲儿都没落下去。好像是多喝了几碗人参汤,烧得他两眼根本就合不上。我看见他总是拿着个放大镜不停地上下左右看着,嘴里时常还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欣赏着那曾被他忽视了多年的宝贝。2001年,父亲在费城中国书店买到一本《瓷板画珍赏》,作者赵荣华是江西省文物商店的副经理,副研究员。在父亲和他取得联系后不久就收到了回信。赵荣华在信中说:“先生之汪野亭四条屏粉彩山水瓷板,其风格当为汪氏中年之作,其时汪氏年富力强,绘画笔触细腻,构图恢宏,视野宽阔,生机盎然,当为汪氏30年代之作……”
上天有眼给了我一次报答父亲的机会。据说目前在国内,珠山八友的瓷板画作品,时常出现在艺术品拍卖会上,而且拍出的价钱还不低呢!我也曾劝说过父亲在适当的时候把他的那些“宝贝”出手转让,好过个像样的日子。可是父亲却舍不得,他心甘情愿过那清贫的日子。继续在古董市场和旧货摊上寻觅他看上的宝贝。我知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花多少钱他也不心疼,哪怕是买到个仿的赝品都痴心不改。父亲视生带不来,死带不去的金钱为身外之物,“千金散尽还复来”,花钱买个高兴,何乐而不为呢?他所有的收藏,是他留在美国的精神支柱,这根柱子不能倒,就像小提琴“f”孔下边的音柱,要是把它拿掉,就再也拉不出优美动人的旋律了。父亲说得有道理,就随他去吧!
9.第一次参加私立高中的面试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是十月份了。这里的秋天仿佛比别的地方来得早,傍晚还有些冬天的寒意。漫山遍野的枫叶又开始变红了……
11月11日星期一是哥伦布节,学校放假一天。星期二我去上学时,大个儿老师给了我一封信,是他母校寄来的,让我去参加面试。时间定于20号晚上六点种,地点是在Binghamton
club。原以为还有很多应届毕业生像我一样前去应试(interview),可当我到了那之后才弄明白,原来这个面试是专门为我安排的。当时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不为别的,光看那场面,就让人觉得这个学校不是为一般的贫民百姓办的,也就是说干什么都要先摆个谱、讲个排场。可对我这个无名小卒来讲,多少有些过了头。莫非学校把我也当成了“富家子弟”不成?
宾汉姆顿俱乐部是对外营业的商业社交场所。里面有为开party设的豪华舞厅、餐厅和酒吧。也设有专供几个人聚会的小单间。据说这所房子是早先一个很有钱的富翁住过的,看上去古典高雅。巨大的水晶吊灯、欧洲风格的油画、高大窗帘下边的汉白玉雕像,衬托着镶着铜边大红地毯的楼梯,富丽堂皇,颇有19世纪美国电影《飘》中男女主人公豪华别墅的那股子遗风。
走进小单间,迎面走过来两个人。他们分别开始自我介绍,男的叫Vaida,是学校的音乐老师。女的叫Gager,是学校招生办公室的负责人。他们俩是专程从八十多里外驾车过来的。两人穿戴讲究。我没有想到竟会是这样一种场合,陪同我一起来的父母也都没有dress up(穿戴考究)。来之前我们都以为是一般比较随便的那种会面,因为类似的情形也曾经有过。好在我是个中学生,看两位老师的样子也不是很在乎,倒是我父母有些尴尬,因为也是被邀请在内的,他们只是穿着平时的休闲服,按习惯应该是西服革履、制服裙和高跟鞋,才能跟这个场合搭调。
Vaida看上去像个40出头的中年人,个头不高,脸上的胡子连着鬓角,上下修得整齐自然。笔挺的西装在左胸前的兜里还插了一块白白的手绢。谈吐稳重、自然、分寸得当。初次见面,如果不是自我介绍,你看不出他是一个教音乐的老师,气质倒是像一个风度十足的“英国绅士”。Gager女士则更是文雅大方,身着传统样式的制服蓝裙,高高的白衬领下别有一枚漂亮的胸花,秀发向上盘起典雅雍容,加之多年从事学校的教育招生工作,更注重仪表,她是这个学校的代言人,也是个典型知识型气质的女性。
大家是以共进晚餐的方式来进行面试的,一边吃一边谈,似给人一种轻松之感。开始我父母还有些拘谨,心想:这两位老师会不会以貌取人呢?可是在我们的交谈中才感受到他们并不是想像得那样,所以也就自然放松了许多。谈话中,两位老师问了我一些初中的基本情况,我都一一做了回答。其实我也知道,人家对我就读的学校并不感兴趣,只是想多了解一下我而已。
我身后的waitress(女服务员)把我喝过一半的orangejuice又加满了,我还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像个小大人似的,身子往前一堑,说了一声Thank you! 男服务员(waiter) 把餐前小吃用过的盘子刀叉都收走了,接着又重新换上一套干净的,准备在正餐上使用。一般来说,讲究的用餐方式都是这样,不像平常只用一套刀叉餐具就够了。其目的无非就是想显出一个“贵气”来。像租这种挡次的小单间,加上晚餐所用的酒水、服务员的小费,恐怕没有千二八百的打不住,这是我自己的估计。当时我还在琢磨着,假如他们没有看上我,学校又该怎么办呢?那不就赔本了吗?其实不然,学校并不是个傻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学校的广告效应,根本就亏不了。当然这也是以后我才渐渐明白过来的。
在用餐当中,两位老师开始先后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让我回答。比方说:“你对学校的哪些课程比较感兴趣?”
我的回答是:“最感兴趣的是数学、科学、英语。”
问:“假如你能被WyomingSeminary录取,你想在学校的课外活动中取得哪些收获?”
我的回答是:“通过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我想提高我的领导和组织能力(Leadership),并扩大我的知识面。”
问:“在哪些方面你认为自己做得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答:“正如我刚才所说,我首先想提高的就是组织和领导能力,在这方面我还很欠缺。再有就是语言方面,我想继续增加我的词汇量。”
问:“你认为你自己的强项是什么?”
答:“高度的责任心(Responsibility),数学、电脑、音乐和写作。”
问:“去年的暑假,你都做了些什么?”
答:“我参加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署期天才班的夏令营,还主修了一门科学(大学的科学课) 。”
问:“除了你的家里人外,什么人让你最崇拜或者是对你最有影响?”
答:“汤姆斯. 爱迪生 (Thomas Edison)。因为他知难而进,克服困难,敢于开拓进取,
最后攀上科学的高峰。所以他是我崇拜和学习的榜样……。”
用过晚餐后,Vaida先生要听我弹琴。就这样我们离开小单间,一同来到了舞厅的三角琴旁边。我坐下来给两位老师弹了萧邦和贝多芬的作品。演奏完后,从他们脸上的那种特殊表情,我就可以猜得出两位对我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这时主管招生办公室的Gager女士,开始向我和父母介绍起她们的学校来。
Wyoming
Seminary College
Preparatory School最早是一所教会办的学校,始建于1844年。这个名字一直延续到今天。最近的几十年中,宗教色彩似乎不像19世纪那样浓厚了,目前仅保留周末做礼拜的古老传统。
学校的编制是从附小(Lower School and
Upper School)一直到高中,是一所培养学生上重点和名牌大学的贵族私立学校。也是宾西法尼亚州最好的私立学校。学校每年高中毕业生考入大学的录取率为98%,它的招生范围并不规限于本州,可以说是涵盖美国整个东北部,甚至世界其它国家。
学生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本地或附近守家在地的Day Student,另一部分则是外来的寄宿学生(Boarding Student)。学校除正常的学习外,还有很多的团队组织供学生们选择。比如说:像你这样喜欢钢琴和音乐的,可以参加学校的管弦乐队或者是合唱团;学校还有芭蕾舞和戏剧表演队,并有专供演出的剧场,假如你有兴趣,也可以通过考试参加;体育方面,学校设有健身房、美式足球场、室内冰球场、游泳馆和网球场等等。
学校的资金来源于学生家长的捐助,学校投资股票的利润和历届学生大学毕业工作后,捐献(donation)给学校的共同基金。这样加在一起,每年大约也有几百万美元左右。说到这里,Gager女士干脆从她的夹子里拿出一本小册子,内容是专门介绍这所学校的。她让我们回家好好看一看,对这所学校有个具体地了解。如果对此感兴趣,就准备参加一月份的入学考试,考完试还可以参观学校,让学生和家长有一个感官上的认识。一个看上去传统、正规又不失高雅气氛晚餐形式的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父母一直谈论着这个话题:Wyoming Seminary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校?是像两位老师说得那样好吗?既然是私立学校,那学费一定是少不了。晚餐时我的父母和我都没好意思问,因为人家把我当成了富家子弟,以为这钱不在话下呢(美国人除了上班以外,平时穿戴都很随便,所以从表面上看不出贫富来)。现在想起来,就是考上了也上不起。当时的想法是:考上考不上都无所谓,又不是考大学,假如被名牌大学录取,父母发誓就是砸了锅卖了铁,倾家荡产也要供我上。可这私立高中就不一样了。虽然说它的大学升学率高,去名校的也不少,但在公立学校,只要你学习努力、出类拔萃,照样也能考上长春藤(长春藤为美国东部八所举世闻名大学的代名词)。而且这样的例子还数不清呢!有了这样的想法,实话实说,我也就没太往心里去。不过我还是想去试一试,看看在学习上,我和他们能上私立学校的初中毕业生相差多少?这样我好心里有个底儿。
算一算到一月份的考试还有三十多天,这次我也用不着熬夜复习功课了。因为没有考试提纲,主要是看你平时的学习基础。从初一到初三的数学指不定给你出个什么题;语文方面,很可能又是让你写一篇作文。关于这些我也不去多想它,只要脑子里有足够的英文单词,具体怎样写,到时再临场即兴发挥吧,这也是我的擅长和特点。
10. 亲临考场和第二次面试
还记得去私立高中参加考试的那天,似乎刚刚才下过雪。父亲带上我,开着他那辆和我岁数相同、1984年出厂的本田(Honda)老爷车,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着。从我家一出门,就是81号高速公路,从纽约的宾汉姆顿到宾夕法尼亚州的Kingston(私立高中所在地)单程是86 Miles,如果赶上好天气,开一个半小时也就到了,不算太远。进入校区后,前面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车。我们只好把车先靠在路边,下车向指定的考场方向走去。
Admissions Office(招生办公室),距离我们停车的地方大约有几百米远,大雪覆盖着整个校园,银装素裹,一时看不出她的庐山真面目。能看清的只是停在那里的一辆辆豪华牌子的小汽车。奔驰、宝马、奥迪、卡迪莱克……可以说几乎就找不到像我父亲开的日本经济车!
走到学校招生办公室的大楼前,推开门走进去,一股暖融融夹杂着香水味道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的精神为之一振。里面全都是与我岁数差不多来参加考试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这些学生看上去一个比一个自信,从他们的装束打扮上,毫无疑问地就可以看得出来都是富家子弟。你若是仔细观察的话,他们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霸气。可能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这样,那是打小儿就泡起来的,就好比是酿酒,时间越长,味道也就越浓。反正我是没有,或许待将来有钱了也说不准儿,不过,我想是不会的。
前来报名参加奖学金考试的大约有一百多个学生,学校取前三名。第一名每学年是4000元,第二名3500元,第三名是3000元。其实,绝大多数前来参加奖学金考试的学生,他们并非是冲着这点象征性的小钱来的,他们是想给自己争个光荣。没来参加考试的学生,只要每年交上两万六千美元的学杂费,就可以注册入学了。对于我来说,即使我考了个第一名,拿到每学年四千美元的奖学金,算一算距两万六千美元还差两万出头呢,说白了,我根本就付不起!四年的高中下来,你可以算一下,这十几万美元就出去了。吓死人!
我来参加考试的目的和动机只有一个:就是看看我这只井底之蛙,跳上这井口来和坐在下面观天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来到登记桌前,从花名册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并在上面签名报到。
一百多个学生排成的队,像是长长的一条龙。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从招生办公室的楼里走出。我回过头去,看见父亲正踮着脚尖在家长们的人群中,用他那鼓励的眼神目送着我,父亲没有再说什么。
我跟着队伍穿过几幢教学楼,来到一间很大的教室,里面的设备看上去要比我初中的教室高级和先进多了。按照老师安排的顺序,学生们各自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铅笔、橡皮,一切能在考试上派上用场的文具我都带齐了,只等着考试卷子发下来。
这次考试总共需要四个小时,两个小时考数学,两个小时考语文。卷子首先发下来的是数学,我在前几章说过,我的数学是在Binghamton高中上的,论程度要比初中高出一年半左右。两个小时的考试,我仅用了一个小时就全部答完了。还剩下一个小时,我用了20分钟的时间从头到尾仔细地又过了两遍 (Double
check) ,觉得百分之百没问题,再看看墙上的表还剩40分钟,心想:干脆交上去算了!坐着也是白浪费时间,倒不如出去吸点新鲜空气,活动活动,清醒一下脑子好。想到这,我就站起身子来,把卷子交给了站在前面的监考老师。因为我是第一个交的卷子,而且又提前了四十分钟,走到门口,我看见有考生还拿斜眼儿瞅着我,以为我是答不上来想早点儿溜了呢。
10点钟,是数学考试结束的时候。所有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不管答完答不完,都要求统统把卷子交上去。
休息半小时后,在同一个教室,又开始了语文的考试。考试的形式和我们中国大陆的差不多,先是回答一些问题,然后就是作文,题目是统一规定的。面对考试,我可以称得上是个“老手”了。我知道从哪里先切入下笔,并晓得作文题得分的比重,它在整个语文考卷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分数,所以我就先从作文上下笔。卷子上考题出的是“如果你有无限的时间和机会,你最想要做的是什么?”
是啊,时间转眼好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我的初衷都没有改变。几年前,在私立高中的考场上,我写得那篇文章,在经过老师们的审评后,早就存进学生的个人档案里去了,而且按照学校的规定是不能让我看的。可是现在我要写书,又需要这份原始资料,为此,我就特意写了一封信给学校说明原因,在征得他们的理解和同意后不久,我收到了一份寄自学校我当时考试作文的复印件,下面我就把它呈献给读者。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unlimited opportunity and time?
作文题目:如果你有无限的机会和时间,你会想做什么? (限制300 字之内)
What
would I do if I had unlimited opportunity and time? Go on vacations, watch all the
movies ever made, or maybe do some research on how J.P. Morgan succeeded in
building a world-wide multibillion-dollar steel corporation? These activities may all sound like the best
possible thing to do if I had unlimited opportunity and time, but I want to do
more. I want to try my best and make the
present world into a utopian community.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I would like to do in order to form a utopian world
community. However, regardless of what I
do, I will not take away the people’s rights, choices, and feelings. I would use my unlimited time and opportunity to make very child want to
lean and instill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self and community. That means that I will have to go around the
world and teach/learn in every community. I would also like to convince the world that
everyone is basically the same, and that having a different skin color, race,
or nationality does not make us less equal human beings.
Probably
the most difficult obstacle in my endeavor will be to address the problems of
hate and violence. I will try my best to
replace violence with peace, and hate with affection. This way, the world can proceed, and advance
without any hindrance whatsoever. These
are some things that I would like to do to make a utopian community.
Think of
the world as a more beautiful place, a world without crime, hate, and
violence. Think of the world as educated
and respectful to each other. That is my
dream, and that is what I would like to achieve if I had unlimited opportunity
and time.
(中文翻译) 假如你有无限的时间和机会,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假如我有无限的时间和机会,我会做什么?我会去旅游吗?去看所有想看的电影吗?也许研究JP摩根是怎样建立了一家价值数十亿的国际钢铁公司?这些活动也许听起来像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我想做得更多。我想尽力地把当今的世界变成一个完美的社会。
在建立一个完美社会的同时我会采取多种措施。但是不管我做什么,我也不会故意侵犯人权、民主的选择和意见。我会利用我无限的时间和机会来培养每一个儿童,让他们对自己、对社会都有责任感。这表明我会到全世界的每个地区去教育儿童。我也会让全世界的人民相信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有不同的肤色、种族或国籍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低级的人种。
在我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可能遇到最艰难的障碍就是仇恨和暴力。我会竭尽努力以和平接替暴力,以慈爱取代仇恨。这样一来,世界就会没有任何阻力,光明地向前发展。这是我要建立完美社会的一些措施。
想像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一个没有犯罪、没有仇恨和暴力的世界。想像一个有教养的,相互尊重的世界。这就是我的梦想,这就是我假如有无限的时间和机会想要做的和想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以上中文由马力千翻译)
要不是因为写这本书,我和我的家人都没有机会看到这份影印件,尤其是父亲,在看完这篇不足三百字的短文后,他欣慰地对我说:“马力千,其实你在六七年前就已经长大了,我和你妈妈打心眼儿里为你高兴啊!”
自打考完试,几个星期后我就接到通知去参加第二次面试。当时我心里琢磨着:嘿!莫非是有希望了?
还是像参加上一次考试那样,父母亲又开着车把我送到
Wyomong Seminary。为了给面试的老师们留下个好印象,爸妈还特意把我打扮了一番,穿上了西服打了领带,头上还抹了点儿头油,看上去倒是像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生。这也是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的。我还记得从小妈妈就喜欢把我打扮成像徐志摩那样:西服革履,头发朝着一个方向梳的小分头儿。妈妈说:这样的气质才是我。
被通知来参加面试的好像有十几个人。学生们在家长的陪同下,都坐在招生办公楼的接待室门前等着一个一个地往里叫。我知道,学校可能就是要从这些人当中挑选出有奖学金的前三名来。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说白了我是挺想被学校录取的。虽然主观上讲,我们交不起那吓死人的学费,可是在冥冥之中,又感觉到我就好像是跟这所学校有一种说不出来莫名其妙的缘份似的。你瞧,学校虽说还没有给我一个正式答复,这一来二去,再加上这一回都已经是第三次拜访了。可是我父母的想法很明确,即使走到今天这一步,他们也不抱任何的希望,只是想通过这些叫我见见世面,多长点儿见识而已。
我们等了不多时,门开了,从里面走出一名接受面试的女学生,送她出来的老师顺便也就把我叫了进去。屋子里坐着约有八九个老师,他们面带微笑地向我点头打招呼,我也向老师们礼貌地问好。因为只有我一个人站着,面对所有在座的老师,我的两只手一时也不知道往哪里放好。我下意识地把左手的食指放在嘴里并用牙咬住,右手则揣在裤兜儿里,握着一枚事先准备好的纽约州“OM”比赛第一名的金牌,好准备在适当的时候亮出来给他们看……
面试大概进行了十分钟,等到最后一个问题回答完后,坐在正中间的那位老师发话了,他说:“你可以走了,我们会告诉你结果的。”就这样我被领进去的那位老师又送了出来。
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我对迫不及待想知道面试内容的父母亲,讲述了刚才的面试过程:第一个问我问题的,就是坐在中间的那个有点儿像当官儿的小头头男老师。
他问我:“考试的作文题你是否在你们学校(初中)写过类似内容的?”
我回答:“没有。”
老师接着又问:“你去过别的国家没有?比方说非洲或者是一些比较贫穷落后的地区?”
我说:“我是六岁从中国大陆来的,只去过加拿大,别的国家没有去过,但我一直想出去看一看,很遗憾我还没有这样的机会。”这时我母亲插话进来说:“没准儿这些老师们觉得你将来想从事人权或者是教育事业。”父亲没等母亲说完就打住她说:“先让儿子把话说完,别打断他!等说完了咱们再问也不迟。”所以我就有点儿得意地接着叙述:靠小头头老师右手座位上的一位老师问我:“你喜欢阅读吗?”
我回答:“很喜欢也很欣赏,只是觉得时间有点不够用,要读得书实在是太多了!”
我的这句话把在场的所有老师都给逗笑了。
“你能说出几本曾经看过的书吗?” 在座的另一位老师接着问。
“Of course!”(当然可以)我不加思索地说:“我看过英国作家迪根森的《双城计》
Tale of Two Cities 和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
“那可是一本很厚的书呀!你从头到尾把它看完了?”坐在最边上的一位女老师样子看上去有点儿惊讶地说。(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学校的法语老师)我说:“对,我从头到尾还不
止看了一遍呢!”
“你能否讲述一下这本书的大体内容”法语老师又说。这时我略加思索了一下就开了口:
“《Les
Miserables》悲惨世界里面的主人公叫冉阿让,他最初是一个普通而诚实的工人。因为不忍心让姐姐的七个孩子饿死而去偷了一块面包,结果被抓并判了五年的徒刑。在他服刑期间,他曾经四次越狱逃跑,捕回后刑期增加到了十九年。出狱后遭到世人的冷眼,找不到可以谋生的工作,是一位仁慈的主教给了他获得重新生活的勇气。从此他隐姓埋名。后来因为发明制造宝石的方法而摇身一变成了大富翁。接着又被选为市长,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钱财,兴办福利,救助孤寡。后来,我正要接着往下说,法语老师就打断了我的话题。紧接着她用幽默的口吻对我笑着说:“后来的故事还长着呢!对吗?你在这里是讲不完的,等以后你能用法语给我讲时,我再听你的《悲惨世界》吧!”
从老师的眼神和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我回答的问题令他们相当满意。最后一个问题问得是:我在学校除了主科学习外,是否经常参加学校举办的课外活动和社会义工?我回答说:“申请你们学校时,主要的活动和因此而获得的奖项,我都填写在申请表格上了。还有一个奖牌我今天也把它带来了,还是个第一名的金牌呢!”说着,我就顺手从兜里把三色彩带的奖牌拿出来亮给老师们看。其实,以当时的气氛,我就是不拿出这个奖牌来,我断定他们也会录取我的。赢得奖学金我倒是不敢打保票,我有点儿后悔,我不想给老师们留下一个自我炫耀的印象。这时我父亲终于憋不住开始说话了:“你拿出来得正是时候,我看是锦上添花,要不然他们谁能知道你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嘛!”“哎,
哎!你怎么也插话了呢?你让儿子把话说完呀!” 坐在右边的母亲开始反唇相讥了……
11. 十四岁离开父母
Wyoming Seminary贵族私立高中能录取我,是我们全家意料中的事。可是单凭一张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我就能迈进这所学校的大门吗?不是的!从 Wyoming Seminary回来后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收到了学校招生办公室寄来的录取通知书。打开一看,好听的话说了一箩筐。什么“恭喜和欢迎你啦;学校为你的到来而感到骄傲啦,从下一个学期开始,你就是我们学校高中一年级班里的成员啦,你是奖学金考试前三名里的啦等等。可翻到另一页,涉及到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其中最最重要的对我来说,还是个学费问题。我不知道我考了个第几名。通知书上并没有写,只是说我获得的奖学金不是直接发给我本人,而是直接算在学费里,剩下的大头儿两万多元等开学时再交上。最终需要出多少钱,学校以后会再寄表格的,这封信只是通知我已经被学校录取,仅此而已。
通知书拿在手里,犹如拎着个打水一场空的竹篮子,到头来什么也没捞到。不过我也早有思想准备,虽说这心里觉得挺遗憾、挺可惜,但毕竟交不起那么多的钱,这是事实,也是没有商量余地的。我遵照父母的意见,以我个人的名义给学校回了一封信:
“亲爱的招生办公室负责人:我收到了Wyoming Seminary的录取通知书。首先在此表示我最衷心地感谢!
我不能冒昧地问学校这次考试我到底获得了第几名,不过,作为一名为争取奖学金而来参加考试的学生,我从心里特别想知道我在榜上的排名。你们也许还不知道,我是一个低收入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我的父母移民美国,为了谋生都非常不容易。我之所以比别的同学更加倍地努力学习,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给我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初中就要毕业了。在报考你们学校之前,我已经做好了上Binghamton City 公立高中的准备,因为这所学校是免收学费的。等我将来高中毕业了如果考上名牌大学,我发誓:宁可自己打工挣钱或是向银行贷款,也不愿让父母为我交学费而倾家荡产。
我很抱歉不能上你们的高中,这不是因为你们的学校不好,而是我父母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我们交不起每年两万八千美元的学费!尽管我心里是那么地憧憬和想往,甚至难过地都想哭。
我知道在美国,像我这样的情况要想出人头地,所付出的代价要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多得多。在这里我并不想抱怨什么。我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我该努力的都努力了,该做到的也都做到了。我是一个刚满14岁的少年,所能做的也仅仅是想用我考试的成绩来证明我不是一个弱者,而且更不比别人差。也正是这个原因,才渴望想知道我的考试成绩,因为它能给我带来莫大地安慰、鼓舞和欢欣……”
信写好了,发出去以后还没过一个礼拜,学校招生办公室的长途电话就打到我家里来了。父母当时还在上班不在家里,是我接的电话。讲话的人是Wyoming
Seminary招生办公室的主任,她比Gager女士的官儿还要大。在电话里,她只是问我想不想来Wyoming上学?我只说了一个字“想”。紧接着她又问我:“你的父母打算让学校出多少钱才让你来Wyoming上学?”我回答说:“这个我也不知道,反正我父母他们出不起那么多钱,这是毫无疑问的。”办公室的主任迫不及待地问:“你能告诉我你母亲工作单位的电话吗?我想和她谈谈。”我说:“当然可以。”一边说着,我就把妈妈单位的电话号码给了她。
挂上电话后,一种绝路逢生、时来运转的感觉油然而生。此时,我也没心思完成父亲给我留的家庭作业了,满脑子都是Wyoming Seminary。办公室主任究竟要跟妈妈说什么呢?听她的口气仿佛还很着急。过了十几分钟,我想给妈妈打个电话问问,拿起电话一拨,滴滴滴地还占着线打不进去。没办法,只好等妈妈下班回来后再说。我熬得难受,干脆就在家的走廊里打起了篮球,以此来缓解难耐的心情。
五点钟妈妈终于下班回来了,我一看到妈妈的脸就知道有门儿了。爸爸当时也在场,不过看上去他并没有抱着很大希望,只是认为学校不过是想走个过场、履行个收到信后的责任而已,不必当真。可谁又能想到学校这回是实打实地当回事来办的。妈妈把与办公室主任在电话里交谈的过程,一五一十地讲给我和爸爸听,原来Wyoming自从收到了我的那封“休书”后,专门为此开了一个会,在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不能因为交不起学费,就把我拒之门外,当然我的情况是有点儿特殊,必定四年的高中要是念下来,吃住学费加在一起都快12万美元了!可以说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用这笔钱在富人区里能买一幢中上等的小洋楼呢!最后,由老师提议、校长亲自拍板儿决定,让招生办公室的主任打电话与我父母联系,征求他们的意见看行不行。妈妈在电话里告诉招办主任说:谢谢学校的录取,不过这么大的事她也做不了主,要等回家和父亲商量商量再决定。招生办公室的主任好像是有点等不及了,还摧着妈妈说:晚上她还要再打电话来呢。
爸爸听到这儿,立马儿从沙发上站起来,一边在屋里来回地踱步,嘴里还一边叨叨着:“除非是你马力千考了个第一名,学校再给你足够的奖学金,否则他学校给多少钱咱们也不去!”
平常在家里,父亲是拿主意说了算的,从他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中国传统大男子主义的影子。他说如果考了第一名才让我去,第二名或者是第三名就不让我去了。对于这一点我心里也清楚得很。我知道父亲的脾气,他很执着任性。考上第一名才让我去的观点妈妈也不反对。说实在的,从当妈的角度上讲,她也很矛盾。14岁在一个母亲的眼里毕竟还是个小孩子,这么早就出去了,她还真是有点儿舍不得。其实父亲也是同样的心情,只不过是嘴头子上硬硬,想找出个非第一名不去的理由而已。
吃过晚饭后大约七点钟左右,招生办公室的主任果然又打来了电话,这一回是妈妈接的。招办的主任问妈妈商量得结果怎么样了?妈妈把父亲的想法告诉了她,言谈之中流露出不太想让我去的意思。说到这一步,招办的主任用委婉的口气对妈妈说:“你们马力千,在我们这次举办的奖学金入学考试中是名列榜首的第一名!学校里的很多老师都非常喜欢他,很希望他能来我们学校上学,特别是那个Gager老师,她甚至还对我说:“假如马力千不来Wyoming上学,她的心痛得就会碎了!因为她是第一次面试(Interview)马力千的,所以说更比我们了解这个孩子。”
谈到学费的问题,招办主任问妈妈每年能拿出多少钱给学校?妈妈因为不太想让我去,也就顺口说出个两千块钱来,她料定学校也不会轻易答应这个数字的,所以故意给校方出了个难题,这就意味着余下的两万六千块钱那就是你学校的事儿了。没想到招办的主任二话没说,竟痛痛快快地答应了。这下可好,我妈妈的嘴一下子就让她给堵上了,爸爸当时也愣了神儿。要说当时脑子最清楚的还算是我了,我爸刚才不是说过了吗?要是考第一名就让我去,且不说这个,除此之外,从天上意外地又掉下一个两万六千元的大馅饼来!他如果再说不让我去,那可就真成大傻瓜了!我表面上虽然装着不说话,可心里那个美呀,真是别提了!
放下电话后,我看见泪水从妈妈的眼角里流了下来。我突然又意识到了什么,要么妈妈流泪做什么?我递过几张纸巾给妈妈,她冲我慈爱地一笑说:“去吧,好儿子!只要你能好,什么我都能舍得。” 说这话时,妈妈把手中的纸巾都搓碎了……
初中三年,回过头一想真是一转眼的功夫就过去了。有很多很多东西觉得还没有学完,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也没有来得及做。如今就要面临毕业告别自己的母校了。
毕业典礼的头天晚上,学校还给我们举行了Party告别会,很多从小学就和我在一个班里学习的同学和小朋友,明天就要从此分开了。大家都彼此祝福着……大个儿老师也来了,还是那个老样子。在这众多人的场合下,我们俩反倒没什么更多的话要说。分别时他送给我一件礼物,然后又叮嘱我从Wyoming回来时有空给他打电话,我们再一同去
Lost Dog喝咖啡。Jason、Dave、Nick、Robert,我们一起参加毒品知识竞赛“梦之队” 的好朋友还一起合影留了念。
Party(聚会)上放的音乐震耳欲聋,很多同学都手舞足蹈忘情地跳着唱着,别人说话根本就听不清!要想说你就得大声地喊。平常有好几个爱打架闹事的坏学生,也是出奇地礼貌绅士,他们还主动走过来和我握手。也许这些学生终于明白过来了:明天他们就再也不属于这所学校,一开学就是高中生了。他们已开始走向成熟。我大声地喊着祝大家走运 (Good
Luck) !同学们也为我能去私立学校读书表示祝贺。
我转过身看见丹尼尔在我身后,其实她站在那里已经好久了。丹尼尔见我转过身来反倒有些不好意思,我便主动上前和她拥抱。丹尼尔哭了,我知道再开学Danielle和班里的许多同学就要到宾汉姆顿高中去上学了。三年的初中学习和竞争,她最后才告诉我,我在她心里一开始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到后来变成了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她的心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过来,可惜我当时还没开这个窍儿!就是开了也不敢,我还担心老爸会从楼上跳下去呢!
九月十五日是Wyoming开学的日子。早在这之前,父母就为我开始着手准备了。因为是所谓的“贵族”私立学校,父母又都是要强的人,他们不想让我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更担心有人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所以衣服尽量挑贵一点的买,甚至还有“名牌”。春、夏、秋、冬,从头到脚武装起来,着实也破费了不少。我告诉他们说:“这些东西对我来讲都不重要,我又不讲究,有真本事比什么都强!我只是希望能有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至于其它什么都无所谓。”家里本来就有一台486型的电脑,要是让我带走,父母也就没有了。现在是信息社会,他们也离不开这个。可是父母二话没说,又花了一千多给我买了一台运转更快的“586”,这也算是我去私立学校他们送给我的一个大礼物吧。
临行前的那几天,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有些悲喜交集之感。看着父母为我准备的新衣服、新皮鞋、新书包、还有新电脑什么的,再加上即将面临着整天吃住在学校不回家,不再有父母看着管着,还可以自由自在地玩儿的新生活,真是做梦高兴还来不及呢!爷爷奶奶那边更是无所谓,反正也是在大洋彼岸本来就见不着面,和以往一样,周末打个电话,听听声音也就像是在眼前似的,聊会儿天说声“再见”就可以了。可是父母这边就不同
了。小的时候,爷爷曾经教我背过一首诗,直到现在我仍然没有忘怀:“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正是在分离的时刻,我才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母亲的心啊!
我说过,两岁时妈妈就曾经离开过我,一直到六岁我们母子才再度重逢。从相见团聚到今天,算一算我在妈妈身边仅仅待了八年!也就是说从我十四岁起就要彻底离开父母亲,开始自己照顾自己的独立生活了。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家,这个只有三口人的小窝儿,从此就要空巢了!这回走的不是妈妈,是我马力千将顺着她走过的路,也要去“西天”取经了。
那天晚上,我主动要求和父母睡在一起。我夹在他们两人的中间,一会儿面对着妈妈,一会儿又转过身去用头靠着爸爸那宽宽的肩膀,不知不觉地就睡着了。那一夜竟是过得那么快、那么暂短!醒来后睁开眼睛我就开始有点后悔。没办法箭已上在弦上,当时的命运不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父亲已经拉满了弓,只待一松手我就要飞出去了。
从纽约州的宾汉姆顿开车到宾西法尼亚州的Kingston(Wyoming私立高中所在地) ,一路上,两边的大山宛延起伏,仿佛又是无际无边;Susquehanna River(本地贯通宾州的一条河)缓缓地向前流淌着,又好比是陪伴着父母慢慢地为我送行。看到这般情景,不禁使我想起John Denver(约翰.丹佛)演唱的著名乡村歌曲:“故乡的路”,这也是父亲最喜爱的一首歌。“天堂般的西佛吉尼亚(WestVirginia),蓝岭山高高,谢南多阿河滚滚。生命推移,像一阵清风,比树林古老,比群山年轻。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到我生长的地方,西佛吉尼亚,大山妈妈,带我回家,故乡的路。
我的思念萦绕着它,离家的孩子,久别了故乡的河川。黑雾浓云,变幻在天空,当
那月色朦朦,我两眼泪水涌。故乡的路,黎明时我听到故乡在呼唤我,我和它相隔已万里远。当我驾车行驶在路上,想起昨天还在家,昨天啊昨天。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到我生长的地方,西佛吉尼亚,大山妈妈,带我回家,故乡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