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朋友都看到过这样的一个说法:国军面对的都是小鬼子的甲种师团,中共军队面对的都是小鬼子的末等的警备队的说法。某些人造出这么个谣言来,还真能迷惑住一些人。为了打破这些谎言,本人曾写下了《初探侵华日寇中的中队、大队和独立混成旅团》一文。但这个谣言还是有市场。
为了打破某些人为了达到它们以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编织的这些谎言,就必须让大家进一步对小鬼子的部队编制有所了解,同时,也需全面了解小鬼子的所谓甲、乙、丙、丁四种师团的来源与配备,于是本人再次查阅了现有资料,对小鬼子的师团编制进行初步讨论。
师团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属于小鬼子的基本战术兵团。产生于1888年,也就是小鬼子的明治二十一年。当时,日本将国内原有的6个按地域划分的台镇改称师团,番号从第一至第六,同时为警卫皇宫又成立了近卫师团,这是日本陆军历史上第一批师团。师团编制为二旅团(四步兵联队)、炮兵、辎重、骑兵,平时兵员为10000余人,战时可超过20000余人。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时,小鬼子共有17个师团,被称为常设师团,也叫常备师团,是小鬼子的长备军。此时的小鬼子的师团并没有什么甲种、乙种之分,而被称作:挽马制师团和与驮马制师团。挽马制和与驮马制所划分的不是什么甲等与乙等,而是以作战的区域能力不同来划分的,挽马制是指的原野作战型,驮马制是指的山地作战型。
也就是说,全面抗战初期日本鬼子的师团区分是:原野作战型师团,山地作战型师团,根本就没有什么甲、乙、丙、丁四种师团之说。
此类小鬼子的常设师团辖二个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骑、炮、工、辎各1个联队,共8个联队。现在我们有必要详细了解一下这类小鬼子师团的常规兵力、火力的配备标准:
1、小日本常设挽马(原野作战型)师团人员基本配备和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人员330,马165,各种枪95,非机动车63;旅团司令部:人员75,马20,各种枪36,非机动车4;步兵联队:人员3747,马526,各种枪2590,各种炮14,掷弹筒76,非机动车256;步兵大队:人员1091,马118;步兵中队:人员194,各种枪:174,掷弹筒6; 野炮兵联队:人员2894,马2269,各种炮48,各种枪541;野炮兵大队:人员634,马499,野炮12;野炮兵中队:人员128,马184,野炮4;骑兵联队:人员452,马429,各种枪),各种枪320;骑兵中队:人员144.马134;工兵联队:人员672,马99;工兵中队:人员286,马19;师团通信队:人员255,马47;辎重兵联队:人员3461,马2612;辎重兵中队:人员562,马376;师团卫生队:人员1101,马128;兵器勤务队:人员121;野战医院:人员240; 总计:每师团约25000人,每旅团约7800人。
2、小日本常设驮马(山地作战型)师团人员基本配备和装备情况:
师团司令部:人员391,马239;旅团司令部:人员80,马25;步兵联队:人员3818,马约720;步兵大队:人员1150,马180;步兵中队:人员194;骑兵联队:人员508,马约321;炮兵联队:人员3699,马3600,炮48;山炮兵大队:人员999,马720,炮12;山炮兵中队:人员195,马138,炮4;工兵联队:人员719,马150;工兵中队:人员约300;辎重兵联队:人员4890,马4260,辎重驮马具3882;辎重兵中队:人员684,马598;师团通信队:人员289,马84;师团卫生队:人员1328,马163;兵器勤务队:人员121; 野战医院:人员300左右;总计:每师团28500人,每旅团约7900人。
我们了解了小鬼子的常设师团及其标准配备情况后,可以接着讨论小鬼子的师团等级了。那么把小鬼子的师团分为甲、乙、丙、丁的情况是否存在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答案是:这个等级的确存在,但是其等级的划分出现于1942年年底。
为了战争的需要,小鬼子不断调整部队的编制,在1937年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第13、18两个新编常设师团;随后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也属于常设师团的编制,这类师团主要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成。如104师团、116师团。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特设的驮马(山地作战型)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原野作战型)师团人数为24400人。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小鬼子的一些师团在一些作战区域显得臃肿,师团数量也不够用,于是小鬼子在组建大量独立混成旅团的同时,又依照作战的需要开始大量组建三联队师团。
这一类师团取消了旅团一级编制,基本部队为三个步兵联队,由师团下辖1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3个步兵大队(此类编制也被称作“三三制”),同时指挥骑、炮、工、辎重兵联队等单位(骑兵联队改为搜索队),全师团定员减12000余人至13000余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 ;枪8940支、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平射炮18 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
1937年9月30日,由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扩编而成的第二十六师团,是侵华战争期间最早成立的三联队师团。随后,从1938年4月至1940年11月,小鬼子陆续组建了第21师团至第49师团及第51、57等师团。
三联队师团的最初出现,主要是用于留守、稳定占领区;但也投入攻占新占领区的作战中。在武汉会战结束之后,由于小鬼子在中国占领了大片土地,为了进一步加强占领区的实力,就开始大量充实这种三联队制师团,补充和加强三联队师团的骑、炮、工、辎等部队,使这种师团的力量增强为15000一17000余人。
在组建三联队师团的同时,自1939年10月开始,小鬼子也开始陆续将常设制师团缩编为三联队师团,也就是从原来的四联队师调出一个步兵联队组建新的师团。
至1942年底,侵华小鬼子军中不再有原有的常设师团的那一种四联队制师团。日寇的所谓甲、乙、丙三种师团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划分的。
甲种师团的编成为步兵3 个联队(9个大队)、炮兵联队(3个大队)、工兵联队(3个中队),加上其它部队,总人数18000一21000余人。
乙种师团的编成为步兵3个联队(9个大队)、炮兵队6个中队、工兵联队2 个中队,加上其它部队,总人数14000余人。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陷于两线作战,兵员更加缺乏,于是从1942年初开始在独立混成旅团的基础上再组建一种新编制师团。这种师团恢复了旅团建制,每个师团下辖2 个旅团,但是取消了旅团下面的联队,每个旅团直辖4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8个步兵大队(比甲、乙两种师团少1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约1270人,步兵旅团约5100人,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信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12000一13000余人,配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支、掷弹筒192具、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1945年,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了一个步兵炮中队,整个师团增加了一千余人。这一种师团被称为丙种师团。
从1942年2月组建第58师团开始,共有第58至第70师团(缺第61、66、67师团番号)等丙种师团在中国的关内作战。
到了1944年,小鬼子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为了补充兵力,不得不从独立步兵旅团、混成旅团或其他人员拼凑了一些新的师团,这些被拼凑出来的师团被称为丁种师团,从1944年7月小鬼子重建第114四师团,至1945年4月共拼凑出了的第115、117、118、129、130、121、122、133、161师团,中国派遣军共有10个丁种师团。
丁种师团建制定员与丙种师团大致相同,但特种兵和自动火器、重火器很少,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4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1挺轻机枪与1个掷弹筒,有的不辖炮兵队。这种师团是日本人力、物力枯竭的产物,战斗力与以前的常设师团和甲种、乙种师团无法相比。只能称之为军队的代用品,是应付时局的无奈之举。
至于同是小鬼子后期拼凑的所谓“海洋师团”、“沿岸配备师团”、“机动打击师团”大都属于战争后期的产物,与中国没有什么关系,本人也懒得去多下功夫了。
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鬼子的什么甲种师团、乙种师团的说法,出现在1942年之后,所谓丁种师团更是1944年后才出现的产物;而中共军队投入抗战的时间在东北是1932年,投入全面抗战的时间是1937年7月7日后,就算是想要和小鬼子的末等师团作战,也得等到1944年后才行。
到1942年年底前,国共两党的部队作战的对手都是小鬼子的常设师团、特设师团和三联队师团;当丙、丁两种师团出现后,本人随手查到了曾和中共军队作战过的丙种师团至少有59、60、63、69、70师团等,也查到了日寇丁种师团117师团屡屡受到中共军队攻击的记述(日军相关战史资料);同时查到了和国军作战过的58、62、63、68、64、69、70师团都属于丙种师团,115、118师团等则属于丁种师团;那么所谓国军都是和小鬼子的甲种师团作战,而中共军队都是和小鬼子的末等治安部队作战的谎言,不论从哪一方面说,都可以不攻自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