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一沙鸥的博客
 
我的名片
一沙鸥
注册日期: 2012-04-12
访问总量: 239,012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最新发布
· 沙鸥:从执政大周期看十九大人事
· 沙鸥:历史会如何评价刘晓波?
· 郭文贵爆料事件没有赢家
· 回归多维了
· 请问万维编辑:万维有政治正确么
· 围绕郭文贵的黑色幽默
· 温铁军:没有土改,中国难以度过
友好链接
分类目录
【评论】
· 沙鸥:从执政大周期看十九大人事
· 沙鸥:历史会如何评价刘晓波?
· 郭文贵爆料事件没有赢家
· 回归多维了
· 请问万维编辑:万维有政治正确么
· 围绕郭文贵的黑色幽默
· 温铁军:没有土改,中国难以度过
· 一位教育系统基层官员谈应试教
· 为何“朝核不是问题,金三才是问
· 失控的朝核将使中国面临灭顶之灾
存档目录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6/01/2017 - 06/30/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12/01/2016 - 12/31/2016
08/01/2016 - 08/31/2016
07/01/2016 - 07/31/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3/01/2015 - 03/31/2015
01/01/2015 - 01/31/2015
12/01/2014 - 12/31/2014
07/01/2014 - 07/31/2014
06/01/2014 - 06/30/2014
05/01/2014 - 05/31/2014
04/01/2014 - 04/30/2014
03/01/2014 - 03/31/2014
12/01/2013 - 12/31/2013
11/01/2013 - 11/30/2013
07/01/2013 - 07/31/2013
05/01/2013 - 05/31/2013
01/01/2013 - 01/31/2013
11/01/2012 - 11/30/2012
10/01/2012 - 10/31/2012
09/01/2012 - 09/30/2012
04/01/2012 - 04/30/2012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中国经济测不准
   


世界银行报告说,该组织某个项目以购买力平价为核算标准,预测年内中国经济规模即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个预测一出,引起争议一片。

世界银行的结论当然值得商榷,以购买力平价作为核算依据也颇有争议之处。从世界银行历年关于中国经济的报告和预测表现看,其观点一直有各种质疑之声,比如佐利克任行长时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其在中国国内引起的争议就远远超出经济范畴。但是,在笔者看来,世行作为当今世界宏观经济体制中三个最重要的机构之一,其各种报告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还是值得尊重的,至少比大多数的西方研究机构要靠谱些,至于那些一惊一咋的各种“经济学家”的个人观点,更是不足一提。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在发展致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靠得不是什么“世界第一”“经济自由才能有更多自由”之类的高大上目标,更不是存心想实践某个经济学理论或某国的发展轨迹,而是靠吃饱饭,过更好日子等最简单和原始的生活目标。以按满小岗村村民和温州第一个民营企业创办人血手印的契约为标志,民间这种源于历史和现实经验的紧迫感如此的沛不可挡,以至于让原本走进经济死胡同的中国政府也跟着把计划管制的外衣一脱到底,石头越摸越多,步子越迈越大,一起先是小心翼翼东张西望的助跑,到后来是心无旁骛目不斜视的领跑。民间和官方同心同力把发展致富的长跑跑得轰轰烈烈,而且一跑就是三十年,让外部世界看得目瞪口呆。

在这场长跑中,最可怜的就是各类经济学家们,眼见着中国的这场长跑似乎见证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经济“大跃进”,可就是赶不上趟,脑袋转得快比不上脚步跑得快,说不出个所以然,啪啪翻书声响彻全球也抵消不了中国经济独特模式对经典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颠覆。到后来几个脑子稍微明白点的人猛然意识到已有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实在难以概括,更不可能指导中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时,一个名词被发明出来:中国模式,特指中国以民间市场经济自主发展和政府强力干预引导发展的两翼齐飞的发展模式。

此时,一路猛跑的中国也开始气喘吁吁了,环境破坏,贫富悬殊,发展失衡,社会不公,道德低下等各类后遗症开始显露。中国政府和民间开始反思原有发展模式的弊端,扬弃一味追求发展的“唯GDP”思维,本次世行报告在中国政府和民间遭遇的争议就是一个明证。这种争议当然是好事,它预示着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开始形成一种调整原有发展模式的共识。但是,许多似懂非懂的专家学者们对中国经济的原有发展模式的全盘否定或过于乐观却又过了头,尤其是那些死抱各种经典理论和发达国家不放的经济学家们。

当今工商社会,经济学是门显学,却也是门最难懂的学科。经济学的本质是研究人在经济行为中的共性,即“经济规律”,但是人的行为既有共性,更有个性,既有理性,更有感性,众多个性和感性状态下的人何时何景下选择何种共性和理性行为,要靠某些数理公式得出结论,其难度可想而知。比如,没有听说过哪个经济学家能够成为一个炒股高手的,纳什如果拿博弈论去炒股,一定会亏得血本无归,许多国外基金公司能够在资本及金融领域中纵横无敌,与其说是掌握了致胜的经济理论所致,还不如说其是掌握了超大规模的资本所致。

更何况人的经济行为不可避免的要受个体心理、文化习俗、宏观制度、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和约束,经济学作为一门人学,在某些形而上的理论领域还能自圆其说,但一旦把某个理论放置进某个具体情景下的某个具体经济事项,其结论往往南辕北辙。

中国人数最多,意味着经济学在中国的研究对象最多最复杂;文化习俗和制度环境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意味着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前提并不成立,比如,中国人独特的义利观就不可避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经济行为,“经济人”的理性在中国人的经济行为中从来不是绝对意义上的。

从制度环境上说,中国既非彻底的市场经济又非彻底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超出了大部分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没有经验哪来理性?许多国外经济学家不去说了,当年林毅夫和杨小凯争论“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怎么看都有种两小儿辩日的感觉。至于类似谢国忠、朗咸平之流的经济郎中,学术“超男”,预测起中国经济来,基本上相当于活跃在中国乡村的算命先生。

中国经济要想持续发展,根本在于对已有经济成就和缺陷的经验总结,决不是去附和某个经济学理论或照搬别人的成功经验就能做到。是靠脚踏实地一点点做出来,而不是靠胡乱翻书本、到处找模本设计出来。那些弄些条条框框,认为中国经济要如此这般才能成功的声音,基本上是一派胡言。在经验和理性的选择上,不是二选一,而是如何平衡,它意味着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平衡,至于这种平衡能否确保中国经济最终发展成功,还要看经济之外的因素对经济所产生的外部性作用,或者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绝不仅仅限于中国经济本身。

多年以后,当中国经济规模毫无争议的位居世界第一或自乱阵脚一路沉沦到世界第N时,当时的人们也许还会记得现在世行出台的这个报告,以及这个报告出台后的种种争议,人们也许还会发出一个感叹:中国经济测不准!

是谓,百年孤独。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