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萬維讀者為首頁 萬維讀者網 -- 全球華人的精神家園 廣告服務 聯繫我們 關於萬維
 
首  頁 新  聞 視  頻 博  客 論  壇 分類廣告 購  物
搜索>> 發表日誌 控制面板 個人相冊 給我留言
幫助 退出
堂吉訶德的博客  
不務正業 鄙視功名 錢如糞土 精神永恆  
https://blog.creaders.net/u/8944/ > 複製 > 收藏本頁
我的名片
堂吉訶德
來自: 中國
註冊日期: 2014-10-03
訪問總量: 9,508 次
點擊查看我的個人資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欄
最新發布
· 60年人口減少一千萬???
· “餓死三千萬”質疑
· 《論黨》(13)-(16)
· 《論黨》(9)-(12)
· 論黨(5)-(8)
· 論黨(1)-(4)
· 反毛史學家
友好鏈接
分類目錄
【政論文章】
· 60年人口減少一千萬???
· “餓死三千萬”質疑
· 《論黨》(13)-(16)
· 《論黨》(9)-(12)
· 論黨(5)-(8)
· 論黨(1)-(4)
· 反毛史學家
· 評張戎的《毛》(14)-(17)
· 評張戎的《毛》(9)-(13)
· 評張戎的《毛》(5)-(8)
存檔目錄
12/01/2014 - 12/31/2014
11/01/2014 - 11/30/2014
10/01/2014 - 10/31/2014
發表評論
作者:
用戶名: 密碼: 您還不是博客/論壇用戶?現在就註冊!
     
評論:
評張戎的《毛》(5)-(8)
   

5)被抬著長征

張戎的又一驚人之論是毛在整個長征中被擔架抬着。可她的證據沒一個站得住腳。

按張戎的說法,毛和洛甫,王稼祥三人幫行軍時粘在一塊,通常躺在擔架上。一些領導人給配備了擔架馬匹和挑夫。整個長征途中,包括最難走的路程,他們大都是被抬着的 (144頁)。對包含如此重要指控的這句話,張戎反常地在附錄里沒有列出任何支持材料。其實,在王力所著的《現場歷史-文化大革命記事》(牛津大學出版社,126頁)中有一段毛自己的話:我病了,王稼祥負傷了,我們倆人都在擔架上,在一起走。難怪張戎不肯把史料依據拿出來!

張戎那句話除了沒有史料依據外,還有其他疑問。首先,毛的三人幫是否有這麼大特權。洛甫,三人中唯一的書記處成員 ,說我感覺自己毫無權力 (144頁)。毛就更遭了,他很孤立,處境很可憐 (132頁)。長征前他擔心自己被遺棄,竄到每一個他以為紅軍會經過之處,盼望部隊通過時把他帶上(128頁)。在此情況下,毛的擔架恐怕不是因為他的特權,而是開拔幾天前,他因瘧疾而發燒41度,陷入昏迷 (132頁)吧。

另一個問題是毛是否願意被抬。照張戎的說法,毛的三人幫正醞釀篡奪紅軍指揮權,他們理應爭取軍心。而對特權的厭惡在紅軍里特別強烈,很多人本是出於對平等的追求而參軍的,這是黨的主要吸引力 (77頁)。既然如此,毛能躺在擔架上成功搶奪領導權嗎?為什麼他的對手不指責呢?除非他們也被擔架抬着。那紅軍怎麼沒垮並能忍受張戎所描述的過草地等千辛萬苦(167-9頁)呢?

張戎在另一處提到有人指控毛和其他領導在整個長征中一直坐轎子 (165頁)。這句話的根據是張國燾的書,可其中直接引語只是沒有主語的半截話坐轎子。而張國燾是毛的死對頭,寫書時早已從紅軍叛逃到國民黨一方多年。張與毛在長征中相會於35年6月末,分手於8月初,其間開會多行軍少(166頁)。如張戎書中地圖所示,倆人的共同行軍路線只有很短一段。即使張國燾說的整個長征中 ,又有多少可信度呢?如果他是聽別人說的,究竟是誰呢?

張戎關於毛一直被抬着的最直接證據是:毛自己幾十年後對其下屬說長征中我躺在擔架上。幹什麼呢?我就看書,看了很多 (144頁)。毛的話並不一定意味他總是被抬着,讓我們看看張戎的解讀是否合理。按張戎的註解,毛的話出現在其生活秘書葉子龍的回憶錄里,由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出版。張戎總責怪中國政府封鎖毛的史實,可她的關鍵證據卻來源於最權威和嚴格控制的官方公開出版物。即使我們相信葉子龍背叛了毛,相信中共官方已搶在張戎之前幾年揭露了毛的惡行,但這樣的公開揭發怎麼可能在中國竟無人知道,還是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6)不打日本

張戎說毛對打日本沒興趣,只想發動反蔣內戰。可是她的證據卻表明與日本正面交鋒很難取勝,而毛的持久戰方針才是長期抗戰的有效方式。

在題為清黨反蔣-不抗日 一章里,張戎寫到:毛沒有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策略 (211頁)。 他不斷給部下發電報,要他們注重創建根據地,而非打仗 ,從頭到尾毛督促他們別打日本,專心搶地盤 (212-3頁)。

照張戎的觀點,共產黨應該跟日本人正面交鋒。若如此結果將怎樣?1937年8月,中日在上海開戰。中國170個師的73個-最強的三分之一-超過40萬人投了進去,全部報銷. . . 日本方面損失輕多了,雖然也不少,死傷約4萬 (209頁)。日中戰績十比一。

此時紅軍有6萬正規部隊 (211頁)。假設他們的戰鬥力跟蔣介石的精銳部隊相同,儘管其裝備給養和訓練都差得遠。如果他們與日軍正面作戰,最多能給日方造成6千人的傷亡,自己就 全部報銷了。這還不到蔣介石上海戰績的六分之一,對整個抗戰影響甚微。而日本後方穩固以後,蔣先生也就難持久了。

幸虧紅軍聽了毛的主意。結果:(1937)11月中,中共建立了第一個敵後根據地晉察冀,人口一千二百萬 (213頁)。至1940年1月朱德彭德懷的八路軍已增長到24萬(從戰爭開始的4萬6千)。在上海南京附近由劉少奇領導的新四軍增加3倍達到3萬人。十幾個根據地在敵後建立。光是離北京僅80公里的晉察冀就控制了2千4百萬人口 (225頁)。張戎擺出這樣的事實,能讓人相信毛沒有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策略

7)陷害新四軍

按張戎的說法,皖南事變是毛設計的。目的是讓新四軍軍部9千人被蔣介石殲滅,以促使斯大林支持他發動內戰。可她的材料顯示毛即無動機又無能力這樣做。

1940年7月蔣介石命令新四軍撤出長江地區 。12月毛設計要借國民黨軍隊消滅項英所部,以此說服斯大林允許他發動對蔣介石的內戰 (236頁)。毛在抗日戰爭烽火最熾之時要求莫斯科支持他開始全面內戰 (234頁)。

據張戎講,毛讓新四軍走一條被蔣介石否決的路線,但不告訴蔣。國民黨大部隊不知道新四軍只是路過,以為是進攻他們。從而雙方開戰,. . . 在戰鬥最激烈的4天裡,1月6-9日,毛聲稱沒收到任何信息 (237)。因此,蔣介石沒收到新四軍要求國民黨部隊解除包圍的請求,導致新四軍總部9千人被殲。

讓我們看看毛是否有能力打內戰。當時毛的24萬八路軍主力在離北京僅80公里的晉察冀,3萬人的新四軍在上海南京附近 (225頁),皆在敵後。蔣介石在哪?遷都到了深入內地的重慶(223頁)。毛即使得到斯大林批准開始全面內戰,也得跳過日本人占領區才能碰到蔣大元帥。他的武器也比不了人家。抗戰剛開始蔣介石光從蘇聯就獲得了1000架飛機,還有坦克和大炮 (209頁),而壯大到抗戰快結束八路軍也才只有153門大炮 (295頁)。

其次,毛聲稱沒收到任何信息也不足以導致皖南事變。有點軍事素養的人都不難分辨一支9千人的隊伍是在行軍還是在進攻。即使國民黨軍官無此素養,他們總可以在開火前,或在四天激戰中向新四軍訊問一下,那樣毛的陰謀也就破產了。即使他們懶得問,總該在消滅抗日友軍前請示一下大元帥吧。既然蔣介石剛否決過新四軍的行軍路線,沒有毛的通知他也該馬上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如果蔣無論如何都要避免在抗戰之中爆發全面內戰(240頁),他應不至於下令剿滅新四軍,這樣毛的詭計還會失敗的。

按張戎的說法,毛連蔣軍司令的糊塗和蔣大元帥的疏忽都安排好了。太懸了吧。

8)犧牲胞弟

希特勒都沒殺過自己的親人,按張戎的說法,而毛卻連這種事也干。

為了在中共黨內煽動反蔣情緒,毛又給國民黨設計了另一個大屠殺 . . . 這次的犧牲品包括他唯一活著的弟弟澤民。. . . 943年初,澤民和140位共產黨人及其家屬(在新疆)被捕中共領導集體(以書記處名義)讓中共聯絡人周恩來要求將他們釋放。兩天后(二月)12日毛給周又發了一封電報,釋放新疆被捕者的事不在上面。周就沒提出釋放要求。9月27日澤民和另兩位中共幹部以圖謀顛覆罪被處決。可死的太少,僅三個,毛無法指控大屠殺。他也沒對處決提出譴責,因為那樣會使人懷疑中共確實犯有被指控之罪(259-60頁)。

這個指控滑稽得讓人不好意思嚴肅對待。下面讓我們想象一段虛擬的法庭對話。

張律師法官大人,我發現姓毛的設計了大屠殺 並把親弟弟澤民害死了呀。

法官: 他的動機是什麼?

張律師:他想煽動人們反對蔣先生呀。

法官: 毛幹了什麼?

張律師:他沒讓姓周的要求蔣先生釋放澤民呀。

法官: 可他兩天前剛告訴過周,為什麼沒重複發指示就害死了澤民呢?

張律師:這樣姓周的就知道毛想叫澤民死呀,他就沒要求蔣先生釋放他呀。

法官: 我不懂周為什麼這麼理解。毛有沒有譴責澤民被殺呢?

張律師:沒有呀,因為他怕暴露澤民確實有罪呀。

法官: 如果這樣,他怎麼能利用澤民之死來煽動人們反對蔣先生呢?

張律師:他原來期待蔣先生會殺的很多的呀。

法官: 可蔣先生只殺了3個人,我看不出毛為何指望他殺很多人。

張律師:因為其他140個共產黨都犯了圖謀顛覆罪的呀。

法官: 你的意思是蔣先生不僅殺澤民合理合法,他還有權殺很多人?

張律師:是這樣的呀,大人。

法官: 要是這樣,你怎麼知道毛再給周發個指示澤民就能得救的呀?

張律師:呀!

這樣的對話肯定會使人懷疑確實犯有被指控之罪 的呀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