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黑 洞 - 奧斯.希爾曼 1962年2月20日早晨9點47分,航天員約翰.格倫(John Glenn)駕駛的友誼7號航天飛機,被巨大的火柱推動着升上太空。太空艙先把佛羅里達海灣遠遠地拋在後面,又繞着地球轉了3圈,在不到4個小時的時間裡行程130000公里。當宇宙航天器從太空降落的時候,休斯敦航天中心的操控人員收到報警信號:有個傳感器表明太空艙的熱保護罩有脫落的危險。假如熱保護罩在返回地面的時候脫落,那麼太空艙就會像隕石一樣燃燒起來——約翰.格倫當然也必死無疑。 在太空中根本沒有維修的可能,太空艙也已經逼近了大氣層的邊緣。當小小的太空艙向地面降落的時候,熱保護罩的溫度越來越高,先是變紅熱,之後變得白熾。不久,一團熾熱的等離子氣體粒子將太空艙包裹起來。由於無線電波無法穿透等離子粒子,太空艙與地面暫時失去了聯繫一一宇航員和操控人員把這個階段叫做“黑洞”(不是那種太空恆星坍塌所形成的黑洞)。 隨着時間一秒一秒地過去,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控制室里,人們的心越懸越高,工程師們也越來越絕望。終於,在漫長的5分鐘之後,控制員聽到格倫的聲音斷斷續續地通過無線電傳過來:“友誼7號呼叫休斯敦……” 歡呼聲響徹了整個控制室。約翰.格倫平安地回來地回來了!後來,經過檢查發現,航天器收到警告信號是由於傳感器出了問題。儘管格倫和操控人員當時都認為熱保護罩發生了問題,但實際上熱保護罩是堅固可靠的。為約翰.格倫在“黑洞”期間的安危擔心,其實是毫無事實基礎的。 假如你經歷過“約瑟的深淵”,你大概能知道在這種航天通信上的“黑洞”里是什麼感覺。在逆境的深淵中時,你會覺得整個世界崩潰了,生活失去了控制——而上帝對此一言不發。你向他大聲呼求也得不到回應。在“黑洞”中,聽到的仿佛是自己耳聾一般的沉寂。與世隔絕和全然孤獨,使你質疑上帝的慈愛,他的關懷,甚至懷疑他的存在。 但是,在絕望孤獨的“黑洞”中,即使上帝看起來遙不可及,即使上帝似乎緘口不言,實際上你的“熱保護罩”依然存在,而且完全堅固可靠。上帝要使用“黑洞”里的經歷教導你與他建立更深的關係。你可能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完全失控,將像隕石一樣燒成灰燼,但你的熱保護罩——上帝,仍然在保護你,環繞你,不讓你受到烈焰的攻擊。 1994年至1996年那段時間,就是我7年“約瑟深淵”的頭兩年。通過這段時間的“黑洞”經歷,我發現了這個規律:“黑洞”通常發生在“深淵”時期的最開始,那時熱度也是最高的——而且上帝還奇怪地緘口不言。 空曠無人的荒蕪 "黑洞”中是一片完全的虛無。在這個人生階段,上帝拿走那些我們依賴、依靠,獲得安全感的東西- 事業、財物、朋友、家庭、健康等。我們可能認為自己一直以來是信靠上帝的,但實際上,我們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信靠人或其他東西上。當我們所依靠的這一切都突然消失無蹤,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感到自己赤身裸體、毫無抵擋之力,覺得自己被上帝遺棄。我相信,當約瑟陷入“黑洞”、在深淵之中無路可走的時候,他的感受也一定如此。當被被哥哥們賣給米甸奴隸販子,用鎖鏈捆起來、被鞭打、被迫在酷熱的沙漠中趕路,他面對的“黑洞” 更加讓人絕望。後來,約瑟被冤枉,在埃及的監獄一待就是好幾年,他一定曾經追問:為什麼上帝賜給他光輝的夢想,卻把他遺棄異國他鄉,面對悲慘的命運? “黑洞”就像一場醒着的噩夢,好像生活的所有領域都失控了,只剩下無盡的恐懼。我們看到周圍人們快樂的笑臉,卻沒有人真正理解我們的感受,沒有人能夠安慰我們。在“黑洞”里,只有完全的孤獨。 我出版了一份通球電子郵件發送的每日靈修讀經短文,叫做《今天上帝排第一》(Today God is First)。一天,一位讀者給我寫信,對我所描述的“黑洞”經歷深表同感。這位讀者這樣寫道:“我坐在那裡閱讀今天的靈修日誌時,淚水不禁淌了下來。我的內心有千言萬語,但又不知道如何來描述自己經歷的痛苦。我渴望經歷因為認識和服侍耶穌所帶來的豐富。我深深地愛着他和他的國度,然而覺得自己沒有立足之地,不知道自己在基督的身體中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我覺得自己好像吊在半空中,張開雙臂卻得不到擁抱,心有所屬卻覺得迷失。我感到寂寞和無所適從,深愛着基督,卻和他隔離。即使在自己的教會中,也覺得自己像個外人。 “你今天所傳遞的信息對我是個祝福。雖然我還沒有看到,但是我的人生藍圖的確存在的,不是嗎?我的人生是有目標的,上帝對我的人生有計劃,我有要去成就的使命。 “我不希望錯過上帝的計劃,所以努力讓自我死去、等待、相信、愛人、信靠並且活在祂的裡面。謝謝你所講的確據,奧斯。” 在你自己的“黑洞”中時,你可能也像這位讀者一樣,內心充滿了疑問。但即使你疑慮重重,也要緊緊地抓住上帝。繼續信靠他、等候他、相信他、愛他。你應該知道,即使當你處在“黑洞”的沉寂之中,他仍在運轉你的人生,準備你的生命。 對上帝的憤怒 我的“約瑟深淵”開始於我前妻提出分居的時候,在我7年試煉期的前3年裡,我盡了我所有的努力避免離婚。我幾個小時幾個小時地禱告,懇求上帝能夠按照我的心願做工。但是有一天,仿佛一扇大門“嘭“的一聲徹底關閉,我們的婚姻結束了。那是我最黑暗的一天。難道上帝沒有聽到我的禱告嗎?難道他根本就不關心? 我覺得上帝欺騙了我。我怒氣沖沖地走出大門,向屋後密林覆蓋的山上走去,爬土山頂,我滿腔怒火地大聲呼喊: “上帝啊!你就是這樣對待信靠你的人嗎?我等了又等,我努力了,也禱告了。現在呢?你就給我這樣一個結果嗎?直到我的肺部隱隱作痛,嗓子也變得干啞——但是我的話還沒有說完:“我恨你!上帝!我恨你!” 地上倒着一棵攔腰拆斷的老橡樹,我坐在土面哭了3個小時,無法控制自己,無法講話,也無法禱告。上帝怎麼能這樣遺棄我?我甚至懷疑他是否真的存在。:也許我相信了一個謊言,我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過了好久,我終於站起身準備離開。回頭看了一眼剛才坐的橡樹,我注意到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倒下的橡樹正指向另一棵橡樹的樹根——一棵長得又高又壯、樹冠大大張開的橡樹。那一刻,我聽到心中有個安靜從容的聲音說:今天,就像這棵折斷的橡樹,你也是個破碎的人。但是這樣的破碎是必經之路,好讓你成為站在面前的那棵參天大樹。 我漫步下山,心中充滿了疑惑。離婚以後,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我還能夠為上帝做工嗎? 作為基督徒,我的生活見證已經是千瘡百孔。我是個失敗的生意人,失敗的基督徒,失敗的丈夫和父親。上帝竟然對我講話了?我心中那個從容的聲音應許說,我這破碎的人生會重新變得完整堅固。我不知道這個應許要怎樣成就,我甚至不確定這應許是來自上帝,還是出自我自己的想法。 當我多年之後回頭看這段經歷時,我深深知道那確實是上帝親自向在寂靜黑暗深淵裡的我說話。今天,只要我讀到《以賽亞書》61章,就會想到上帝在我身上的信實。上帝借着先知以賽亞,這樣應許: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成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即使我在黑洞”中向上帝發怒,說我恨他的時候,上帝仍然是信實和滿心憐憫的。現在,他用喜樂油代替了灰塵和絕望,他讓我像一棵強壯堅固的橡樹,穩穩地紮根成長,我對他的憐憫充滿了感恩。但是這一切並非一日之功。 夢想的死亡與復活 在我的“黑洞”時期,一位朋友送我一本章伯斯(Oswald Chambers)寫的《不知何往》(Not knowing where: A Spiritual Journey Through the Book of Genesis )。這本書成了我的救生圈。 章伯斯在書中這樣描述亞伯拉罕前往未知之地的旅程: “上帝做事的方法總是先讓人看到藍圖,之後再了解現實,但是在現實和藍圖之間存在着深深的鴻溝。在因藍圖而產生的夢想經受考驗的時候,忠心的人常常被投入看似黑暗的深淵。 我們可以在約瑟的生命中看到這個原則。上帝賜給他作領袖的藍圖,但是哥哥們把他扔進了深淵,約瑟的夢想也隨着調謝了。我們也可以在耶穌門徒們的生命中看到這個原則:耶穌吿訴門徒們,他們將在他的國度中做首領,但當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上,他們的夢想也告終了。這個原則中的模式很清晰:首先,上帝賜給我們藍圖;之後,我們對夢想的計劃消亡;最後,上帝以全新的奇妙的方式讓夢想變成現實。 但我們在“黑洞”里常常沒有耐心。夢想破滅了,我們沒有耐心等到它重新萌芽,於是我們迫不及待地作了決定。 我們在亞伯拉罕的生命中看到這—點。上帝賜給亞伯拉罕一個命令和應許:“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 ” 上帝賜給亞伯拉罕一個夢想,讓他的後裔成為大國。要想有後裔,亞伯拉事就必須先要有兒子。但是一年年過去了,他的妻子撒拉還是沒有生育,亞伯拉罕開始懷疑上帝的應許。 在撒拉的建議下,亞伯掠罕決定替上帝實現應許。他和撒拉的使女同房,使女生了個兒子,起名以實瑪利。但以實瑪利不是上帝應許給他的兒子,他是亞伯拉罕缺少忍耐而生下來的兒子。後來,上帝讓撒拉在年老的時候給亞伯拉罕生育一個兒子——以撒,這才是上帝所應許的兒子。 我們想要用自己的方法、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來“促成”上帝的旨意時,我們生下來的是以實瑪利,而不是以撒。因為我們沒有按照上帝的應許來生活,而是活在自己的忍耐中。 1996年,在進入“約瑟深淵”兩年後,我創辦了一份雜誌,叫做《商界基督徒》(Christian in Business)。我以為這本雜誌是個“應許之子”,是我的以撒,必定實現上帝紿我的藍圖。但是我錯了。在發行兩期之後,由於缺乏資金,雜誌就停辦了。在此之前我已經損失了50萬美元,再也無法承受任何損失,但是《商界基督徒》的敗又讓我損失了5萬美元。 那時我真是覺得挫敗又灰心。我認為自己明明完全地順服上帝帶領,但是我的夢想卻一次次落空。今天我明白,那份雜誌是以實瑪利,而不是以撒。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時間去完成上帝的旨意。我想要早早結束“黑洞”之旅,而不是等候上帝。 我們心中那個要自己實現夢想的計劃破滅的時候,就會覺得惶恐萬分。我們努力讓自己的計劃復生,哪怕給它做嘴對嘴的人工呼吸。上帝要在他所預定的時間、以他的能力重建我們的夢想,但我們卻是如此着急,如此不放心,做不到 只是等着看他如何工作。章伯斯在《不知何往》中這樣說道:“上帝給一位聖徒賜下藍圖的時候,會把他放在自己手掌的陰影中,這時,聖徒的責任是安靜和聆聽……上帝賜下藍圖,黑暗會隨之而來。假如你等候上帝的時間計劃,就能夠與他所賜的藍圖齊頭並進。否則,你就失去了他所應許的超自然能力。永遠都不要幫助上帝成就他的話語。” 所羅門在《箴言》中警告我們,在履行上帝完美的旨時,不要依靠自己的小聰明,他這樣寫道:“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蕙,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上帝把我們置於“黑洞”中,教導我們要全心信靠他—— 這意味着他要我們相信他的時間計劃。上帝要我們等候他的救贖。雖然痛苦,但“黑洞”是上帝賜給我們的禮物。他要借着這樣的方法讓我們擁有屬靈上的成熟,能夠分辨自我救贖和上帝所賜的真正的救贖。 這個道理雖然看似自相矛盾,但卻是千真萬確:上帝常常呼召我們進入事奉,然後又故意在沿途設置重重路障,阻撓我們抵達目的地的一切努力!我們能夠從《出埃及記》中摩西和法老的會面中看到這一點。摩西順服上帝,前去告訴法老: “容我的百姓離開這地!”法老的反應是什麼?他說:“耶和華是誰?我憑什麼聽從他,讓以色列人離開?我不認識他,也不會讓以色觀人離開。”摩西一次又一次到法老面前,要為百姓羸得自由。法老一次又一次拒絕。 所以摩西対上帝抱怨:“你呼召我去見法老,但是你又不給百姓自由!”摩西越來越氣餒,因為上帝呼召他來實現一個異象——一個讓百姓獲得自由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好像凋零了。但此時,上帝是在教導摩西和以色列的百姓學習忍耐和信靠的功課。 人生的決定性改變 上帝將我們安置在“黑洞”中,也是為了賜給我們信息,好與世界分享。耶穌說:“我在暗中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在明處說出來;你們耳中所聽的,要在房上宣揚出來。章伯斯提醒我們,“夜鶯在黑暗中學習歌唱”,黑暗並不是講話的地方,而是聆聽和學習的地方。他還說:“如果你和其他人說話,就聽不到上帝講話的聲音。但若你在黑暗中聆聽,上帝會賜給你非常寶貴的信息,回到光明中之後,就可以講述給別人聽。“ 我們還可以把“黑洞”看作是我們人生發生決定性改變的時刻。這種決定性時刻,我們人生中一切都改變了,我們也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再回頭。在這種決定性的時刻,我們被煉化、被打造成應有的樣子。這時通常有一些重大的事件,幫助我們成形,帶給我們生存的意義。 當上帝在燃燒的荊棘叢中呼喚摩西,而且荊棘並沒有燒毀,那一刻,摩西人生的決定性時刻到來了。被上帝拯救脫離了獅子坑,這是但以理人生的決定性事件。當約旦河的水分開,當雙腳踏上應許之地,約書亞經歷了自己的決定性時刻。當彼得靠着信心邁出去,踩在水面上走向他的救主時,他的人生也發生了決定性時刻的改變。 我決定性時刻中的事件就是我的“黑洞”。那些試煉中的壓力和緊張重塑了我的思維,改變了我和上帝的關係,幫助我為生意人和基督徒的角色重新定位,並且重新引導了我人生的方向。我的人生從此不再一樣,我再也不是過去的那個樣子--實際上,我也不想再回到那個樣子。 隨着我歲數越大,我也越確信:那些被上帝大大使用的人,要經歷人生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與上帝在危急中同行之前的人生;第二帝階段,是重塑他們以後人生的危機階段;第三個階段危機之後,此時,他們要活出上帝放在他們生命中的使命。你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呢? 救恩只是上帝對我們人生計劃的開始。他不僅僅是要拯救我們,他還要大大地使用我們,讓我們成為他偉大計劃——重建這個被罪玷污的世界的一部分。但他必須先要煉化我們、重塑我們,才能使用我們。在經歷了人生關鍵性時刻的改變之後,我們就會完全改變。 “黑洞”中要做什麼? 當你覺得自己正在經歷“黑洞” ,不要坐在那裡無所事事,或者盤算不休。我們需要認真審視自己的人生,認真審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我們需要採取行動! 首先;我們要求問上帝:我的生命中有沒有什麼罪、不好的習慣或態度,招來上帝對我們這樣的審判?在經歷逆境的時候,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確這試煉的起因是什麼。這是我們的罪招致上帝的管教,還是為我們未來擔當領袖職責的預備? 我們需要經常地檢視自己的生活,確保我們在他眼裡是潔淨的。聖經說明,倘若我們的生活中存在着罪,撒旦就有權力像篩麥子一樣篩我們。 其次,在“黑洞”中的時候,我們必須信靠上帝。不能相信感覺,因為感覺會告訴我們:“上帝早已棄絕你了,放棄你的盼望吧,他根本不會管你。”感覺會改變,但是上帝永不改變;感覺飄忽不定,但是上帝永遠和我們同在。他當初怎樣應許約書亞,如今也必給我們同樣的應許:“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 第三,我們必須記住:“黑洞”的經歷不僅要錘鍊和重塑我們,也會影響並且改變成百上千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在逆境中學到的功課不僅對自己有益處,而且對我們能夠接觸到、影響到的人們也同樣有好處。記住這一點,雖然不見得能減少 “黑洞”中的痛苦,也不一定能減輕內心的孤單,但能改變我們的視角,讓我們的眼睛不再盯在患難上。 第四,要請求上帝賜下恩典,使我們能夠耐住試煉,幫助我們學會逆境中的功課。不要盼望縮短“黑洞”中的時間,或是想要通過個人努力把自己從中搭救出來。記住,約瑟墜人深淵的時候,他根本無法控制事態的發展,無論他爬、跳還是去遊說什麼人,都無法使自己脫離逆境。他所能夠做的只有禱告、等候上帝並且從逆境中學功課。 第五,我們必須要仰賴上帝。即使不想禱告的時候,我們也要禱告;即使在不想讀他話語的時候,我們也要去讀;即使在不願意唱詩讚美他的時候,我們也要引吭高歌。禱告時不要只是講話,也需要去聆聽。我們要在上帝面前靜默,聆聽他堅定安寧的聲音。我們不可以仰賴人的智慧或理性。人的理性告訴亞伯拉罕:他的妻子太老了,不能生孩子。所以他按照常識跟另外一個女人生了一個孩子,但這使他犯下錯誤。正如使徒保羅所總結的:“因神的愚拙總比人智慧,神的軟弱總比人強壯。”我們不能依靠自己的認識和理解,而是要單單信靠上帝。 第六,我們要警醒面對新的事實和新的視角。在“黑洞” 經歷中,上帝會帶領我們發現奇妙之處。“黑洞”也是一個儲藏室,替我們的心靈儲備了意料之外的豐富寶藏。正如上帝的應許:“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秘的財寶賜給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梅耶(F. B. Meyer )曾經這樣說:“要是你被環境所困,就要多加留心。監獄是看到特殊事物的寶貴地方。班揚正是在監獄看到了他書中那些令人驚奇的比喻;保羅也是在獄中遇見了主;約翰看到了天堂的奧秘在他面前打開;約瑟也在那裡看到了上帝的憐憫。除非經歷優傷和困苦,否則上帝沒有機會向我們中有些人顯明他的憐憫。黑夜才能看到星星。” 我的”黑洞”試煉帶來了一件好事,就是我開始寫作了。我創辦了《今天上帝排第一》靈修日誌(Today, God is first)現在,全世界有數十萬人每天閱讀這份日誌,而且寫作也成為我生命被上帝逐漸改變的最大收益。假如我沒有那段經歷,今天就不可能成為作家。 第七,我們要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們不可以沉浸在對過去的懷想或對未來的幻想中,而是要生活在上帝所賜的每時每刻。上帝會按照他的時間計劃來解救我們。而同時,我們要忠心地完成上帝賜給我們的事情,滿足地生活在他安排的位置上。 我們不要把“黑洞”經歷看成生活中可有可無的添加品,而是要看成一種特殊的祝福,以使我們成為更好的基督徒。在逆境的試煉中,我們需要明白上帝正在對我們的生命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手術。手術的目的不是要毀壞我們,而是要賜給我們全新的心靈。我們的現在和我們的未來都將被上帝徹底改變。 從逆境到命運 人總是希望避免疼痛。我們的藥櫃中總是存放着止痛藥。假如沒有麻醉藥,誰敢讓醫生給自己做等術?我們對疼痛如此恐懼和充滿敵意,所以我們以為上帝一定也希望我們的人生沒有痛苦。畢竟慈愛上帝肯定不希望我們經歷痛苦,是不是?雖然我們的種種痛苦,並不能帶給上帝任何好處,但是我們也得承認,有時他允許我們的生活中發生艱難困苦,是為了塑造我們,使我們更像基督。 我偶然讀到一位不知姓名的聯邦士兵寫下的一首詩。在這首詩的字裡行間,似乎能夠觸摸到一個在“黑洞”經歷中有所得着的靈魂:“我向上帝求能力,使我可以獲得成功;他給我軟弱,使我可以學習信靠。我向上帝求健康,使我可大事;他給我衰弱,使我可以做美事。我向上帝求財富,使我可以時時快樂;他給我貧窮,使我可以擁有智慧。我向上帝求權柄,使我可以得着人們的敬仰;他給我卑微,使我可以明白上帝的心意。我向上帝求萬物,使我可以享受生命;他給我生命,使我可以享受萬物。我所求的一樣也沒有得到,所希望獲得的全部都擁有。我雖然不會禱告,但心中沒有說出口的禱告全部被成就。在所有的人中,我是最蒙恩的那一個!” 即使看不到前方的道路,你也依然相信上帝的帶領嗎?你相信他是全知、全愛和全能的上帝嗎?你相信他能成就萬事嗎?正如保羅所說:“凡不出於信心的都是罪。”這也就是為什麼上帝要帶領我們經歷黑洞的“黑暗”寂靜。 只有在黑暗中我們才能學會靠信心行事。 思考問題: 1:想想看,是否有的時候你祈禱了,以為上帝會回應,但是他沒有成就你的祈禱?這樣失望的經歷對你的信心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2. 你是否曾經對上帝感到憤怒?那時你對他說了什:麼?上帝怎樣回應的憤怒? 3. 對於你所經歷的困難和磨難,你覺得上帝欠你一個解釋嗎? 4. 回想一下你最近所作的重大決定。你是根據什麼作出決定的?是信靠上帝的智慧,還是相信自己的邏輯和理解? 5. 你目前正在經歷"黑洞”嗎?假如是,你肯定迫切希望如此痛苦的狀況早點改善。在上帝的時間到來之前,假如你想自己努力脫離這種境況,你認為會發生什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