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齐楠木
如前所说,创新人才的冒尖与科研动力、知识、能力(天赋和后天培养)、和机会等因素有关。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是人才(知识和能力)和环境(教育、科研体制和经济投入)两个因素,两者相辅相成。那么,当今中国,那个因素更重要呢?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说:“培养杰出人才的关键,就是教师“,很多人觉得没说到点子上。
大师级科研人才从何而来?从科研活动中来涌现出来。套用一句俗语来说明当今的科研活动:钱不是万能,离开钱是万万不能的。科研的资金相对于无穷无尽的探索活动来说总是有限的。最理想的科研环境应该是:最好的想法和最优秀的科学家得到资金支持。资金只能给予一部分科学家,需要判断什么是最好的想法,谁是最优秀的科学家。
判断谁是最优秀的科学家,实际上是人才选拔的过程。判断什么是最好的想法给于资助实际上就是基金评选的过程。这是科研制度和体系的根本,决定了科研的大环境。下面就人才选拔、基金评选以及其他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一下美国和中国的不同。
1.科研人才的培养
从表面看,中国和美国科研人员的成长经历大同小异,实际上,在几个关键环节上考核有明显不同。中国大陆科研人员的经历往往是:本科生—助教--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讲师或博士后----副教授(副研究员)----教授(研究员)。美国定向培养和选拔方式则为: 本科生---博士研究生(兼教助)—博士后(3-6年)---助理教授(试用期)---副教授---教授。
1)中美科研人才的来源 科研人员的来源来自本国培养和国外培养两个途径:国内培养始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和1980年建立学位制度,我国研究生教育在过去20余年间毕业16万名博士和120万名硕士,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员。我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资料作的五年分段统计如下:
1978-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5 合计 出国人数 10009 19973 15719 93509 289512 350504 779226 归国人数 3900 9010 12026 28808 54436 79865 188045 回归率 40.0% 45.1% 76.5% 30.8% 18.8% 22.8% 24.1%
这个数据说明1978年至2005年,约80万人出国留学,18万回国。另据教育部资料,同期93万人出国留学,23万人归国,回归率25.0%。
中国研究生几乎集中了这个阶段的精英,科研研究生成为职业性选择而不是兴趣的比例比较大。从大陆来的学生大多有这样地感觉,经过12年的基础教育和4-6年大学教育,不少人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今后做什么呢?我能做什么呢?为了挑战,习惯了学习和挑战,考个研究生。在这里兴趣的成分降低了,研究生成为一种职业流向,到了国外很有些教授不太理解,那么多年后发现对科研没优兴趣,早干嘛去了。
美国科研人才来自世界各地,研究生国外生源占不小的比例。在2005年约有565000名学生从世界各地到美国大学留学。最主要的生源国为印度,人数为80466 人;其次为中国和大韩民国,人数分别为62523人和53358人。美国本土最优秀的人做法医商较多,做科研研究生的是有兴趣的最优秀的人和中等优秀人才。怀有一部分从医生回流做研究。
美国228所全国性大学(nat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专业及硕士与博士学位项目,强调教授的研究工作。162所全国性文科院校(national liberal arts colleges)几乎是专门针对本科教育,授予的全部学位中至少有百分之四十是在文科。505所地区性大学(regional universities)包括全部的本科项目及某些硕士项目,但几乎不含博士项目。428所地区文科院校与国立大学一样,重点是本科教育,在文科类学科授予的学位还不足全部学位的百分之四十。
2)研究生规模 从1978年至1998年,中国大陆研究生教育稳步上升,尽管最初的导师除了国外留过学的不懂怎么带研究生,经过几年摸索和锻炼,研究生质量稳定上升。统计数据显示,硕士研究生1978年首批录取1.07万人,博士研究生1981年首批录取403人。14年后的1992年硕士研究生2.81万,博士4500人。
与本科生扩招类似,研究生招生大跃进始于1999年。1999年以后的8年研究生大跃进,我国硕士和博士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盲目追求培养规模,培养过程中近乎“零淘汰率”,导致研究生质量严重下滑,拉大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学术差距。
1999年招收硕士6.87万,博士1.97万。2002年我国招收硕士研究生16万,博士3.8万,在校人数为50.1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人数为 903.36万人,研究生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为5.5%。2003年以后,研究生规模连续三年以30%的速度增加,2005年我国在学全日制研究生规模达到98万人,在校博士生已超过13万人,迅速跨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200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达40万,其中国家计划23万多,博士生招生规模5万6,仅次于美国和德国。预计到2010年,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将居世界第一位。
美国博士教育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但10多年来,全美博士学位授予数量一直保持在每年4万人左右。1958年以后有个研究生教育发展高潮,到1960年全美在校研究生为35.6万人,1970年达90.28万人,目前美国在校研究生规模约200万人。从增幅速度上看,美国从35.6万人增至90.28万人,用了10年的时间,年均增幅5.4万人,中国近五年的增幅为年均9万人。
有的导师一年的招生人数可超过10名,三年下来就有30多名研究生。质量不容易保证,论文剽窃的现象难以杜绝,还存在着官商傍学的研究生班及在职申请学位,没上几天课,拿一个不知谁作的课题却获得文凭。
2.科研人才的选拔
课题研究组或实验室是科研整个肌体系统的基本细胞单位,课题研究组长或独立研究者(principle investigator)则是细胞的骨架和核心,中国和美国有不同的选拔方式。
1)中国的选拔方式 中国实际上以申请高级职称为标志,即申请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一旦申请上就事独立课题研究者,但没有启动经费,以后开展课题研究还要另外申请,没有经费就以教学为主,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多数大学和研究所既为终身职称。
参评的主要是本校人员讲师级人员,评审主要看研究生或博士后期间的发表论文数和教学表现,实际上还看年限和资历。总人数上受学校年度新增高知数限制,许多行政人员(校长,院长等)往往要挤占其中的名额。
目前中科院系统的部分所已经开始采用美国的体系,例如神经所成立后运作7年,成绩显著,连连发表高水平论文。
2)美国的选拔方式
全世界的博士或博士后人员都会来参评,竞争十分激烈。例如两年前,一所著名大学专业排名前5名的系招聘一个助理教授,160多名申请者,其中6名给了面试机会,每个面试者全系范围作公开报告。评委为系内所有独立课题研究者(助理教授以上人员),最后职位给了其中一位。
除了助理教授职位,系里会给这个独立课题研究者30-100万美金的启动经费,经费多少取决于系里资助强度和谈判结果,能够保证3年的启动研究。此后进入3-8年是终身职位轨道,其间表现决定该助理教授能否晋升为副教授和终身职位。公立大学的副教授多数为终身职位,没有基金可以教书,但私立大学多数不是,即使教授也只有部分为终身职位。
助理教授职位的获得主要考察三个方面:以前发表论文(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间),课题设想和答辩表现和来自哪个大学和实验室。以前发表论文的档次和多少反映了个人科研能力;课题设想和答辩表现反映了作为独立课题研究者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来自哪个大学和实验室反映了所接受训练水平的高低。一般大学可能还考虑系里人员专业配置,缺什么往往补什么。私立大学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要求:获得基金的可能性,因为给的启动经费不是白给的,看作是一种科研经费的投资,需要回报。
在私立大学研究型大学,终身职位不是实质性意义的终身,如果没有基金资助,日子并不好过,例如大学只发9个月的工资,剩下3个月要靠基金补足,没有基金意味着只能领9个月的工资,聘不起助手和研究生,只好走人。
3.科技资金投入和规模
近10多年来,中国的GDP每年以6~10%的速度增长,现已超过了十万亿人民币,科研经费有很大增加。
科技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R&D成果应用以及科技服务活动。以2002年资料为例,中国的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为2938亿元人民币(约367亿美元)。用于R&D的经费为1288亿元人民币(161亿美元)。政府财政科技拨款816亿元人民币(约100亿美元),企业的科技投入1677亿元(200亿美元),政府投入经费占R&D总经费的33.4%,各类企业则投入占61.2%。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12月公布资料:2005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社会R&D经费总支出为2450亿元(31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83.7亿元,增长24.6%;与当年GDP之比为1.34%。我估测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5,居世界第三。
2002年,中国科技活动人员总数达到了322.2万,其中,R&D人员数量为103.5万,科学家与工程师的数量为217.2万。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支数量庞大的科技队伍。每个科研人员年均科研费为约合1.14万美元左右。
2000年,美国的科研经费为2280亿美元,日本为1305亿美元。截至到2002年4月1日,日本科研人员达72.8万人,美国科研人员达110多万人。2003年以来,美国经费稳定, R&D经费总支出3000亿美金左右,占GDP比例2.8%。日本的科技投入呈上升趋势,占GDP比例3%。日本每年科技投入超过德、法、英三国之和,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美国NIH2006年经费为270亿美金,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每个科研人员年均科研费为约合17万美元左右。
4.基金评审
基金评选的过程是判断什么是最好的想法并给于资助,课题思路是否好,研究者能否胜任是两个关键。
中国国家科研资金主要包括部委资金(科技部及其他部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只评审小规模的课题,2006年资助经费37亿(4.7亿美金)。部委资金占余下的大部份政府研发经费(80多亿)。大课题由部委管理,缺乏严格评审,造成了中国熟知的基金评审问题:小钱大审,大钱小审。
科极部中长期规划中有关大课题的提出和评审没有什么竞争,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少数专业人员,内部讨论形成,是科技界少数人进行学术政治的结果。整个过场也被科技部的行政人员掌握,评审不依据专业优劣做竞争和比较。
2002年,饶毅、王晓东、袁君瑛、许田和其他二十几位旅美科学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了一个关于发展中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一个建议计划:建立一个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发展基金,投入较大经费供多年稳定使用,由一个国家科技教育界领袖组成的委员会管理,公开在海内外竞争性选拔合适人才,而整个管理以专家评审和每五年考核,减少行政人员并使传统的行政人员进入辅助行列。提出用16亿美金做一个基金会,其中1亿供改造、仪器和设施用,其它15亿用来生利息供逐年使用,本 金保持不变二十年。 具体结构上,建议集中设立15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每年以5百万美元的运转经费。这些中心可以设立在中国已有的研究和教育机构里面或附近,互相促进,但管理体制上由基金会统一管理、而独立于现有机构外。目标是现有机构从新的管理体制中得到经验,最终有相似的管理体系。
这个建议虽然没有采纳,但其中不少建议的合理性在中科院几年实践中得倒体现和应证。
5.课题研究水平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一流杂志发表的论文数有了很大提高。这与中国科技教育改革有关,与中国招聘人才机制也有关系。试验性的政策变化和投入增加使科学研究的环境和条件得到改善。
1)论文标志
2002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升至世界第 5 位,目前科研论文数量已达世界第四,但引用量则在120位开外,数量与质量严重失衡。北京市仍作为我国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最多的省(市),位居全国首位,论文数量 18632 篇,占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总数的 29.8% 。上海位居第二,论文数量为 7823 篇,占到总数的 12.5% 。可以看出,我国国际论文的地区分布具有较高的集中度,北京、上海、江苏三个省市集中了全国论文数量的一半。2002年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拥有。
据饶毅教授2002年估计: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看,中国实际研究的总规模大约不超过美国两个中上水平大学的规模。中国一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出,不超过日本一个月的产出。日本的生命科学已经在世界发达水平保持多年,中国现在还没有达到日本20年前生命科学研究的绝对水平,也没有达到日本当时在世界上的相对水平。
客观地说,中国科学研究在近年有很大进步。《自然》、《科学》、《细胞》是自燃科学的三个顶尖杂志,在顶尖杂志发表论文的情况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2000年各国作者在《细胞》杂志发表文章的统计结果是:美国271篇、德国23篇、日本16篇、瑞士8篇、奥地利6篇、瑞典4篇、澳大利亚2篇、意大利1篇、新加坡1篇、中国0篇。2001年中国科学家在《科学》发表三篇论文,在《自然•遗传》有三篇论文,在《自然•神经科学》有一篇论文。
2005年1月《细胞》杂志发表了饶毅指导的,中国本土完成的论文,这是25年来我国大陆科学家首次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该杂志上,从而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分别又有复旦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生化与细胞所与复旦大学合作的3篇文章在该杂志发表。同年,中国大陆的科学家有9篇真正的原创性文章发表在代表国际最高水平的Cell、Nature和Science杂志上。
2)课题研究组(实验室)的水平 从科研的微观来看,中美课题研究组(Group)的水平和多少是中美科技差异的直接原因。水平主要由课题负责人(独立研究者)水平决定,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也取决于课题研究组水平。
实验室的水平不在于人数多少,美国顶级实验室平均每年1-2篇论文在Cell、Nature或Science杂志发表,大的实验室总共20-30人,需要6-8个RO1支持,10-20人为中大规模,需要3-5个RO1支持,院士大多是这个规模;小的3-10人,需要1-2个RO1支持。何故?课题负责人的精力只能达到这个极限,否则就顾不过来。
随着研究生扩招,中国课题负责人水平平均不如美国,但最大课题研究组已经达到60人,20-30人十分普遍,导师精力和水平有限,直接导致研究生质量滑坡。
6.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直接影响科研成果,涉及人才培养,经费使用和协调管理这三个环节。中国沿用领导行政管理教授模式,而教授治校,行政后勤处于辅助地位是美国科研管理的核心。
成立7年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采用美国的做法,几乎把所有资源,包括行政费用都放到实验室去,行政机构非常有效,七个秘书管理15个组、168个学生的事务,一个行政人员常常做二个人的事。这样人才才不会被僵化的管理体系限制,经费不被管理人员过多消耗,达到较高的产出效率,试想,如果大陆有这样100个这样的所该有多好?
2006-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