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博文在谈论人性,人性中的善与恶以及人性和人类文明的关系等议题, 我闲着没事也来凑热闹。 关于人性,我认为当然是指人类独特具有的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社会属性, 我们暂且不谈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完全与社会隔绝的环境下是否还能够以及需要保持人性, 让我们说:人性是一种人类社会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群体的人与人之关系,相信这个定义大家都没有异议吧? 人性都包含哪些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呢? 这个恐怕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明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定义和看法。 广义地说人性应该包括自进化以来的所建立的道德观,文明观,社会观。为什么人类社会要建立这三观呢? 因为人是自动物进化而来的,人具有天生的动物本能和本性---即所有事都以自我生存为先,所有事也包括与其他个体的关系。所以人的动物本性与其社会属性天生是冲突的, 从特暴龙到霸王龙在上亿年的演化中都一直是独来独往,压根就演化不出群体属性,说实话要不是偶然的宇宙天体事件灭绝了恐龙,连人类文明能否诞生都要打个问号(本文取信于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而关于人类文明诞生的偶然性可以另开一篇了)。 虽然人的动物本性和其社会属性有冲突,但猿人们为了个体生存还是不得不演化出社会属性,否则个体更加难以生存(因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这与小型动物演化出群体属性是一样道理。 这种群体或社会属性的演化是个体生存依赖于(或低于)群体生存的必然选择。 当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早期奴隶社会时,少数人奴役多数人这个基于分工协作而来的人与人关系可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绝不是那时文明观里的恶,崇拜强者无视弱者在宗教建立之前被认为是正常的人类社会属性,说弱肉强食(即弱者服从强者)就是那时的人性也许并不为过。不过这种人与人关系对人类种群和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人们发现少数强者(奴隶主极其后演变出的君主)的个体私欲不被约束时,整个人类群体和社会将为之付出极大代价。 这时宗教诞生了,宗教的目的就是要给人建立道德观来约束人的动物本性和私欲, 是宗教把人类社会属性里的人的行为划分为善和恶两种对立的标准。那些基于个体本性无限私欲膨胀的行为被定义为恶,那些克制个体本性私欲甚至帮助他人的行为被定义为善,并开始了抑恶扬善。 拥有众多信徒的宗教是强大的,罗马帝国君主从迫害基督教到把基督教立为国教并自封为教主就说明了少数强者和君主也不得不敬畏和利用多数人都信仰的宗教,因为当人类有了这样统一的道德观和善恶观,统治阶层的少数人就很容易借压抑约束个体本性私欲来要求多数人服从,从而巩固其统治。基督教上来就把每个人定为天生有罪,说人性本是恶的,正好给统治者约束个体要求众人服从的借口。 有趣的是,不同于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印度却孵育出了主张个体修行,靠修行来克制个体的本性私欲,并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道德观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并很快扎根于源自西周文化的儒家学说的社会环境里。儒家的“人之初性本善”,“三从四德”和仁义之说基本上是否认人的恶是来自于不加约束的动物本性, 就是说你只要服从特定的人并保持自我仁德就是善了。 当基督教把“什一税”当宗教义务,赞美施舍穷人为慈善时,儒家这种放任纵容个体本性的道德观却造就了“人人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缺乏社区互助的中国人思想基础。 而佛教的强调用个人修行来抑制个人欲望恰好弥补了儒家放任个体本性可能带来的社会恶果。 这是为什么佛教配合儒家学说得以稳定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根本原因。 由上述可见,东西方的道德观和善恶观早在封建社会初期就已经分道扬镳了。 基督教先把人性中的为己本性定为恶,然后叫人们除恶从善, 西方文化认为社区互助和舍己为他人是善,损人利己是恶, 而东方文化认为人的本性为善,不需要除恶,只要服从上级和提高个人修行就是美德和大善了,至于损人利己只要不违反大仁大义就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地沟油会泛滥,因为吃不死人)。 所以就人性来说,东西方的人性之内涵也不是完全一致相同的。 如果你认同西方的善恶观,并且也认同“人类的社会属性距离动物的群体属性越远则越文明”这个论断, 那你肯定会说“西方文化比东方文化更文明”, 也会说“西方的人性要高于东方”。 其实呢,从生物进化角度看,人的自私自利本性无关现代道德观下的那个人性,更无关善恶,它就是人作为动物的一种原始生存本能。 不信你把一群幼儿放到一个与成年人和社会完全隔绝的环境里让其自我生存成长,你会发现他们形成的最终人性和动物的群体性差别不大。 这说明了人具有天生的动物属性---自私和利己。 把自我放在首位是动物为了个体生存的必然选择,在没有道德观,文明观的动物们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 人类(猿人)当初建立社会属性完全为了生存。进入奴隶社会,人完全放弃了个体本性并认同少数人奴役多数人是为了更好的社会分工协作。到了封建君主社会,人被给与有限的田地和私产,被允许有限地为己谋利,前提是服从听命于君主,而基督教和佛教+儒家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和善恶观很好地平衡了“既允许个体为己谋利又要个体服从和效命于君主”这个关系。 当人类演化到物质丰裕的资本主义时代终于认识到了,人类的这个动物本性在生存环境改善,物质条件丰盛,社会规则完备的情况下并不必然导致恶,更不是恶之源,反而可以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原动力。 现代社会已经刻意削减了宗教对社会属性的影响,也削弱了道德观对人类本性的打压,而是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观(即法律,规则)并把人的本性置于社会观而不是道德观之下来发展人类的社会属性(即人与人关系)。这样的好处是源于人类本性的自由和人权包括民权都得以堂而皇之地纳入人性文明的范畴,人类只要按部就班地遵守规则就再也不需要压抑自我个体的本性了,因为只要遵守规则就肯定不会损人利己,也就肯定不会作恶, 这极大地发挥了每一个个体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社会生产力得以大幅度提高。 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尽情发挥个体的本性----为己谋利(所以当我说“为己谋利是现代社会正常人性和文明的内涵之一”,你可不要吃惊,更不要追忆起中共洗脑的“大公无私”和“舍己为人”之雷锋的所谓“高尚人性”)。 到了资本主义后期,人们发现让人的本性尽情发挥虽然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消除了作恶,但并不能导致人向善, 资本家的物质条件已经很丰富了,却还是贪婪和挥霍,做慈善的终是少数, 于是高富人税和广泛的社会福利这样的社会观出现了,具有最人性,最文明社会属性的国家----北欧诸国就是例子。 从上所述,你会看到人类文明和人性的进化正是围绕着约束,释放,再约束,再释放人的个体自私为己本性来进行的, 你也会发现随着人类越走向文明,人类个体的本性就得到越多的释放和越少的压抑,人类的社会属性也离动物的群体属性越远, 与此同时,人的原始动物本性也退化的越多。 而随着人动物本性的消退,人性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换句话说,动物本性消退的部分转变成了人性, 这种转变越多,人类就越文明。 有博文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会消亡,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有一天,人类个体的为己谋利本性退化到了零,资本主义将失去动力确实无法运转了,需要被新的社会生产关系替代,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里面就是每个人都没有私心私欲。 总结一下, 人性和善恶是人类的社会属性,在人类社会进化的不同阶段其内涵和定义都不尽相同, 人类文明的进化就是把人类个体的动物本性转化为有道德标准的人性,这样的人性越多, 动物本性就越少,恶也就越少, 人离文明就越近。。。 最后说说刘慈欣的“为了保留人类文明而不惜吃人”的理论。 首先, 人为了自我生存而吃他人本身就是从人类社会属性倒退回动物群体属性的行为, 一起捕猎的动物群体当没有猎物时就开始捕杀群体中的弱者,人这样做肯定是文明的大倒退。 其次,刘建议吃第三者而不是奉献自己或抓阄,这又是放弃人性的彻底回归动物的自我生存本能为先。最后,刘打着保留人类文明的旗号行事,应该是一种基于儒家的善恶观和中共的道德观的思维,即只要表面上的道德而不顾背后的非道德和非人性, 表面的善可以大于背后实质的恶。 江晓源对人性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认识清晰, 打着保留人类文明的旗号吃人的确是文明大倒退,这种倒退回动物的东西不保留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