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悲鸣:周郑交质与英国大宪章 侯宝林在相声《改行》里说到光绪皇帝驾崩时,禁止娱乐活动,连红鼻头都要染蓝了。演艺界无法,只好改行。如唱大花脸的卖西瓜,手持切西瓜刀,唱着大花脸的戏词,把顾客全吓跑了。 捧哏的,——好像是郭全宝——,问什么是“驾崩”。 侯宝林说:就是架出去嘣了。——“嘣”是形声字,意指枪毙。 驾崩并不是架出去嘣了。而是大驾山陵崩。大驾就是銮舆:皇上的仪仗。臣子跟皇上谈到接班人问题时不能说:“皇上您死后”如何如何,而是说:“一旦山陵崩”。君主之死叫“崩”,如山陵崩塌一般;——现在叫山体滑坡。把“大驾”和“山陵崩”两个词组各取一个字,并在一起就是“驾崩”。 女王驾崩了。 中国近代史以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而当时的对手正是英国。所以中国一直视英国为宿敌。 女王去世,中国人觉得我们这些屁民没有必要记挂这老太太的丧事。她养尊处优的一生,与我们屁民特别是华人没有多大关系。 英国君主制保留至今,而帝制两千多年的中国却保留不住。这其中颇有值得深思处。 《三国演义》里孙策临终告诫弟弟孙权: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类似的问题在欧洲,则是内事不决可问英国大宪章(1215年);外事不决可问威斯特伐利亚合约(1648年)。 因为有了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欧洲虽然出了拿破仑和希特勒,但到底没干成秦始皇的功业。英国金雀花王朝约翰王(1199—1216年在位)被贵族们逼迫不得已签署了大宪章。虽然事后约翰王又反悔,但大势已成。国王的权力不再是“无上限”的。约翰一世也在第二年驾崩。到了现在,若问英国历史上导致现代立宪的最早,最关键事件是什么,那就是贵族和王室之间签订的这份《大宪章》。 这种事其实中国古已有之。《左转·周郑交质》:「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周王和郑国相互交换人质。双方把太子、世子送到对方做抵押。交质是诸侯之间的事。秦始皇的爸爸子楚就曾为质于赵,娶了赵姬为妻,产下嬴政。燕太子丹曾为质于秦,深恨秦王,用荆轲谋刺未成。 周天子是君。伯爵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祖孙三代,桓公、武公、庄公都曾在朝为卿士,是臣。周郑交质开启君臣交质,乱了纲常,“周辙东,王纲坠”,肇始了春秋之乱。 第二次坏了纲常的是司马光主修的《资治通鉴》开篇处讲的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封“三家分晋”的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这三家是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的韩厥、赵衰和魏犨之后。三大夫私自分了公家,周天子居然承认其结果。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承认了田陈篡齐的合法地位。田姓是陈国公子入齐开始的,故称田陈。齐国是姜太公之后,本是姜齐;姜为君,田为臣。此后变为田齐,田为君了。田氏崛起,为了造成人多势众的局面,田成子选了百数长大妇人入府为姬妾,不禁宾客舍人出入;所产之子皆为田姓。到田成子死时,已有七十余子。以男女各半估算,产子大约一百五十人。《庄子·胠箧》对田成子盗齐的评论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儒家是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有序的。周郑交质和三大夫分晋与田齐代姜,就变成了君不君,臣不臣了。 英国《大宪章》,贵族迫使国王签约,从儒家的眼光看,也是君不君,臣不臣。但《大宪章》有文本留下来,至今可以查阅。而“周郑交质”除却乱了尊卑,仅仅只是交质而已。 其实王纲坠了挺好,就可以开始周天子的君主立宪了。但中国没有走向这条路,而是经过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后,被秦始皇发动极其残暴的侵略战争强行统一了。从此中国走向两千年帝制;虽经辛亥革命,而其实至今也没跳出帝制窠臼。袁蒋毛邓和当今圣上与皇帝何异? 英国几位著名的女王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玛丽一世(1553年-1558年在位)和她的继任者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在位45年)。然后是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在位64年)。这期间我大清首次派使节出访英国,回来报告的头号消息是:“他们的皇上是女的!” 中国历史上也有三位极权的妇女,除了正式登基的武则天外,还有帝制早期的吕太后和末期的慈禧太后。我大清以摄政王(多尔衮)始,以摄政王(载沣)终。中国帝制以(吕)太后始,以(西)太后终。 刚驾崩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十几年前就审定好了自己的葬礼,并在几年前感觉到体力有些不支时,亲自彩排过自己审定好的葬礼。这在中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给自己送葬,岂不是自我诅咒吗?但中国也有一个例外,就是乾隆皇帝的异母弟爱新觉罗·弘昼;——启功先生的祖上。 旧时吊唁场合,各路朋友云集,献上各自的挽联诔章,吊祭者互相品评这些吊唁文字的优劣。虽然如此,但能欣赏这些文字的都是吊客。死者已逝,自然无法欣赏了。弘昼是王孙公子,喜好文学,特别想知道自己死后朋友能送什么样的挽联诔章。于是便邀请朋友给自己办丧事,吊祭自己;以便自己能欣赏到别人给自己的吊唁文字。 中英两国差不多是东西两个地理极端的国家,各有春秋,但也有不少可类比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