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习近平的“三命” |
| 习近平宗毛。毛好借古讽今,习也要学着掉书袋。他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了一个春秋时期宋国一个名叫正考父的人的故事。正考父是孔子的七世祖,他又是三朝元老。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都任命他为上卿,相当于宰相。但他特别恭敬,在一个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意思是他第一次接到上卿的任命时是低头的,第二次是弯腰的,第三次是俯伏的。一次比一次恭敬、谨慎。这个故事想必是捉刀人提供的吧,不知习近平是否念了白字。 正考父的家训被后人多次赞扬。鲁国大夫臧孙纥说,“这样道德高尚的人,如果自己不能显达,他的后代一定会有人出类拔萃。”比孔子年长的鲁国司空孟僖子引用了臧孙纥的话并说“他说的出类拔萃的人应该就是孔子吧?”孟僖子临终前嘱咐家人让两个儿子跟当时年仅35的孔子学习。宋代的大政治家和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名篇《训俭示康》中也讲到正考父和孟僖子,但主要强调了正考父当了宰相还吃粥糊口的节俭。 习近平引用正考父的故事勉励干部们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来亦无可非议。问题是他应该用这面镜子照照自己。他在10年前18大时黄袍加身,当时主席台上的一张照片显示,习近平恭敬的凑到胡锦涛边上听他讲话。这是他在“一命”时的神情,倒是有些“偻”,但也令人想到白居易的诗句“王莽谦恭未篡时”。19大“再命”时,想必已坐稳了龙椅,已经不会“伛“了。这次二十大是“三命“了,哪里有“俯”的样子!在锦衣卫把胡锦涛架走时,全世界看到的习近平是一个高傲冷酷的奸雄。我想,中国老百姓一定希望不要再有“四命”了吧。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