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擘倾聃  
从常识到常态:看看,说说,别怕出错;请君为我倾耳听  
https://blog.creaders.net/u/10510/ > 复制 > 收藏本页
我的名片
擘倾聃
注册日期: 2015-10-10
访问总量: 367,147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我的公告栏
也算如梦令
最新发布
· ChatGPT对资中筠文的回应
· 与ChatGPT对谈Trump执政前景(20
· ChatGPT分析普习金串的窝边寻衅
· 与ChatGPT对谈川普作为译名之不
· 串普习金2025誌
· 臺獨先聲在湖南
· 政治正确与泛政治化——II型P.C.
友好链接
· 马黑:马黑的博客
· 谢盛友文集:德国谢盛友的博客
· 寡言:寡言的博客
· 寡人:寡人的博客
· 马悲鸣:马悲鸣的博客
分类目录
【所思】
· ChatGPT对资中筠文的回应
· 与ChatGPT对谈Trump执政前景(20
· ChatGPT分析普习金串的窝边寻衅
· 与ChatGPT对谈川普作为译名之不
· 政治正确与泛政治化——II型P.C.
· 守护民主制度必当承膺之重
· 背对历史而去的宋岩
· 决定大选结果的应是投票率
· 处争竞世界,作完全国民(三)
· 处争竞世界,作完全国民(二)
【歌言】
· 串普习金2025誌
· 臺獨先聲在湖南
· 二零二四岁末观潮二首
· 读小鹰评王克斌等诸篇誌感
· 感时——躺平歌
· 【七言四句】电视剧《渴望》观后
· 七言四句 转圈铲雪歌
· 二十大可叹习初心
· 贺新郎—用辛陈唱和词韵
· 王小波67生辰纪念
存档目录
02/01/2025 - 02/28/2025
01/01/2025 - 01/31/2025
11/01/2024 - 11/30/2024
10/01/2024 - 10/31/2024
09/01/2024 - 09/30/2024
08/01/2024 - 08/31/2024
01/01/2024 - 01/31/2024
10/01/2023 - 10/31/2023
08/01/2023 - 08/31/2023
07/01/2023 - 07/31/2023
05/01/2023 - 05/31/2023
04/01/2023 - 04/30/2023
03/01/2023 - 03/31/2023
02/01/2023 - 02/28/2023
01/01/2023 - 01/31/2023
12/01/2022 - 12/31/2022
10/01/2022 - 10/31/2022
09/01/2022 - 09/30/2022
08/01/2022 - 08/31/2022
07/01/2022 - 07/31/2022
02/01/2021 - 02/28/2021
12/01/2020 - 12/31/2020
11/01/2020 - 11/30/2020
05/01/2019 - 05/31/2019
04/01/2019 - 04/30/2019
03/01/2019 - 03/31/2019
02/01/2019 - 02/28/2019
01/01/2019 - 01/31/2019
12/01/2018 - 12/31/2018
11/01/2018 - 11/30/2018
10/01/2018 - 10/31/2018
09/01/2018 - 09/30/2018
08/01/2018 - 08/31/2018
07/01/2018 - 07/31/2018
06/01/2018 - 06/30/2018
05/01/2018 - 05/31/2018
04/01/2018 - 04/30/2018
03/01/2018 - 03/31/2018
02/01/2018 - 02/28/2018
01/01/2018 - 01/31/2018
12/01/2017 - 12/31/2017
11/01/2017 - 11/30/2017
10/01/2017 - 10/31/2017
09/01/2017 - 09/30/2017
08/01/2017 - 08/31/2017
07/01/2017 - 07/31/2017
05/01/2017 - 05/31/2017
04/01/2017 - 04/30/2017
03/01/2017 - 03/31/2017
02/01/2017 - 02/28/2017
01/01/2017 - 01/31/2017
12/01/2016 - 12/31/2016
11/01/2016 - 11/30/2016
06/01/2016 - 06/30/2016
05/01/2016 - 05/31/2016
04/01/2016 - 04/30/2016
03/01/2016 - 03/31/2016
02/01/2016 - 02/29/2016
01/01/2016 - 01/31/2016
11/01/2015 - 11/30/2015
10/01/2015 - 10/31/2015
发表评论
作者:
用户名: 密码: 您还不是博客/论坛用户?现在就注册!
     
评论:
ChatGPT分析普习金串的窝边寻衅行迹
   

【说明:以下问题是我向ChatGPT发出的。得到回答后觉得很有意思,但我未再向它发出任何一字,只是将其分析与结论全文拷贝留存玩味。未料过了些时间,ChatGPT自动更新了它的“思考”并重新做一回答。不知其为何如此。对照两个版本,一个明显区别是后一个分析中回避提及人物,只提国名 ——看来ChatGPT也必须谙习“政治正确”。】

问题:普京发动侵略乌克兰的战争,金正恩不断挑衅韩国,习近平每天威胁台湾,现在,Trump当选总统未久即发起并吞加拿大的叫嚣。这些倾向于独裁的人都需要窝边寻衅,有什么共同的原因么?

ChatGPT的回答版本No. 1:

这些领导人确实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他们的治理风格往往更趋向于集权、民族主义和对外强硬,这导致他们可能会寻求外部冲突或挑衅来巩固自身权力。分析这些领导人的行为模式,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关键原因:

1. 内部巩固权力:转移国内矛盾

独裁者或威权领导人往往面临经济问题、社会不满或政治挑战。为了转移国内注意力,他们可能选择制造外部威胁,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让人民将愤怒指向“外敌”而非本国政府。例如:

俄罗斯经济在长期制裁下低迷,普京通过战争来转移国内对经济困境的不满。
朝鲜面临国际制裁和经济困境,金正恩通过军事挑衅来维持国内统治稳定。
中国经济放缓、房地产危机严重,习近平则通过对台强硬言论来强化民族主义叙事。

2. 扩张主义与历史叙事

这些领导人往往依赖历史修正主义和领土扩张主义来塑造“伟大复兴”或“民族崛起”的形象。例如:

普京强调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认为乌克兰本属于“历史上的俄罗斯领土”。
金正恩坚持“统一朝鲜半岛”的民族主义叙事,以此巩固政权正当性。
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口号,并认为台湾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必须“完成统一”。
若特朗普煽动对加拿大的敌意,也可能是基于“美国优先”的民族主义情绪,希望通过挑衅来强化国内支持。

3. 挑战现有国际秩序

这些领导人往往不满足于现有国际规则,而希望建立一个更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例如:

俄罗斯挑战西方主导的秩序,希望重塑影响力范围。
中国寻求在西太平洋取代美国的主导地位。
朝鲜则希望通过核武威慑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政权合法性。
特朗普若威胁加拿大,可能也是在挑战现有北美秩序,以重塑地缘政治格局。

4. 个人权力巩固

独裁者往往不希望民主或外部影响削弱他们的统治,因此他们倾向于通过战争或对外冲突来强化个人威望。例如:

普京通过战争维持自己的强人形象,并确保俄罗斯社会对他的依赖。
习近平消灭党内反对派后,强调“强国”路线,以确保长期执政。
金正恩依靠军队和核武器维系对朝鲜社会的绝对控制。
若特朗普煽动对加拿大的敌意,可能也是在试图加强“强人总统”形象,为连任铺路。

5. 战略误判与强国博弈

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有时可能误判国际局势,以为可以通过强硬手段获利。例如,普京可能低估了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而习近平也可能误判美台关系的紧密程度。特朗普若针对加拿大,可能也是对国际规则的误判。

结论

这些领导人之所以倾向于“窝边寻衅”,主要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外部冲突来转移内部矛盾、强化民族主义、挑战国际秩序、巩固个人权力,并且往往基于错误的战略判断。历史上,这种模式屡见不鲜,而它的最终结果往往是长期的不稳定,甚至灾难性的战争。

ChatGPT的回答版本No. 2:

这种现象的背后往往反映出几个相似的政治心理和体制机制,而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可能的共同原因:

1. 内部合法性和凝聚力不足

独裁或倾向集权的政权常常面临内部矛盾、经济困境或民众不满。领导人可能通过制造或夸大外部威胁,将国内问题“外部化”,借此转移注意力,增强“团结对外”的氛围,从而巩固自身统治。这一策略有时被称为“转移焦点”或“分散战争理论”。

2. 权力不安全感与统治稳定需求

当统治者感觉自身权力基础不够牢固时,会倾向于采取更为强硬和对外挑衅的姿态,以展示决断力和强硬形象。这种通过外部强硬政策来营造“强国”形象的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民众对政权的依赖和认同感。

3. 民族主义和历史叙事的利用

很多领导人会利用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议或外部“敌人”的形象,激发民族主义情绪。通过重构历史叙事,将某些国家或地区描绘为“外来威胁”,他们能够营造出一种“捍卫国家利益”的紧迫感,从而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4. 缺乏制衡机制

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中,领导人决策往往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和制约,容易走向个人意志化和冒险行为。这种制度上的“真空”使得对外激进的言论或行动更容易出现,因为外部举动往往能迅速转化为内部政治资本。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表面上这些领导人的行为看似相似,但各自背后的具体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又存在显著差异。例如,俄罗斯、朝鲜、中国和美国的国内政治结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均不同,其对外政策和言辞也有各自的逻辑和策略;有的可能更明显依靠外部冲突来稳固内部,另一些则可能在国际上采取更复杂的博弈策略。
总之,很多学者认为,在缺乏有效民主监督和内部合法性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对外制造紧张局势、激发民族主义情绪来转移内部压力、巩固统治,是一种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的政治策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某些领导人会表现出类似的“挑衅”行为。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