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函抄译,敬送双方内参后,再用马甲节选张贴于海外网络,然后内传内陆。 原版公开的文字和时间,以此处为准。 田泥鳅马甲主人稻田办公室印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凭心而论,这次奥巴马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均进行了长时间的精心准备。访问期间,双边相关人员都努力工作,对话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罗列成详细的条款,并总结成一个声明,公布于世。 "中美联合声明"于11月17号首先在北京发表,因为当时找不到英文的版本,愚鳅甚是惊奇,却又不敢轻信此一举动和文件的真实性。到美国时间11月17号见到白宫的英文文本,才仔细对照研读,愚鳅的发现和感悟是欣喜和担心并存,总体谨慎乐观。 形式也是一种内容。中美之间达成的共识以及用"中美联合声明"的形式公开发布,其内容和不同寻常的"表面文章"都极其具有进一步解读的价值。中央电视一台的时事评论主持人水均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们,有意无意地反复将"中美联合声明"(Statement )说成"中美联合公报"(Communiqué ),很容易让世界把这份声明联想成第四个"中美联合公报"。那已有的三个"中美联合公报"在世人的心目中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每位总统上台,或访问中国,或者做了什么让中国人民不高兴的事,我们的行政当局都会拿出这本经(三个联合公报)来,让他们读一读,念一念,公开表态遵循三个的"中美联合公报"。不管你信与不信,每次念完以后,美国的牛仔行为都还是有所收敛的。 这次的中美首脑会谈,原则性地强调建立和深化双边战略互信。具体达成的共识远远超过历届的中美联合公报,就凭这一点,可以说是成果喜人,不为过分。 韩战越战之后,冷战结束之前,中美分别于72, 79 和82年发表了三个联合公报, 第一个公报强调两国关系走正常化,从台湾撤军,中国只有一个; 第二个公报公告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第三个公报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方应该减少(到停止)对台湾出售武器。三个公报都强调一个中国,坚持主权领土完整。三十年来,两国间风雨不断,但就是这三个公报维系了两国之间的和平,这几乎是二十世纪外交历史上的一个奇迹。37年后,再回顾第一个联合公报的诞生和它的功能,毛泽东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政治魄力,由此可窥一斑。凭几张连外交照会的公文都不如的新闻公告,能跟蒋先生运作的"台湾关系法",在法治的美国隔空斗法,打个平手(谦虚地说)。 要知道Communiqué is just an official statement or announcement, 不管是双方那两位首脑达成的意向,根本没有签订这一说法(虽然中方一直用签订这一词汇),它只是一种新闻方式,公开双方同意或不同意的观点。这种公告(Announcement), 不管是对于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关系,原则上都没有法理依据或法律责任。从技术层面上讲,最多只有道义和信誉的约束力,后任总统是否履行若干年前的政府领导人对外作出的承诺,几张新闻公告也只有纸那么厚的影响力。情况果然在1996年出现了危机,当时的台海局势让克林顿在三个公告和"台湾关系法"之间,作出了派两个航母战斗群前往台湾协助台湾应对中国大陆的可能军事打击。 两国间的关系首要考量的是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和潜在性。中美之间不是军事盟友(比喻,北约组织);是否是伙伴关系仅仅是言语措辞的问题; 是否是朋友,是什么样的朋友也需要一番判断。下一个远期目标之一,中方应该努力把最有引爆中美之战的"台湾关系法"给解决掉。就这一点而言,这次这份声明不能提升到第四个"中美联合公报"的地位。不过,愚鳅认为,长远看来,在21世纪的世界历史上,这份公告极具成为第一份G2联合公报的可能和模样。(先伏笔在此,该观点需要另行文探讨)。 11月17日的中美声明, 成绩斐然,总体务实冷静,不张扬,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谈判达到了斤斤计较的分寸。好话不多说了,逆耳之言,俺也来个斤斤计较,言无不尽。 先说句轻松的,(但不一定是幽默),这份声明的文风和内容,处处烙上了鲜明的清华风格。那里能培养出中国一流的人才,尤其是工程师之类的技术精英,但国家政治操作中,点点滴滴工程师般的谨慎,加上纲目零乱,格局拘束,是缺点之一。未来的领导人培养不应该只让清华大学和中央党校辛辛苦苦,大家都应该分担责任。实在不行,恢复岳麓书院营业,制造产品。: ) 中美的关系是复杂。 看完中美联合声明,让俺想起一句话,"中美的关系是复杂"(布什语录 : ),她复杂到联合声明中用了1594个字的篇幅,还是没有说清是个什么关系。 "对话,交流,沟通",让人想起是敌对双方,或者不对话的双边,才需要所谓的对话。这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它表明双方关系的思考还遗留着丝许二战和冷战年代的思维习惯。声明中的"中美关系"首先用了整整三个段落来叙述中美关系是一种交流对话沟通的关系。 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概括成一句话,中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我们争取建立出一种积极的,正面的合作关系。然后再来清华的风格:说,这种合作全方位铺开,小至防鸡流感,猪感冒,派留华学生,打击贪污,修铁路,航空航天;大到军事交流与反恐,按照国际人权定义保护人权,于明年二月底之前,在华盛顿举行下一轮中美人权对话。工农兵学商,天上地下,无所不包。但是声明中第一个章节论述的"中美关系",就是不肯简单定义一下这种关系就是合作。而是不厌其烦地罗列零碎,谁什么时间访问了谁,会见了谁,什么时候要回访,交流的方式包括互访,会晤,通话,书信等等,呵呵,恨不得详细到是用gmail,Yahoo,还是某大学的E址写E妹都来个交代 : ) 典型搞笑的一个例子是其中一个段落只有一句话: "美方重申支持中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 难道这很重要吗?现在让美国申明支持一下早在2002年就决定好了明年的博览会在上海举行,这就能说明中美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还是让人看出我们时不时地在哪儿要露出点不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