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爱情,也许友情是人们最热衷的话题。友情指的是朋友之情。在很多情况下,甚至超过了亲情。比如在很多情况下,做父母的都会对孩子说:"我们是朋友"。可见,朋友是多么的重要。 交朋友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自古有之。另我困惑的是现代比以往更加凶猛而且露骨。比如非常流行的"人生要有的六种朋友"认为你要交以下6种朋友: 推手 — 擅长鼓励。总会把你推向终点。他会慷慨地贡献自己的时间,协助你找到自己的优点,从不妒忌你或成为你的对手; 支柱 — 总是和你站在同一战线,支持你的信念,是你最佳的拥护者。你成功时,他们会为你骄傲; 同好 — 与你兴趣相近的朋友,也是众多亲密友谊的基础。这样的亲密友谊会让你们成为一辈子的朋友; 伙伴 — 不论情况如何,当你需要时,他们总会站在你的身边,而且愿意牺牲自己来帮助你; 中介 — 你想要的东西,他们总有办法帮你搭起桥梁。如果你有需要帮助的事情,打电话给朋友就对了; 开心果 — 他们总有办法让你精神振奋。当你需要一个笑容,想要轻松一下的时候,千万记得找他们。 这里只有对朋友赤裸裸的索取。你以为你是谁,毛泽东?比尔.克林顿?乔治.克鲁尼?即使是他们,对朋友也不能像上面所说的予取予求。你也许需要这样的朋友,如果你存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朋友不需要你,他们不会和你交朋友。 更多的人认为,朋友是用来一起分享快乐,倾诉痛苦的。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需要你们已经成为朋友以后。而且,这不应该是你交朋友的目的。 近代名人中间,有关朋友的论述流传较广的有钱钟书的和季羡林的。但比较二文,觉得钱老的文章从各方面看都高出一个档次。直怀疑季的大师称号是否有些捧的太过。季的主要成就是印度中世语言、原始佛教的语言和吐火罗语。但对这些非中国语言的研究成果到底如何,窃以为不应该由不懂这些语言的中国说了算。季的著作主要是译文,非译文中著名的"牛棚记事",至少我没有发现太多智慧的闪光。 扯远了,回归到朋友的话题。我认为要成为朋友,首先二人必需有着相似的作人的基本理念。朋友之间,可以在很多事情上存在分歧,但在作为人的最基本的一些道德观,善恶观等上面必须相似。否则,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当然,现在朋友一词已经用的很乏。很多人把和自己相熟,在做人的原则问题上大相径庭的人也称为朋友。在我看来,这种关系不是朋友,还是称为"熟人"比较恰当。 其次,交朋友好象爱情,需要缘分。即使分享相似的人生理念,要成为朋友,还需要缘分让彼此能相逢,并有机会做比较深入的交流。然后,才能像钱老所说,让友谊逐渐在"心里面透出了萌芽"并成长。这中间,你必须给这株幼苗提供雨露、阳光、和营养,除灭杂草和病虫害。所谓雨露、阳光和营养,就是你们之间思想的交流,彼此的关怀,相互的帮助,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所谓的除灭杂草和病虫害就是要通过及时的沟通消除一些误会或误解。这样这棵友谊的幼苗就会成长为一棵知己的大树。我始终认为,心,只能用心来交换。金钱可以买来服务,但买不来友谊和朋友。真正的朋友和友谊始于情投意和,成长于相互的关心、尊重、信任。只有当友谊已经茁壮的时候,你才能采摘友谊的果实而不伤及友谊这棵大树,才能利用朋友的帮助而不会损害你们的友情。如果两人的交往始于利用,除非中间经历什么生死的考验,否则,很难发展成友谊,而只能是始于利用,终于利用,利用过程中还要时刻防止对方的背叛。因为只要更大的利益降临任何一方时,背叛就会随时发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中所说的朋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他们绝对没有上述的朋友与友谊的成长过程。他们只是一些因暂时的利益而临时走到一起的路人而已。利益终结之日,也就是分道扬镳之时。我觉得,这种关系还是称为"同伴"比较恰当。 真正的朋友使你成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双方信息、知识和方法的交流直接丰富你的知识和提高你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朋友的重视使的你自觉的去强化和提高自己的某些不足之处,以便能跟上朋友的步伐和理解朋友的思想。此外,朋友的某些好的行为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注意,坏的行为也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交什么样的朋友很重要),时间长了,你会或多或少的学到这些好的东西。 友情和爱情在很多方面有着相似之处,比如前面提到的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等。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爱情有着排他性,不能容许第三者的存在。而友情没有排他性。你和你的朋友都可以拥有其他的朋友。而且,朋友似乎越多越好。朋友的多少应根据你的个性来决定。如果你已经结婚,你还必须考虑你的爱人的个性。我始终把朋友排在家庭(伴侣和孩子)之后,朋友要以不危害家庭的稳固和幸福为前提。如果某个朋友的存在违反了这个前提,就必须调整这种关系,甚至断绝朋友关系来维护家庭的稳固和幸福。 爱情、友情和亲情都是人生中最美好事情。人的一生,如果没有品尝爱情,个人认为是白活一世。如果没有品尝友情和亲情,至少也是不完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