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善,什么是善人。善的定义本来是非常简单而且明确的,属于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如今的川普时代的美国,很多人类的基本共识都被推翻了。“政治正确”变成了一个负面意义的概念。但是这些人又没有勇气把他们认为正确的“反政治正确”是什么表达得很明确。 比如最近出现的一篇文章讨论《芳华》中的善人与善报,就不提善(或者好)的定义。而由个人的主观好恶和价值标准对《芳华》中的人和事作出评价。 『细看《芳华》的人物,不仅不是那么可恨,反而都会令你生出同情。他们的一言一行,明显地流露着传统的善良。刘峰是善人,何小萍是不合群的善人,萧穗子是个内质冷暖的善人,郝淑雯是直爽开朗的好女孩。即使是被摸一把就大哭大喊的林丁丁,也是文工团里都很喜欢的。她与刘峰之间发生的,自是那个场景之中的合情合理的误会。』 文章链接:http://blog.creaders.net/u/5841/201712/311367.html 文章作者:魏中军 林丁丁是不是善人,作者没有勇气说出来。但给人的感觉好像也是善人。如果你当面去质疑,怎么能说这样的人是善人呢。他就可以说,我没有说林丁丁是善人啊。如果你去追问他林丁丁究竟是善还是恶,他就会回答你,这个问题本身就过于简单肤浅。然后装出一副哲学家的样子玩弄概念游戏。 『何为善良?不仅要懂得与感性行为相关的善良的概念意指是什么,而且要懂得这个善良概念所以能意指那些感性行为对象的依据,善良所以能把那些行为从恶的行为规定区分出来,在于善良在自我的意识里预先地被规定出来:真正的善良,左手必然抓着真实的自我欲望,离开真实,就变成伪善;右手必须握着美好的理想追求,离开美好,就是愚善。』 有人看懂了吗?先用一个“不仅。。。而且”跳过对何为善良这个基本问题的回答。然后给你一堆哲学术语,感性,对象,规定。到了最后什么是善变成了什么是伪善什么是愚善。这个时候可能你就不想知道他说的善究竟是个什么东西了。 颠覆人类理性和良知就是从混淆颠覆基本概念的定义开始的。 善的定义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理念,最直接地表明一个人行为的性质。罗素在善恶问题上有这样的定义:根据行为者所具有的知识和理性判断,会带来最好的结果的行为就是最大的善,至少是最小的恶。 尼罗河对善的定义是这样的,根据行为者所具有的知识和理性判断,会给行为的对象带来利益的,或者无法带来利益但是会带来最小的损失的,就是善。反正过来,恶的定义是,根据行为者所具有的知识和理性判断,会给行为的对象带来损失的,或者无法带来损失但是会最大限度损害其利益的,就是恶。善可以是一次性的言语,行为。我们称之善言或者善事。也可以作为一个人说话作事的基本原则奉行终身。我们称之为善人。反之亦然。这个定义排除了非人类的情况,比如宇宙是不是善的,地震是不是善的。定义涵盖的是行为人的意识、言语和行为。并不必然包括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言,善行和善言大多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做非法非理的事情去利益他人。恶行和恶言可以是合法合理的,也可以是非法非理的。如果是后者,性质更为严重。 如果没有人对这个定义产生质疑,我们不妨在此定义下对电影《芳华》中的人物作一个评价。限于篇幅只讨论《芳华》中的恶人恶事。 林丁丁。向上级告发刘峰“耍流氓”并提供具体细节,比如触摸或者企图解开她胸罩上的纽襻,一定会在可预见的将来给刘峰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她作的这件事情一定是恶的。而且为了确保她的告发有效,而伪造事件的具体细节(触摸并且企图打开胸罩纽襻),可以说是邪恶的。如果在考虑到她告发的对象是一个深深爱她的好人。她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出来的邪恶是不可饶恕的。尼罗河对这件事情的定性是基于电影中所有相关事实。 与尼罗河的定性不同。文章作者对林丁丁的判断是“即使是被摸一把就大哭大喊的林丁丁,也是文工团里都喜欢的”,对林丁丁告发刘峰事件的判断是“自是那个场景之中的合情合理的误会。”。尼罗河认为这都是文章作者的误判。首先,对林丁丁本人,《芳华》全剧没有任何地方表示文工团里的人喜欢,也没有表示不喜欢。但是,重要的不是对这个人的评价而是对她告发刘峰这件事情的评价。在这个问题上,郝淑雯第一时间就进行了劝阻但是没有成功。萧穗子间接表示了对刘峰的支持。态度最明确的是何小萍,她要小穗子转告林丁丁,说永远不会原谅她。这与尼罗河的立场完全一致。 然而,文章作者最瞎眼的误判是说“自是那个场景之中的合情合理的误会。”。根据电影场景可以知,这绝对不是误会,而是诬陷,而且是故意诬陷。证据是铁定的,林丁丁第一时间对郝淑雯说的是“抱”,不是“摸”。当时在场的还有同屋另外两个人,何小萍和萧穗子。现场还有另外两名男性目击者。都可以作证。所以“摸”这个行为是林丁丁本人与保卫人员共同炮制的。不仅炮制了动作,而且还炮制了目标,就是林丁丁胸罩上的纽襻。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美国,那三个负责调查刘峰的人包括林丁丁在内肯定要面临法庭审判。这就证明文章作者说“即使是被摸一把就大哭大喊的林丁丁”是造谣。正确的说法是“被抱一下就大哭大喊的林丁丁”。 本文一开始指出文章作者故意隐晦善的定义,这里指出文章作者故意捏造扭曲电影原作的场景。这还不算完。尼罗河必须指出的是,文章作者大量拷贝尼罗河《人心的冬天里没有芳华》的原文,然后作出完全歪曲尼罗河愿意的解释,再来针对他自己的曲解进行辩论。下面就是一个实际例子,还是关于林丁丁的问题。 『林丁丁不是一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女人。和我们一样,她也是正常的妹子。虽然她远嫁国外的陌生人,而不接受一个多少年来一直默默爱着她的人,但是她难道不可以那样吗?她喜欢谁,不喜欢谁,难道非得按照我们的嗜好吗?』 关于林丁丁的评论尼罗河原文如下: 『林丁丁,一个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女人。她可以坦然接受摄影干事喂给她的水果罐头,可以接受某某医生的拥抱,可以接受素昧平生的澳洲华侨的求婚,却不能接受一个多少年来一直默默爱着她,甚至放弃进修深造加官进阶机会就是为了每天能看到她的人。难道真是像林丁丁说的那样,因为刘峰是活雷锋?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就不能得到一个对他像春天般温暖的女人?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雷锋,在于刘峰在激情的燃烧之下抱住她被人正好看见,那人当场说了一句在她看来严重损害声誉的话,“腐蚀活雷锋”。她本来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承认和刘峰就是恋人,一口咬定刘峰抱住她完全是因为突然腰部疼痛。但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在这场绯闻中把自己解脱干净,而完全不在乎她的所谓告发对刘峰将意味着什么。如果从长远来看,一个为了爱牺牲升官机会的人也肯定不是林丁丁需要的。』 对林丁丁自私冷酷唯利是图判断,依据是她告发刘峰。不是文章作者曲解的『虽然她远嫁国外的陌生人,而不接受一个多少年来一直默默爱着她的人』。尼罗河这段文字有两层意思,第一,林丁丁是一个可以对男性的追求作出符合正常女性反应的人,因为『她可以坦然接受摄影干事喂给她的水果罐头,可以接受某某医生的拥抱,可以接受素昧平生的澳洲华侨的求婚,』,第二,在影片中她声称别人抱他可以,但刘峰不行。也就是说她不能接受刘峰的追求。原因就是因为刘峰有一个活雷锋的称号。尼罗河指出这不是真的,只是为自己告发刘峰合理化而随口编造了一个谎言。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在『刘峰在激情的燃烧之下抱住她被人正好看见,那人当场说了一句在她看来严重损害声誉的话,“腐蚀活雷锋”。她唯一想到的就是如何在这场绯闻中把自己解脱干净,而完全不在乎她的所谓告发对刘峰将意味着什么。』。这事实上也是某个男性军官曾经在文工团揭发出卖严歌苓的真实动机。就是要把所有的过错推到别人身上,而解脱他自己。 所以请文章作者不要问『她喜欢谁,不喜欢谁,难道非得按照我们的嗜好吗?』这种无聊的问题。她喜欢谁不希望谁与她告发刘峰没有任何关系。也与这件事情的善恶性质没有任何关系。 文章作者码出一篇五千多字的文章,却被尼罗河指出回避关键定义,伪造电影场景,歪曲尼罗河评论。所谓的论据也好,哲理也好,结论也好,已经失去起码事实的支持,没有任何意义。作者之所以要作下如此不堪之事,尼罗河认为,原因无非有三,第一,闲的无聊要戏弄一下读者,纯属玩笑。尼罗河以为善恶的界定,不论借真实事件还是电影或者小说来讨论,都关系到人类共同价值观,不可以拿来开玩笑。第二,世人都知道情商与智商,尼罗河在此发明一个词,理商。就是理解掌握基本事实、常识和基本逻辑关系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智商有一点点关系但是又不完全一致。作者理商基本就是空白。第三,作者本人和林丁丁一路货色。甚至可能就是尼罗河痛斥的“政工流氓”。三者必居其一。 电影《芳华》中林丁丁告发刘峰事件的定性讨论基本结束。接下来要讨论一个更加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诱导强迫刘峰承认猥亵承认流氓的行政干部是不是流氓。电影中很明确。刘峰说,你们才他妈的是流氓!作者的意见拷贝如下: 『这里的“你们”,只是设定的环境群体,不一定就是政工干部,不一定就是坏人,我们每个人就是“你们”的一员。』。 尼罗河讨论问题的方式从来都是根据事实常识逻辑和科学理论。就事论事。对文章作者与相关事实常识没有关系的哲学论述无意讨论。 首先,这里的“你们”就是提审刘峰的保卫部军官。不是文工团团员,更不是银幕下的观众。这一点在事实层面上没有任何争议。从军队术语来说,凡不属于专业干部的都可以称为政工干部。审问刘峰的不是作战部队军事首长,一定是政工干部。根据尼罗河对恶的定义,他们一定是坏人。理由有两条,第一,他们行为的方式,就是与林丁丁协作,或者利诱或者威逼林丁丁诬陷刘峰。第二,他们行为的动机目的和实际结果伤害了刘峰,同时也伤害了喜欢刘峰爱刘峰的所有人。第三,这种结果完全是他们可以预期的。 迫害刘峰的政工流氓绝对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三个人,这三个人代表一个巨大的群体。在尼罗河《人心的冬天里没有芳华》一文中有很多详尽的讨论。这里不再赘言。如前所述,文章作者很可能就是这些政工流氓出身。但尼罗河肯定不是。 最后简单讨论一下善恶报应的问题。尼罗河相信善恶报应分毫不爽。如何恶人没有得到恶报,只是因为时间不到。 《芳华》中的刘峰,何小萍,萧穗子都是善人。善人都得到了善报。刘峰没有被打死,萧穗子说了,他那么好的人子弹打不死。后来快病死的时候得到何小萍的照顾而康复。与何小萍一起过着平和自足的生活。这就是行善得到的福报。何小萍也是一样,她从来没有受到过善待,包括她成为英雄之后,仍然没有得到善待。但是她作了很多好事。而且基本上没有作坏事。所以她的病好了。是严重伤害她的文工团的演出带给她康复的机缘。最后和她真正爱的人共度余生。萧穗子读了很多书。肯定更懂得善有善报的道理。所以她始终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支持何小萍。后来她成名成家。首先应该感谢的就是她自己,没有干坏事。特别是,受了很多的委屈也没有干坏事(这句话是指严歌苓说的)。 说电影《芳华》里的好人没有好报,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堆理论来解释的人,实际上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好报。不知道好报也就罢了。如果他连什么是恶报也不知道的话,就太危险了。 文章作者对尼罗河的上述论证如有任何异议,可以具体指出。但是不要歪曲尼罗河的原文。全文一挥而就未作修改。如有笔误,请予谅解。
说明:本文标题和链接已经发到那个叫“魏中军”的博客文章跟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