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做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 居美学者冯胜平1月7号在明镜网上发表文章《做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在本文中,他以"购买力平价"为计算标准,推导出中国在GDP上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的"老大"。冯先生的作品我是很关注的,也可以说我是冯先生的一个"粉丝",国内的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崛起一般都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来表述,冯先生推导出的中国"老大"的提法,实在是超凡脱俗,其才华远在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之上,至今还没有入习总的法眼真是屈才,可惜可叹!笔者借用这篇文章的名字来谈一下美国总统川普,一是这个名字很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口味,二来也想沾一下冯先生的才气并表"仰慕"之情…… 川普当政已近一月,其吸睛的新闻效果从竞选以来从未递减,无论是在美国以致全世界,每天无不具有轰动的事件曝出:推特治国、旅行禁令、弗林辞职、精神疾患……,犹如一个并不漂亮的气球在人们的眼前不停的闪动,有人赞赏、有人憎恨、也有人担心…… 可能有人会想问,为什么一个民选的总统川普,会给美国社会带来这么大的族群撕裂?我想这里面既有民意基础不强的问题,更大的还是川普的指导思想及执政风格所引起的,在这里我不是研议川普的治国方略正确与否,而是重点讨论川普治国方法是否合适的问题。 我们知道,虽然川普依法当选总统,但民意基础并不是很牢固,他是美国仅有的赢了选举人票,但却输了普选人票的五位总统之一,不像他所崇拜的里根总统那样,在初选就赢了对手卡特440张选举人票和800多万张普选票这样坚实的民意。川普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几近五五波,加之反对者基本都在大城市,年轻人、学生学者的比例又比较大,发出反对的声音也相对较强。但从现实上看,好像川普并没有为之所动,做出一些调和的举动,而是仍然一意孤行,沿着选举时期的道路大刀阔斧向前进,这就必然会进一步激起反对者的愤怒,社会撕裂也必将进一步加深。非黑即白互相否定,会使任何一项治国措施都不会得到很好的实施! 作为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体,社会政治力量分散与多个机构及不同的社会层面中,在加民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使得任何一个政治势力都不可能在社会上有全权决策与实施力量。compromise 妥协-变成了美国政治上的一个流行语,妥协不是退让,它是达成共识的必要条件!没有共识的社会又怎能稳步向前呢? 川普在就职典礼上的演讲,类似一个革命者推翻了旧制度的宣言——砸烂一切旧制度,给人们一个全新的美利坚。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错误,虽然川普的上台本身就证明了美国社会阶层之间、种族之间已经有了较大的裂痕,但这在美国2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犹如你切开美国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横断面,都会看到的社会矛盾一样——左右分争情绪激化。但从纵向看,它却稳稳地在向前发展着,美国的宪法从建国之初直到今天,基本没有做什么更改,它犹如一个巨大的平衡器在调整着美国社会左右之间的摆动。美国从一个弱小的英属殖民地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强国,美国人民对自己的政治制度报以巨大的信任和自豪。所以,无论任何一个美国总统只能是在面对现实问题上加以革新和调整,革命不属于美国! 在任何体制之中,变革与继承需保持一定的平衡,就好比再好的明天,你也无法跨过今天去生活一样。川普执政还不到一个月,在还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情况下,就想挑翻奥巴马的所有政策。弗林如果不是在川普还没有正式执政之前,就急着去和苏联大使谈解除制裁的问题,他就不会辞职;川普的旅行禁令如果不和奥巴马的检查制度跳得太远,它可能就不会得到法官的否定和众多的抗议游行。 为反对而反对不是一个聪明政治家的行为,为迎合自己的选民而急于兑现竞选承诺的总统也不一定是个聪明的好总统。因为在竞选过程当中,各政党因其政治理念不同而引起的支持他们的社群一定的分裂是常有的事情,当你一旦当上了总统,你就不单单是你的政党的和支持者的总统,而是全美利坚共和国的人民的总统,你所要做的事情就要考虑到的是——怎样才能更好的兑现全国人民的期望和需求。 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第72篇中写道:"反对或者撤销前任的所作所为,被很多继任者看作是展示他们能力和价值的最好证明;除了这种心理倾向之外,如果换届选举是人民选举的结果,继任者还有足够的理由去认为,前任的下台是因为他的行政措施不得人心;鉴于此,他的行为和前任反差越大,便越能博得民众的喜欢。这些考虑,再加上个人爱好的影响,几乎会促使每一位新总统去更换下属官员的人选,所有因素加起来,必然会导致整个政府管理发生——不光彩的剧烈变动。" 近年来美国的党争越演越烈,很多民众看到他们所选出的民意代表,并没有完全按照他们的意愿在做事,两党议员在两院是为党派利益而斗争的,并没有从全国的角度上着眼来解决民众实际问题。总统作为行政系统的首领,要抛开社会上暂时的偏见与激情,用深思熟虑的眼光统领全局,不但要有创新革新的能力,还应要有极大的同化能力,不但要运用支持者的力量,还要敞开胸襟运用中间者甚至是反对者的力量,来一致达成符合民众需求的政治目标,这才是一个好总统。 川普在竞选过程中和对"七国旅行禁令"被暂停后,对法官的行为都有微辞,以致招之更多的反对声浪,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 托克维尔认为:美国人尊重法律,爱法律如爱自己的父母。W 克里昂 斯考森 在《飞越五千年》-美国28条立国原则这本书中也写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既使是那些拥有权力的最优秀的人也有可能被激情所损坏。"所以,"自由的人应该受到法律的管辖,而不是听命于人。"川普总统在"旅行禁令"被暂停后,最聪明的做法也是唯一可以能做的,就是责成自己的行政团队,在如何才能实施"旅行禁令"方面下功夫,不管是上诉到最高法院还是修改"旅行禁令",而不是在推特上对法官进行批评,这样做不但于事无补,反而造成自己蔑视法律的负面印象。"在美国,总统无权阻止法律的制定,他也不能回避执行法律的义务。"(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旅行禁令"还在暂停中,川普的推特治国也在进行中,连参议院共和党大佬都出来说:不支持川普推特治国,也不支持川普在无关重要议题上发表评论。那么,川普这样做就是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吗? 川普在上星期四白宫记者会和周六在佛罗里达的支持者聚会上,都对媒体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把大多数的著名新闻媒体说成是假新闻媒体,特别是在周五的推特上说"假新闻媒体……不是我的敌人,而是美国人民的敌人。"共和党参议员约翰 麦凯恩(John McCain)在全国广播公司(NBC)定于上周日播出的一个采访中表示,独裁者"往往是通过压制新闻自由起步的" 新闻自由是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攻击新闻自由就等于攻击美国的现行政治体制。我们不能说每一个新闻媒体都是正确的,也不能说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是诚实的,但把如此多的新闻媒体,都化归到假新闻媒体,却是罕见的,也是荒谬的!新闻媒体虽然也不能排除主观意识对新闻报导客观性的影响,但他扔然是最广大民众的一双眼睛,是广大民众了解社会行使主权的一个最好媒介。 没有哪一个政治家敢于质疑主权在民的观点,但人民行使主权往往需要借助媒体的观察与发声,"人民"常常被某些政治团体或政治家来加以利用,用来表达自己的合法性和正确性。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写道:"主权在民之说同主权在神之说一样含混不清。人民之声和上帝之声一样,也可呼之即来。所以,它是一种隐伏的、被动的和终极的权威,而非积极的有活力的权威。" 人民行使主权需要有必要的资讯条件,而媒体正是这个资讯条件的提供者,媒体之所以能被人民称之为是第四种权利,其实它只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延展形式,人民即通过它来监督审查自己所托付出的权利,也通过它来表达或修正自己的真实意图,离开了多数人民的信任,其所起监督作用的第四种权力也就不符存在了,在实施监督这一权利的过程中不排除也会夹杂着恶与虚伪,但它至今扔然还是人民最好的选择。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在美国,一如在法国,报刊是把善和恶混在一起的一种奇特的力量,没有它自由就不能存在,而有了它秩序才得以维持。"新闻自由是其它自由的先决条件,美国自建国之初,国父们便给予它高度的重视,在司法实践中最高法院也给与了充分的支持。川普在竞选过程中与媒体发生冲突这是可以理解的,谁都需要支持的声音。如今川普已当上总统,他还这样和媒体事事相争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是心胸不够宽广的报复心理?还是争强好斗的性格使然?媒体和政府是一对自然的矛盾,但如果走向过分偏激的道路,双方都失去人民的信任,则会对美国的民主制度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我是一个生活在美国但没有党派立场的人,只是希望能够看到美国更好。冯胜平先生在《老大要有老大的样子》这篇文章中说,中美之间最理想的关系是:经济上竞争、军事上合作、政治上妥协。 美国是个民主国家,华盛顿认为:"政府不是理性,不是雄辩——它是一种强制的力量!像火一样,是一个危险的仆人和可怕的主人。"所以,杰斐逊说:"用宪法的链条把它捆绑起来就行了。" 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党是父母,领袖是太阳,宪法是"羊皮纸栅栏"。实在不知道这样的两个国家怎样才能达成"政治上妥协",反正我是不敢这样想,实在是怕生活在祖国的父老乡亲把我骂上天:你生活在自由的蓝天下,怎看不见我们雾霾重重…… 李江。 02-20-17 于西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