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万维读者为首页 万维读者网 -- 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关于万维
 
首  页 新  闻 视  频 博  客 论  坛 分类广告 购  物
搜索>> 发表日志 控制面板 个人相册 给我留言
帮助 退出
     
  欢喜冤家的博客
  随笔
网络日志正文
辩证法:人的本质 2008-01-19 14:28:41

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的本质,古今中外有许多探讨。中国思想界把两性说写进了教科书。 两性说认为人性既有社会属性,也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性局限着人,从而使人永远属于生物,而社会性,则标志着人属于人的存在,属于有别于一般生物的存在。自然性是人性的基础,社会性是人性的核心,社会性高于自然性而居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最根本特性是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决定了人与人的不同。由于社会关系不同,人的本质不同,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我原来很天真,对于出身向来不太在意,近年来才发现,我的贫下中农家庭背景对我看待问题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还有我念的学校和我的出生地,也不仅在我的社会关系中起重要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原来交通不太发达的国度,这一点尤其突出,出门在外,中国人老乡和校友观念非常强烈,为了生存,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为集体利益而斗争。这大概也是中国人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例证。谁说中国人不团结?中国人是小团体主义严重,只是国家概念相对弱一些,毕竟国家原来不是普通民众的国家,国家原来是属于皇帝家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想干大事的人的想法,小老百姓真正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小日子。

经历了许多之后,现在看到一个中国人的某些行为,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他什么出身?他家解放前是地主资本家还是知识分子?自己都觉得很搞笑,可见原来中国在某些关键时刻比如入党或者发现问题的时候,对一个人内查外调,不是没有道理。林语堂在论女人时说到,无论谈什么题目,女人总是攫住现实的。怎么个攫住现实呢?比方女子在社会中介绍某大学的有机化学教授,必不介绍他为有机化学教授,而为利哈生上校的舅爷。我现在看到某教授,年轻的会查一下他导师是谁,年老的会注意一下他都有哪些学生,我是比原来现实许多,从而也逐渐开始抓住这个世界的本质了。

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而随着这具有共性的人的肉体的存在,人性是否具有共性呢?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的思想家,都是从善恶的角度来阐述人性的。

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的性善论作为儒家正统思想广为流传影响深远。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孔子说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宋代启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荀子认为人性为恶,而非为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纵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荀子的门徒李斯、韩非子等,是性恶说的支持者。尤其韩非子,更是坚定地认为人性本恶,并由此毫不余力的主张用严刑峻法来安民定国。

还有性兼善恶之说。主张性兼善恶说的代表人物有周代的世硕,汉代的董仲舒、扬雄、王充,唐代的韩愈等。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董仲舒则把阴阳五行的天道之说附合到人道之说,形成一种比较周详的天道人道观。他说人之诚,有贪有仁。仁贪之气,两在于身。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天有阴阳禁,身有情欲衽,与天道一也。也就是说,一分阴阳,阴阳合一,人性含有善与恶的两种潜在因素,或现其阳为善,或现其阴为恶。扬雄观点同董氏,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韩愈的人性观是性三品说,他在董仲舒提出圣人之性、斗箕之性、中民之性的理论基础上,认为人性有上中下三种可相互转化的道德层次。他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而王充,则干脆说有三种人,有的善,有的恶,有的善恶兼有。他说人性有善有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孟轲言人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孙卿言人性恶者,中人以下者也;杨雄言人性善恶混者,中人也。

至于西方,尤其欧洲,也有从善恶的角度来界说人性的。基督教的原罪说就是一种典型的性恶论。它认为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因违背了上帝的意愿犯了“原罪”,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即负有深重的罪恶——“原罪”。因此,人要用忏悔和良好的工作以及服从某种禁忌、戒律等来获得全能全知上帝的救恕。否则,人的灵魂就不能进入天堂,而只能沦落于地狱。欧洲思想家奥古斯丁、马基雅弗利、霍布士、叔本华等,皆持人性为恶的观点。

性善论者,西方有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学派和卢梭。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人虽然有自利要求,但人具有理性,能把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按照理性的原则进行协调,从而取得和谐。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原始社会的人都是生活在自由平等之中,快乐、天真而自由,只是由于历史发展与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

持性有善有恶观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驾驭欲望和意志时,就能获得善。反之,就是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有理性和情欲。人生的目的在于用理性节制情欲于一个合理的状态,恰当好处,以获得人生的幸福。康德则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

西方主张性无善恶的,首推英国近代思想家洛克的人心白纸说。该说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因素造成的。此外,后来的美国哲学家詹姆士和杜威,也可以说是性无善恶论者。杜威站在实用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善绝不是什么玄而又玄的东西,它仅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的事物而已,是相对的价值判断。适当教育,人性都有发展成善的可能性。

总之,所有这些思考与探索的目的,除了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之外,主要是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如何达到社会运行的合理与和谐。具体到每个人对于人性的认识,则是与所处的社会关系文化氛围以及人生体验密切相关。认识决定行为。

 

浏览(594) (3) 评论(0)
发表评论
我的名片
欢喜冤家
注册日期: 2008-01-11
访问总量: 66,408 次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Calendar
最新发布
· 信则灵--也论《功夫熊猫》
· Top 10 Patriotic Attractions i
· 中国人的信仰
· 红衣少女
· 秦皇岛北戴河
· 有感于与西藏流亡政府的谈判
· 唐山
分类目录
【Travel】
· Top 10 Patriotic Attractions i
【家长里短】
【我的家乡在河北】
· 秦皇岛北戴河
· 唐山
· 李大钊
· 西柏坡
· 河北省会石家庄
· 浩然以及三河
· 廊坊
· 保定(二)
· 保定(一)
· 河北行政区划
【书评】
· 随波逐流续
· 随波逐流
【杂文】
· 中国人的信仰
· 有感于与西藏流亡政府的谈判
· 人生观问题
· 关于“人的价值”几点补充
· 人的价值
· 辩证法:人的本质
· 中国的形而上学
· 红色的中国
【影评】
· 信则灵--也论《功夫熊猫》
· 红衣少女
· 阿甘正传
· I am legend
存档目录
2008-07-09 - 2008-07-09
2008-06-20 - 2008-06-29
2008-05-13 - 2008-05-13
2008-04-04 - 2008-04-27
2008-03-01 - 2008-03-23
2008-02-02 - 2008-02-18
2008-01-18 - 2008-01-30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