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文章评论 |
|
|
|
作者:东篱农夫 |
|
留言时间:2008-04-28 09:39:04 |
|
|
文字是否華麗不重要,文字越質樸,文字後面的那顆心越容易被讀懂。 |
|
|
|
作者:ebola |
|
留言时间:2008-04-28 08:44:38 |
|
|
5~沒對丈 :p 這已經是我警有文字細胞能擠出來的最大功力了 |
|
|
|
作者:ebola |
|
留言时间:2008-04-28 08:41:26 |
|
|
|
作者:东篱农夫 |
|
留言时间:2008-04-27 12:52:16 |
|
|
我曾在碉樓下,沉思冥想,聽取碉樓的泣訴和凝望歷史的閃回: (碉樓的獨白) 在異邦用血汗和辛勞換來的金錢,無法成就我在故土的榮耀。 鄉親低矮的土屋,妒忌而疏離的眼光,令我倍感孤單, 匪患橫行,戰亂紛擾,令我寢食難安。 華麗開放的外表,被迫變成自我禁錮和隔離的牢籠。 辛勤工作,衣錦還鄉,如今卻是這般下場,孩子,我錯了嗎? |
|
|
|
作者:ebola |
|
留言时间:2008-04-27 03:48:05 |
|
|
經您這麼一解釋,1800多座空樓,感覺上真是唏噓不已.....
記得在金門和新加坡牛車水的先民博物館(正式名字不太記得了)都記載著他們赤手空拳與海浪搏鬥,到達新天地與生活和疾病搏鬥.....要經歷多少苦,才得所謂的成功。少數成功的還返鄉蓋大厝,甚至有些大厝是蓋來送鄉里
為什麼那個年代的華僑,在海外發達經常匯款返鄉興築大厝?這實在是個有趣的問題。1930年代著名的僑鄉研究學者陳達,在其︽南洋華僑與閩粵社會︾(1938)一書中曾經訪過一位僑鄉的老紳士,這位老先生說:「我們村內的華僑,凡富有之家,都願意建大厝、祠堂、書齋、墳墓,然後方謂完成人生的大事。倘此四樣不全,即不得稱為"全福"。因大屋住人、祠堂崇祭、書齋設教、墳墓敬祖:都是光前裕後的意思」。進一步說,匯款返鄉、購置田地、建築新屋、誇耀於鄉里,進而為先祖翻修宗祠與墓園,並為族人興學設教,成為僑鄉社會共同的"出洋夢":::這個艱辛奮鬥歷程的最終境界。建築,則是最能實踐這種"光前裕後"意識形態,促成"全福"象徵的具體行動。 <a href="http://www.kmdn.gov.tw/pub/pub-2003-5-26-20-42-54.htm">http://www.kmdn.gov.tw/pub/pub-2003-5-26-20-42-54.htm</a>
只是兩方都不約而同 『從興建之初,到現在歷盡了匪患、戰亂、文革等人禍的洗禮,現在登記在冊的1800多座碉樓,絕大多數人去樓空,令來者唏噓不已。』
看來真是心疼 |
|
|
|
作者:东篱农夫 |
|
留言时间:2008-04-26 07:06:56 |
|
|
ebola: 您好!歡迎來訪。 照片上的碉樓坐落在廣東省著名的僑鄉--開平,這些碉樓是大約80-90年前赴美、加、巴西等國做勞工的華僑斥資興建的,所以風格以歐式為主,之所以滄桑,是因為它們從興建之初,到現在歷盡了匪患、戰亂、文革等人禍的洗禮,現在登記在冊的1800多座碉樓,絕大多數人去樓空,令來者唏噓不已。 我拍這組碉樓的時機不好,正是晌午,烈日當空,很多細節無法很好表現,所以在後期製作中,嘗試用了一些偏黃的懷舊圖片風格,以及加了一些柔光的效果,我會發多幾張碉樓的照片,希望您喜歡。 |
|
|
|
作者:ebola |
|
留言时间:2008-04-26 02:31:40 |
|
|
博主您好
這兒是哪裡呀?與金門某個地點的味道有點相仿,只是金門久經823砲戰,更幾分破落滄桑的感覺
雖然我外行,只懂得感覺,卻不知到如何具體的欣賞(取景啦、採光啦.....)只是還是好喜歡這兒的照片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