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年了,又见到有文字感叹年味儿淡了。这是近些年的老生常谈了。
“年味儿”具体是什么呢? 首先是腊(蜡、祭)月(十二月)的清洁居所、准备年货、祭祖祭神。年货首先是食品,其次是新衣服,再次是爆竹等玩具。 其次就是“过年”了。过年原本从大年夜(除夕)开始,后来扩展到小年夜(小除,因而除夕也对称为“大除”)。 大年夜要全家团聚,吃吃喝喝到旧岁过完。这叫守岁。守岁的习俗很古老,在有些古诗中可以见到: 守岁/ 李世民(599-649年)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孟浩然(689-740年)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守岁/ 苏轼(1037-1101年)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除夜雪/ 陆游(1125-1210年)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卖痴呆词/ 范成大(1126-1193年)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除夜/ 戴复古(1167-?)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客中除夕/ 袁凯(明初)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诗中守岁喝的柏酒、屠苏酒、椒叶酒等,是辟邪防病的药酒。 过年过年,大年夜最重要,其次才是年初一。这类似于圣诞前夜与圣诞节的分量。 年初一原来叫“元日”,现代正式日期弃农历而改用西历后,改叫“春节”。年初一全家人大多还是在家吃喝玩乐,在有些古诗中可以见到: 元日/ 王安石(1021-1086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毛滂(约1061-宣和末年)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年初一,成年男子要去向尊长表示新年祝福,叫作“拜年”,在下面这首古诗中可以见到: 拜年/ 文征明(1470-1559年)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从年初二到正月十五,接待来访亲戚或走亲戚,大吃大喝,成人玩乐主要是打麻将之类的小赌。 大吃大喝在过去的农村很厉害,不光是习见的逼喝酒,还逼吃饭菜。 为什么过年长到半个多月呢?因为农民一年累到头,很少有休息日。冬日农闲,集中休息玩乐半个多月。为什么过分地大吃大喝呢?因为农民平日吃得差,过年时体验一下好吃的吃到撑得慌。 现在多数人过年,祭祖祭神没了,平日也能买新衣服和吃点好的,剩下的年味儿只有全家团聚、长假、接待亲戚或走亲戚、赌赌小钱。年味儿当然是越来越淡了。老人怕寂寞,喜欢过年的热闹,回味和牢骚可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