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不爱读历史书,爱读的人大多读历史故事书,这个现象在中国人里特别厉害。这跟华夏历史书的写法传统有关。 华夏最早的历史资料,是在龟甲或牛的肩胛骨上刻的占卜记录(卜辞),不成为历史书。 商代人特别相信鬼神,君主做很多事之前都要让占卜师(贞人)测测结果好坏。贞人在龟甲的内侧或牛骨上钻出小坑,拿火头烫小坑,直到出现裂纹。按照裂纹的方向,决定吉凶。然后在龟甲外侧或牛骨上刻下占卜记录,包含时间、贞人、君主、占卜之事和占卜结果等。 此后也有一些书面的传说和历史资料,如青铜器、石头、竹简上的记载和《尚书》等。 流传下来的最早编年体历史书,是《春秋》,记载了鲁国部分时期的政治。应该是鲁国多代史官写的,传说孔子编辑过一部分。 《春秋》很简略,左丘明(传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对它做了远超其篇幅的注解,也就是《左传》。内容主要是叙事。 可能在战国初期,出现了佚名作者和整理者的国别体通史《国语》,叙述周朝王室和一些诸侯国的历史。 战国时期出现了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但失传了。直到西晋才被盗墓者在战国魏王墓中发现竹简,但到五代又散佚了,现在只有清代到现代学者的辑佚本(收集其他古籍中保留的部分)。此书对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叙述晋国和其后继者之一魏国之事。 汉初刘向用国别体重编了佚名作者的《战国策》,叙述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的政治。比此前《左传》的叙事传统进一步,《战国策》描写了很多人物,特别是纵横家(在各国之间游说和施政搞合纵或连横的权谋人物)。此后散佚很多,宋代曾巩收集校补,编为“今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一部分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策》的史料和人物描写,对司马迁影响很大。他写了主要是纪传(多人传记)体的通史《史记》。 此后的官修正史大多是纪传体为主的断代史,即所谓二十四史,或者加上《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史记》当然不是断代史)。很少有的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之类的编年体通史。 从《史记》开始,纪传体是正史的压倒性主流。人物传记是很讨好读者的。一般人读书,主要是为了娱乐,首选故事书。连古代占大多数人口的文盲“听书”和看表演,也主要是为了娱乐,要听讲故事的评话/评书,看演故事的戏曲和曲艺。 可是人物描写多大程度上属于历史学呢?历史学包含史料学和历史哲学。前者考证史料,后者从史料概括出制约历史现象的倾向性。写人物传记,当然要会考证史料,要概括出某些历史倾向性或接受思想市场上的某些历史倾向性,但是人物描写还需要文学创作。 在文学创作上,人物传记和小说是相似的,前者是“非虚构”故事,后者是虚构故事。电影的故事片也包含了传记片等“非虚构片”和虚构片。
|